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频处理电路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3775发布日期:2018-08-21 17:50阅读:7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音频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频处理电路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机器人、音箱等产品通常具有智能语音交互功能。在用户和设备语音交互的过程中会同时存在多媒体音频信号和用户语音信号,因此需要额外使用音频处理芯片将音频信号进行处理,防止信号互相干扰。

但音频处理芯片的成本高,设计复杂,部分低成本产品不进行音频处理,但是极大地降低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音频处理电路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设备中的音频处理系统成本偏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音频处理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滤波电路和第二滤波电路;

上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串联;第二滤波电路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二电容,第二电阻和第二电容串联;

上述音频处理电路还包括:

分别与第一滤波电路和第二滤波电路串联的第三电阻;

以及,与第三电阻并联的第三电容。

优选地,上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第三电阻的一端共接于地;

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共接于分压器。

优选地,上述分压器为第四电容。

优选地,上述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四电容为隔直耦合电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音频处理系统,包括:音频控制器以及上述的任一种音频处理电路;音频控制器包括音频输入端、第一音频输出端、第二音频输出端;

上述第一音频输出端通过音频处理电路与音频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串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与串联的第二电阻和第二电容并联后,与第三电阻、第三电容串联的音频处理电路控制音频信号在音频输出端的幅度,同时滤除直流信号和高频干扰信号,使输出的音频信号符合设计要求,以便于其它终端滤除此音频信号对其它的端口输入的音频信号的影响。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音频处理电路结构简单,能够代替音频处理芯片对音频信号进行隔离处理,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前提下,降低了语音交互设备中音频处理系统的成本,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音频处理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音频处理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音频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实用新型的描述。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音频处理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如图1所示:

一种音频处理电路,所述音频处理电路包括:

并联的第一滤波电路1和第二滤波电路2;

所述第一滤波电路1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串联;所述第二滤波电路2包括第二电阻R2和第二电容C2,所述第二电阻R2和第二电容C2串联;

所述音频处理电路还包括:

分别与所述第一滤波电路1和所述第二滤波电路2串联的第三电阻R3;

以及,与所述第三电阻R3并联的第三电容C3。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共接于地;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共接于分压器3。

在上述的音频处理电路中,优选地是,所述分压器3为第四电容C4。所述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分压器3为隔直耦合电容,用于在音频信号的输出过程中滤除直流信号,避免直流电通过线圈,引起线圈严重发热直至烧毁。

具体地,第一电容C1与第一电阻R1串联,视为第一滤波电路1,接收音频信号;第二电容C2与第二电阻R2串联,视为第二滤波电路2,接收音频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滤波电路1和第二滤波电路2所接收的音频信号为同一个信号源的不同音频信号。例如,第一滤波电路1所接收的音频信号为左声道的音频信号,第二滤波电路2所接收的音频信号为右声道的音频信号;或者第一滤波电路1所接收的音频信号为设备自身发出的媒体语音信号,第二滤波电路2所接收的音频信号为用户发出的用户语音信号。通过第一滤波电路1和第二滤波电路2可以滤除上述音频信号中的直流信号。

在上述的音频处理电路中,第一电阻R1与第三电容C3还可以构成低通滤波器,同理,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容C3构成低通滤波器,用于在音频信号的传输过程中滤除高频干扰信号,减少高频噪声。

具体地,第一电阻R1与第三电容C3可以视为串联关系,第三电容C3的一端接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分压器3连接;同理,第二电阻R2与第三电容C3也可以视为串联关系,第三电容C3的一端接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分压器3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三电容C3,以及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容C3构成的低通滤波器,将上述接收到的左右声道音频信号中的高频干扰信号通过第三电容C3接地的一端滤除,音频信号中的其它信号通过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输出到分压器3,达到音频信号的滤波和整合的效果。

同时,在上述的音频处理电路中,第一电阻R1并联第二电阻R2后与第三电阻R3构成分压电路,可以用于控制输出幅度。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音频处理电路,电路的输入端接收音频信号,通过第一电阻、第一电容与第二电阻、第二电容并联后与第三电阻、第三电容串联的电路控制音频信号在电路输出端的幅度,同时滤除直流信号和高频干扰信号,使输出的音频信号符合设计要求,便于其它终端滤除此音频信号对其它的端口输入的音频信号的影响。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音频处理电路结构简单,能够代替音频处理芯片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前提下,降低了语音交互设备中音频处理系统的成本,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实施例二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处理系统,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如图3所示:

一种音频处理系统,包括音频控制器4以及上述实施例一中的音频处理电路;所述音频控制器4包括音频输入端41、第一音频输出端411、第二音频输出端412;所述第一音频输出端411通过所述音频处理电路与所述音频输入端41连接。

所述音频输入端41具体用于为设备接收外部语音信号,以及音频处理电路处理后的音频信号;

所述第一音频输出端411具体用于输出音频输入端41中接收到的一个音频信号;

所述第二音频输出端412具体用户输出音频输入端41中接收的另外一个音频信号。

上述音频处理系统的工作过程为:

音频输入端41用于接收音频信号,在使用语音交互设备时,设备中通常含有两种音频信号,一种是设备自身发出的媒体语音信号,一种是用户发出的用户语音信号,假设两种音频信号均通过音频输入端41输入,然后通过第一音频输出端411输出。本实施例中第一音频输出端411输出上述媒体语音信号和用户语音信号,则音频处理电路中的第一滤波电路1和第二滤波电路2会对应获取上述媒体语音信号和用户语音信号;经过音频处理电路滤波、调幅后,媒体语音信号和用户语音信号整合转换成一个音频信号并输出反馈至音频输入端41;上述整合转换后的音频信号通过音频输入端41再次输入到音频控制器4中,在音频控制器4中将媒体语音信号与用户语音信号隔离,使得第二音频输出端412仅输出用户语音信号,由此语音交互设备在接收用户语音信号时不会受到媒体语音信号的干扰,即将媒体语音信号从用户语音信号中滤除。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音频处理系统,包括实施例一中的音频处理电路,通过上述音频处理电路控制媒体语音信号在电路输出端的幅度,同时滤除直流信号和高频干扰信号,使输出的媒体语音信号符合设计要求,使得媒体语音信号与用户的语音信号隔离,减少了设备中输出的媒体语音信号对用户语音输入信号的干扰,提高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