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杆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3060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杆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升降杆,升降杆包括:上杆,底部上设有至少一安装部,安装部包括由底部侧面向内开设的弹簧槽;至少一弹簧,弹簧插在弹簧槽中;至少一顶针,顶针包括顶针本体和由顶针本体延伸而成的连接部,连接部为中空的柱形,连接部套在弹簧上;至少一安装板,安装板上开有一通孔,顶针本体从通孔中穿出,安装板将顶针可向内部收缩地固定在上杆的底部;下杆,下杆为中空杆,内设有一收容腔,下杆的侧壁上开有至少一与顶针相配合的滑动槽,滑动槽的顶端旁向下开有固定槽,固定槽的顶端和滑动槽的顶端连通,下杆的直径大于上杆。本发明通过顶针、滑动槽和固定槽互相配合来实现上杆和下杆的升降之后的固定,从而实现了升降杆的结构的简单化。
【专利说明】一种升降杆及灯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照明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升降杆及灯具。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照明系统的升降杆的升降是通过三个把手同时夹紧、松开来控制的。如图1所示,三个把手通过销钉固定在锁扣上,锁扣固定在升降杆端头,把手是偏心凸轮结构,转动把手就能调节锁扣的松紧度,从而使升降杆固定在任意合适位置。但是,现有技术的升降杆的结构十分复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升降杆及灯具,实现了升降杆的结构的简单化。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升降杆,升降杆包括:上杆,底部上设有至少一安装部,安装部包括由底部侧面向内开设的弹簧槽;至少一弹簧,弹簧插在弹簧槽中;至少一顶针,顶针包括顶针本体和由顶针本体延伸而成的连接部,连接部为中空的柱形,连接部套在弹簧上;至少一安装板,安装板上开有一通孔,顶针本体从通孔中穿出,安装板将顶针可向内部收缩地固定在上杆的底部;下杆,下杆为中空杆,内设有一收容腔,下杆的侧壁上开有至少一与顶针相配合的并与收容腔连通的滑动槽,收容腔用以收容所述上杆,滑动槽的顶端旁向下开有至少一固定槽,固定槽的顶端和滑动槽的顶端连通,下杆的直径大于上杆。
[0005]优选地,上杆和下杆为圆杆,所述安装部、弹簧、顶针、安装板、滑动槽和固定槽均为两个并且均匀分布。
[0006]优选地,安装部还包括安装槽和螺钉槽,安装槽是由上杆的底部向内凹陷而成的与安装板相配合的凹槽,弹簧槽是由安装槽的底部凹陷而成,螺钉槽是由安装槽的底部凹陷而成。
[0007]优选地,安装板上开有安装孔,安装板通过螺钉穿过安装孔并穿入螺钉槽,从而将安装板固定在安装槽内。
[0008]优选地,安装板包括基部和由基部两侧向下延伸再弯折延伸而成的两螺钉安装部,通孔设置在基部上,两螺钉安装部上均设有安装孔。
[0009]优选地,顶针还包括设置在顶针本体和连接部的连接处的限位部,限位部抵触安装板的通孔的周边。
[0010]优选地,上杆的底部为实心,所述上杆除了底部外的其他部分为空心。
[0011]优选地,顶针本体为半球形。
[001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灯具,灯具包括上述的升降杆。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发明通过顶针、滑动槽和固定槽互相配合来实现上杆和下杆的升降之后的固定,从而实现了升降杆的结构的简单化。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现有技术的升降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升降杆的装配图。
[001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升降杆的上杆的剖面图。
[0017]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顶针的剖面图。
[0018]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升降杆的非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升降杆的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
[0021]【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上杆1、安装部11、安装槽111、弹簧槽112、螺钉槽113、下杆2、滑动槽
21、固定槽22、弹簧3、顶针4、顶针本体41、连接部42、安装板5、基部51、安装部52、安装孔521、螺钉6。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3]请参阅图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升降杆,升降杆包括上杆1、下杆2、至少一弹簧3、至少一顶针4、至少一安装板5和螺钉6。
[0024]上杆1,请参阅图3,上杆I的底部为实心,底部上设有至少一安装部11,安装部11包括由底部侧面向内开设的弹簧槽112。在本实施例中,上杆I除了底部外的其他部分为空心。这样可以减少上杆I的重量,节约用料,在其它实施例中,根据具体需要不同可以将上杆I设计成实心,例如为了保证上杆I的强度,而将上杆I设计成实心。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1还包括安装槽111和螺钉槽113,安装槽111是由上杆I的底部向内凹陷而成的与安装板5相配合的凹槽,弹簧槽112是由安装槽111的底部凹陷而成,螺钉槽113是由安装槽111的底部凹陷而成。安装槽111的作用是为了使安装板5能更好的贴合在上杆I上。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安装槽111。
[0025]弹簧3,弹簧3插在弹簧槽112中。
