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用罩以及照明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53057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照明用罩以及照明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用罩与照明装置,能够抑制眩光,且对光进行设计而提高演出效果,从而能够作为照明装置而提高附加价值。照明装置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安装在基板;照明用罩,设有透光控制单元,所述透光控制单元是:以从所述发光元件照射的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与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混合存在的方式而形成;以及光学控制构件,设在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照明用罩之间。
【专利说明】照明用罩以及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将发光二极管(以下称作LED(LightEmitting Diode))等的发光元件作为光源。
【背景技术】
[0002]近来,随着LED的高输出化、高效率化,已开发出使用LED作为光源的照明装置,能在室内或室外使用且能够期待长寿命化。该照明装置是将多个LED安装到基板以获得规定的亮度,例如,被用作安装于天花板面等的普通住宅用的吸顶灯(ceiling light)。
[0003]此种照明装置中,由于作为光源的LED的亮度高,且出射的光的指向性强等,因此,为了使光均匀地分散放射,而在LED的前表面侧配置有扩散材(灯罩(shade))。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117160号公报
[0007]但是,随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作为对这些照明装置要求的功能,期望不仅仅是简单地照亮周围,还要对光进行设计(design)以提高演出效果,从而能够作为照明装置而提高附加价值。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是有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能够抑制眩光(glare)以提高闪耀的演出效果,能够作为有创意性的照明装置而提高附加价值。
[0009]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安装在基板;照明用罩,设有透光控制单元,该透光控制单元是:以从该发光元件照射的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与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混合存在的方式而形成;以及光学控制构件,设在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照明用罩之间。
[0010]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用罩的特征在于,在透明基材的一面形成有具有多个开口的透光层,并且除了所述开口以外的区域的可见光透过率为80%以下。
[0011]发明的效果
[001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提供一种照明装置,能够抑制眩光以提高演出效果,能够作为照明装置而提高附加价值。
[0013]进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提供一种照明罩及照明装置,能够作为不会降低照射面的照度的照明装置而提高附加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
[0015]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16]图3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拆除罩构件及点灯装置罩而从下方观察表示的概略平面图。
[0017]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剖面图。
[0018]图5是将图4中的A部放大表示的剖面图。
[0019]符号的说明
[0020]1......本体
[0021]2......光源部
[0022]3......扩散构件(透镜构件)
[0023]4.......点灯装置
[0024]5.......点灯装置罩
[0025]6......安装部(适配器引导部)
[0026]7......灯罩
[0027]11......开口
[0028]12......平坦部
[0029]13......阶差部
[0030]14......凹部
