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照明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9257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式照明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照明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途的移动式照明车。属于国际专利分类F21V21/00“照明装置的支撑、悬挂或连接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们在港口、国道、高速公路、城市路政等施工工地上所见到的照明设施多为白炽灯,一般都随意地挂在施工现场。这种情形,既不安全,也不方便,并且最大的一个缺点是过往车辆的司机有目眩、看不清前方情况的感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移动、防眩目、大范围照明的移动式照明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式照明车,包括由灯体、支架、球体、升降立柱、绞盘、升降转柄、方向推动手柄、发电机组、稳压器、底盘、刹车、防倒支架等组成。照明车的上部为灯体,通过拉链挂接固定在灯体支架上。为了防眩目,在高压卤化物灯体的外围罩有一个可收缩的透明而不刺眼的球体,该球体材质为进口质薄的航空布料。照明车的中部为升降立柱,立柱中间设有绞盘和与绞盘相连接的升降转柄。立柱的下部两边对称设有两个稳压器。照明车的底部为底盘,底盘上设有发电机组,并设有防倒支架、刹车片、脚刹车和方向推动手柄。电缆穿接于上部的灯体和立柱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照明车为一种多功能的照明设备,达到了以下效果1、防眩目及360°大范围照明。2、绿色环保,无光线污染,美化施工环境。3、可移动,大高度照明。4、安装、拆卸方便。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照明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灯体,2、支架,3、球体,4、电缆,5、拉链,6、升降立柱,7、绞盘,8、升降转柄,9、方向推动手柄,10、发电机组,11、稳压器,12、底盘,13、刹车片,14、脚刹车,15、防倒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一种移动式照明车,包括由灯体1、支架2、球体3、电缆4、拉链5、升降立柱6、绞盘7、升降转柄8、方向推动手柄9、发电机组10、稳压器11、底盘12、刹车片13、脚刹车14、防倒支架15组成。照明车的上部为灯体1,一般采用高亮度的卤化物灯。通过拉链5挂接固定在卤化物灯支架2上。
为防眩目,在高压卤化物灯体1的外围罩有一个可收缩的透明而不刺眼的球体3,该球体3的材质为进口质薄的航空布料。照明车的中部为升降立柱6,立柱6中间设有绞盘7和与绞盘7相连接的升降转柄8。立柱6的下部两边对称设有两个稳压器11。照明车的底部为底盘,底盘上设有发电机组10,并设有防倒支架15、刹车片13、脚刹车14和方向推动手柄9。电缆4穿接于上部的灯体1和立柱6之间。
由于灯体的发热及球体3收缩的需要,在设计中引入了轴流风机。同时,在升降部分设计了3~5节不锈钢压型方管,可以依次伸缩。升架高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在2~8米,并快速实现自锁。供电部分随车带一个大功率、高效率、寿命长的发电机组10。为便于移动,底盘设计成四轮可转向的手推车。当有风时,可以打开防倒支架15,以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如果在需要的场合应用上这种设备,可以快速地提供无眩光、大面积、便于移动的照明。主要适合场所包括国道、高速施工现场、事故处理应急现场、机场、码头、体育馆场等大型公共场所需要紧急备用光源的地方,以及其他水电力、消防、部队等的特殊用途方面。
权利要求1.一种移动式照明车,由灯体(1)、支架(2)、球体(3)、拉链(5)、升降立柱(6)、绞盘(7)、升降转柄(8)、方向推动手柄(9)、发电机组(10)、稳压器(11)、底盘(12)、刹车片(13)、脚刹车(14)、防倒支架(15)组成,其特征在于照明车的上部为高亮度的卤化物灯体(1),由拉链(5)挂接固定在卤化物灯支架(2)上;照明车的中部为升降立柱(6),立柱(6)中间设有绞盘(7)和与绞盘(7)相连接的升降转柄(8);立柱(6)的下部两边对称设有两个稳压器(11);照明车的底盘(12)上设有发电机组(10),并设有防倒支架(15)、刹车片(13)、脚刹车(14)和方向推动手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照明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高压卤化物灯体(1)的外围罩有一个可收缩的透明球体(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照明车,由灯体、支架、球体、升降立柱、绞盘、升降转柄、方向推动手柄、发电机组、底盘等组成。上部的灯体固定在支架上。为了防眩目,在高压卤化物灯体的外围罩一个可收缩透明球体。中部的升降立柱设有绞盘和与绞盘相连接的升降转柄。底盘上设有发电机组,并设有防倒支架、刹车片、脚刹车和方向推动手柄。电缆穿接于上部的灯体和立柱之间。本实用新型达到了可移动、防眩目及360°大范围照明,实现了绿色环保,无光线污染,及美化施工环境。安装、拆卸方便。
文档编号F21W131/10GK2826147SQ200520127948
公开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8日
发明者李建伟 申请人:李建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