[0026]顶针4,请参阅图4,顶针4包括顶针本体41和由顶针本体41延伸而成的连接部42,连接部42为中空的柱形,连接部42套在弹簧3上。在本实施例中,顶针4还包括设置在顶针本体41和连接部42的连接处的限位部43,限位部43抵触安装板5的通孔511的周边。在本实施例中,顶针本体41为半球形,在其它实施例中,顶针本体41可以根据需要为截面为梯形的锥台等。
[0027]安装板5,请参阅图5,安装板5上开有一通孔511,顶针本体41从通孔511中穿出,安装板5将顶针4可向内部收缩地固定在上杆I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5上开有安装孔521,安装板5通过螺钉6穿过安装孔521并穿入螺钉槽113,从而将安装板5固定在安装槽111内。在其它实施例中,安装板5的安装方式可以是多样的,例如,粘结或者卡槽等等。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5包括基部51和由基部51两侧向下延伸再弯折延伸而成的两螺钉安装部52,通孔511设置在基部51上,两螺钉安装部52上均设有安装孔521。
[0028]下杆2,下杆2为中空杆,下杆2的侧壁上开有至少一与顶针4相配合的滑动槽21,滑动槽21的顶端旁向下开有至少一固定槽22,固定槽22的顶端和滑动槽21的顶端连通,下杆2的直径大于上杆I。
[0029]在本实施例中,上杆I和所述下杆2为圆杆,安装部11、弹簧3、顶针4、安装板5、滑动槽21和固定槽22均为两个并且均匀分布。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多个,以增加固定的强度,例如,设置为三个、四个或者五个,也可以只设置一个。
[003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灯具,灯具包括上述的升降杆。
[0031]下面以本实施例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0032]请参阅图6和图7,当需要升降杆工作时,直接拉起上杆1,顶针4沿滑动槽21上升,上升至顶部之后,旋转上杆1,顶针4从滑动槽21中进入到固定槽22,固定槽22顶住顶针4从而固定上杆I。
[0033]当需要升降杆不工作时,将上杆I向上拉起一点,再旋转上杆1,顶针4从固定槽22中进入到滑动槽21,再将上杆I收起即可。
[0034]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发明通过顶针、滑动槽和固定槽互相配合来实现上杆和下杆的升降之后的固定,从而实现了升降杆的结构的简单化。
[003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包括:
上杆,所述底部上设有至少一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由所述底部侧面向内开设的弹簧槽;
至少一弹簧,所述弹簧插在所述弹簧槽中;
至少一顶针,所述顶针包括顶针本体和由所述顶针本体延伸而成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中空的柱形,所述连接部套在所述弹簧上;
至少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有一通孔,所述顶针本体从通孔中穿出,所述安装板将所述顶针可向内部收缩地固定在所述上杆的底部;
下杆,所述 下杆为中空杆,内设有一收容腔,所述下杆的侧壁上开有至少一与所述顶针相配合的并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滑动槽,所述收容腔用以收容所述上杆,所述滑动槽的顶端旁向下开有至少一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顶端和所述滑动槽的顶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和所述下杆为圆杆,所述安装部、弹簧、顶针、安装板、滑动槽和固定槽均为两个并且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还包括安装槽和螺钉槽,所述安装槽是由所述上杆的底部向内凹陷而成的与所述安装板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弹簧槽是由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凹陷而成,所述螺钉槽是由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凹陷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开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通过螺钉穿过所述安装孔并穿入所述螺钉槽,从而将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包括基部和由所述基部两侧向下延伸再弯折延伸而成的两螺钉安装部,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基部上,两所述螺钉安装部上均设有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顶针本体和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处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抵触所述安装板的通孔的周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的底部为实心,所述上杆除了底部外的其他部分为空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本体为半球形。
9.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包括权利要求广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升降杆。
【文档编号】F21V21/22GK104075286SQ201310105047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8日
【发明者】周明杰, 戴志光 申请人:海洋王(东莞)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