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钢琴琴键动作机构的改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5373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对钢琴琴键动作机构的改进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钢琴所作改进,特别是对大钢琴或三角钢琴键盘上琴键动作机构的改进。
在钢琴琴键动作上曾采用过很多种机构。在本行业中众所周知的“琴键动作”一词及琴键动作机构涉及杠杆链系和杠杆组合,使钢琴演凑者在弹触琴键时最终能使钢琴音槌捶击琴弦。此外,还涉及弹触琴键的难易程度、灵敏与否和用力的大小程度。值得注意的是使用钢琴弱音踏板意味着琴键动作机构的灵敏度不够。过去在琴键上演奏乐曲时仅通过琴键动作机构不能充分而有效地用不同大小的力度弹触琴键以取得极轻乐段一类的乐感。在使用钢琴弱音踏板时,踏板使整个钢琴托架和(或)琴键相对于琴弦位置产生移位,以使音槌在取得同一音调时捶击较少的琴弦,从而取得弱音。采用钢琴弱音踏板的方法存在着过或不及的问题。
在普通的大钢琴中,对于用枢轴装在可绕轴转动的跷杆前端上的飞杆来说,飞杆的上端可自由地通过平衡推杆前端叉形凸缘的空间,只是与装在可绕轴转动的槌杆中部下边的支座下平面接触而起支承作用。因此,飞杆上端在槌杆支座下平面上从支承位置和状态侧向转开时会使槌杆支座突然下落,而几乎与此同时飞杆上端将槌杆向上推移;在将琴键前端完全压下,使飞杆前端从其支承位置移开,并使槌杆支座突然下落后(直至撤去加在琴键前端的向下的压力而使所有杆件完全复原时为止)槌杆支座停靠在平衡推杆的叉形凸缘的上表面上上。在对这些构件作这种处置时,在飞杆上端从其支承位置上完全脱开前,平衡推杆前端受挡块的限制而停止继续向上移动。因此,由于平衡推杆是在其中部用枢轴装在跷杆上的,平衡推杆前端由于受阻而不能继续向上移动,因而使平衡推杆的后端对抗拉伸弹簧向下的拉力而向上移动,从而形成应力和张力的增大。这样,在跷杆前端向上移动而使与其用枢轴连接的飞杆下端向上移动时,由于上述增长着的应力和张力,飞杆上端平面上的压力增大,而由于飞杆上端紧压在槌杆支座上所形成的压力不断增大,又进一步使应力和张力增长。最后,由于飞杆上端平面上的压力和向上移动的速度不断增加,使绕轴转动的槌杆向上急速转动,同时由于过大的压力以及飞杆下端顶在装在支承构件上的挡块所产生的杠杆作用,使飞杆上端平面突然从槌杆支座下平面侧向脱开,上述机构和动作造成很大的摩擦,而且这是一种强制性的突然从支承位置脱开的动作。由于这种性质的动作,实际上不可能有效地和相当灵敏地变更弹跳动作的强弱程度。也就是说,这种琴键动作机构的固有性质往往造成很少控制的余地。除非在弹奏钢琴时,不是使劲地重击琴键就是极轻地触动琴键,并利用钢琴弱音踏板减弱捶击琴弦时发出的主弦音强度,否则根本不可能取得明快的强弱音感。采用这种普通机构的一个较典型的专利是1951年2月6日本发明人的2,540,871号美国专利。象Steimway这种典型而贵重的大钢琴就具有本段所述机构。
