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手电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8983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电手电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手电筒,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充电方式供应工作电源的手电筒。
手电筒除作为一般家庭常备的临时照明工具外,亦为许多特定行业的工作人员所必备,如一般技工、保全人员及警察等。事实上,手电筒在一般家庭通常是以备不时之需,然对于特定行业的工作人员而言则是作为常态使用,由于是常态使用,其电池的消耗量即十分惊人,在环保观念逐渐形成共识的今天,其显然极度不符合环保要求。尽管电池制造商改变制材,使废弃的电池不致造成汞污染,但数量庞大的干电池仍将对废弃处理造成极大负担,因此,有关手电筒的电源供应形式显然有待改进。
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利用充电方式供应工作电源且可方便充电的手电筒。
为实现前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令前述手电筒包括有一筒体;一设于筒体前端的灯头盖;一设于简体内部前端的开关座;一设于开关座前端的灯座组件;一设于开关座与筒体内壁间的胶垫按钮盖;其中该胶垫按钮盖上设有充电接点,且通过开关座与筒体内部的充电池及灯座组件构成回路。当充电手电筒与充电座连结时,电力是经由前述充电回路对筒体内设的充电池进行充电。使用时,则利用开关座上的开关控制灯亮或闪烁功能与否。
利用前述设计可通过充电方式供应手电筒的工作电源,减少制造庞大的废弃干电池。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优点和积极效果非常明显。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是一利用充电方式供应工作电源,且可方便操作以利于充电作业的手电筒,另本实用新型可按照应不同形式的手电筒构造于不同位置上分设充电接点。这种设计可利用充电电力供应工作电源,不致造成大量的废弃电池。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以及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俯视平面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充电的手电筒,如
图1所示,该手电筒10是由一可对其构成适当固定的充电座20进行充电,有关手电筒10的具体构造详如下所述。
首先,手电筒10可基于对前述充电作业的需要,在其适当位置设以特定的充电接点,以便与充电座20结合时在对应位置构成电气连接并进行充电。除此以外,亦可与手电筒10的原有构造整合于一体,例如手电筒10上的开关。在本实施例中,是将充电接点整合于手电筒10的开关构造上,藉此可简化构造,并减少手电筒10上的突出构造。其详细构造请参阅图2、3所示。
该手电筒10包括有一金属筒体11;一设于金属筒体11前端的灯头盖12;一设于金属筒体11内部前端的开关座30;一设于开关座30前端的灯座组件40;一设于开关座30与金属筒体11内壁间的胶垫按钮盖50。
金属筒体11是呈中空圆筒状,其具备适当内径,供容置前述开关座30、充电电池5及相关元件。金属筒体11外壁最上端形成有螺纹段110,供与灯头盖12对应螺合。再请参阅图3所示,该金属筒体11内径于上端处至开口处稍大,而于其内壁上端处形成有一环凹部111,供容置定位该开关座30之用。另仍请参阅参阅图2所示,前述金属筒体11上端的两相对外筒壁上分别形成有一定向凹部112,并于外筒壁上的另一适当位置形成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穿孔113,于本实施例中,该金属筒体11计形成有两个上下相邻的穿孔113。
开关座30是呈中空圆筒状,其两端呈封闭状,相对内侧端是呈开放状,以供于内部容纳相关元件。开关座30于外侧端上形成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凹穴31,供容纳开关32。在本实施例中,开关座30是于外侧端形成有两相邻的凹穴31,其内部分供设置两开关32。两导电片34、两金属螺帽33及两导电弹簧35与胶垫按钮盖50,则由其外部设入。其中凹穴31是呈多阶层状,其底部并形成有通孔310,通孔310相对孔缘处分别形成有开槽311。开关32上分别形成有圆柱状按钮座320,按钮座320外壁形成有螺纹,并于端面上设有控制回路通断的按钮体321。
