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8258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led灯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LED灯具,尤其是一种方便组装、利于维修的LED灯具。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照明灯具,如高压纳灯、金属卤化物灯相比,LED灯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等明显的优越性,因此,近年来LED灯具被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特别是在室外路面、广场等广阔区域,大型LED灯也被越来越多地使用。现有的LED照明灯具主要有两种实现形式一种是将LED光源(以下简称LED)放置于传统灯具内;另一种是将LED均匀排布,采用局部反射罩或局部透镜进行控光。还有一种新的形式是=LED灯具包括用于安装LED的基板(包括聚光杯)、反射罩、散热器、安装架、 电源和上盖。其中基板和反射罩安装在散热器上,基板具有安装在LED的发光面周围的聚光杯,聚光杯具有将LED发射的光线聚拢到一定角度范围内的曲面壁;反射罩具有对经过聚光杯曲面壁反射聚光的光线进行第二次反射的曲面。该LED灯具可以通过两次光反射,实现整个照明范围内的均匀照明,因此具有优异的光照方向性、亮度均匀、能够有效的消除眩光并且散热性能优异,如第200920292744. X号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LED灯具及使用该LED灯具的路灯”。然而它在结构上不够完善,组装工艺比较复杂,给维修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如它的基板及反射罩均安装在散热器上,而散热器又是灯体组装的基础部件之一,若某一灯珠出现问题,需要维修,则需将整个灯具全部折开才能得以进行,因此维修非常不方便,对于大型的灯具的维修更是困难,如路灯、场馆照明灯等,从而给此类具有反射罩、散热器、安装架、基板等多部件的大型灯具的广泛使用带来了巨大的障碍。有鉴于上述公知技术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研制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灯具,其沿习了公知LED灯具的发光反射的控光原理,但结构上进行彻底的革新,更加合理,易于组装和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ED灯具,尤其是一种结构上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组装,易于维修的LED灯具。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LED灯具,其包括照明模组,其具有反射罩,依次设置在所述反射罩前部并与所述反射罩连接为一体的聚光板、基板和散热器,所述反射罩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模组导向装置;灯架,所述灯架内具有至少两个沿灯具宽度方向对称设置的照明模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两侧具有相互对应设置、能与所述模组导向装置相配合的灯架导向装置;所述照明模组能嵌置于所述照明模组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灯架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LED灯具,其中,所述灯架至少具有上盖、中梁、侧梁、前堵头和后堵头;其中,所述中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堵头和后堵头固定连接,两所述侧梁分别位于所述中梁的两侧,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堵头和后堵头固定连接,所述上盖能开启地盖合于所述前堵头、中梁、侧梁及后堵头上;且所述前堵头和后堵头远离所述上盖的一侧分别形成所述灯架导向装置;所述中梁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上盖、其中一侧梁、两灯架导向装置之间形成所述照明模组容置空间;所述照明模组与所述侧梁、灯架导向装置相固定。如上所述的LED灯具,其中,所述侧梁位于所述上盖宽度方向的两侧边,且所述侧梁的顶部能抵靠于所述上盖。如上所述的LED灯具,其中,所述中梁的中部具有分别垂直于所述中梁向所述上盖外侧延伸的中部导向支撑部,所述中部导向支撑部的两侧分别构成与所述前、后堵头上设置的灯架导向装置结构相同、位置相配合的灯架导向装置。如上所述的LED灯具,其中,所述灯架导向装置为导轨或导槽。如上所述的LED灯具,其中,所述模组导向装置为导槽或导轨。如上所述的LED灯具,其中,所述灯架导向装置的端部设有能与所述照明模组固定连接的固定连接部。本实用新型的LED灯具,通过将照明组件模组化,并在照明模组的两侧设置模组导向装置,通过模组导向装置与灯架上设置的灯架导向装置相配合,能够方便、准确地将照明模组插入灯架内。当照明模组内的发光体出现故障时,只需松开连接螺丝,将照明模组整体从灯架内取下,将新的照明模组插入灯架内,即可完成维修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灯具的组装及维修作业效率,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特别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应用于路灯、大型建筑物的照明时,其便于组装、维修的结构特性更加显著。