比较典型的另一种琴键动作机构是1939年5月2日本发明人Finholm的2,156,913号美国专利所示机构,在这种机构中,飞杆的上端仅支承平衡推杆的前端,只是平衡推杆的前端上平面支承槌杆支座的下平面。在这个1939年的专利中,其余部分的结构与1951年的专利和本发明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别。
在Steinway和其他类似的大钢琴中,设有两个装在跷杆上的单独设置的片簧。其中一个片簧,如上所述,在跷杆上升时将平衡推杆前端相对于跷杆移向上方而顶在上述挡块上,平衡推杆即装在此跷杆上。平衡推杆的中部用枢轴安装在跷杆的中部。跷杆本身也是绕轴安装的。另一片簧将飞杆上端移向槌杆支座并支承在此支座上。在这种原有的琴键动作机构中存在着对抗力和反作用力。由于在飞杆上受有返回作用力,在飞杆上端从其支承位置突然脱出前,飞杆上端必须具有一个更大的向上作用在槌杆支座上的力。一旦挡块开始起作用,在飞杆上端从槌杆支座下面突然脱开时,也会发生很大的冲击。同时,为取得作用在槌杆支座上的足够的推力,以使音槌对琴弦具有足够的作用力,必须使飞杆具有相对较大的长度,在这方面是有一个能使飞杆有效动作的最小长度的。同样,在上述用于Steinway钢琴上的机构中,作用在挡块上的触发力最后导致飞杆上端从槌杆支座下面突然脱开,但由于采用的飞杆较长,此力也较大,这种琴键动作机构中固有的较大应力一方面由于飞杆过长,另一方面还由于挡块阻止似胶馔聘饲岸思绦蛏弦贫W苤缟纤觯谡庵只怪校诖坊髑傧沂保苣蚜槊舻乜刂频ハ蚯咳醭潭取T诜筛松隙舜悠渲С形恢煤痛尤浦嶙拈掣酥ё旅嫱芽埃艽蟮恼帕Υ蟠笤黾恿朔筛松隙撕烷掣酥ё缕矫嬷涞哪Σ亮Γ虼耍庖荒Σ廖侍舛杂谀鼻笱葑嗉崂侄蔚母智偌揖3晌畲蟮睦牛蛭辜辈皇枪鼐褪枪幔馐怯捎诜筛松隙送芽笔苡心Σ亮蜕鲜龅部槭苎故辈枇Φ脑颉M保捎谀Σ亮蠖斐赡ニ鸷土阉鹣 象,而这种结构对摩损和裂损又十分敏感,致使经专门调定的机构,其使用寿命却很短,结果在用钢琴演奏前和演奏中不断发生故障,何况钢琴家也还经常受到难以灵敏控制的困扰。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尽量防止和克服上述困难。
另一目的在于改进琴键动作机构及其工作条件,以便灵敏地控制极轻乐段的演奏,并满足各种不同的演奏要求。
另一目的在于改进琴键动作机构,取得一种新的机构,改善动作的灵敏度,减小摩擦力和应力。减轻或消除原有琴键动作机构中释放受力构件的突发性,以便如上所述灵敏地演奏极轻乐段,并满足各种不同的演奏要求。
另一目的在于改进琴键动作机构,取得上述某个或多个目的,并减小动作中的摩擦,充分防止上述原有琴键动作机构中的摩损和裂损,从而降低故障的频繁程度。
另一目的在于取得一种新的琴键动作机构,实施新的组合方法,使发生摩擦的构件在彼此脱开时所受的压力随着琴键在其行程中行进的程度而增大。
另一目的在于取得一种新的琴键动作机构,其组合方法和工作条件都比较简单,其平稳性能也有改善,且在工作过程中具有相当自由而轻快的重复动作。
另一目的在于改进琴键动作和重复动作机构,提高其敏捷和灵便程度,提高在弹触琴键使音槌捶击琴弦时琴键的灵敏度,从而改善钢琴的音调。
另一目的在于取得一种新的琴键动作机构,可以不再依赖钢琴弱音踏板。
另一目的在于取得一种新的琴键动作机构,其制造和维修简便,制造和维修的成本低,费工少。
另一目的在于取得一种新的琴键的动作机构,由于功能良好,钢琴的构件既少又小。
其他目的可从上述和以后的说明中了解到。
下面对本发明的某个和多个目的进行阐述。
