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无源分体蜂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62729发布日期:2019-12-20 20:57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电磁无源分体蜂鸣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蜂鸣器结构,具体为一种电磁无源分体蜂鸣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上12085电磁无源分体蜂鸣器都是膜片放在已经做好的半成品塑座上方,再组装套入外壳,设计上外壳的内径略大于膜片和塑座的直径,它是利用外壳组装下去后整个外壳的内壁完全罩住膜片并留有一定的间隙。膜片在磁场的作用下在塑座内部上下振动,敲打支架柱体表面发出声音。由于膜片在装入到塑座时没有承载面放置。只能平放塑座上表面。容易造成膜片在组装时晃动歪斜而被外壳夹住变形从而导致声音异常。此外,此工序对手工操作的熟练度要求特别高。占用较多工时费用,会使电子装配人工呈现成本上升。本设计在原来的基础上改变塑座的形状做成台阶内凹式,下凹台阶内环用于放置膜片,膜片不会左右晃动,之后再装入外壳。外壳设计在内部有倒钩卡扣(抗跌落凸台)用于防止膜片在振动或跌落时不会掉出塑座凹形台阶。此种新结构膜片放入方便操作,不会移位和掉落。减少声音异常的发生。并且膜片放置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频率高音压的压电式蜂鸣器,该蜂鸣器能够解决蜂鸣器中膜片振动异常,以及膜片脱落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电磁无源分体蜂鸣器,包括:针脚、pcb板、支架、线圈、膜片、塑胶外壳、塑胶座、磁环、塑胶座侧包围处、抗跌落凸台、侧包围膜片结构,所述针脚设置在pcb板上方;所述pcb板下方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对pcb板起支撑作用;所述支架内部缠绕有若干线圈;所述塑胶座内部设置有针脚、pcb板、支架、线圈、磁环;所述膜片设置在塑胶座下方,与所述塑胶座包含于所述塑胶外壳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座下方设置有塑胶座侧包围处。

进一步的,所述塑胶座侧包围处设置有一个侧包围膜片结构,侧包围膜片结构与膜片相互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侧包围膜片结构是一种下凹台阶面,所述膜片与侧包围膜片下方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塑胶座侧包围处设置有抗跌落凸台,用于防止膜片在振动或跌落时不会掉出塑胶座。

进一步的,所述抗跌落凸台是一种倒钩卡口属于塑胶外壳的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防止膜片在振动时脱落。

2.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减少蜂鸣器发音异常的概率。

3.本实用新型能够使膜片放置实现自动化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对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一9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完成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完成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装配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装配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三装配示意图;

图中,1针脚、2pcb板、3支架、4线圈、5膜片、6塑胶外壳、7塑胶座、8磁环、9塑胶座侧包围处、91抗跌落凸台、92侧包围膜片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电磁无源分体蜂鸣器,包括:针脚、pcb板、支架、线圈、膜片、塑胶外壳、塑胶座、磁环、塑胶座侧包围处、抗跌落凸台、侧包围膜片结构,所述针脚设置在pcb板上方;所述pcb板下方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对pcb板起支撑作用;所述支架内部缠绕有若干线圈;所述塑胶座内部设置有针脚、pcb板、支架、线圈、磁环;所述膜片设置在塑胶座下方,与所述塑胶座包含于所述塑胶外壳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座下方设置有塑胶座侧包围处。

其中,所述塑胶座侧包围处设置有一个侧包围膜片结构,侧包围膜片结构与膜片相互配合。

其中,所述侧包围膜片结构是一种下凹台阶面,所述膜片与侧包围膜片下方相配合。

其中,所述塑胶座侧包围处设置有抗跌落凸台,用于防止膜片在振动或跌落时不会掉出塑胶座。

其中,所述抗跌落凸台是一种倒钩卡口属于塑胶外壳的一部分。

基于本实用新型,参照图4、图5、图6,提供一种膜片装配实施例:

步骤一:在塑座开模设计有一圈下凹台阶,用于放置膜片;

步骤二:膜片放入塑座的下凹台阶中,膜片外围有保护;

步骤三:外壳内部设置6根柱子凸出卡膜片台阶,防止膜片跌落掉出,有抗跌落作用。

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的重点在于一种新型的蜂鸣器结构,具体为该结构的尺寸关系,至于蜂鸣器中涉及的针脚、蜂鸣片等蜂鸣器相关零部件,均为现有技术,本行业从业人员都能清楚理解。

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的重点在外在结构并不是内在构造,因此本行业的从业人员应该从说明书附图中充分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思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