通过语音识别和人体感应实现按键功能的肩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4637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通过语音识别和人体感应实现按键功能的肩咪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语音识别和人体感应实现按键功能的肩咪。



背景技术:

对讲机的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已经十分广泛,但是由于在使用时一直拿在手上,十分不方便,所以人们发明了肩咪。通过肩咪与对讲机连接,可以实现将肩咪挂在肩膀上即可使用对讲机。但是不管是直接使用对讲机还是使用肩咪辅助使用对讲机,在使用的时候都需要按住相应的功能按键,当使用者无法抽空按按键时,对讲机便无法使用,这对于肢体残疾的人或者手脚不便的人来说使用十分不方便;正常的使用者也疲于在使用中频繁按按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通过输入语音信息和人体信息即可控制对讲机的使用的通过语音识别和人体感应实现按键功能的肩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过语音识别和人体感应实现按键功能的肩咪,包括第一麦克风、扬声器、按键模块、接收语音信息的语音控制模块、接收人体信息的人体感应控制模块和将语音信号和人体信息转化成按键信息的内部控制电路,所述第一麦克风、扬声器、语音控制模块、人体感应控制模块、按键模块均与内部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内部控制电路还设置有与对讲机连接的对讲接口。

其中,所述语音控制模块包括第二麦克风和语音识别电路,所述第二麦克风的输出端与语音识别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且语音识别电路的输出端与内部控制电路电连接。

其中,所述人体感应控制模块包括人体感应金属片、感应电容和人体感应控制电路,所述人体感应金属片与感应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感应电容的另一端与人体感应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人体感应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内部控制电路电连接。

其中,肩咪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通过内部控制电路与按键模块电连接。

其中,所述按键模块包括语音发送按键、音量增加按键、音量减小按键、紧急呼叫按键和模式转换按键,所述语音发送按键、音量增加按键、音量减小按键、紧急呼叫按键和模式转换按键均并联后,每个按键均与内部控制电路电连接。

其中,所述内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四电感、第五电感、第八电感、第九电感、第十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二极管、第一模拟开关、第二模拟开关、第三模拟开关、第四模拟开关和第五模拟开关;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第四接口插座的第四端口连接,且其另一端通过第一电感连接至对讲接口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与第四接口插座的第二端口连接,且其另一端与对讲接口的第三端口连接;所述第三电感的一端与第四接口插座的第三端口连接,且其另一端与对讲接口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模式转换按键和第三模拟开关的第一I/O接口的公共端与第四电感的一端连接,且第四电感的另一端与对讲接口的第五端口连接;所述语音发送按键和第四模拟开关的第一I/O接口的公共端与第五电感的一端连接,且第五电感的另一端与对讲接口的第四端口连接;所述第八电感的一端与第二接口插座的第四端口连接,且其另一端与对讲接口的第七端口连接;所述第九电感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接口插座的第三端口,且其另一端与对讲接口的第八端口连接;所述紧急呼叫按键和第五模拟开关的第一I/O接口的公共端与第十电感的一端连接,且第十电感的另一端与对讲接口的第十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第八电感的一端连接,且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九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口插座的第二端口与对讲接口的第九端口的公共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且其公共端接地,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模拟开关、第二模拟开关、第三模拟开关、第四模拟开关和第五模拟开关的第二I/O接口均接地,且第一模拟开关、第二模拟开关、第三模拟开关、第四模拟开关和第五模拟开关的GND接口均接地;所述第一模拟开关的Cont接口与包含语音识别电路和人体感应控制电路的识别处理控制芯片的第六端口连接,且其第一I/O接口与音量增加按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模拟开关的Cont与识别处理控制芯片的第八端口连接,且其第一I/O接口与音量减小按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模拟开关的Cont与识别处理控制 芯片的第十二端口连接,所述第四模拟开关的Cont与识别处理控制芯片的第十四端口连接,所述第五模拟开关的Cont与识别处理控制芯片的第十端口连接。