本发明为对钢琴,特别是对大钢琴所作结构上的改进,其效果和优点在任何钢琴,特别是在大钢琴中是从未有过的。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琴键动作及其机构,特别适用于以下所述钢琴。这种钢琴具有普通的结构和形状,具有主要支承构件,用以安装琴弦、琴键、杆件和其他用以捶击琴弦的普通构件。结构部分主要有一个平衡梁和许多琴键,琴键按一般的方法用枢轴装在平衡梁上。琴键具有前端和后端,其中部用枢轴安装,在压下琴键前端时,琴键后端使装有枢轴的跷杆受压而向上移动,跷杆的后端也装在支承构件上。平衡推杆中部与跷杆中部用枢轴连接,平衡推杆的前端上平面支承在钢琴槌杆中部支座上。钢琴槌杆的前端也装在支承构件上。飞杆的中部与跷杆的前端连接。飞杆的一端向上延伸而可支承在平衡推杆的前端。飞杆的下部侧向延伸,在弹触琴键或压下琴键而使跷杆前端上升时,飞杆下部的侧向延伸端与装在支承构件上的挡块接触。在飞杆下端与挡块接触后,在压下琴键前端而使跷杆前端继续上升时,飞杆上端即从支承位置和状态侧向移开。
如下所述,本发明创造性地将上述构件相互之间并与其他构件组合而取得改进效果。平衡推杆前端上表面直接支承在槌杆支座上,在飞杆上端与平衡推杆前端下表面接触并向上推动时,平衡推杆前端上表面即将槌杆向上推移。飞杆上端最好是方形的或凸边形的(具有不规则的形状),这样,在方形部分或凸边(不规则部分)继续向上推移时,平衡推杆前端即继续向上移动(在将琴键前端继续下压,跷杆继续上升,飞杆下端接触挡块后,飞杆继续从其支承位置侧向移开时)。在飞杆上离其转轴一定距离的位置上装有细长的弹性构件,此构件延伸到平衡推杆后端,并与之连接,使平衡推杆前端在飞杆上端从其支承位置侧向移开时继续向上移动,这种侧向移动基本上是飞杆下端与装在支承构件上的挡块接触的结果。
当取得理想的动作条件(根据长时间的经验),细长的弹性构件必须包括基本上是非弹性的绳索,例如,最好用尼龙线,绳索的前端最好与必不可少的螺旋弹簧连接(为取得最佳动作条件),其后端与跷杆上离跷杆与支承构件枢轴连接处一定距离的一点连接;这样,在飞杆下端与支承构件上的挡块接触后跷杆继续上升时,由弹性构件加在平衡推杆后端的合力相对于细长的弹性构件前端固定点形成一较大的角度,相对于细长的弹性构件后端固定点形成一相同的较大角度。所以,平衡推杆后端向下移动的速度是不断降低的,起初很快移动,以后逐渐减慢,使平衡推杆的前端不断地向上移动,起初很快,以后减慢,以致在继续压下琴键,使跷杆前端继续上升时,平衡推杆的前端逐渐减少与侧向移动的飞杆上端之间的压力或摩擦接触。其效果是在飞杆上端从其支承位置侧向移开时,飞杆上端与平衡推杆前端之间的摩擦接触逐渐减少。所以,加大平衡推杆前端向上的移动,并使细长的弹性构件作用在平衡推杆后端上而造成平衡推杆前端较大的支承力,就使绕轴转动的槌杆向上移动而使音槌有力地捶击琴弦。此外,减小平衡推杆作用在飞杆上端上表面上的摩擦力,使飞杆上端易于从其支承位置和状态无冲击地移开。反向移动和上述角度变化按照相同的物理杠杆原理也有助于琴键和上述杆件在快速重复动作中迅速而有效地返回。
在另一推荐的实施例中,一刚性长杆的前端刚性固定在飞杆上离飞杆转轴一定距离的位置上,此长杆向细长的弹性构件延伸,长杆的位置在飞杆上端从其支承位置移开时(在飞杆下端与支承构件上的挡块接触后)应使长杆的后端向上移动,并使细长的弹性构件前端(最好是此构件的螺旋弹簧前端)立即向上移动,从而加大弹性构件上的应力。拉伸动作加大作用在平衡推杆后端向下的力,进一步加大平衡推杆前端的上升力和上升速度。