[0031]15......弹性构件
[0032]21......基板
[0033]22、22a......发光元件(LED)
[0034]31......突条部
[0035]33......平坦部
[0036]41......电路基板
[0037]42......电路零件
[0038]51......侧壁
[0039]52......前面壁
[0040]53......开口部
[0041]61......卡合口
[0042]62......电气辅助零件
[0043]71a......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
[0044]71b......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
[0045]75......灯罩受卡件
[0046]A......适配器
[0047]Al......卡止部
[0048]C......器具安装面(天花板面)
[0049]Cb......配线器具(吸顶灯座主体)
[0050]S......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以下,参照图1至图5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各图中,有时省略表示借助导线等的配线连接关系。另外,对于相同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0052]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是:安装到吸顶灯座主体来使用的普通住宅用的照明器具,通过从光源部放射的光来进行室内的照明,所述吸顶灯座主体设置于器具安装面且作为配线器具,所述光源部具有安装在基板的多个发光元件。
[0053]图1至图4中,照明器具具备:本体1、光源部2、扩散构件(例如透过折射构件)3、点灯装置4、点灯装置罩5、安装部6及灯罩7。而且,照明器具具备:电性且机械地连接于吸顶灯座主体Cb的适配器A,所述吸顶灯座主体Cb设置在作为器具安装面的天花板面C。此种照明器具是形成为圆形的圆形状的外观,将前表面侧作为光的照射面,将背面侧作为对天花板面C的安装面。
[0054]本体I是由冷轧钢板等的金属材料的平板形成为圆形状的底架(chassis),且在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圆形状的开口 11,该开口 11用于配设后述的安装部6。而且,在安装有光源部2的内面侧的平坦部12的外周侧,形成有朝向背面侧的阶差部13并形成有槽状的凹部14。进而,在本体I的背面侧,设有弹性构件15。
[0055]光源部2具备:基板21、及安装在该基板21上的多个发光元件22 (在图2中,省略了发光元件22的图示)。基板21是将具有规定的宽度尺寸的圆弧状的4片基板21以对接的方式而配设,从而整体上形成为大致圆环(circle)状。即,整体上形成为大致圆环状的基板21包含4片分割的基板21。
[0056]通过使用如此般分割的基板21,能够利用基板21的分割部来吸收热收缩,以抑制基板21的变形。另外,优选使用分割为多片的基板21,但也可使用一体地形成为大致圆环状的一片基板。
[0057]基板21包含作为绝缘材的玻璃环氧(glass epoxy)树脂(FR-4)的平板,在表面侧通过铜箔而形成有配线图案(pattern)。而且,在配线图案上,即,在基板21的表面,施加以有作为反射层来发挥作用的白色的抗蚀剂(resist)层。另外,基板21的材料在采用绝缘材的情况下,可适用陶瓷(ceramics)材料或合成树脂材料。进而,在采用金属制的情况下,可适用金属制的基底(base)基板,该金属制的基底基板是在铝等的导热性良好、且散热性优异的基底板的一面层叠有绝缘层。
[0058]发光元件22为LED,且为表面安装型的LED封装。该LED封装是沿着多个圆环状的基板21的周方向,即,在以安装部6为中心的大致圆周上,遍布多列而安装,本实施方式中,是遍布内周侧及外周侧这2列而安装。而且,对于LED封装,使用发光色为昼白色的LED封装与灯泡色的LED封装,这些LED封装交替地排列,各列的邻接的发光元件22是空开大致等间隔而配设。通过对流经该昼白色的LED封装与灯泡色的LED封装的电流等进行调整,能够进行调色。
[0059]另外,在特定的基板21 (图3中为右侧),安装有常明灯用的发光元件22a。对于该发光元件22a,使用与安装成圆环状的主光源中的灯泡色的LED封装相同的LED封装。由此,实现构件的共用化。
[0060]另外,发光元件22未必需要安装成多列。例如,也可沿着周方向而安装成I列。可根据所需的输出来适当设定发光元件22的列数或个数。
[0061]LED封装大体上包括:LED芯片(chip),配设在由陶瓷或合成树脂形成的本体;以及环氧系树脂或硅酮(silicone)树脂等的模制(mold)用的透光性树脂,密封该LED芯片。LED芯片是发出蓝色光的蓝色的LED芯片。在透光性树脂中,为了能够出射昼白色或灯泡色的光,而混入有荧光体。
[0062]另外,LED既可将LED芯片直接安装于基板21,而且,也可安装成炮弹型的LED,安装方式或形式并无特别限定。