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LED灯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LED灯具的仰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LED灯具的照明模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LED灯具的灯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LED灯具的灯架仰视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LED灯具的灯架侧视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LED灯具的另一实施例仰视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LED灯具的另一实施例灯架仰视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LED灯具的另一实施例灯架侧视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LED灯具的组装过程立体分解示意图一;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LED灯具的组装过程立体分解示意图二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LED灯具的组装过程立体分解示意图三。附图标号说明1、LED灯具11、照明模组111、反射罩112、聚光板113、基板114、散热器115、模组导向装置 12、灯架120、容置空间121、121’上盖122、前堵头123、后堵头124、124’、中梁 1241、中部导向支撑部 125、侧梁 126、灯架导向装置[0034]127、固定连接部 128、129、端部连接部126’、中部灯架导向装置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如图I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ー种LED灯具I包括照明模组11和灯架12。如图2所示,照明模组11具有反射罩111,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反射罩111前部并与所述反射罩111连接为一体的聚光板112、基板113和散热器114,所述反射罩111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ー模组导向装置115。本实用新型的照明模组11采用透镜聚光方式,能够形成近似平行光阵列配光方式的LED(发光二极管)照明模组,其光照方向性优异、亮度均匀、能够消除眩光井且散热性能优异,且上述反射罩111,以及聚光板112、基板113和散热器114的结构属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4、图5、图6所示,所述灯架12内具有至少两个沿灯具宽度方向对称设置的照明模组容置空间120,所述容置空间120的两侧具有相互对应设置、能与所述模组导向装置115相配合的灯架导向装置126。通过所述模组导向装置115和灯架导向装置126的相互配合,能方便地将组合成一个整体的照明模组11置入所述灯架的照明模组容置空间120内,并通过螺栓将照明模组11与所述灯架12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灯架12至少具有上盖121、中梁124、侧梁125、前堵头122和后堵头123。其中,所述中梁12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堵头122和后堵头123固定连接,两所述侧梁125分别位于所述中梁124的两侧,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堵头122和后堵头123固定连接,所述上盖121能开启地盖合于所述前堵头122、中梁124、侧梁125及后堵头123上。且所述前堵头122和后堵头123远离所述上盖的一侧分别形成所述灯架导向装置126 ;所述中梁124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上盖121、其中ー侧梁125、两灯架导向装置126之间形成所述照明模组容置空间120 ;所述照明模组11与所述侧梁125、灯架导向装置126相固定。其中,所述侧梁125位于所述上盖121宽度方向的两侧边,且所述侧梁125的顶部能抵靠于所述上盖121。ー个优选的实施例是,可以将所述灯架导向装置126设置为导轨,将模组导向装置115设置为能与其相配合的导槽。反之,也可以将灯架导向装置126设置为导槽,将模组导向装置115设置为导轨。上述导轨和导槽的具体结构不加以限制,只要满足使照明模组11的两侧与灯架12相配合,便于将照明模组11导入灯架内就可以。此外,为了使照明模组11与灯架12的连接牢固,所述侧梁125上设置螺纹孔,照明模组11可用螺钉固定在所述侧梁上,同时,在所述灯架导向装置126的前端下部设有固定连接部127,通过螺钉贯穿照明模组11和固定连接部127,其两者固定连接。另ー个可行的实施例是,如图7、图8、图9所示,当需要设置四个照明模组11时,所述灯架12’的中梁124’的中部具有分别垂直于所述中梁向所述上盖121’外侧延伸的中部导向支撑部1241,所述中部导向支撑部1241的两侧分别构成与所述前、后堵头122、123上设置的灯架导向装置126结构相同、位置相配合的中部灯架导向装置126’。同理,当需要设置更多个照明模组时,只需在长度方向上加大上盖的尺寸,同时加长中梁、侧梁,并在中梁上増加中部导向支撑部1241,则可以在灯架12’内成对的增加照明模组11。此外,为了使照明模组11与灯架12连接牢固,在中部导向支撑部1241的前端下部同样设有固定连接部127。