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形乐器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0462阅读:10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形乐器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形乐器的改进结构,尤其是一种校音方便并可任意调整音调的管形乐器的改进结构。
管形乐器的种类相当多,其中有由若干支管体依次排列而组成的,例如排萧即是其中一种,其每一根萧管底端呈封闭状,而长短均不相同,且主控一音阶,吹奏时,通过吹入的气体在萧管中产生共鸣,达到演奏乐曲的效果。各萧管的长度需精确搭配,才能形成音准正常的管形乐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排萧至少有二种,一种为由若干支萧管依次排列,并结合固定而成。另一种如


图1所示,是直接将若干支萧管A一一竖立并粘在弧状长形座体B中,由长形座体B的底部承托各萧管A。由于萧管A的长短截取时不易精确,因此组合后需逐一校音,当音调不准时,以合成胶等滴入萧管A中以缩短管内高度,使音准调整至正常。这种调音方式显然不方便,且不易达到精确的效果,一般排萧由二十二支管体组成,这种校音方式费工费时。图2所示为另一种以敲击方式进行演奏的管形乐器,是由二十五支管体C组成,其调音方式与上述排萧相同,费工费时,又不易控制质量。
而且现有的管形乐器音调固定,因此无法提高或降低音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形乐器的改进结构,使其校音方便,并可任意调整音调高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一种具有若干支管体的管形乐器的改进结构中,管体和管体相邻并结合固定,顶端呈透空状,底端贯穿设有一孔洞,并设有一可对管体的音准进行校音的校音元件,校音元件可为调整螺栓、调整钮或柱状塞体。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使本实用新型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1.校音方便本实用新型在座体中间设有供管体插入的透空部,各管体底端设有校音元件,校音时,从管体底端转动校音元件,即可对管体的音准或音调进行调整。
2.可任意调整音调高低当管形乐器的音调需要调高或降低时,可转动各管体底端的调整螺栓、调整钮或柱状塞体,同步调高或调低各管体的音阶,即可变化音调。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的管形乐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另一种现有的管形乐器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管体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管体部分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二种管体部分剖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三种管体的立体分解图图中,A.萧管 B.座体 C.管体 1.座体 2、4、6.管体11、21.透空部 22.倒角 23.底端 24.孔洞 31.调整螺栓32.第一管底 33.第二管底 34.固定块 41.穿孔 51.调整钮52.固定块 53.调整管底 54.凸柱 541.外螺纹 542.螺孔531.垫圈 532.螺杆 55.穿孔 61.内螺纹 71.外螺纹72.调整孔图3和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有座体的排萧做说明,其主要包括有一座体1、若干支装在座体1内的管体2。
座体1为一弯弧长形座体,其中间贯穿有一透空部11;各管体2依次排列并插在座体1的透空部11中,其顶端21呈透空状,且在管端边缘有倒角22,可供使用者嘴唇方便地贴在其上,以吹奏管体。底端23贯穿设有一孔洞24,且设有一可对管体2的音准进行校音的校音元件3。校音元件3包括有一调整螺栓31、一第一管底32、一第二管底33及一固定块34,调整螺栓31由下往上穿过管体2的孔洞24,其具有螺纹的部位可在管体2中上下移动,第一管底32与第二管底33通过螺纹拧在调整螺栓31上并位于管体2中,第一管底32固定在管体2内的底端,第二管底33通过固定块34而拧在调整螺栓31末端,第二管底33的外径略小于管体2,可贴紧在管体2内壁而且具有气密效果,并可随调整螺栓31在管体2内上、下移动以达到校音或调整音调的目的。
