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吸顶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6082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层吸顶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双层吸顶灯
(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顶灯。
(二) 背景技术
目前巿面上的吸顶灯,主要包括吸顶盘、安装在吸顶盘内部的电子镇流 器及灯管、安装在吸顶盘下的灯罩。这些吸顶灯形式单一吸引力不够,为了 更吸引消费者,生产商正不断从色彩、形状等方面改良吸顶灯。如专利号为 200820042740.1、专利名称为《一种改进的吸顶灯》、专利权人为东莞坤巨灯 饰照明有限公司所公开的一种吸顶灯,如图l所示,包括吸顶盘A、安装在 吸顶盘A中部的灯座F和灯罩B,所述的吸顶盘A和灯罩B的外端还设有外 罩C,外罩C的上、下端开口,其侧壁与吸顶盘A、灯罩B之间形成上、下两 个光圈投射环;所述的吸顶盘A下端伸入外罩C内,并通过螺柱D和螺母E 与灯罩B相连,这种结构的吸顶灯不够美观大方,款式呆板不新颖,且结构 复杂,安装不方便。
(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美观大方,款式新颖、
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吸顶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层吸顶灯,包括吸顶盘、安装在吸顶盘上的电子镇流器及灯管和 安装在吸顶盘下方的灯罩,其所述吸顶盘与灯罩之间设置有装饰面板,所述 的装饰面板的面积大于灯罩面积且灯罩处于装饰面板的中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装饰面板与与灯罩相互配衬,可分别釆用不同材质、不同颜色、不同外形,层次丰富,美观大方,款 式新颖,结构简单。
上述所述的装饰面板是圆形且灯罩是圆形;或者是装饰面是方形且灯罩
是圆形;或者是装饰面板是方形且灯罩是方形,变化多样。
上述所述的装饰面板设置有通孔,以便光线通过或者是套在灯管的外围。 上述所述的吸顶盘底部边缘上安装若干个固定件,固定件上设置有安装 卡槽,所述的装饰面板的通孔的四周可卡在的安装卡槽内,所述的灯罩安装 在固定件的底部。
上述所述的装饰面板是平板状,装饰面板是透明的。 上述所述的固定件底部设有凸柱,凸柱顶端设有凸块,所述的灯罩上部 设有连接片,连接片上设有与凸柱配合的长槽,所述的凸块卡在连接片底部 承托灯罩,所述的长槽上还设有可供凸块通过的安装孔,所述的连接片底部、 安装孔外围设有凸台,凸台顶住凸块。使用者先从下方将固定件底部的凸块 对准连接片的安装孔,使凸块穿过安装孔、凸柱套进长槽内,再转动灯罩, 使凸块离开安装孔下方,这样凸块卡在连接片下,并承托着灯罩。同时,连 接片底部的凸台在水平方向上顶住凸块,可阻挡凸块移动到安装孔下方,从 而固定灯罩。
上述所述的固定件中部突出有两个平行的凸起,凸起之间形成安装卡槽, 所述的装饰面板可嵌在安装卡槽内。
所述的灯罩包括中空的壳体和透光板,透光板安装在壳体的底部,所述 的连接片安装在壳体上部,壳体向内设有翻边,所述的透光板支承在翻边上。 所述的壳体上部还安装有若干个压块,压块底部压在透光板上。所述的壳体是注塑的塑料壳体,所述的透光板可为玻璃,壳体是中空的 圆锥体。
(四)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图l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零件爆炸图; 图5为图3的A-A放大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灯罩的结构示意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另一种立体示意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安装示意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示意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灯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l:如图2、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吸顶盘l、安装在吸顶盘 1上的电子镇流器(未标示)及灯管2和安装在吸顶盘1下方的灯罩4,其所 述吸顶盘1与灯罩4之间设置有装饰面板3,所述的装饰面板3的面积大于 灯罩4面积且灯罩4处于装饰面板3的中间。装饰面板与与灯罩相互配衬, 美观大方,装饰面板与与灯罩可分别釆用不同材质、不同颜色、不同外形, 层次丰富,款式新颖,结构简单。
所述的装饰面板3是圆形且灯罩4是圆形;或者是装饰面板3是方形且灯罩4是圆形。装饰面板3是平板状,装饰面板3是透明的。所述的装饰面 板3还可为花托形、伞状或其他形状。
如图3至图6所示,装饰面板3设置有通孔18,以便光线通过或者是套 在灯管2的外围。所述的吸顶盘1底部边缘上安装若干个固定件5,固定件5 上设置有安装卡槽10,所述的装饰面板3的通孔18的四周可卡在的安装卡 槽10内,所述的灯罩4安装在固定件5的底部。
所述的固定件5底部设有凸柱12,凸柱12顶端设有凸块13,所述的灯 罩4上部设有连接片8,连接片8上设有与凸柱12配合的长槽14,所述的凸 块13卡在连接片8底部承托灯罩4,所述的长槽14上还设有可供凸块13通 过的安装孔15,所述的连接片8底部、安装孔15外围设有凸台16,凸台16 顶住凸块13。所述的固定件5中部突出有两个平行的凸起ll,凸起ll之间 形成安装卡槽IO,所述的装饰面板3可嵌在安装卡槽10内。
