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音质优化雁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2134发布日期:2018-08-14 18:02阅读:10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古琴,尤其涉及古琴雁足。



背景技术: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传统乐器,据文献记载发端于三皇五帝时期,有三千年以上之历史。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即有二千五百余年。

古琴是东方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华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自古“琴”为其特指,20世纪20年代为与钢琴区分才改称古琴。

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被盛赞为“天籁之音”、“天地之音”。古琴的音域为四个八度零两个音。有散音七个、泛音九十一个、按音一百四十七个。

古琴为狭长形的木质弹弦乐器,琴身由底板和琴面板合成,包括琴首、冠角、龙龈,琴面板上嵌有岳山及承露,底板上有凫掌及轸池,另外,古琴还有轸池板、琴轸、雁足、尾托、绒剅、琴弦、琴穗等附件。

与其它乐器类似,古琴声音的产生也是靠不同的振动频率挤压空气,再传递至人的双耳。振动频率的些微改变就会对音质产生不同的变化。不同的材质放置在音源的下方,对音源的振动频率会产生变化。有些物质的材质会抑制振动频率,有些材质会反射和吸收声音的波动。

虽然古琴总体上具有独特的音韵,但是,如果能够进一步提升其音质,则能够改善其表现力、感染力,对于这样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古老乐器而言是十分值得高兴的进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置,以能够提升古琴的音质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古琴音质优化雁足,包括连接部和支撑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雁足的上端以与古琴的本体连接,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雁足的下端以支撑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夹置有与所述支撑部的轴线交叉的至少一个金属片层,以使所述雁足形成用于优化古琴音质的共振器。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金属片延伸而超出所述支撑部的与所述金属片相邻而夹置所述金属片的支撑部夹置部分的边界。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金属片和所述支撑部夹置部分经粘结而固定地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支撑部为圆柱体形。

作为优选方式,除所述金属片层外,所述支撑部为木质材料。

作为优选方式,除所述金属片层外,所述雁足的其余部分均为木质材料。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金属片包括多个并排的圆形金属片。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多个并排的圆形金属片包括位于所述支撑部的轴线的中心金属片和围绕该中心金属片均布的六个周围金属片。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支撑部的用于夹置所述金属片的支撑部夹置部分包括凹槽,用于容纳所述金属片并且与所述金属片的外表面吻合。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古琴,其包括前述的古琴音质优化雁足。

本实用新型最主要是掌握基材和金属对声音振动频率的反射和折射的不同特性,促进原始音源的共振效应,达到音质丰富优化之目的。

在现有技术中,雁足仅起固定琴弦和支撑琴身的作用,然而,本实用新型的雁足能够形成为使古琴音质优化的共振器,从而改善古琴音质,增加其表现力和感染力。

本实用新型将古琴的一部分设计为优化古琴音质的共振器,提供了一种提升古琴音质的简便方式,有利于这一中华文化的代表性器物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古琴实施方式的仰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古琴音质优化雁足第一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古琴音质优化雁足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古琴音质优化雁足第一实施例的仰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古琴音质优化雁足第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古琴音质优化雁足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1的正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古琴音质优化雁足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2的正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古琴音质优化雁足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3的正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古琴音质优化雁足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3的俯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古琴音质优化雁足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4的正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古琴音质优化雁足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4的俯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古琴音质优化雁足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5的正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古琴音质优化雁足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5的仰视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古琴音质优化雁足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6的正视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古琴音质优化雁足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6的仰视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古琴音质优化雁足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7的正视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古琴音质优化雁足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8的正视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古琴音质优化雁足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8的侧视示意图。

图19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古琴音质优化雁足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8的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古琴音质优化雁足以及带有该雁足的古琴的实施方式。

在此记载的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方式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方式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不一定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此外,在参照附图进行描述时,为了表述方便,采用了方位词如“上”、“下”等,它们并不构成对特征的结构特定地限制。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古琴实施方式的仰视示意图,该古琴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两只音质优化雁足A,图中示出了这两只雁足A的安装位置。这两只雁足A安装于龙池与凤沼之间近风沼(约琴面的九徽)处,不仅用作支撑琴体和系缚琴弦的脚,而且还能作为优化古琴音质的共振器。根据安装位置的不同,这两只雁足A中位于图中上方的可称为内雁足,而位于图中下方的可称为外雁足。

本实用新型将作为古琴一部分的雁足设计为优化古琴音质的共振器,其设计构思是将雁足的下端,即雁足的支撑部分夹置金属片,使金属片与雁足的本体一起构成该共振器。

图2-5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古琴音质优化雁足的第一实施例,分别示出正视示意图、俯视示意图、仰视示意图和侧视示意图。

