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乐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9228发布日期:2019-11-08 23:44阅读:1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音乐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乐盒。



背景技术:

现有的音乐盒是手动或电池驱动,如果仅仅作为家用观赏性质,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将音乐盒应用到户外建筑上,需要经常性开启时,变得十分的不方便,而且由于更换电池的不及时,容易造成设备的闲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声音效果好、很好地满足户外建筑、户外景观音乐需求的音乐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音乐盒,包括空气能作为动力的至少一组扇叶、通过扇叶带动旋转的转动轴和其内设置有琴弦的共鸣箱,所述转动轴设置在共鸣箱内,所述共鸣箱内以转动轴为中心环形设置有多根琴弦,所述转动轴通过传动装置与拨板连接,带动拨板绕转动轴旋转,所述拨板上设有用于拨动琴弦的拨片,所述拨板绕转动轴旋转时带动拨片拨动琴弦发声。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为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中的太阳轮安装在转动轴上,所述拨板安装在最外侧齿圈上。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设有限制其反向旋转的限位装置。

作为本装置琴弦的一种布设方式,所述共鸣箱内的琴弦沿转动轴轴向布设,所述琴弦的长度与对应音调相匹配,所述共鸣箱内依据既定歌曲的音调、按照转动轴旋转的方向依次布设对应音调的琴弦。

进一步的,所述共鸣箱内同一轴向位置上可以布设多根长度不同的琴弦。

进一步的,所述拨板上沿转动轴轴向在每根琴弦对应布设位置设置有多根拨片。

作为本装置琴弦的另一种布设方式,所述琴弦沿转动轴轴向布设,所述琴弦在布设时距离共鸣箱内壁设有多个不同的间距,并且不同间距的琴弦沿转动轴轴向错卡布设,不同间距的琴弦设有一根与其对应的拨片拨动,多根所述拨片固定在所述拨板上,所述琴弦与共鸣箱内壁的间距根据既定歌曲的音调设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轴旋转带动的拨片敲击琴弦发声,转动轴的旋转可以利用清洁能源提供动力比如风力、水力等,这样无需额外电源或电路线路的布设,保证了整个装置布设的方便、同时保证了装置运行的经济环保,而且如果将本装置应用在景观亭上,可以根据景观亭所在位置的能源情况,选择适当的清洁能源,驱动扇叶带动转动轴旋转,从而增加了游人与景观的互动性,本实用新型具有制造安装方便,技术成熟,经济环保,实用性强等优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增加了景观的参与性,提升了园林景观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音乐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到景观亭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音乐盒,11、转动轴,111、卯眼,12、传动装置,121、太阳轮,122、齿圈,13、拨板,14、拨片,15、琴弦, 16、共鸣箱,17、第二扇叶,18、第一扇叶,19、雨棚,2、亭顶, 21、气流出口,22、气流进口,3、亭柱,4、承重板,41、导向装置,5、第一气缸,52、榫头,6、第二气缸,7、导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涉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音乐盒1,包括空气能作为动力的至少一组扇叶、通过扇叶带动旋转的转动轴11和其内设置有琴弦15的共鸣箱16,所述转动轴11设置在共鸣箱16内,所述共鸣箱16内以转动轴11为中心环形设置有多根琴弦15,所述转动轴11通过传动装置12与拨板13连接,带动拨板13绕转动轴11旋转,所述拨板13 上设有用于拨动琴弦15的拨片14,所述拨板13绕转动轴11旋转时带动拨片14拨动琴弦15发声,所述传动装置12为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中的太阳轮121安装在转动轴11上,所述拨板13安装在最外侧齿圈122上,所述转动轴设有限制其反向旋转的限位装置,

作为本装置琴弦的一种布设方式,所述共鸣箱16内的琴弦15 沿转动轴11轴向布设,所述琴弦15的长度与对应音调相匹配,所述共鸣箱16内依据既定歌曲的音调、按照转动轴11旋转的方向依次布设对应音调的琴弦15,所述共鸣箱16内同一轴向位置上可以布设多根长度不同的琴弦15,所述拨板13上沿转动轴11轴向在每根琴弦15对应布设位置设置有多根拨片14。