[0063]扩散构件3为透镜(lens)构件,例如包含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或丙烯酸(acryl)树脂等具有绝缘性的透明合成树脂,具有强化绝缘性能。并且,扩散构件3是沿着所述发光元件22的配置、而一体地形成为大致圆环状,并以将发光元件22包括在内而覆盖基板21的整个面的方式而配设。
[0064]而且,透镜构件是在大致圆环状的内周侧部分与外周侧部分,与发光元件22相向地、沿圆周方向连续地形成有2条为山形且剖面形状为固定的突条部31。因此,U字状的槽32是与多个发光元件22相向地配置,多个发光元件22成为被收纳在U字状的槽32内且被覆盖的状态。
[0065]进而,从这些突条部31形成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平坦部33,由此,覆盖基板21的整个面。
[0066]根据以此方式构成的透镜构件,如图5所示,从多个发光元件22出射的光是:利用突条部31,而主要向圆周上的内周方向及外周方向扩散而放射。即,从发光元件22出射的光是:主要朝向以配置有发光元件22处的圆环状的中心为原点的半径方向而扩散放射。
[0067]因此,通过透镜构件,能够提高从多个发光元件22出射的光的照射光的均匀度。进而,能够抑制基于各发光元件22的亮度的颗粒感。此时,较为理想的是,将通过扩散实现的配光角度设定为120度?160度左右。
[0068]而且,在扩散构件3,形成有平坦部33以覆盖基板21的整个面,因此充电部由具有强化绝缘性能的扩散构件3予以覆盖而受到保护。
[0069]另外,扩散构件3也可并非一体地形成为大致圆环状。例如,扩散构件3也可对应于经分割的基板21,针对这些基板21的每一个而分割地形成。此时,针对安装在一个基板21的多个发光元件22的每一个,而连续地由扩散构件3予以覆盖。
[0070]而且,扩散构件3并不限于透镜构件,也可适用棱镜(prism)等,以使该扩散构件3具备发光元件22的照射范围的异向性。
[0071]以上述方式构成的光源部2如图4及图5代表性地所示,基板21位于安装部6的周围,发光元件22的安装面朝向前表面侧、即朝向下方的照射方向而配设。而且,基板21的背面侧是与本体I的内面侧的平坦部12以密接的方式形成面接触而安装。具体而言,扩散构件3从基板21的前表面侧重叠,并通过例如螺丝S等的固定装置而将该扩散构件3安装于本体I,从而基板21被包夹在本体I与扩散构件3之间并受到按压固定。即,通过I根螺丝S来紧固基板21与扩散构件3。
[0072]因此,基板21是与本体I热结合,来自基板21的热从背面侧传导至本体I并进行散热。另外,基板21与本体I的面接触并不限于基板21的整个面接触本体I的情况。也可为局部的面接触。
[0073]除此以外,扩散构件3中的平坦部33是与基板21的安装面侧以密接的方式形成面接触,因此热能够从基板21的安装面侧传递至扩散构件3,并经由扩散构件3而散发。即,也能够从基板21的前表面侧进行散热。
[0074]如图2至图4所示,点灯装置4具备:电路基板41、以及安装于该电路基板41的控制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 IC)、变压器(transformer)、电容器(condenser)等的电路零件42。电路基板41是以包围安装部6的周围的方式而形成为大致圆弧状,且电性连接着适配器A侧,并经由适配器A而连接于商用交流电源。因此,点灯装置4接受该交流电源而生成直流输出,并经由导线将该直流输出供给至发光元件22,以对发光元件22进行点灯控制。
[0075]此种点灯装置4是配设在安装部6与光源部2 (即基板21)之间。
[0076]如图2及图4所示,点灯装置罩5是由冷轧钢板等的金属材料而形成为大致短圆筒状,且以覆盖点灯装置4的方式而安装于本体I。侧壁51是以朝向背面侧扩开的方式而呈倾斜状;在前面壁52,以与安装部6对应的方式而形成有开口部53。因此,从发光元件22出射的一部分光被侧壁51反射向前表面侧而得到有效利用。而且,在该开口部53的周缘,形成有朝向背面侧成凹状的圆弧状的引导凹部。
[0077]安装部6是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适配器引导部(adapter guide),在该适配器引导部的中央部,设有适配器A插通并卡合的卡合口 61。该适配器引导部是对应于形成在本体I中央部的开口 11而配设。在适配器引导部的外周部,以从该外周部突出的方式而形成有基座,在该基座,配设有红外线遥控(remote control)信号接收部或照度传感器(sensor)等的电气辅助零件62。
[0078]另外,安装部6未必是被称作适配器引导部等的构件。例如,也可以是形成在本体I等的开口,主要是指:与作为配线器具的吸顶灯座主体Cb相向、且使适配器A卡合的构件或部分。
[0079]灯罩7是:由丙烯酸树脂等具有透光性、且呈乳白色、并具备扩散性的材料,而形成为大致圆形状。
[0080]并且,灯罩7是以覆盖包括光源部2在内的本体I的前表面侧的方式,而可装卸地安装在本体I的外周缘部。具体而言,通过转动灯罩7,将设置於灯罩7的未图示的罩安装件卡合于灯罩受卡件75而进行安装,所述灯罩受卡件75配设在本体I的外周缘部的凹部14。
[0081 ] 在灯罩7的内面,形成有透光控制部71。该透光控制部71是以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71a、与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71b混合存在的方式而形成。
