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压力可调节的半音阶口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86927发布日期:2019-03-22 21:26阅读:720来源:国知局
按键压力可调节的半音阶口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按键压力可调节的半音阶口琴。



背景技术:

半音阶口琴由传统的口琴改良而来,利用一个巧妙的变音板按键可以在一支口琴上面吹奏出升降半音,因为其音域广,且便于移调或转调,近年推广迅速,经常运用于口琴合奏和多重奏中。吹奏者因个体手劲力度大小不一,按压按键力度需求不同,而按键力度大小受连接变音板的弹簧件扭力大小牵制,原弹簧件结构如图3所示,扭簧扭力单一不可调整,实现不了因人而异的调节。同时口琴在反复按压使用过程中,弹簧件扭力越来越小,按键弹速也就逐渐变小,灵敏度则变的越来越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按键压力可调节的半音阶口琴,旋转丝杠调整扭簧扭力大小,按需调节变音板弹移力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按键压力可调节的半音阶口琴,包括位于中间的琴格,琴格上方依次组装的上簧板、上盖板,下方依次组装的下簧板、下盖板,前侧壁依次组装的变音板、吹口,所述变音板右端突出有按键,琴格右端内部设有弹簧件,弹簧件连接变音板,按压按键变音板在琴格与吹口之间左右位移,所述弹簧件包括定位柱、扭簧、丝杠,琴格内丝杠与变音板平行设置,丝杆的螺杆右端头位于琴格外,扭簧套装在丝杠后侧的定位柱上,其内侧扭臂抵靠在丝杠的螺母右侧,外侧扭臂连接在变音板上。通过旋转螺杆,可以调节扭簧的扭距以调整扭力,达到改变变音板弹移灵敏度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所述螺杆右端头的端面上设有调旋槽。调旋槽可为十字型或一字型,采用十字起或一字起旋转,调节更方便、轻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所述变音板上设有穿孔,扭簧的外侧扭臂插入穿孔中。插孔连接,拆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所述定位柱中心设有螺纹孔,上方螺栓穿过上盖板、上簧板拧装在螺纹孔中,组装上盖板、上簧板连接在琴格上。定位柱既当扭簧固定架,又作为口琴部件组装孔,结构紧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还包括固定在琴格上的钢件顶板,顶板右侧壁中心设有凹槽,丝杆的螺杆左端抵靠在顶板凹槽内。为了防止螺杆左端在旋进中顶坏塑料件琴格,钢件顶板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且钢件顶板抵靠,丝杠调节后不易发生偏移,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现有半音阶口琴结构,变音板受控的扭簧扭力是其某时间点自身所具有的,不可改变,因此并不能因各人手力大小对变音板弹移灵敏度需求不同而调节。

而且现有的结构,扭簧在按压一段时间后扭力会逐渐变小,变音板按键弹速就会变小,灵敏度变差,此时需要加大扭力,则旋转螺杆调节扭距,恢复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为图1去除上盖板、上簧片的俯视结构图;

图3为现有半音阶口琴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现有半音阶口琴,其内部扭簧固定,其仅是一扭臂直接与变音板连接,扭力单一不可调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位于中间的琴格5,琴格上方依次组装的上簧板(图中未示出)、上盖板8,下方依次组装的下簧板(图中未示出)、下盖板9,前侧壁依次组装的变音板6、吹口7,用螺丝固定。所述变音板6右端突出有按键61,琴格5右端内部设有弹簧件,弹簧件连接变音板,按压按键61变音板6在琴格5与吹口7之间左右位移,所述弹簧件包括定位柱1、扭簧2、丝杠、顶板4,琴格5内丝杠与变音板6平行设置,顶板4固定在琴格上,顶板4右侧壁中心设有凹槽,丝杆的螺杆31左端抵靠在顶板4凹槽内,丝杆的螺杆31右端头位于琴格外,端面上设有一字型或十字型的调旋槽,扭簧2套装在丝杠后侧的定位柱1上,其内侧扭臂21抵靠在丝杠的螺母32右侧,外侧扭臂22连接在变音板6上,连接方式是变音板6上设有穿孔,扭簧的外侧扭臂22插入穿孔中。

为了充分利用部件,所述定位柱1中心设有螺纹孔11,上方螺栓穿过上盖板、上簧板拧装在螺纹孔中,组装上盖板、上簧板连接在琴格上。

用一字起或十字起插在丝杠螺杆右端头上的调旋槽内,旋转螺杆,扭簧的内侧扭臂与外侧扭臂之间的扭距受丝杠螺母与变音板的限制发生变化,以调整扭簧的扭距达到调节扭簧扭力大小,最终达成变音板按键按压灵敏度的调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