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形荧光灯灯具用的多平面反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0453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形荧光灯灯具用的多平面反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形焚光灯灯具用的多 平面反射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管形荧光灯的灯具中,其灯具效率在30% — 45% 之间,平均为40%,尽管效率低下,但仍在大量使用中,造成能源的巨大 浪费。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灯具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把光源视为点光 源,所有反射器的设计都在点光源的基础上来完成的,显然这种反射器只 有一条光轴,称为共光轴。其实光源是有一定的大小,而反射器又不能做 得很大,灯管的管径几乎为反射器的光输出口的口径的20%,光的传播受 到限制,不能按几何光学的路线传播。所以把灯管视为点光源并用共光轴 来设计反射器是不合适的,反射器不能起到增强反射的目的;另一类基本 上没有采用设计程序,只是把反光材料安装在灯具上,象装饰品那样,反 射器呈单曲面状,对提高灯具效率并没有起到作用。上述灯具的设计没有 很好地利用反射器应有的反射特性,没有起到增强反射的作用,造成灯具 的效率不高和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形荧光灯灯具用的多平面反射器, 它具有优良的反射特性,能将灯具效率从40%提高到65%以上,达到高效
节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管形荧光灯灯具用 的多平面反射器,包括双端或单端多管并排的管形荧光灯,反射器围绕其 中,反射器几何中心与所述管形荧光灯中心重合,所述多平面反射器至少 具有八个连续布排的平面反射面,在过灯管中心轴线的反射器垂直对称面 两侧向外至少依次相连有第l对平面反射面、第2对平面反射面、第3对 平面反射面、第4对平面反射面,第1对平面反射面与第2对平面反射面 的相邻面交线N、 N!位于同一水平面M上,第1对平面^Jt面位于所述水平 面M与灯管1之间,灯管中心至所述水平面M的垂直距离a=30mm —"mm。
所述过灯管中心轴线的反射器垂直对称面与第1对平面反射面外边和
灯管中心轴线所形成的平面之间的夹角c^为15。 一25°角度。第2对 平面反射面外边和灯管中心轴线之间所形成的平面与过灯管中心轴线的反 射器垂直对称面之间的夹角oc2为55。 一65°角度。第3对平面反射面 外边和灯管中心轴线之间所形成的平面与过灯管中心轴线的反射器垂直对 称面之间的夹角ot3为90。 一110°角度。第1对平面反射面与水平面M 之间的夹角^为40。 一50°角度。第2对平面反射面与水平面M之间 的夹角h为30° —37°角度。第3对平面反射面与水平面M之间的夹 角0 3为45° —52°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技术是把管形荧光灯灯具反射器设计成一种多平面 反射器,即把反射器设计成多个平面的组合,而这些平面把靠近它的光 (或发光体)按照镜面反射的原理反射到指定的区域。如果把荧光灯截面 看成由许多点光源组成的圆,那么一根管形荧光灯就可以看成由无穷多个 线状光源所组成,就可以设计成一个与各线状光源对应的无穷多个平面所 组成的曲面。因此可以根据对采光的不同要求,把反射器设计成多个平 面,这些平面从不同的角度把光源发出的光反射到指定的方向(或地 点),使光强分布符合预期的设计要求。不过,无穷多个平面在理论上是 可以的,但工艺上和生产上是很难实现的。那么究竟采用几个平面比较合 适呢?这取决于所使用光源和灯具的大小。在双端荧光灯的灯具中,使用 比较多的是T8 (管径为26mm)和T5 (管径为16mm),在单端荧光灯的灯 具中,虽然使用的管径是T5或T4,但它是由多根灯管组成,如211、 3U 和4U等,其截面积比较大。 一般说来,灯具尽量做得小巧玲珑,那么对 上述双端和单端焚光灯来说,采用四对八个平面就可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 的。为了增强光的反射,对反射器的表面必须进行有效的处理,以提高它 的反射率。处理的方法虽然很多,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其最终目的是
提高金属表面的光洁度。本实用新型是根据办公室或教室照明的要求,把 反射器的表面做成镜面反射,以达到最佳的反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除了采用上述镜面反射的特点外,为了最大限度利 用光的反射,把第一对平面反射面设计成与水平面M成45。,它们把一 般灯具无法反射的、灯管底部发出的光反射到第二对、第三对和第四对平 面反射面上,这些平面再把光反射到指定的区域,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光的 利用率——即灯具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将管形荧光灯灯具的反射器设计成多平面反射器, 这就可以把灯具的效率从目前的40°/。提高到65%,即每支灯管可提高效率 "%。也就是说,用本实用新型的2 x 36W的高效节能灯盘可以代替目前 市场上流通的3 x 36W灯盘, 一个灯盘可节省一支灯及其配件如镇流器、 灯盘材料等的经费投入。暂且不计减少灯具配件和物流的经费投入,仅就 节省用电来i兌, 一支灯一年就可以省电36W x 8h x 365=105kWh。如果 一幢办公大楼或教室安装5000个灯盘计算, 一年可节省用电5000 x 105kWh=52. 5kWh,节省电费约42万元人民币。如果本实用新型得以推广 到一个市或一个省,那它的节能效果就非常可观了。
