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琴动力外输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9920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八音琴动力外输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八音琴的结构,是一种装配方便,固定牢靠,制造成本低的八音琴动力外输机构。
传统的八音琴动力外输机构包含有构成转鼓筒内端盖的龆轮和一个外端盖以及介于二者中间的音鼓筒筒体。在外端盖中央有供动力外输轴穿过的通孔,在内端盖里侧中央有固定动力外输轴用的凸台,在所述的凸台中央有一个带内螺孔的嵌件(嵌入塑料中的金属体),所述的动力外输轴的固定端先穿过外端盖的中央通孔,再扦入到音鼓筒筒内,最终与所述嵌件的内螺孔相螺接形成固定。这种连接方式存在以下缺点A。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振动,动力外输轴与内端盖凸台的螺接容易松脱;B.八音琴往往与玩具组合为一体,因此产品到儿童手里动力外输轴常常会被旋动扭转,这也会造成螺接处的连接松脱。因此,动力外输轴与音鼓筒内端盖的连接不宜采用螺纹连接。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消除八音琴动力外输轴与音鼓筒内端盖之间存在的螺纹连接,提供一种动力外输轴固定端端头与音鼓筒内端盖里侧中央凸台上的凹坑之间的凹与凸相互嵌合的连接方式。这种连接方式为动力外输轴提供了可靠的传递转矩和相互连接固定的手段。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为动力外输轴提供一个限制其轴向发生移动的结构十分简单的卡扣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动力外输轴的固定端与内端盖突台的中央凹坑相互之间的凹凸相嵌的配合有沿径向的凹凸相嵌和沿轴向的凹凸相嵌。在所述的动力外输轴的周壁柱面上有一个内陷的缺口,而所述音鼓筒外端盖的中央里侧有一带通孔的短圆柱凸台,在所述凸台的端面上有一沿轴向伸展的弹性臂,在其最远端端头上有一沿半径方向向内伸展的卡子。当所述的动力外输轴的固定端穿过外端盖中央通孔并伸入到筒底内端盖中央凹坑准确就位以后,所述的卡子正好嵌入动力外输轴自身柱面上的内陷缺口内形成卡扣轴向限位固定。这样,内端盖与动力外输轴的连接负责传递转动力矩,而由所述卡子和缺口形成的轴向限位则保证动力外输轴不会沿轴向脱出音鼓筒。
本发明的优点是动力外输轴与音鼓筒的连接牢靠,装配时动作快捷方便,由于不需要往内端盖中央的塑料突台埋入金属内螺孔的嵌件,所以,加工方便,成本降低。再者,本发明的连接方式保证了动力外输轴的连接可靠性,不会因为在运输途中的振动而造成动力外输轴的脱落。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图1是动力外输轴与音鼓筒组合后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反映外端盖与动力外输轴的立体图。
图5是反映内端盖与动力外输轴连接方式的实施例1。
图6是反映内端盖与动力外输轴连接方式的实施例2。
图7是反映内端盖与动力外输轴连接方式的实施例3。
图8是反映内端盖与动力外输轴连接方式的实施例4。
本发明的八音琴动力外输机构的第1实施例包含有音鼓筒(1)和动力外输轴(2),音鼓筒(1)进一步包含有构成音鼓筒内端盖(3)的龆轮和外端盖(4),以及夹在内、外端盖中间的筒体(5)。所述的动力外输轴(2)的里端端头被对称地劈去部分柱面、使端头呈有长方形截面的长方体形状。而在内端盖(3)内侧中央的凹孔(6)为一长方体的凹孔,当动力外输轴(2)通过外端盖(4)的中央孔插(见图3所示)入到音鼓筒筒体内一直伸入到底时,所述动力外输轴长方体的端头(7)嵌入内端盖(3)的中央长方体凹孔(6)内就位,这种″方对方″的凹凸相嵌就构成了传动转矩的连接。