请参阅图5,由于各管体2底端设有一校音元件3,校音元件3是将一调整螺栓31由下往上拧在管体2底端,调整螺栓31末端通过螺纹拧有一第二管底33,第二管底33对管体2具气密作用并可随调整螺栓在该管体2中上、下移动,当欲校音或调整音调的高低时,只要转动调整螺栓31,调整第二管底33在管体2中的位置,使其略微提高或降低,也就是改变第二管底33与管体2顶端的距离即可达到校音或调音的目的。
图6所示为第二种管体4的立体分解图,其构造大致与上述管体2相同,底端也设有穿孔41,所不同的是其校音元件5包括有一调整钮51、一固定块52及一调整管底53,调整钮51上端有一凸柱54,凸柱54的外表面有外螺纹541,中间贯穿有一穿过调整钮51的螺孔542,固定块52中间有一内径略大于凸柱54的穿孔55,穿孔55中有内螺纹,调整管底53呈圆盘状,其外径略小于管体4的内径且在外表面嵌设有具有气密效果的垫圈531,调整管底53的下端有一管径略小于调整钮51的螺孔542的螺杆532;组装时,可将调整钮51的凸柱54从管体4底端的穿孔41穿入管体4中,再将固定块52拧在凸柱54的外螺纹541上,使固定块55与调整钮51分别固定并贴在管体4底端的内、外面,然后再将调整管底53的螺杆532由上而下拧在调整钮51的螺孔542中,使调整管底53的垫圈531紧靠在管体4内壁面,达到气密效果,如此即完成组装。使用时,可转动调整钮51,通过调整钮51与螺杆532之间的螺纹连接关系,使调整管底53略微提高或降低,改变调整管底53与管体4顶端的距离,也就是改变管体4内部的高度即可达到校音或调音的目的。
图7所示为第三种管体6的部分剖视图,其构造上大致与上述两种管体2、4相同,所不同的是其底端可为透空状,在底端的内壁面有内螺纹61,校音元件7为一柱状塞体,其外表面有可拧在管体6底端内螺纹61上的外螺纹71,校音元件7底部有供调整元件穿入以将其转动的调整孔72,使用时,可将调整元件穿于该调整孔72,转动校音元件7并上、下调整校音元件7在管体中的位置,通过改变校音元件7与管体6顶端的距离即可对管体进行校音或调音。
权利要求1.一种管形乐器的改进结构,具有若干支管体,其特征在于管体和管体相邻并结合固定,顶端呈透空状,底端贯穿设有一孔洞,并设有一可对管体的音准进行校音的校音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形乐器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管体顶端的管边缘有倒角(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形乐器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校音元件(3)为一由下往上穿过孔洞(24)并可在管体(2)中上下移动的调整螺栓(31),调整螺栓(31)上依次拧有第一管底(32)及第二管底(33),第一管底(32)固定在管体(2)内的底端,第二管体(33)通过一固定块(34)拧在调整螺栓(31)末端,其外径略小于管体(2),可随调整螺栓(31)在管体(2)内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形乐器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校音元件(5)包括有一调整钮(51)、一固定块(52)及一调整管底(53),调整钮(51)的上端有一个可以从管体(4)底端的穿孔(41)穿入管体(4)内的凸柱(54),凸柱(54)中间有一个贯穿于调整钮(51)的螺孔(542),固定块(52)位于管体(4)中,套在凸柱(54)上并贴靠在管体(4)底端,调整管底(53)贴在管体(4)内壁面上,其下端有一个可拧在调整钮(51)的螺孔(542)内的螺杆(532),通过转动调整钮(51),使调整管底(53)略微提高或降低。
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形乐器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管体(6)底端为透空状,在底端内壁上设有内螺纹(61),校音元件为一柱状塞体,其外周设有可拧在管体(6)底端的内螺纹(61)上的外螺纹(71),可上、下调整柱状塞体在管体(6)中的位置。
专利摘要一种管形乐器的改进结构,主要由若干支管体组成,各管体依次排列并结合固定,顶端呈透空状,各管体底端设有校音元件。使用时,可从管体底端调整校音元件,即可对各管体进行校音或调音,使管体具有正确的音准或改变其音调。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校音方便,并可任意调整音调高低。
文档编号G10D7/00GK2304170SQ9721827
公开日1999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18日
发明者陈柏州 申请人:陈柏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