参见图2-5,该实用新型的古琴音质优化雁足包括连接部1、绕弦部2和支撑部3。连接部1位于雁足的上端以与古琴的本体(更具体地说是底板)连接,支撑部3位于雁足的下端以支撑古琴,绕弦部2位于连接部1和支撑部3之间。在本实用新型中,绕弦部2与连接部1或支撑部3的横截面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根据需要设计即可。当连接部1和绕弦部2的横截面形状相同时,连接部1和绕弦部2实际是一个没有形状区别的一个部分,只是顶部连接,下部绕弦而已。在本实施例中,绕弦部2为圆柱形,连接部1为立方体,其横截面为矩形,而支撑部3除金属片层外总体上也为圆柱形,其横截面形状的面积大于绕弦部2。

支撑部3包括上支撑部31和下支撑部32以及一个金属片层,该金属片层被夹置于上支撑部31和下支撑部32之间,与支撑部3的轴线交叉,由此,通过设计出这样一个夹置金属片层的结构而形成用于优化古琴音质的共振器。

在本实施例中,金属片层包括并排的七个圆形金属片33,具体而言,是位于支撑部的轴线的中心金属片和围绕该中心金属片均布的六个周围金属片。请注意,本实施例中金属片层中金属片的个数及其排布方式仅是示例性,金属片层的金属片33的数量可以采用不同的数量,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多个,例如2、3、4、5、6、7、8、9、10或更多,排布方式也可以根据需要具体设计。例如在图12和13所示的示例5以及图14和15所示的示例6中,金属片33的数量均是5个,都是包括位于支撑部的轴线的中心金属片和围绕该中心金属片均布的四个周围金属片。

在现有技术中,支撑部一般是同质且无分割的,仅起支撑作用。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部3包括上支撑部31和下支撑部32,上支撑部31和下支撑部32的夹置部分夹置金属片层。

本实用新型的雁足的共振器的理解和设计可以参考本发明人已提出过的音质优化共振器现有技术,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古琴音质优化雁足不仅是古琴的部件,本身还就是一种音质优化共振器。

如图2-5所示,金属片33延伸而超出支撑部3的边界,具体来说,是与金属片33相邻而夹置金属片33的支撑部夹置部分的边界,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3的其它部分与夹置部分的最大边界是相同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金属片层也可以设计为不超出支撑部夹置部分的边界,例如与支撑部夹置部分的边界平齐或者缩进支撑部夹置部分的边界内。在图6示出的本实施例的变形例中,金属片层即设计为与支撑部夹置部分的边界对齐。

金属片层可以是第一实施例所示的一层,也可以是两层或两层以上。图16示出该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7的正视示意图,在该变形例7中,即包含了两个金属片层,每个金属片层的金属片布置可以与第一实施例一样,不过是由支撑部3的夹置部分间隔开的,并且平行或大致平行。如图所示,在图16的变形例7中,支撑部3包括上支撑部31、下支撑部32和中支撑部35。

雁足本体的相对侧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具有不同图案的表面,只要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则均可选用。例如,图12和13所示的示例5以及图14和15所示的示例6中支撑部3采用了十字形状,因而相对侧面具有凹进结构。另外,在支撑部3的相对侧面以及绕弦部2的表面也可以设计花纹图案,当然,如果需要,连接部1的相对侧面也可以设计图案以直到更好的固定作用。

虽然第一实施例及其变形例7示例性图示金属片层是平面状的,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金属片层可以采用不同的形状,例如总体呈锥形。或者,例如具有台阶,即金属片层是错层,而且错层之间可以是相连也可以是不相连接(即间隔开),例如具有至少两个台阶面,台阶的高度可以根据需要来具体设计。当台阶高度仅为金属片的厚度时,即两个台阶是相连的,若大于金属片的厚度,则不相连接。支撑部的轴线与金属片层的夹角可以是垂直的90度,也可以是其它不同于90度的角度,例如88度、85度、80度、70度等,该角度也可以根据需要具体设计。

金属片33和支撑部夹置部分经粘结而固定地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中,多个因素可以影响古琴音质优化雁足优化音质的效果,总的来说,有四个方面的因素:1.雁足本体(尤其是支撑部)和金属片层的材质;2.部件的形状;3.支撑部和金属片层的厚度;4.部件的接触度和固定度。从影响古琴音质优化雁足优化音质的效果的重要程度来说,因素1的影响度最大,因素2次之,因素3和4再相继次之。

雁足一般为木料,但也可以采用玉石、树脂、金属等。由于须承重力,雁足木料优选都用坚实木料制成,因系琴弦故以及与底板的锲缝必须严密牢固。

本实用新型雁足本体的材质优选是硬度、密度较大、较坚韧的木料,例如可采用梓木、水曲柳、枫木、花梨木、紫檀、黑檀、硬黄杨木等。金属片层可以采用钛、银、铂、铜等金属以及合金,据发明人研究,铜对音质的优化作用处于金属材料的中间地位。请注意,金属片层可以采用具有镀层的金属材料,例如铜镀金的材料,或者铜镀银的材料,而且金属片层可以是不同金属牢固复合而成的复合材料。类似地,雁足本体的非金属材料也可以是不同的非金属材料牢固复合而成的复合非金属材料,例如,由不同的木材牢固连接而成的复合材料,牢固连接的方式可以是粘结。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用效果更好的木质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及选择这些材料之间如何配合。