作为本装置琴弦的另一种布设方式,所述琴弦15沿转动轴轴向布设,多根琴弦15在布设时距离共鸣箱内壁设有多个不同的间距,并且不同间距的琴弦15沿转动轴轴向错卡布设,这样使得距离共鸣箱内壁不间距的琴弦15处于共鸣箱内不同的水平位置,不同间距的琴弦设有一根与其对应的拨片拨动,使得一根拨片对应拨动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上所有的琴弦,这样可以发出和音,使音乐盒发出的声音更加美妙,多根所述拨片固定在所述拨板上,所述琴弦与共鸣箱内壁的间距根据既定歌曲的音调设定。

实施例2:

如图2至3所示,一种将音乐盒应用到景观亭上的互动景观亭,包括实施例1中的音乐盒,还包括亭子,所述亭子包括中部高四周低且内部中空由导热性材料制作而成的亭顶2和支撑亭顶2的亭柱3,所述亭顶2的最高处设有与亭顶2内部连通的开口形成气流出口21,所述亭顶2的最低处设有与亭顶2内部连通的开口形成气流进口22,所述转动轴11垂直设置在所述气流出口21内,所述转动轴11一端向下穿过亭顶2与设置在亭子内的所述共鸣箱16连接,另一端穿过气流出口21露出所述亭顶2,所述转动轴11上的一组扇叶包括置于气流出口21内、通过气流出口21内气流带动旋转的第二扇叶17和置于亭顶2外侧、通过风能带动旋转的第一扇叶 18,所述转动轴11的顶部设有折挡气流出口21的雨棚19,所述转动轴上设有控制其转动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转动轴上的卯眼111和与卯眼111相匹配的榫头52,所述榫头52安装在第一气缸5的活塞端,所述第一气缸5收缩时,所述榫头52与卯眼111锁定,所述第一气缸5的收缩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亭子内地面上的可上下移动的承重板4、设置在承重板4四周用于支撑承重板4并且保证承重板4上下移动位置不偏移的导向装置41和设置承重板4下方的第二气缸6,所述第二气缸 6的底部支撑在地面上、活塞端与承重板4连接,所述第二气缸6 的有杆腔通过导气管道7与第一气缸5的有杆腔连通,所述第一气缸5的无杆腔内设有与活塞端连接的回位弹簧,在工作状态时,下压承重板4,第二气缸6活塞端下压带动第一气缸5活塞端伸出,榫头52与卯眼111解除锁定,在非工作状态时,所述回位弹簧使得第一气缸5伸出后的活塞端回位,第二气缸6顶升承重板4回位,所述承重板4上设有方便游人休息的桌子和景观椅。

工作时,在有风时,扇叶将风能转化为动能,通过转动轴,为音乐盒提供动力。无风时,导热性材料亭顶2通过吸收太阳热能,加热亭顶2空腔内的空气,空气加热上升,从亭顶2短管内冲出,带动第二扇叶17转动,第二扇叶17将空气动能转化为机械动能,通过转动轴,为音乐盒提供动力。

转动轴在第一扇叶18、第二扇叶17的驱动下转动,带动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121转动,太阳轮121带最外圈的齿圈122转动,从而使得齿圈122和安装在齿圈122上的拨片14一起做圆周运动,在拨片14版进行圆周运动时,不同拨片14有规律的与之相对应的琴弦15发生碰撞,从而琴弦15震动,发出音符,琴弦15震动时与共鸣箱16产生共振扩大音量。

具体使用方式如下:

当游人站在承重板4上面或者坐于景观椅上时由于重力变化,打破原有的平衡,承重板4下压第二气缸6的活塞端,第二气缸6 的有杆腔压缩,从而通过导气管道7给第一气缸5的活塞端一个推力,使得第一气缸5有杆腔内压力增大,从而推动榫头52脱离卯眼 111,转动轴由锁死状态转变为开启状态,实现对音乐盒的开启。当人离开承重板4或者景观座椅,重力势能降低,回位弹簧回位,带动承重板4和第二气缸6的活塞端上升,第二气缸6的有杆腔内的压强降低,第一气缸5有杆腔内的压力减小,第一气缸5的活塞端回缩,从而带动榫头52插入转动轴上面的卯眼111之中,锁死转动轴,实现对音乐盒的关闭控制。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零件未说明具体尺寸或形状的,则该零件可以为与其结构相适应的任何尺寸或形状,且不论在其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