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3345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有具备半导体发光元件的灯装置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先前,提出有一种灯装置,其收纳半导体发光元件及对该半导体发光元件进行点灯的点灯电路,并具备可安装于灯座的灯头。而且,提出有一种安装此种灯装置的照明装置 (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方法中,为了使半导体发光元件的热有效地散发,在将灯装置安装于照明器具本体时,使灯装置弹性地按压且密接于照明器具本体。亦即,在专利文献 1的一实施方式中,将灯装置的灯头设为GX53那样的转动式安装型(扭锁(twist lock)), 并且使灯头侧的中央部(良导热部)突出,使中央的突出部端面对照明器具本体(散热体) 赋予弹性而形成面接触。[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U9487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按压体而朝向与散热体的接触方向来对安装于灯座的灯装置的中央部的突出部端面进行按压,因此能够使突出部端面与散热体密接,从而能够效率良好地散热。但是,专利文献1中,是例如GX53那样使灯装置相对于灯座而转动(扭动)以进行安装,但假如转动(扭动)不够充分,则有时会造成安装不完全的状态。即使在此种安装不完全的状态下,乍一看仍像是安装好的,因此有时使用者无法认识到不完全安装,而直接作为照明装置来使用。但是,如果在此种不完全安装状态下直接使用,存在安装发生脱离而灯装置意外掉落,或者电性连接变得不充分而造成不良或异常过热的危险。而且,如果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发热量大(增大负载电流,或者使用大容量的半导体发光元件时),即使想要使灯头侧的突出部端面与散热体的密接更加牢固以提高散热性, 仅仅依靠弹性按压也还是存在极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考虑到此种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能够防止伴随灯装置的不完全安装而引起的灯装置掉落等的问题,而且,能够使灯装置的散热体与照明器具本体的散热体的密接更加牢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包括灯装置,具有半导体发光元件、与该半导体发光元件热性结合且至少一部分露出在外面的第1散热体及灯头;照明器具本体,具有可安装灯装置的灯头的灯座及在安装于该灯座的状态下与灯装置的第1散热体热结合的第2散热体;以及紧固件,相对于安装在照明器具本体的灯座上的灯装置,从所述第2散热体侧进行操作而将第2散热体及所述第1散热体予以紧固。[0012]在本实用新型中,以下的术语是如下所述般定义或规定变形的范围。灯装置的半导体发光元件例如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但也可以是有机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等在发光时会发热的其他发光元件。而且,灯装置既可以内置也可以不内置着半导体发光元件的点灯电路。如果不内置,则点灯电路可设置在照明器具本体的内部或外部。第1散热体只要是能够良好地传导半导体发光元件所产生的热的散热体即可,形状并无特别限定。作为材料,可采用铝等的金属或合金、陶瓷(ceramics)、良导热性的合成树脂等。作为灯头,可适当采用相对于照明器具本体的灯座而转动或旋转以达成安装的灯头、简单地插入而安装的灯头、及采用其他形式的灯头。照明器具本体至少具有灯座及第2散热体,但除此以外也可视需要而具备例如覆盖灯装置的盖(cover)体、反射体、用于接收来自外部电源的电的端子台、用于将照明装置安装到建筑材料等上的安装件等中的任一种或全部。作为灯座,可根据所述灯装置的灯头的形式来选择能够安装该灯头的灯座。第2散热体只要能够经由第1散热体来对半导体发光元件所产生的热进行散热即可,其形状并无特别限定。作为材料,可采用铝等的金属或合金、陶瓷、良导热性的合成树脂寸。紧固件例如可采用螺丝。此时,只要在第2散热体上预先形成螺丝插通孔,在第1 散热体上预先形成螺丝孔即可,不需要另外的零件,因此能够廉价地提供。但是,作为紧固件,允许螺丝以外的例如螺栓/螺母(bolt/nut)、夹具(clip)、闩锁(latch)机构等。而且, 也可并用或单独使用粘合剂。总而言之,紧固件是配设成,如果灯装置与灯座并非完全安装的状态便无法将两者予以紧固。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热性结合及热结合是指,除了直接接触的情况以外,还包括在中间经由导热材料而接触的情况。