其中,所述识别处理控制芯片的第五端口和第七端口均与第二麦克风连接,且其第二十一端口和二十三端口分别与人体感应电容的两端连接。

其中,该肩咪还包括外围电路,所述外围电路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电容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三接口插座的第一端口连接且其公共端接地,其正极与第三接口插座的第三端口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后其公共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且其公共端连接至对讲接口的第十端口;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接地,且其另一端与对讲接口的第六端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相比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模块收集语音信息和人体感应控制模块收集人体信息,并将语音信息和人体信息发送到内部控制电路处理转换成按键模块的按键信息,并储存在内部控制电路内,在肩咪连接对讲机后,使用时无需手动按压按键模块,直接输入语音信息或人体信息即可在内部控制模块内调取相应的按键模块的按键信息,实现对对讲机的使用和控制,使用十分方便,无需手动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语音识别和人体感应实现按键功能的肩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通过语音识别和人体感应实现按键功能的肩咪的工作原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第一麦克风 2、扬声器

3、按键模块 4、语音控制模块

5、人体感应控制模块 6、内部控制电路

7、指示灯 31、语音发送按键

32、音量增加按键 33、音量减小按键

34、紧急呼叫按键 35、模式转换按键

41、第二麦克风 42、语音识别电路

51、人体感应金属片 52、感应电容

53、人体感应控制电路 61、对讲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过语音识别和人体感应实现按键功能的肩咪,包括第一麦克风1、扬声器2、按键模块3、接收语音信息的语音控制模块4、接收人体信息的人体感应控制模块5和将语音信号和人体信息转化成按键信息的内部控制电路6,第一麦克风1、扬声器2、语音控制模块4、人体感应控制模块5、按键模块3均与内部控制电路6电连接,内部控制电路6还设置有与对讲机连接的对讲接口61。

相比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模块4收集语音信息和人体感应控制模块5收集人体信息,并将语音信息和人体信息发送到内部控制电路6处理转换成按键模块3的按键信息,并储存在内部控制电路6内,在肩咪连接对讲机后,使用时无需手动按压按键模块3,直接输入语音信息或人体信息即可在内部控制模块6内调取相应的按键模块3的按键信息,实现对对讲机的使用和控制,使用十分方便,无需手动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语音控制模块4包括第二麦克风41和语音识别电路42,第二麦克风41的输出端与语音识别电路42的输入端电连接,且语音识别电路42的输出端与内部控制电路6电连接。第二麦克风41在接收到人体的语音信息时,将语音信息通过语音识别电路42处理后传输到内部控制电路6中,经过内部控制电路6和按键模块3的共同处理使语音信息转换成按键信息储存在语音识别电路42中,使用者通过说话等方式输入对应的语音信息即可实现对肩咪的使用。其中,语音识别电路42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语音识别电路,如申请号为201410019227.0的专利所描述的自动语音识别电路;内部控制电路6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语音信息处理和人体信息处理电路。

在本实施例中,人体感应控制模块5包括人体感应金属片51、感应电容52和人体感应控制电路53,人体感应金属片51与感应电容52的一端电连接,感应电容52的另一端与人体感应控制电路53的输入端电连接,人体感应控制电路53的输出端与内部控制电路6电连接。人体感应金属片51感应到人 体信息之后,将信息传输到感应电容52,感应电容52对人体信息进行处理后发送到人体感应控制电路53,人体感应控制电路53处理后再将人体信息发送到内部控制电路6,内部控制电路6将人体信息处理成相应的按键信息并储存在人体感应控制电路53中,使用者可以通过触摸等方式来提取按键信息触发相应的按键功能,实现对肩咪的使用。其中,人体信息只能处理成为语音发送按键的按键信息,且人体感应控制电路为现有技术中的普通人体信息识别电路,如申请号为200920072226.7所描述的人体触摸检测电路;又或者是人体红外感应电路,当感应到人体靠近到一定距离(如1-2厘米)时实现人体感应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肩咪还包括指示灯7,指示灯7通过内部控制电路6与按键模块3电连接。指示灯7可以在语音信号和人体信息处理和储存过中提供提示,让使用者更好地看到内部控制电路6的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按键模块3包括语音发送按键31、音量增加按键32、音量减小按键33、紧急呼叫按键34和模式转换按键35,语音发送按键31、音量增加按键32、音量减小按键33、紧急呼叫按键34和模式转换按键35均并联后,每个按键均与内部控制电路6电连接。按键模块3所包括的按键并不局限于上述按键,还可以根据对讲机的实际需要设置其他类型的按键。