两开关32是分别以其按钮座320由内向外穿置于凹穴31中,再由外部置入一导电片34并以一金属螺帽33螺合于按钮座320上予以固定,该金属螺帽33同时与导电片34构成电气接触。两导电片34是呈环片状,其外缘适当角度处以平行轴线方向延伸形成有连接片340,连接片340是由前述凹穴31上所形成通孔310孔壁的开槽311穿入开关座30内侧,此连接片340供通过导线与灯座组件40及充电池等构成充电回路。导电弹簧35分别套设于开关32的按钮体321外,并与金属螺帽33接触。
另外,开关座30的上端形成有一稍大外径的挡部301,挡部301上端面上形成有一环座36,该环座36外围形成有若干个作放射状排列的肋块37。其中,挡部301外径适等于金属筒体11内的环凹部111内径,当开关座30由金属简体11上端置入,其上端的挡部301将挡止于环凹部111底缘,而将开关座30定位于金属筒体11内的适当高度处。
另外,环座36内壁是呈多边形状,其外壁则与各肋块37间分别形成有适当间隙,再于底部处形成有贯穿的穿口38(请配合参阅图4所示),以该等构造主要是供固定与结合该灯座组件40之用。
灯座组件40包括有一设于前述环座36内的导电件41;一设于前述环座36内并位于导电件41上方的圆筒状灯座42;一位于灯座42内的绝缘套43;一设于灯座42内并位于绝缘套43之上的灯泡44;一与灯座42相对螺合,以供固定其间所设灯泡44的灯座盖45;及一套掣于灯座42外以导正其方位的顶掣弹片46。
导电件41是于多边形的环片中央形成有一较大通孔410,其中,多边形轮廓是配合环座36内壁形状,以便对应容置其间,并同时构成定位。通孔410的内径适于供绝缘套43穿出,使其与一接线钉座47构成绝缘。通孔410孔缘上形成有若干个以近似垂直方向延伸的接触片411,各接触片411的外径大小适于抵掣在灯座42的基底部420底端的内壁面上而构成电气接触。导电件41于环片外周缘适当处以平行轴线方向延伸形成有一接电片412,该接电片412是穿过环座36底部的穿口38,而通过导线与开关座30上的其中一组开关32及一导电片34、金属螺帽33、导电弹簧35、充电接点520连接,以分别构成电源回路及充电回路。导电件41的通孔410中设有一凸字形的接线钉座47,接线钉座47上并设有一构成接触的接电弹簧470。
灯座42是呈圆筒状,其底端形成有多边形的基底部420,该多边形基底部420是配合环座36内壁形状,以便对应容置其间,并同时构成定位。
绝缘套43是套掣于灯座42内,其上端部形成有穿孔430。
灯泡44是位于灯座42内部的上端处,并突出于其上端开口。灯泡44底端电极441是通过绝缘套43上端部的穿孔430与前述接电弹簧470构成接触。灯泡44的另一电极442则通过其上由水平方向朝外延伸的环片443与灯座42构成接触,并由灯座盖45固定该环片443及灯泡44。
顶掣弹片46于中心处形成有适当孔径的套孔460,供套掣于灯座42外。套孔460孔缘处形成有若干个向上延伸的内抵掣片461,以抵掣灯座42外壁;又顶掣弹片46于套孔460外围形成有若干个突出于底面的定位片462,并进一步于外周缘处形成有若干个外抵掣片463。其中定位片462是对应插掣于环座36与肋块37的间隙内以辅助灯座42的确实定位,各外抵掣片463的外周缘分别形成有尖齿,并项掣于筒体11内壁。
再者,有关该胶垫按钮盖50的详细构造如下所述。
胶垫按钮盖50于内侧面形成有两凸环51,两凸环51适可分别对应套入两凹穴31中,而作进一步定位。胶垫按钮盖50于凸环51内分设有一充电金属环片52,该充电金属环片52中央形成有突起的充电接点520,该充电接点520是突穿于胶垫按钮盖50的外侧面,并分别位于金属筒体11上的两穿孔113间,供与充电座20上的充电端子24对应于胶垫按钮盖50的充电金属环片52的内侧面则正顶着导电弹簧35接触。至此,两充电金属环片52即通过导电弹簧35、金属螺帽33、导电片34等与充电池的两极作电气连接,并构成电气连接。
因此,手电筒的充电电路的其中一极将经由充电接点520、充电金属环片52、导电弹簧35、金属螺帽33、导电片34上的连接片340通过导线与导电件41的接电片412连接后再与灯座42的基底部420的顶掣弹片46并通过金属筒体11内壁的导体经由导线与充电电池5的一极构成充电电源回路。充电电路另一极则通过充电接点520、充电金属环片52、导电弹簧35、金属螺帽33、导电片34上的连接片340通过导线与电池5的另一极构成充电电源回路。使用时,利用二开关32控制灯亮或闪烁的功能。
另请参阅
图1所示,一可行实施例的充电座20是于一座体上形成有一U形容置槽21,该容置槽21的槽底弧度配合手电筒10筒身的外径。在容置槽21两相对槽壁的上端处分设有一可伸缩的弹性固定块22,并于两相对槽壁的前端处分别形成有一定向凸块23,供配合手电筒10上的定向凹部112以限制其套入方向及作定位之用。
当手电筒10置入充电座20时,是以其筒身前端的定向凹部112对准容置槽21内的定向凸块23,并以相同方向套入容置槽21中,此时利用定向凹部112与定向凸块23的配合,可限制手电筒10套入的方向及予定位。当套入角度稍有偏差时,亦可通过前述二者产生导正作用。当筒身接触容置槽21相对槽壁上的弹性固定块22时,将使弹性固定块22内缩,俟手电筒10筒身完全置入容置槽21内,弹性固定块22恢复原状,并相对抵掣于手电筒10筒身外壁而固定。