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单端或双端管形焚光灯的灯具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管形荧光灯灯具用的多平面反射器结 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本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参见图l所示, 一种应用于双端管形荧光灯灯具中的多平面反射器2 由连续布排的第l对平面反射面2-1、第2对平面反射面2-2、第3对平 面反射面2-3和第4对平面反射面2-4组成,以金属薄板制成,内表面抛 光成镜面。在过灯管中心轴线的反射器垂直对称面两侧向外至少依次相连 有第l对平面反射面、第2对平面反射面、第3对平面反射面、第4对平 面反射面,第l对平面反射面与第2对平面反射面的相邻面交线N、 N位 于同一水平面M上,第1对平面反射面位于所述水平面M与灯管l之间, 灯管中心至所述水平面M的垂直距离a=30mm — 40mm。双端管形荧光灯1 的直径d-26mm,其中心为0,过灯管中心轴线的反射器垂直对称面3与第 l对平面反射面2-1外边和灯管1中心轴线所形成的平面之间的夹角 优选为20°角度,第2对平面反射面2-2外边和灯管1中心轴线之间所 形成的平面与过灯管1中心轴线的反射器垂直对称面3之间的夹角0C2优 选为60。角度,第3对平面反射面2-3外边和灯管1中心轴线之间所形 成的平面与过灯管1中心轴线的反射器垂直对称面3之间的夹角0C3优选
为100°角度,第1对平面反射面2-1与水平面M之间的夹角PJ尤选为 45°角度,第2对平面反射面2-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32优选为35° 角度,第3对平面反射面2-3与水平面M之间的夹角h优选为50。角 度,灯管1中心O至水平面M的垂直距离a优选取为33mm,反射器光输 出口 口径b对于不同灯管管径其取值范围在135mm — 160mm,本实施例取 b为140mm,反射器高度C为65mm。
权利要求1、一种管形荧光灯灯具用的多平面反射器,包括双端或单端多管并排的管形荧光灯,反射器围绕其中,反射器几何中心与所述管形荧光灯中心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平面反射器至少具有八个连续布排的平面反射面,在过灯管中心轴线的反射器垂直对称面两侧向外至少依次相连有第1对平面反射面、第2对平面反射面、第3对平面反射面、第4对平面反射面,第1对平面反射面与第2对平面反射面的相邻面交线N、N1位于同一水平面M上,第1对平面反射面位于所述水平面M与灯管之间,灯管中心至所述水平面M的垂直距离a=30mm-40mm。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形荧光灯灯具用的多平面反射器,其特 征在于所述过灯管中心轴线的反射器垂直对称面与第l对平面反射面外 边和灯管中心轴线所形成的平面之间的夹角0^为15。一"。角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形荧光灯灯具用的多平面反射器,其特 征在于所述第2对平面反射面外边和灯管中心轴线之间所形成的平面与 过灯管中心轴线的反射器垂直对称面之间的夹角a2为55° —65°角 度。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形荧光灯灯具用的多平面反射器,其特 征在于所述第3对平面反射面外边和灯管中心轴线之间所形成的平面与 过灯管中心轴线的反射器垂直对称面之间的夹角oc3为90。 一110°角 度。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管形荧光灯灯具用的多平面反射器,其特征 在于所述第1对平面反射面与水平面M之间的夹角^为40。 一50°角度。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管形荧光灯灯具用的多平面反射器,其特征 在于所述第2对平面反射面与水平面M之间的夹角02为30° —37°角度。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形荧光灯灯具用的多平面反射器,其特征 在于所述第3对平面反射面与水平面M之间的夹角Ps为45。 一52°角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形荧光灯灯具用的多平面反射器,它具有优良的反射特性,能将灯具效率从40%提高到65%以上,达到高效节能目的。该多平面反射器至少具有八个连续布排的平面反射面,在过灯管中心轴线的反射器垂直对称面两侧向外至少依次相连有第1对平面反射面、第2对平面反射面、第3对平面反射面、第4对平面反射面,第1对平面反射面与第2对平面反射面的相邻面交线N、N<sub>1</sub>位于同一水平面M上,第1对平面反射面位于所述水平面M与灯管1之间,灯管中心至所述水平面M的垂直距离a=30mm-40mm。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单端或双端管形荧光灯的灯具中。
文档编号F21V7/00GK201059469SQ20072005386
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4日
发明者琪 张, 张兰芬 申请人:张兰芬;张 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