在另一推荐实施例中,平衡推杆的后端具有一变向构件,例如一个滚轮、卷筒或滑轮。使螺旋弹簧,最好使非弹性绳索在转向构件的滚动表面上移行,这种滚动进一步消除摩擦阻力,从而有助于形成整个琴键动作机构的平稳、轻便和无冲击动作。
由螺旋弹簧和与其连接的绕在滚轮上的尼龙(较典型的材料)绳索作用在变向滚轮上的向下压力可通过调节螺钉进行控制,调节螺钉位于跷杆后端的近处。通过螺钉可调节支承平衡推杆所需精确的张力以满足平衡推杆在停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下的各种功能要求。应注意到过大的张力会使平衡推杆前端上升,而使音槌停靠在琴弦上。
在进一步的说明中还应注意到来自螺旋弹簧而分布在从作动构件到变向滚轮很长的连接线上的弹簧张力在捶击动作中成为作用在变向轮上很短一段长度上的较强拉力,并在捶击动作中,成为作用在绕过变向轮(反时针方向转动)而引向上述调节螺钉上的很短一段长度上的较强拉力。正由于此,张力得到调整,以随时保持平衡推杆在很多功能要求下的正确平衡。这些功能要求包括减轻各音槌的重力,将重力集中在滚轮上,加快重复动作,消除琴键的游隙,并造成弹触效果的一致性。


图1为钢琴内部结构的局部侧视简图,内部结构包括支承构件,杆件、音槌和琴弦,构成本发明琴键动作和回复动作机构的主要构件。
图2A-2D为与图1视图所示实施例相同的侧视图,但示出了演奏人弹触琴键时琴键动作机构的几个演变阶段,图中仅示出了部分钢琴支承构件。
图3为与图1所示相同机构的示意图,但较图1更为完整。
所有附图表示同一实施例,只是图2A~2D表示琴键动作之前和动作进程中的各个阶段。因此,除各图表示各杆件具有不同的位置,具有相应不同的运动角度外,如下所述,图2A~2D都采用与图1相同的标号,只是采用了重复标记。
因此,除上述附加说明外,在图2A~图3中示有图1中所示全部标号。
图1示有典型性小型三角钢琴的琴键构架10,这是钢琴的主要支承构件,用以安装其他各种构件。在此构架10上装有平衡梁11,这是一种附加支承构件。琴键15安装在平衡键销14上,形萍 4设置的钮扣形平衡块14a。在键15的后端设有作为另一支承构件的键托12,在与其邻接的琴键端部一般设有通用导销(图中未示出)。琴键的上面和下面设有上部和下部支承构件,上部构件上的开口14b与琴键上的开口15′对齐,穿过开口15′装有销14。另一支承构件具有重复的标号16(图中在两个不同位置上注明了此标号),构件16可直接或间接装在构架10上。另一支承构件17(为一横梁)装在支承构件16上,在构件17上装有琴槌基座(为安装槌杆的凸缘)19,槌杆20的前端装在构件19的销21上,后端装有音槌22,用以在弹触琴键15前端时捶击琴弦23,在槌杆20的中段下侧设有支座44,在杆24a上装有回程挡块24,用以挡住落下的槌22。
在另一支承构件18(另一横梁)上装有跷杆25的基座(凸缘)29,跷杆25用枢轴装在基座29的销28上。跷杆25具有支座31,跷杆25以其支座31支承在装在键15上的支承构件30上。飞杆26用销34支承在跷杆25的前端,平衡推杆27用销43安装在平衡推杆支承件45上并可转动,支承构件45刚性固定在跷杆25的中段上。滚轮49用销49′装在平衡推杆27的后端,细长的刚性构件(杆)51装在飞杆26的中部52上,并由此向滚轮49方向延伸,而将螺旋弹簧46的前端连接到飞杆26上。弹簧46的后端连接在非弹性绳索48的前端上,绳索48的后端固定在螺钉47上,螺钉47旋紧在跷杆25的后端上。