另外,充电座20的容置槽21槽底处分设有两充电端子24,两充电端子24是分别对应于手电筒10上由充电金属环片52构成的充电接点520。当手电筒10以前述方式固定于充电座20中,其充电接点520适可与两充电端子24对应接触而进行充电。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构造及其组合方式。在该实施例中,手电筒10上由充电金属环片52构成的两充电接点520是以上下方向并列于同一位置,且与开关共构于一体。除这种配置型态外,前述两充电接点可采用左右并列方式,也可根据不同形式的手电筒而位于手电筒的不同位置上。
权利要求1.一种充电手电筒,其包括有一金属筒体;一设于金属筒体前端的灯头盖,一设于金属筒体内部前端的开关座,其内部分设有开关及导电片;一设于开关座与金属筒体内壁间的胶垫按钮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垫按钮盖内设有具充电接点的充电金属环片,所述充电金属环片将通过所述导电片与金属筒体内所设充电电池构成回路,充电接点则露出于筒体外,以与对应的充电座构成电气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筒体内径于上端处至开口处稍大,而于其内壁上端处形成有一环凹部,开关座上端形成有一外径等于所述环凹部的挡部,以对开关座构成挡止与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筒体形成有穿孔,所述穿孔分别对应于开关座上的开关及胶垫按钮盖的充电接点。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充电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座是于底面形成有两凹穴,两凹穴内利用金属螺帽固定所述开关及导电片,其中,开关的按钮体外套设有一导电弹簧,该导电弹簧的一端是经金属螺帽与导电片构成电气连接,另一端又与胶垫按钮盖内的充电金属环片构成电气接触,所述胶垫按钮盖于内侧面分别形成有凸环,各凸环是对应位于凹穴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座前端进一步设有一灯座组件,开关座上端部形成有一环座,所述灯座组件包括有一设于所述环座内的导电件;一设于所述环座内并位于导电件上方的灯座;一位于灯座内的绝缘套;一设于灯座内并位于绝缘套之上的灯泡;一与灯座相对螺合,以供固定其间所设灯泡的灯座盖;一套掣于灯座外以导正其方位的顶掣弹片,其中所述环座内进一步分设有一接线钉座及一与接线钉座构成电气接触的接电弹簧,所述接电弹簧并与灯泡的底端电极构成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是于多边形的环片中央形成有一较大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孔径可置入绝缘套构成与灯泡座的灯泡接线灯座的绝缘作用,而其孔缘上形成有若干个以接近垂直方向延伸的接触片,各接触片适于抵掣在灯座底端的内壁面上而构成电气接触;导电件于环片外周缘适当处以平行轴线方向延伸形成有一接电片,所述接电片是与开关座上的其中一组开关及一导电片连接,以分别构成电源回路及充电回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是呈圆筒状,其底端形成有多边形的基底部,所述多边形基底部是配合环座内壁形状,以便对应容置其间,并同时构成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充电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套掣于灯座内,其上端部形成有穿孔;所述灯泡是位于灯座内部的上端处,并突出于其上端开口,灯泡底端电极是通过绝缘套上端部的穿孔与所述接电弹簧构成接触,灯泡的另一电极上端延伸形成有环片而与灯座构成接触,并由灯座盖予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掣弹片于中心处形成有适当孔径的套孔,供套掣于灯座外,套孔孔缘处形成有若干个向上延伸的内抵掣片,以抵掣灯座外壁,顶掣弹片于套孔外围形成有若干个突出于底面的定位片,并进一步于外周缘处形成有若干个外抵掣片,其中,定位片是对应插掣于环座外壁上,各外抵掣片的外周缘分别形成有尖齿,并顶掣于金属筒体内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手电筒,其包括有一筒体、一设于筒体前端的灯头盖、一设于筒体内部前端的开关座、一设于开关座前端的灯座组件、一设于开关座与筒体内壁间的胶垫按钮盖;其中,该胶垫按钮盖上设有充电接点,且通过开关座与筒体内部的充电池及灯座组件构成回路,当充电手电筒与充电座连结时,电力即经由前述充电回路对筒体内设的充电池进行充电。使用时,则利用开关座上的开关控制灯亮或闪烁功能。
文档编号F21L4/00GK2423472SQ00207040
公开日2001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6日
发明者陈汉樑 申请人:競联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