如图8所示,安装时,使用者先从下方将固定件5底部的凸块13对准连 接片8的安装孔15,使凸块13穿过安装孔15、凸柱12套进长槽14内,再 转动灯罩4,使凸块13离开安装孔15下方,这样凸块13位于连接片8下并 承托着灯罩4。同时,连接片8底部的凸台16在水平方向上顶住凸块13,阻 挡凸块13移动到安装孔15下方,从而固定灯罩4。
拆卸时,使用者需先上托起灯罩4,使凸块13离开凸台16,再转动灯罩 4,使凸块13在安装孔15的正下方再下移灯罩4,便可轻易拆下。
所述的灯罩4包括中空的壳体6和透光板7,透光板7安装在壳体6的 底部,所述的连接片8安装在壳体6上部,壳体6向内设有翻边17,所述的 透光板7支承在翻边17上所述的壳体6上部还安装有若干个压块9,压块9底部压在透光板7上。 更好地固定透光板7。所述的壳体6是注塑的塑料壳体,所述的透光板7可 为玻璃,壳体6是中空的圆锥体。
实施例2:如图9、图10所示,所述的装饰面板3是方形且灯罩4是方 形。所述的壳体6上部的其中一对边上各设有一压块9,在另一对边上各设 有一连接片8,对应地,在吸顶盘上设有两个固定件5。安装时,使用者将凸 柱12套进长槽14内后,再轻移灯罩4,凸块13离开安装孔15下方,这样 凸块13位于连接片8下并承托着灯罩4。同时,连接片8底部的凸台16在 水平方向顶住凸块13,阻挡凸块13移动到安装孔15下方,从而固定灯罩4。
拆卸时,使用者需先上托起灯罩4,使凸块13位于凸台16的下方,再 平移灯罩4,使凸块13在安装孔15的正下方再下移灯罩4,便可轻易拆下。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 限于此,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 替代、组合、简化,均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双层吸顶灯,包括吸顶盘(1)、安装在吸顶盘(1)上的电子镇流器及灯管(2)和安装在吸顶盘(1)下方的灯罩(4),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顶盘(1)与灯罩(4)之间设置有装饰面板(3),所述的装饰面板(3)的面积大于灯罩(4)面积且灯罩(4)处于装饰面板(3)的中间。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双层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饰面板(3)是圆形且灯罩(4 )是圆形;或者是装饰面板(3 )是方形且灯罩(4 )是圆形;或者是装饰面板(3)是方形且灯罩(4)是方形。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层吸顶灯,其特征在于装饰面板(3)设置有通孔(18),以便光线通过或者是套在灯管(2)的外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顶盘(l)底部边缘上安装若干个固定件(5),固定件(5)上设置有安装卡槽(10),所述的装饰面板(3)的通孔(18)的四周可卡在的安装卡槽(10)内,所述的灯罩(4)安装在固定件(5)的底部。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层吸顶灯,其特征在于装饰面板(3)是平板状,装饰面板(3)是透明的。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件(5)底部设有凸柱(12),凸柱(12)顶端设有凸块(13),所述的灯罩(4)上部设有连接片(8),连接片(8)上设有与凸柱(12)配合的长槽(14),所述的凸块(13 )卡在连接片(8 )底部承托灯罩(4 ),所述的长槽(14 )上还设有可供凸块(13)通过的安装孔(15),所述的连接片(8)底部、安装孔(15)外围设有凸台(16),凸台(16)顶住凸块(13)。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件(5)中部突出有两个平行的凸起(11),凸起(11)之间形成安装卡槽(10),所述的装饰面板(3)可嵌在安装卡槽(10)内。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罩(4)包括中空的壳体(6)和透光板(7),透光板(7)安装在壳体(6)的底部,所述的连接片(8)安装在壳体(6)上部,壳体(6)向内设有翻边(17),所述的透光板(7 )支承在翻边(17 )上。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层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6)上部还安装有若干个压块(9 ),压块(9 )底部压在透光板(7 )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层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6)是注塑的塑料壳体,所述的透光板(7)可为玻璃,壳体(6)是中空的圆锥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吸顶灯,包括吸顶盘、安装在吸顶盘上的电子镇流器及灯管和安装在吸顶盘下方的灯罩,其所述吸顶盘与灯罩之间设置有装饰面板,所述的装饰面板的面积大于灯罩面积且灯罩处于装饰面板的中间。本实用新型的装饰面板与灯罩相互配衬,可分别采用不同材质、不同颜色、不同外形,层次丰富,美观大方,款式新颖,结构简单。
文档编号F21V15/02GK201434297SQ20092005803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3日
发明者袁仕强 申请人:袁仕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