皮革衬垫42和止动构件41固定在平衡推杆27的前端,而带衬垫的碰块39则用穿过飞杆26上端的可调螺纹构件38固定。
相对于飞杆的下端35设有用可调螺纹构件37固定的挡块36,挡块36与飞杆下端35对准,以便在压下琴键15的前端时飞杆下端35与挡块36接触,并紧靠在挡块36上。螺纹构件37装在支承梁17a上(此梁成为另一主要支承构件16的一部分)。
绳索48加至滚轮49上的压力形成一个合力矢量32,在绳索48的前端和合力矢量32之间形成角度32a。同样,在绳索48的后端和合力矢量32之间形成角度32b。角度32a一般基本上等于角度32b,因为作用在绳索48相对前后两端的力是相等的,此合力矢量32作用在滚轮49及其它装销49′上,并传递到平衡推杆27的后端。
合力矢量33是由作用在杆51后端上的螺旋弹簧46的拉力形成的。
图2A~2D示出了本发明琴键动作和重复动作机构的运行状态。图2A表明在钢琴演奏人弹触(压下)键15前端之前的状态,此时角度32a和32b各有其最小度数。
图2B表明压下键15前端(弹触键15前端)时的状态,压下的程度足以使飞杆下端26c与挡块36接触,这是由于跷杆前端25a向上转动的结果,与此同时,装在跷杆25上的全部构件也上升(向上移动)。角度32a′和32b′的度数分别与角度33a和32b相同,因为至此平衡推杆27b尚未作任何转动。
图2c示出了与图2B所示状态相比继续压下键15前端(继续弹触键15前端)时的状态,从而使跷杆、装在跷杆上的支承构件45和平衡推杆27一起继续上升。由于飞杆26的下端26c原已紧靠在挡块36上,飞杆就使飞杆上端从平衡推杆前端27a的下面开始转开(沿着皮革衬垫42的平面55转开),从而只是使飞杆前端54的方角53与皮革衬垫42保持摩擦接触,并使方角53将平衡推杆前端27a再向上推移一个距离,与此同时,细长的刚性构件51,以及与其串接的螺旋弹簧46和绳索48加压于滚轮49,从而产生合力矢量32,此矢量使平衡推杆前端27a上升至图中所示位置和状态。
图2D示出了继续将键15压下达最低位置的状态,此时,跷杆25和支承构件45继续移动,而使飞杆上端26a及其方角边缘50在带皮革衬垫42的平衡推杆前端27a下面从接触点向正侧面移动,这是由于飞杆26的连续侧向移动使刚性长杆51上升,并进一步离开滚轮49,致使串接的螺旋弹簧46和绳索48受到更大的拉力,并使作用在滚轮49上的合力矢量32′达到最大值,从而进一步将平衡推杆后端27c压低,而使平衡推杆前端27a移至最高点,这时,当飞杆上端26a继续侧向移动时平衡推杆加在飞杆(起支承作用)方形边缘50上的压力就不断降低。平衡推杆前端27a上移和飞杆上端26a侧移的综合结果使在方角53上两者之间的摩擦力逐渐减小,而在两者之间的接触达到终点时趋于零。最后,终于完全失去摩擦力,而使飞杆上端26a从图2C中连续支承平衡推杆前端27a而受有高度摩擦的状态中突然摆脱出来。
通过旋紧(顺时针方向旋转)螺钉47可调紧绳索48,从而加大作用在平衡推杆蠖 7b上的向下的压力,减小平衡推杆前端27a作用在方角53上的向下的压力,以致只要飞杆上端26a开始从支承状态侧向移开,摩擦作用就会减小。如上所述,在跷杆25向上移动足够的距离而使飞杆下端26C与挡块36接触后,将琴键前端15a继续压下而使跷杆25继续向上移动时,飞杆上端26a才开始侧向转动。按照反时针方向旋松螺钉47,以减小绳索48的张力可取得与上相反的效果。