下面以在灯架12内设置四个照明模组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进ー步说明请配合參见图3、图4、图6,将聚光板112、基板113、散热器114与反射罩111组合成一体构成照明模组11,将中梁124、侧梁125、上盖分别与前堵头122和后堵头123固定连接,照明模组11通过设置在其两侧的模组导向装置115与设置在前、后堵头122、123上的灯架导向装置126相配合,并将照明模组11插入灯架12的其中ー个容置空间120内,通过 散热器114上的四个螺接孔与灯架12的侧梁125及固定连接部127上的螺孔位置相对应,将螺丝钉拧入螺纹孔则完成了整个灯具的组装,请參见图I。以上所述的是在灯架内对应设置两个照明模组11,当需要设置四个照明模组时,则如图10、图11、图12所示,照明模组11 一侧的模组导向装置115是与后堵头123上设置的灯架导向装置126相配合,另ー侧的模组导向装置115是与中部灯架导向装置126’相配合并插入灯架的其中ー个容置空间内,而在前堵头122与中部灯架导向装置126’之间可以插入另ー个照明模组11,即图10至图12所表示的结构,是在一个灯架12内设置了四个照明模组。本实用新型的LED灯具,通过将照明组件模组化,并在照明模组的两侧设置模组导向装置115,通过模组导向装置115与灯架上设置的灯架导向装置126相配合,能够方便、准确地将照明模组11插入灯架12内。当照明模组内的LED发光体出现故障时,只需松开连接螺丝,将照明模组11整体从灯架12内取下,将新的照明模组插入灯架内,即可完成维修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灯具的维修作业效率,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的照明模组11与灯架的连接结构可以采用公知的结构,在此不加以限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具包括 照明模组,其具有反射罩,依次设置在所述反射罩前部并与所述反射罩连接为一体的聚光板、基板和散热器,所述反射罩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模组导向装置; 灯架,所述灯架内具有至少两个沿灯具宽度方向对称设置的照明模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两侧具有相互对应设置、能与所述模组导向装置相配合的灯架导向装置; 所述照明模组能嵌置于所述照明模组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灯架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架至少具有上盖、中梁、侧梁、前堵头和后堵头;其中,所述中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堵头和后堵头固定连接,两所述侧梁分别位于所述中梁的两侧,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堵头和后堵头固定连接,所述上盖能开启地盖合于所述前堵头、中梁、侧梁及后堵头上;且所述前堵头和后堵头远离所述上盖的一侧分别形成所述灯架导向装置;所述中梁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上盖、其中一侧梁、两灯架导向装置之间形成所述照明模组容置空间;所述照明模组与所述侧梁、灯架导向装置相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位于所述上盖宽度方向的两侧边,且所述侧梁的顶部能抵靠于所述上盖。
4.如权利要求I至3任一项所述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梁的中部具有分别垂直于所述中梁向所述上盖外侧延伸的中部导向支撑部,所述中部导向支撑部的两侧分别构成与所述前、后堵头上设置的灯架导向装置结构相同、位置相配合的中部灯架导向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架导向装置为导轨或导槽。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导向装置为导槽或导轨。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架导向装置的端部设有能与所述照明模组固定连接的固定连接部。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灯架导向装置的端部设有能与所述照明模组固定连接的固定连接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灯具,其包括照明模组,具有反射罩,依次设置在反射罩前部并与所述反射罩连接为一体的聚光板、基板和散热器,反射罩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模组导向装置;灯架,所述灯架内具有至少两个沿灯具宽度方向对称设置的照明模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两侧具有相互对应设置、能与模组导向装置相配合的灯架导向装置;照明模组能嵌置于所述照明模组容置空间内,并与灯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照明组件模组化,并在照明模组的两侧设置模组导向装置,通过模组导向装置与灯架上设置的灯架导向装置相配合,能够方便、准确地将照明模组插入灯架内。从而大大提高了灯具的组装及维修作业效率,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2647456SQ20122031509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日
发明者王镇, 刘定青 申请人:北京通力盛达节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