因此,在将第2散热体及所述第1散热体予以紧固的含义中,也包括在中间经由导热材料而紧固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是将灯装置安装于灯座,然后通过紧固件来将灯装置的第1散热体与照明器具本体的第2散热体予以紧固,因此灯装置不会脱离灯座而掉落。而且,由于是在灯装置完全安装于灯座的状态下予以紧固,因此电性连接也达到规定要求,不会发生不亮或异常发热的问题。而且,由于将第1散热体与第2散热体予以紧固,因此两者的热密接很牢固,散热性也优异。进而,紧固件是以从第2散热体侧进行操作的方式而配设着,从照明装置的前表面侧即灯装置侧看不到紧固件,因此不会损及外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灯装置将外形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将一端侧设为光照射侧,并且在另一端侧配设所述第1散热体及灯头。而且,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灯装置的第1散热体露出部分以向外突出的方式而配设于另一端侧,所述灯头配设在所述第1散热体的突出部分的周围,所述照明器具本体在第2散热体的一面侧配设着具有与该第2散热体的一面侧连续的中空部的环状的灯座,通过将所述灯装置安装在照明器具本体的灯座上,灯装置的第1散热体的突出部分穿过灯座的中空部而与第2散热体热结合。而且,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灯装置相对于所述照明器具本体的灯座,通过插入灯头的端子销(pin)后转动而安装、卡止。而且,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照明器具本体的第2散热体具有与所述第1散热体热结合的基体部及设在该基体部上的多个鳍片部,所述紧固件以在多个鳍片部中的一部分鳍片间进行操作的方式而配设。(实用新型的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灯装置通过紧固件而紧固于照明器具本体的第2 散热体,因此能够防止掉落,或者防止发生因电性连接不完全而造成的问题。而且,能够使灯装置的第1散热体与照明器具本体的第2散热体牢固地热密接着,实现散热性的进一步提尚。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是将主要部分放大而表示的剖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图3 (a)、图3 (b)、图3 (c)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第2散热体的一例,图 3(a)为俯视图,图3(b)为侧视图,图3(c)为俯视立体图。图4是表示灯装置的一例的剖面平面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灯装置的剖面立体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灯装置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灯座的一例的立体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 灯装置2:照明器具本体3 紧固件101 收纳盒102 半导体发光元件103 点灯电路104 反射体105 孔106 周壁107、108:基板109 电路零件110 灯罩111 灯头112:第1散热体113:端子销114:凸部115:凸缘部[0055]116:螺丝孔117:切 ロ118:卡合突起119:导热片201 灯座202 第2散热体203、209 螺丝插通孔204 长孔205 卡合槽部206 卡止突起207 基台部208 鳍片部208-1、208_2、 208_n 鳍片210 盖体211 安装弹簧/端子台212 端子台盒213: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參照图1至图7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另外,在图1中,省略了主 要部分以外的其他部分的表示剖面的阴影线(hatching),在图5中对于所有部分省略了表 示剖面的阴影线,但应能根据说明及图而容易理解。在图中,1是灯装置,2是安装灯装置1的照明器具本体。灯装置1的外形为大致 圆柱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扁平的大致圆盘状。并且,灯装置1具有圆筒状的收纳盒 (case) 101,在该收纳盒101的内部收纳有半导体发光元件102、对该半导体发光元件102进 行点灯的点灯电路103、及用于以所需的照射角来照射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102的光的反 射体104。