还须指出以上仅阐述了最可取的实施例,但其他各种实施例也在本发明的范围以内,如螺钉47也可装在支承构件18或10上,还可装在从支承构件10向上延伸的凸缘上(图中未示出),这种处置所得的效果是在开始将琴键前端15a压下,而使跷杆前端25a向上移动时,绳索48上的张力会立即开始加大。这会立即开始减小平衡推杆前端27a作用在方角边缘53的压力。采用这种处置方法,在飞杆下端26c与挡块36接触之前就可取得平衡推杆前端27a的上升动作。
同样,虽尚未示出,本发明的范围应包括只需将绳索48永久性地固定在平衡推杆的后端27b上,譬如固定在销49′上,使飞杆上端26a的向外侧向转动(背离其支承的平衡推杆前端27a的方向)立即引起平衡推杆后端27b的向下转动和平衡推杆前端27a的向上转动,从而至少可以减小杆端27a作用在飞杆边缘53上的压力。
为进一步了解原有方法和本发明,必须进一步指出在过去,挡块(大致相当于挡块36)和平衡推杆(并不直接相当于本发明的平衡推杆27)的作用如下所述挡块用以防止绕轴转动的飞杆上端(相当于本发明飞杆上端26a,但在原有方法中,绕轴转动的飞杆上端直接接触和支承槌杆20或槌杆支座〔相当于本发明的槌杆接触支座44〕)无限止地受推向上移动,这在过去是使飞杆紧压在槌杆或槌杆接触支座上,从而防止音槌和槌杆在捶击琴弦后正常的或快速的下降动作。以后终于加进了平衡推杆(但过去并非由飞杆支承),这在过去主要是用偏动弹簧支承的,用以挡住下落的槌杆或槌杆支座(很快地接触并支承槌杆)而使其保持在较高的位置,以便在重复弹触琴键时立即迅速地进行重复捶击,使音槌的下部不必经过整个回程而落到琴槌在其回程挡块(相当于本发明回程挡块24)上的正常停靠位置上。
本发明包括对相应部分所作的变更和更换,这对一般熟悉这种方法的人员来说是很清楚的。
权利要求
1.一种钢琴,钢琴具有一用以支承琴弦和琴键的基本构件,还具有用以捶击琴弦的机构,这种机构包括一平衡梁和装在此梁上的许多琴键,各键具有前端和后端,在压下琴键的前端时,键的后端可绕轴转动而与跷杆接触,并使跷杆上升;这种机构还包括上述具有前端和后端的跷杆,跷杆后端用枢轴装在基本构件上,还包括一具有上端、下端和中部的飞杆,飞杆的中部用枢轴装在跷杆的前端;这种机构还包括一具有前端和后端的平衡推杆,平衡推杆用枢轴安装,使其前端可上下转动;这种机构还包括一具有前端和后端的槌杆,并具有一装在槌杆后端的音槌,槌杆的前端用枢轴装在基本构件上,压下琴键前端时,跷杆向上转动而使音槌捶击琴弦,挡块也装在基本构件上,本发明在组合问题上进行了改进,平衡推杆在其前端和后端之间具有一个中部,此中部用枢轴在第一点上与跷杆连接,平衡推杆前端至少部分地由飞杆上端支承,槌杆中部靠在平衡推杆前端,各飞杆和跷杆具有中间部分,可伸长的弹簧构件具有前端和后端;在压下琴键前端而使跷杆和飞杆上升时,正确定位的挡块可使飞杆下端移向挡块而顶在挡块上;此时,若跷杆继续上升,飞杆绕跷杆前端转动而先向上移动,接着,在压下琴键前端、飞杆向上移动、槌杆相应地向上移动时,飞杆即从平衡推杆前端下面侧向转开;可伸长的弹性构件前端与飞杆上离飞杆下端一定距离的第二点连接,其后端则与跷杆中部连接,细长的柔性构件的后端与平衡推杆上离前述第一点一定距离的点连接,以致在飞杆从平衡推杆前端下面侧向移开时,平衡推杆后端即向下移动而使其前端向上移动。
