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固定尼龙弦的古典吉他琴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27023阅读:2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安装固定尼龙弦的古典吉他琴桥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固定尼龙弦的古典吉他琴桥。包括琴桥本体和安装在琴桥本体上端凹槽内的琴鞍,琴鞍的前端沿长度方向设有间隔均布的通孔,通孔的个数与尼龙弦的条数相同,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通孔下半部分的孔壁上设有半圆筒形橡胶层,琴鞍的上端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设有间隔均布的螺纹孔,螺纹孔的下端与通孔相通,螺纹孔与无头内六角螺栓配合联接,无头内六角螺栓的下端设有圆形橡胶层。本发明不仅便于将尼龙弦的一端安装固定在琴桥上,还能解决尼龙弦出现松动、脱开的问题。
【专利说明】
一种便于安装固定尼龙弦的古典吉他琴桥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乐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便于安装固定尼龙弦的古典吉他琴桥。
【背景技术】
[0002]尼龙弦对于古典吉他的音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有的尼龙弦的安装固定方式是:将尼龙弦的一端穿过琴桥本体上端凹槽内的琴鞍的通孔后打结固定;将尼龙弦的另一端安装固定在琴头弦钮上并旋紧弦钮。琴桥一端的尼龙弦不仅安装固定麻烦,而且存在容易出现松动甚至脱开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紧锁装置,不仅便于将尼龙弦的一端安装固定在琴桥上,还能解决尼龙弦出现松动、脱开的问题。
[0004]本发明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设计制造一种便于安装固定尼龙弦的古典吉他琴桥,包括琴桥本体和安装在琴桥本体上端凹槽内的琴鞍,所述琴鞍的前端沿长度方向设有与尼龙弦对应的、间隔均布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个数与尼龙弦的条数相同,通孔的内径大于尼龙弦的直径,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所述通孔下半部分的孔壁上设有半圆筒形橡胶层并采用强粘胶胶粘固定,琴鞍的上端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设有与通孔对应的、间隔均布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下端与通孔相通,螺纹孔与无头内六角螺栓配合联接,所述无头内六角螺栓的下端设有圆形橡胶层并采用强粘胶胶粘固定。
[0006]由于通孔下半部分的孔壁上设有半圆筒形橡胶层,且无头内六角螺栓的下端设有圆形橡胶层,在拧紧无头内六角螺栓后,能有效地避免尼龙弦从通孔内脱出。
[0007]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不仅便于将尼龙弦的一端安装固定在琴桥上,还能解决尼龙弦出现松动、脱开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09]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具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螺纹孔,2-圆形橡胶层,3-无头内六角螺栓,4-琴鞍,5-通孔,6-半圆筒形橡胶层,7-凹槽,8-琴桥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0012]如图1所示,设计制造一种便于安装固定尼龙弦的古典吉他琴桥,包括琴桥本体8和安装在琴桥本体8上端凹槽7内的琴鞍4,琴鞍4的前端沿长度方向设有与尼龙弦对应的、间隔均布的通孔5,通孔5的个数与尼龙弦的条数相同,通孔5的内径大于尼龙弦的直径,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通孔5下半部分的孔壁上设有半圆筒形橡胶层6并采用强粘胶胶粘固定,琴鞍4的上端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设有与通孔5对应的、间隔均布的螺纹孔1,螺纹孔I的下端与通孔5相通,螺纹孔I与无头内六角螺栓3配合联接,无头内六角螺栓3的下端设有圆形橡胶层2并采用强粘胶胶粘固定。
[0013]实施例中,尼龙弦的条数为6条,通孔5的个数为6个。
[0014]本发明的工作情况是:将尼龙弦的一端穿过琴鞍的通孔,然后拧紧无头内六角螺栓;将尼龙弦的另一端安装固定在琴头弦钮上并旋紧弦钮即可。
【主权项】
1.一种便于安装固定尼龙弦的古典吉他琴桥,包括琴桥本体(8)和安装在琴桥本体(8)上端凹槽(7)内的琴鞍(4),所述琴鞍(4)的前端沿长度方向设有与尼龙弦对应的、间隔均布的通孔(5),所述通孔(5)的个数与尼龙弦的条数相同,通孔(5)的内径大于尼龙弦的直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5)下半部分的孔壁上设有半圆筒形橡胶层(6)并采用强粘胶胶粘固定,琴鞍(4)的上端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设有与通孔(5)对应的、间隔均布的螺纹孔(I),所述螺纹孔(I)的下端与通孔(5)相通,螺纹孔(I)与无头内六角螺栓(3)配合联接,所述无头内六角螺栓(3)的下端设有圆形橡胶层(2)并采用强粘胶胶粘固定。
【文档编号】G10D3/12GK106098027SQ201610647645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8月10日 公开号201610647645.3, CN 106098027 A, CN 106098027A, CN 201610647645, CN-A-106098027, CN106098027 A, CN106098027A, CN201610647645, CN201610647645.3
【发明人】罗道仟
【申请人】罗道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