所述收纳盒101在底部侧形成有孔105,并且在该孔105的外侧形成有向外方突出 的周壁106。此种收纳盒101例如为合成树脂制,且为脱模成形。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102是安装在基板107上。基板107可从金属、陶瓷、玻璃环 氧树脂(glass epoxy)等的材料中任意选择,但较佳为良导热性者。并且,半导体发光元件 102是通过板上芯片(chip on board)或表面安装等的方式而安装于基板107上。所述点灯电路103是在环状的基板108上安装所需的电路零件109而构成。点灯 电路103例如输入商用交流电源电压而进行整流 直流化,并利用高频开关(switching) 装置来对该直流电压进行开关而转换为所需的直流电压,以对半导体发光元件102进行点 灯。而且,灯装置1在一端侧具有透光性的灯罩(globe) 110,在另一端侧配设有灯头 111及第1散热体112。所述灯罩110也可为具有透明或半透明的扩散性或者具有棱镜 (prism)或透镜(lens)功能的灯罩中的任ー种。所述灯头111形成在所述收纳盒101的周壁106的外侧,且具有在同心圆上竖立设置的例如2根端子销(pin) 113。这些灯头111 的端子销113电性连接于所述点灯电路103。可将端子销113设为3根以上,以用于接地 (earth)用、调光信号用等。所述第1散热体112在中央部具有凸部114,在周围具有凸缘部115,在所述凸部 114的顶面,通过螺丝等而安装有安装半导体发光元件102的基板107。由此,半导体发光元件102与第1散热体112导热结合,半导体发光元件102产生的热经由基板107而传导至第1散热体112。在所述凸部114的顶面与安装有半导体发光元件102的基板107之间, 可视需要而介隔着金属板、合成树脂制的导热片(sheet)。并且,以半导体发光元件102面向收纳盒101的孔105的方式,以载置于收纳盒101的周壁106上的状态而安装着周围的凸缘部115。该安装例如是通过从收纳盒101的内侧使用螺丝等,将收纳盒101与第1散热体112予以结合而进行。在第1散热体112的外表面,形成有1个后述的紧固用的螺丝孔116。该螺丝孔 116也可视需要而设置多个。而且,在第1散热体112的凸缘部115的周缘,形成有3个切口 117。进而,在凸缘部115的下方,形成有3个卡合突起118。这些切口 117及卡合突起118作为向器具本体2 的灯座的安装、卡止用的构件而发挥功能。进而,在第1散热体112的外表面,以半埋入的状态而粘接着六边形状的导热片 (sheet)119。所述反射体104是形成为一端侧具有相对大直径的开口,而另一端侧具有相对小直径的开口的筒状,使另一端侧的小直径的开口穿过环状基板108的内侧空间而位于半导体发光元件102的周围。反射体104使内面形成为白色、银色等的反射面,从而能够从大直径的照射开口而照射来自半导体发光元件102的光。所述照明器具本体2具有灯座201及第2散热体202。所述灯座201的整体形状是形成为圈饼(doughnuts)般的环状。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灯座201经由灯装置1 的安装面侧所设的3个螺丝插通孔203而螺紧(省略图示)固定于第2散热体202。在该灯座201的灯装置1的安装面侧,具有接纳灯装置1的端子销113的5个长孔204。在该长孔204的内部设有与端子销113电性连接的端子(省略图示)。而且,在灯座201的内周壁,设有与灯装置1的卡合突起118卡合在一起的L字状的卡合槽部205。进而,在灯座201的内周壁,设有从灯装置1的第1散热体112上形成的切口 117插入并卡止于第1散热体112的下表面的卡止突起206。并且,在使灯装置1的端子销113与长孔204相向、卡合突起118与L字状的卡合槽部205的入口相向、切口 117 与卡止突起206相向的状态下,将灯装置1安装于灯座201上,随后进行转动。其结果,卡合突起118卡合于L字状的卡合槽部205,并且卡止突起206卡止于第1散热体112的下表面,灯装置1成为完全安装于灯座201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端子销113与灯座201内部的端子(省略图示)成为规定的电性连接状态。本实施方式中的第2散热体202具备与灯装置1的第1散热体112接触的基台部207 ;以及由一体地设在该基台部207上的多个鳍片208-1、208-2、. . . 208-n构成的鳍片部208。基台部207通过上述螺丝(省略图示)而与灯座201紧固着。在多个鳍片208-1、 208-2、. . . 208-n之间的基台部207上形成有螺丝插通孔209。[0087]盖体210通过螺丝等(省略图示)而安装于第2散热体202,以覆盖所述灯装置1 且对用于将整个照明装置安装于建筑材料的安装弹簧211进行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埋入设置在天花板上的埋入型的照明装置,在所述盖体210上安装着3个卡止于天花板材料(省略图示)的安装弹簧211。