2.权利要求1中所述改进,其中,所述机构还包括一装在平衡推杆后端的变向构件,用以改变作用在此构件上的有效合力的方向,细长的柔性构件向下作用在变向构件上,以致在压下琴键前端,使跷杆前端上升时,作用在变向构件上的合力向跷杆前端移动,这时,在压下琴键前端使跷杆前端上升,变向构件和平衡推杆后端向下移动时,平衡推杆前端的有效上升力增大。
3.权利要求2中所述改进,其中,可伸长的弹性构件具有一螺旋弹簧,弹簧具有前端和后端,一刚性长杆具有前端和后端,长杆前端刚性固定在飞杆中部,其后端与螺旋弹簧前端连接,螺旋弹簧后端与跷杆中部连接,刚性长杆的后端相对于其前端和变向构件的位置应使飞杆上端从平衡推杆前端侧向转开时使螺旋弹簧的拉伸力加大,从而使平衡推杆后端向下移动,前端向上移动。
4.权利要求3所述改进,其中,细长的柔性构件为一非弹性的细长绳索,绳索具有前端、后端和中部,绳索前端与螺旋弹簧后端连接,绳索还与跷杆中部连接,并与变向构件接触而向下压在变向构件上。
5.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其中,飞杆上端在其从平衡推杆前端下面侧向转开前的定位状态下具有不规则的侧视外形,即飞杆上端至少具有一个凸边,使飞杆上端侧向移动时其不规则外形的上端继续顶在平衡推杆前端而使音槌向上移动。
6.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其中,飞杆上端在其从平衡推杆前端下面侧向转开前的定位状态下具有不规则的侧视外形,即飞杆上端至少具有一个凸边,使飞杆上端侧向移动时其不规则外形的上端继续顶在平衡推杆前端而使音槌向上移动。
7.权利要求6所述改进,其中,上述凸边使飞杆上端基本上形成侧视为方形的部分。
8.权利要求2所述改进,其中,飞杆上端在其从平衡推杆前端下面侧向转开前的定位状态下具有不规则的侧视外形,即飞杆上端至少具有一个凸边,使飞杆上端侧向移动时其不规则外形的上端继续顶在平衡推杆前端而使音槌向上移动。
9.权利要求3所述改进,其中,飞杆上端在其从平衡推杆前端下面侧向转开前的定位状态下具有不规则的侧视外形,即飞杆上端至少具有一个凸边,使飞杆上端侧向移动时其不规则外形的上端继续顶在平衡推杆前端而使音槌向上移动。
10.权利要求4所述改进,其中,飞杆上端在其从平衡推杆前端下面侧向转开前的定位状态下具有不规则的侧视外形,即飞杆上端至少具有一个凸边,使飞杆上端侧向移动时其不规则外形的上端继续顶在平衡推杆前端而使音槌向上移动。
全文摘要
琴键机构如下飞杆上端通过中间平衡推杆作用在槌杆上,平衡推杆两端之间装有枢轴,平衡推杆后端有变向滚轮,非弹性绳索绕过滚轮、绳索一端与跷杆中部连接,一端与弹簧后端连接,跷杆后端有枢轴,弹簧前端与飞杆中部连接,飞杆下部用枢轴装在跷杆的前端,当飞杆横向延伸端上部上升接触挡块时,继续提升跷杆前端会使飞杆上端从平衡推杆前端下面侧向转开而加大作用在变向滚轮上的向下压力,使平衡推杆前端向上移动。
文档编号G10C3/22GK1033331SQ8810633
公开日1989年6月7日 申请日期1988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1987年10月30日
发明者芬霍尔姆 申请人:芬霍尔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