在本实施例中,内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第五电感L5、第八电感L8、第九电感L9、第十电感L10、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二极管D3、第一模拟开关K1、第二模拟开关K2、第三模拟开关K3、第四模拟开关K4和第五模拟开关K5;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第四接口插座J1-1的第四端口连接,且其另一端通过第一电感L1连接至对讲接口61的第一端口;第二电感L2的一端与第四接口插座J1-1的第二端口连接,且其另一端与对讲接口61的第三端口连接;第三电感L3的一端与第四接口插座J1-1的第三端口连接,且其另一端与对讲接口61的第二端口连接;模式转换按键35和第三模拟开关K3的第一I/O接口的公共端与第四电感L4的一端连接,且第四电感L4的另一端与对讲接口61的第五端口连接;语音发送按键31和第四模拟开关K4的第一I/O接口的公共端与第五电感L5的一端连接,且第五电感L5的另一端与对讲接口61的第四端口连接;第八电感L8的一端与第二接口插座J2-1的第四端口连接, 且其另一端与对讲接口61的第七端口连接;第九电感L9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接口插座J2-1的第三端口,且其另一端与对讲接口61的第八端口连接;紧急呼叫按键34和第五模拟开关K5的第一I/O接口的公共端与第十电感L10的一端连接,且第十电感L10的另一端与对讲接口61的第十一端口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第八电感L8的一端连接,且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第九电感L9的一端连接;第二接口插座J2-1的第二端口与对讲接口61的第九端口的公共端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且其公共端接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第一模拟开关K1、第二模拟开关K2、第三模拟开关K3、第四模拟开关K4和第五模拟开关K5的第二I/O接口均接地,且第一模拟开关K1、第二模拟开关K2、第三模拟开关K3、第四模拟开关K4和第五模拟开关K5的GND接口均接地;第一模拟开关K1的Cont接口与包含语音识别电路和人体感应控制电路的识别处理控制芯片的第六端口连接,且其第一I/O接口与音量增加按键32的一端连接;第二模拟开关K2的Cont与识别处理控制芯片的第八端口连接,且其第一I/O接口与音量减小按键33的一端连接;第三模拟开关K3的Cont与识别处理控制芯片的第十二端口连接,第四模拟开关K4的Cont与识别处理控制芯片的第十四端口连接,第五模拟开关K5的Cont与识别处理控制芯片的第十端口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识别处理控制芯片的第五端口和第七端口均与第二麦克风41连接,且其第二十一端口和二十三端口分别与人体感应电容C5的两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该肩咪还包括外围电路,外围电路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电容C3和第二电阻R2;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三接口插座J1-2的第一端口连接且其公共端接地,其正极与第三接口插座J1-2的第三端口连接;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后其公共端接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且其公共端连接至对讲接口61的第十端口;第二电阻R2的一端接地,且其另一端与对讲接口61的第六端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当中,将语音信息和人体信息通过内部控制电路6和按键模块3共同处理并储存在内部控制电路6的过程简称为“学习”。具体过程 为肩咪连接至对讲机,使用者用手按住相应的按键模块3内的按键,然后对着第二麦克风41发出语音词条命令,如果语音识别电路42已经识别,并且发送到内部控制电路6,并完成了词条的储存,指示灯7将会闪烁,使用者可以进行下一个语音词条的输入。如果指示灯7没有出现闪烁,表示输入语音词条失败,需要进行重新操作。例:要输入“语音发送”词条命令。将“语音发送按键”按住,然后向第二麦克风41发出使用者特定的语音,如果“学习”成功,指示灯闪烁,反之,需要重新操作直到成功。完成了“学习”操作后,就可以开始使用相应功能操作。当使用者发出一条语音词条命令,如果肩咪响应了,对讲机会发出“滴滴”声,表示相应的指令已经传送到对讲机,命令成功接收。这样就实现了肩咪语音控制功能。