除此以外,盖体210还可具有支撑所述灯座201及第2散热体202,或者对来自灯装置1的光进行反射的功能。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未必需要如此。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散热体202的上部,经由端子台盒212而安装着端子台211。另外,图2中的电线213将所述端子台211与灯座201的内部端子(省略图示) 予以电性连接。3是作为紧固件的螺丝。该紧固件3是从所述第2散热体202侧使用起子(driver) 等的操作工具(省略图示)来操作,且穿过所述第2散热体202上所设的螺丝插通孔209 而旋入至第1散热体112上形成的螺丝孔116内,从而将第2散热体202与第1散热体112 予以紧固。此时,既可在作为紧固件3的螺丝的表面预先涂布粘合剂后旋入,也可在旋入后以覆盖螺丝头的方式来涂布粘合剂,以抑制紧固件的松动。另外,作为紧固件3的螺丝不仅可设在1处,也可设在多处。所述第2散热体202的螺丝插通孔209与第1散热体112的螺丝孔116是形成为, 只在灯装置1完全安装于灯座201的状态下彼此相向。因此,所述第2散热体202与第1散热体112在灯装置1完全安装于灯座201的状态下通过紧固件3而牢固地紧固在一起。因此,能够防止灯装置1从照明器具本体2掉落,或者防止电性连接不够充分而导致不亮或在两者的电性连接部产生异常发热的问题。而且,本实施方式中,从照明装置的灯装置1侧看不到紧固件3,因此不会损及外观。以上,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为中心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允许各种变形。
权利要求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灯装置,具有半导体发光元件、与该半导体发光元件热性结合且露出在外面的第1散热体及灯头;照明器具本体,具有可安装灯装置的所述灯头的灯座及在安装于该灯座的状态下与灯装置的所述第1散热体热结合的第2散热体;以及紧固件,相对于安装在照明器具本体的灯座上的灯装置,从所述第2散热体侧进行操作而将所述第2散热体及所述第1散热体予以紧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装置将外形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将一端侧设为光照射侧,并且在另一端侧配设有所述第1散热体及所述灯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装置的所述第1散热体露出部分以向外突出的方式而配设于另一端侧,所述灯头配设在所述第1散热体的突出部分的周围,所述照明器具本体在所述第2散热体的一面侧配设着具有与该第2散热体的一面侧连续的中空部的环状的灯座,通过将所述灯装置安装在照明器具本体的所述灯座上,所述灯装置的所述第1散热体的突出部分穿过所述灯座的中空部而与所述第2散热体热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装置相对于所述照明器具本体的所述灯座,通过插入所述灯头后转动而安装、卡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器具本体的所述第2散热体具有与所述第1散热体热结合的基体部及设在该基体部上的多个鳍片部,所述紧固件以在所述多个鳍片部中的一部分鳍片间进行操作的方式而配设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具有从所述照明器具本体的所述第2散热体侧旋入的螺丝。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将灯装置(1)安装于灯座(socket)(201)。随后,将作为紧固件(3)的螺丝穿过所述第2散热体(202)的鳍片(fin)部(208)的鳍片之间所设的螺丝插通孔(209)而旋入第1散热体(112)上形成的螺丝孔(116)内,从而将第2散热体(202)与第1散热体(112)予以紧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照明装置能够防止伴随灯(lamp)装置的不完全安装而引起的灯装置掉落等的问题,而且,能够使灯装置的第1散热体与照明器具本体的第2散热体的密接更加牢固。
文档编号F21S2/00GK202118568SQ20112013457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9日
发明者増田敏文, 杨凯, 筏邦彦, 赵庆 申请人: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