关于对动力外输轴(2)轴向运动的限制主要是靠外端盖(4)中央通孔处的卡子(8)和动力外输轴(2)中央部位柱面上的内陷的一圈扣槽(9)的相互配合来形成。所述的卡子(8)是自外端盖(4)内侧一个包含有中央通孔(10)的短圆柱凸台沿轴向延伸的弹性扣臂(11)的顶端,它是沿半径方向朝内弯折延伸的一个突端(8)。它的功能是与动力外输轴(2)上的扣槽(9)相互配合形成卡扣锁上,起到限制动力外输轴(2)发生轴向移动的作用。图1至图4所示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图6显示的是第1实施例的动力外输轴长方体的端头(7)与内端盖里侧凹坑(6)的方孔之间的配合关系。
第2、3、4三个实施例与第1实施例基本相同,只存在细小的差别,那就是动力外输轴(2)的固定端端头与内侧中央的连接孔之间凹与凸的连接配合方式。
第2实施例动力外输轴(2)的固定端端头是三棱柱形端头(7’),而所述的内端盖里侧中央凸台中的凹坑为三棱柱形凹坑(6’),我们把这种凹凸配合称之谓″沿径向的凹凸配合″(见图5)。
第3实施例是″花键对花键套筒”的配合,即动力外输轴(2)的固定端端头是花键状端头(7″),而所述内端盖里侧中央凸台中的凹坑为花键套筒状凹坑(6″),这也是沿径向的凹凸配合(详见图7)。
第4实施例是沿轴向的凹凸配合,即所述动力外输轴(2)的固定端端头是一个沿轴向的长方形凸起(12),所述的凸起(12)正好嵌入所述的内陷缺口(13)相互间的配合构成传递转动力矩的连接(详见图8)。
第5实施例与第1实施例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其动力外输轴(2)上的中央部位柱面上内陷的仅仅是一个小小的缺口(9’)而不是一圈扣槽(9)。
权利要求
1.一种八音琴动力外输机构,它包含有内端盖(3)、外端盖(4)和位于其中的筒体(5)组成的音鼓筒(1)和与音鼓筒(1)相插入连接固定的动力外输轴(9),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内端盖(3)里侧中央凸台中设有一凹坑(6),所述的凹坑(6)供所述动力外输轴(2)的固定端(7)插入固定,二者之间的配合是凹凸相嵌的配合;b.所述的外端盖(4)的中央有一含通孔(10)的短圆柱凸台,在所述的凸台端面上有一个沿轴向伸展的弹性臂(11),在其最远端端头上有一沿半径方向向内突出的卡子(8);c.所述的动力外输轴(2)的柱面上有一内陷的凹陷部,供所述弹性臂(11)的卡子(8)嵌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外输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内端盖(3)里侧中央突台中的凹坑(6)与动力外输轴固定端端头的凹凸相嵌的连接是沿半径方向的凹凸相嵌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外输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内端盖(3)里侧中央突台中的凹坑(6)与动力外输轴固定端端头的凹凸相嵌的连接是沿轴向方向的凹凸相嵌的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或所述动力外输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动力外输轴(2)上供弹性卡子(8)嵌入的是凹陷部一圈圆环凹槽(9)。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外输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动力外输轴(2)上供弹性卡子(8)嵌入的凹陷部是其柱面上的一块缺口(9’)。
全文摘要
一种八音琴动力外输机构,它包含有内端盖(3)、外端盖(4)、筒体(5)组成的音鼓筒(1)和与之相固连的动力外输轴(2)。所述的内端盖(3)里侧中央的凹坑(6)与动力外输轴(2)固定端端头构成凹凸相嵌的配合连接。所述外端盖(4)里侧有一弹性卡子(8),它与动力外输轴(2)上的扣槽(9)构成轴向限位卡扣。本发明的优点是动力外输轴(2)的装配十分方便、快捷,而且轴向限位牢靠,制造成本也降低。
文档编号G10F5/02GK1170923SQ9611025
公开日1998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15日
发明者竺韵德, 王卫 申请人:宁波韵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