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灯具反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655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灯具反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灯具反射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5所示,高功率的发光二极管8,其光源的能量分布可以通过COS θ函数来表示,此述的θ表示相对于光源直射的基准线L而偏移的角度,且以箭头的长度表示光源的强度;前述发光二极管8于θ为0°时的直射光源最强(即COS (0° ) =1),而θ为90° 时的侧向光源最弱(即C0S(90° ) =0),可知发光二极管8的光源于直射方向的能量最强, 相对于基准线L偏移的角度θ愈大者的光源则愈弱(如图中光源分别于9工 θ3时相对的光源能量所示)。因此,为充分的使光源得以充分利用,现有技术中可见一种如图6所示的灯具反射结构9,其灯源90倾斜而朝向一反射面91,于反射面91的射出方向具有一透明的投射罩 92,而灯源90在靠近该投射罩92处设有另一反射面93,可见灯源90的光源朝向反射面91 的部分直接反射而由该投射罩92射出,另朝向反射面93的部分则经折射至反射面91后再由该投射罩92射出,借由反射面93可将灯源90于侧向的光源导向反射面91,使灯源90的光源大部份皆能由投射罩92射出。然而,虽灯源90于侧向的光源可通过该反射面93反射而被导向投射罩92射出, 但当光源被反射面93折射时即造成光源的衰减,投射出的光源则会降低;且,图中可见于灯具9中必须再设置该反射面93始能集中光源,故而造成灯具9的构件成本的增加。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灯具9的问题,使光源被完全反射且不须增加反射构件, 即为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进的灯具反射结构,使光源所发出的光源皆由灯体的反射面完全反射,故能避免光源因二次反射而造成衰减,且不须增加反射构件的成本。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改进的灯具反射结构,其特征在于一灯壳,具一透光面;一灯体,内侧具有一反射面,此灯体与该灯壳对接,且该反射面朝向该透光面;一散热元件,与该灯壳一体成型,且具有一斜上翘起的弯折部,于此弯折部内侧具有一斜面,此斜面朝向灯体的反射面; 一光源,电性连接于一电路板上,此电路板导热至该散热元件的斜面,且光源的发光方向朝向灯体的反射面,使光源的投射能量有效落于反射面的包覆范围内,借此使光源由下往上投射而得到最佳的光源利用率。前述的改进的灯具反射结构,其中散热元件的斜面于斜上翘起的角度在5 85度角的范围内。前述的改进的灯具反射结构,其中光源电性连接的电路板贴设于该散热元件的斜[0011]前述的改进的灯具反射结构,其中灯体具有一延伸部,而与该光源电性连接的电路板固定于该延伸部,且于灯体与灯壳对接时,该光源电性连接的电路板贴合于散热元件的斜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光源所发出的光源皆由灯体的反射面完全反射,故能避免光源因二次反射而造成衰减,且不须增加反射构件的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光源能量分布示意图。图6是现有灯具反射结构的构件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
图1至图3,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选用的实施例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灯具反射结构,其于本实施例中如
图1所示,包括一灯壳1、一灯体2、一散热元件3、以及一光源4,此光源4于本实施例中为一发光二极管、其中如图2 图3所示,该灯壳1为塑料材质,其具有一透光面10,此透光面10可供光
线穿透。如图2 图3所示,该灯体2内侧具有一反射面20,此反射面20呈弧面而凹入,此灯体2与该灯壳1对接,且该反射面20朝向该透光面10。如图2 图3所示,该散热元件3与该灯壳1 一体成型,此散热元件于本实施例中为金属材质,散热元件3具有一弯折部30,此弯折部30斜上翘起,于此弯折部30内侧具有以一斜面31,此斜面31朝向该反射面20,且斜面31以图中的基准线L而以该θ角仰起, 此述的θ角可于5° 85°之间,而本实施例中较佳的θ角为40°。如图2 图3所示,该光源4电性连接于一电路板40上,此电路板40导热至该散热元件3的斜面31,使光源4随该θ角仰起,且光源4的发光方向朝向该灯体2的反射面 20,使光源的直射方向约略朝该反射面20的中间位置,使光源的投射能量有效落于反射面 20的包覆范围内,借此使光源4的发光由下往上投射而得到最佳的光源利用率。于本实施例中,该电路板40平贴地设于该散热元件3的斜面31,此状态时该光源4位于该灯壳1上而与该灯体2结合。由上述的说明可见,该光源4的发光方向约略朝向该反射面20的中间位置,使光源4投射范围落于反射面20的包覆范围内,故如图3所示,光源经反射面20反射后,则由该灯壳1的投射面10射出。因此,经上述的说明不难发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散热元件3的弯折部30翘起,使该斜面31以该θ角仰起,而贴设于此斜面31的光源4发光方向约略朝该反射面 20的中间位置,故光源4发散的范围可被该反射面20的范围包覆,因此光源4的发光则完全被反射面20反射,使光源4的能量以极低的衰减而射出,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灯具反射结构使发光由下往上投射而得到较佳收集光源的效率,且在不须增加折射构件的情况下即可达到光源的充分使用,故能提升光源4发光的使用效能且不会增加构件成本。当然,本实用新型仍存在许多例子,其间仅细节上的变化。请参阅图4,其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中,该灯体5同样具有一反射面50,且具有一延伸部51,而与该光源 4电性连接的电路板40固定于该延伸部51,且于灯体5与灯壳1对接时,该光源4电性连接的电路板40贴合于散热元件3的斜面31,借此仍可达到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功效。以上所述,仅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灯具反射结构,其特征在于一灯壳,具一透光面;一灯体,内侧具有一反射面,此灯体与该灯壳对接,且该反射面朝向该透光面;一散热元件,与该灯壳一体成型,且具有一斜上翘起的弯折部,于此弯折部内侧具有一斜面,此斜面朝向灯体的反射面;一光源,电性连接于一电路板上,此电路板导热至该散热元件的斜面,且光源的发光方向朝向灯体的反射面,使光源的投射能量有效落于反射面的包覆范围内,借此使光源由下往上投射而得到最佳的光源利用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灯具反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元件的斜面于斜上翘起的角度在5 85度角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灯具反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电性连接的电路板贴设于所述散热元件的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灯具反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具有一延伸部, 而与所述光源电性连接的电路板固定于该延伸部,且于灯体与灯壳对接时,该光源电性连接的电路板贴合于散热元件的斜面。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灯具反射结构,一灯壳,具一透光面;一灯体,内侧具有一反射面,此灯体与该灯壳对接,且该反射面朝向该透光面;一散热元件,与该灯壳一体成型,且具有一斜上翘起的弯折部,于此弯折部内侧具有一斜面,此斜面朝向灯体的反射面;一光源,电性连接于一电路板上,此电路板导热至该散热元件的斜面,且光源的发光方向朝向灯体的反射面,使光源的投射能量有效落于反射面的包覆范围内,借此使光源由下往上投射而得到最佳的光源利用率。本实用新型使光源所发出的光源皆由灯体的反射面完全反射,故能避免光源因二次反射而造成衰减,且不须增加反射构件的成本。
文档编号F21V7/04GK201992370SQ20102060598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5日
发明者陈伶玫 申请人:陈伶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