金属片层可以超出雁足本体的边界1-30毫米,优选尺寸范围是2-14毫米,例如3、5、12.5毫米等。圆形金属片伸出的比例占该金属片的25%-70%,例如比例40%-55%。

厚度也是一个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本实用新型中,当雁足本体的长度尺寸,尤其是支撑部的厚度可以将该雁足的支撑和优化功能结合起来进行具体设计。金属片层的厚度范围是0.3-12毫米,例如0.5、1、1.5、2、2.5、5毫米等。

关于部件的接触度和固定度,同一金属片层中,金属片之间可以接触,也可以具有间隙;雁足本体也可以是不同的独立部分拼凑的。本实用新型的古琴音质优化雁足的部件之间可以用粘结的方式固定,接触面之间可以全部粘结也可以部分粘结。

图17-19示出了支撑部夹置部分具有凹槽34的结构。图17为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8的正视示意图,图18为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8的侧视示意图,并且都是截去了雁足的上部的图形,以便在图示中突出凹槽结构。图19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8中支撑部夹置部分的固定凹槽34。在该变形例8中金属片33在上、下的支撑部夹置部分均具有凹槽34,用于容纳金属片33并且与金属片33的外表面吻合。该凹槽34不仅具有固定金属片33的作用,而且能够增大支撑部3的夹置部分(即雁足本体)与金属片33的接触面积,以便增强该雁足的音质优化效果。

在第一实施例中,当古琴产生振动频率时,先会传递到上支撑部31的材料,支撑部31的材料会将一部份的振动能量先反射回原始振动源,另一部份振动能量会折射穿透支撑部31的材料,传递到金属片层。当振动能量传递至金属片层时,也会产生振动能量的反射和折射。但是,由于支撑部31和金属片的材质特性不同,对振动频率的反射和折射的能力也不同。支撑部31反射振动频率和金属片反射振动频率在强度、波型和时间差上皆不相同,这二种反射的频率在返回原始音源时会对原始的振动频率产生新的共振,进而对音色产生丰富性。

当振动频率折射穿透金属传递至下支撑部32时,又产生新的振动频率反射与折射。最后穿透过下支撑部32的折射振动频率传递至地板,地板也依据材质特性来反射振动频率。

最终,原始音源会受到不同材质的反射振动频率的影响,进而改变了音质,达到音质优化的目的。

雁足形状多样,有上方下圆的,也有上圆下方的,或者两端均为方形,或者两端均为圆形,或者具有十字形横截面,甚至有雕花的等等。第一实施例采用上方下圆,总长度例如可以约为5公分,各部分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设计。

基于雁足形状的多样性,相应地,雁足的具体形状的设计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设计。

图7-15即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2-6,其中,图7的变形例2的绕弦部2采用了沿方形连接部1的四角从上到下逐渐缩小的结构,即,连接部1与绕弦部2的横截面初始相同,而绕弦部2仅沿方形连接部1的四角以逐渐缩小的方式倒角。

图8和9的变形例3的上支撑部31和下支撑部32采用六方形形状,连接部1为方形,而绕弦部沿方形连接部1的四角以逐渐缩小的方式倒角。

图10和11的变形例4与图8和9的变形例3相比的区别是连接部1与绕弦部2具有相同的圆形横截面。

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图12和13的变形例5的上支撑部31和下支撑部32采用十字形,金属片层采用图示的中间一个圆形金属片加上四个圆形金属片围绕的结构。

图14和15示出的变形例6与变形例5一样也是采用十字形的上支撑部31和下支撑部32,金属片33也是层采用图示的中间一个圆形金属片加上四个圆形金属片围绕的结构,但是变形例6中十字形的四角凹进比例较大,另外,四周的圆形金属片的径向尺寸小于十字形的上支撑部31和下支撑部32的最大径向尺寸,四周的圆形金属片仅露出十字形的四角,但没有超出上支撑部31和下支撑部32的最大边界。

上面对于支撑部3、连接部1和绕弦部2的形状及其组合给出了一些示例,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部3、连接部1和绕弦部2的形状及其组合并不限于示例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它们的形状及其结合,只要能满足本实用新型雁足的支撑和音质优化作用即可。

本实用新型将作为古琴一部分的雁足设计为具有音质优化功能的共振器,以简便并且不损害古琴的传统的方式,从音质上实现了对古琴这样一种代表中华文化、东方文化的乐器的改进。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古琴音质优化雁足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其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之精神。请注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对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特征进行修改和组合,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古琴音质优化雁足的具体特征如形状、尺寸和位置可以上述披露的特征的作用进行具体设计,这些设计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的。而且,上述披露的各技术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与其它特征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实用新型之目的进行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其它组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