请参照图2,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其中,人体感应控制电路和语音识别电路集成为一块识别处理控制芯片,其中语音识别电路为普通的语音识别芯片中的识别电路,其优选型号为WTK6900,人体信息识别电路为普通人体信息识别芯片内的识别电路。音量增加按键32的一端与型号为BU4S66的第一模拟开关K1的第一I/O接口连接,且第一模拟开关K1的Cont接口与识别处理控制芯片的第六接口连接;音量减小按键33的一端与型号为BU4S66的第二模拟开关K2的第一I/O接口连接,且第二模拟开关K2的Cont接口与识别处理控制芯片的第八接口连接;模式转换按键35的一端与型号为BU4S66的第三模拟开关K3的第一I/O接口连接,且第三模拟开关K3的Cont接口与识别处理控制芯片的第十二接口连接;语音发送按键31的一端与型号为BU4S66的第四模拟开关K4的第一I/O接口连接,且第四模拟开关K4的Cont接口与识别处理控制芯片的第十四接口连接;紧急呼叫按键34的一端与型号为BU4S66的第五模拟开关K5的第一I/O接口连接,且第五模拟开关K5的Cont接口与识别处理控制芯片的第十接口连接;第一模拟开关K1、第二模拟开关K2、第三模拟开关K3、第四模拟开关K4和第五模拟开关K5的第二I/O接口、GND接口均接地。音量增加按键32、音量减小按键33、模式转换按键35、语音发送按键31和紧急呼叫按键34的另一端也均接地。第一麦克风1与型号为CON4的第二接口插座J2-2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连接,扬声器2与第二接口插座J2-2的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连接;第二麦克风2与识别处理控制芯片的第五接口和第七接口连接;人体感应电容C5,即感应电容52的两端分别 与识别处理控制芯片的第二十一接口和第二十三接口连接。型号为CON4的第一接口插座J2-1的第四端口与第二接口插座J2-2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一接口插座J2-1的第三端口与第二接口插座J2-2的第二端口连接,第一接口插座J2-1的第二端口与第二接口插座J2-2的第三端口连接,第一接口插座J2-1的第一端口与第二接口插座J2-2的第四端口连接;同时,第一接口插座J2-1的第四端口通过第八电感L8连接到对讲接口61的第七端口,J2-1的第三端口通过第九电感L9连接到对讲接口61的第八端口,J2-1的第二端口与对讲接口61的第九端口连接,且J2-1的第二端口和对讲接口61的第九端口之间的线路上并联有第二电容C2和第三二极管D3,第二电容与第三二极管的公共端接地,J2-1的第一端口与耳机连接座J4的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连接,耳机连接座J4的第二端口和第五端口均连接至对讲接口61的第十端口,且连接线上并联有第三电容C3和第二二极管D2,第三电容C3和第二二极管D2的公共端接地;耳机连接座J4的第一端口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至对讲接口61的第九端口。第一发光二极管D1,即指示灯7的一端接地,且其另一端与第三接口插座J1-2的第四端口连接,并通过第四接口插座J1-1的第四端口依次连接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感L1,并最终连接到对讲接口61的第一端口;音量增加按键32的一端连接第三接口插座J1-2的第三端口,且依次通过第四接口插座J1-1的第三端口和第三电感L3连接在对讲接口61的第二端口;音量减小按键33的一端连接第三接口插座J1-2的第二端口,且依次通过第四接口插座J1-1的第二端口和第二电感L2连接在对讲接口61的第三端口;音量增加按键32和音量减小按键33的另一端均连接第三接口插座J1-2的第一端口,且通过第四接口插座J1-1的第一端口接地。模式转换按键35的一端通过第四电感L4连接到对讲接口61的第五端口,语音发送按键31通过第五电感L5连接到对讲接口61的第四端口,紧急呼叫按键34通过第十电感L10连接到对讲接口61的第11端口。第八电感L8与第九电感L9之间串联有第一电容C1。其中,语音信息和人体信息均转换成相应的按键信息之后,均储存在识别处理控制芯片中;耳机连接座J4的作用是提供一个耳机接口,当用户想要戴上耳机使用肩咪时,肩咪的声音不会从扬声器中发出,而是由耳机接收。

其中,内部控制电路6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 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第五电感L5、第八电感L8、第九电感L9、第十电感L10、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二极管D3、第一模拟开关K1、第二模拟开关K2、第三模拟开关K3、第四模拟开关K4和第五模拟开关K5。内部控制电路主要作用为按键模块3中各按键与对讲接口61电连接后的滤波,保证信号的稳定和准确,同时通过多个模拟开关的控制能够使得按键模块3中各按键更好地与识别处理控制芯片组合工作,并保证每个线路的工作信号相互独立。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