[0082]详细而言,透光控制部71是在灯罩7的内面侧实施丝印(silk print)而形成,在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71a,形成有多个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71b。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71a例如是涂装有白色墨水(ink)的部分,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71b是未涂布有白色墨水的部分,该部分是在涂布有白色墨水的区域中,散布多个(无数个)小圆形状的方式而形成。
[0083]S卩,在灯罩7的内面侧,残留多个小圆形状的部分来涂布印刷白色的墨水。
[0084]因此,向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71a照射的光的透过受到抑制,向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71b、即向多个小圆形状的部分照射的光的透过可良好地进行。
[0085]此处,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相对较大是指:与区域71a、71b的相对关系,例如,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71a大多是具有规定的透过率而形成的状况,对来自光源部2的照射光进行扩散,并照射向下方的照射面,但有时也可为几乎不透过、即实质上不透过地形成的状况。[0086]S卩,灯罩的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71b以外的区域是:具有透光性、呈乳白色并具备扩散性地形成。
[0087]此外,在此种灯罩7的成型时,是在作为其材料的丙烯酸树脂等的片材(sheet)的背面侧,以形成多个小圆形状的部分(未涂布墨水的部分)的方式实施丝网印刷,随后,压力成形(press forming)为大致圆形状的规定形状而制作。
[0088]进而,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71a与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71b也可以相反的关系而形成。即,作为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也可形成多个小圆形状的部分。此时,只要根据设计来适当设定小圆形状的直径尺寸即可。
[0089]进而,也可由贯穿灯罩7内外的小孔,来形成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71b。此时,也能够以使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与光的透过率大的区域混合存在的方式而形成。
[0090]如此,以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71a、与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71b混合存在的方式而形成的结构,能够采用各种结构,并不各别限定为特定的结构。
[0091]另外,扩散构件3与灯罩7之间的距离被设定为20mm?60mm,优选被设定为30mm?50mm。由此,照射光的均勻度变得良好,从基板21的安装面侧传导至扩散构件3的热是:经由灯罩7而有效地进行散热。
[0092]进而,灯罩7是在表面包含镜面的透明基材、例如在透明的丙烯酸树脂等透过性高的基材的内面,形成有具有多个开口部71b的包含树脂制片材的透光膜。另外,对于透明的丙烯酸树脂,较为理想的是,该丙烯酸树脂的内部透过率及包括表面(界面)在内的外部透过率高的构件、或者包括表面(界面)包含光学镜面且光泽的、透过性高的材料。即,透明的丙烯酸树脂只要是扩散性低,且能够经由灯罩7透视位于其前方的物品的基材,则也可为表面形成为凹凸般的经棱镜加工者。
[0093]形成在灯罩7内面的透光膜71a例如是通过丝网印刷(silk screenprint)等而形成有白色的膜。在该透光膜71a形成的多个开口部71b是:形成为直径0.5mm?5mm左右的大小。若该开口部71b小于0.5mm,则在将灯罩7安装于器具本体的状态下,穿过开口部71b的光线将变弱,在连结视点与开口部71b的直线上存在的发光元件22的比例将变少。因此,难以经由开口部71b而获得发光元件22灿烂地闪耀的光。另一方面,若开口部71b为5mm以上,则存在多个发光元件22从I个开口部71b照射的疑虑,因此相较于闪耀感,更会让人感到眩目感。因此,较为理想的是,优选未实施丝网印刷的开口部71b小于发光元件22,开口部71b的开口径最佳为0.7_?2_左右。
[0094]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开口部71b的形成区域是:形成在至少覆盖与沿着圆环状的基板的周方向而安装的发光元件22相向的区域的范围。即,在由发光元件22所围成的中央区域、即灯罩7的中央区域,未形成开口部71b。而且,广泛覆盖与发光元件22相向的区域的、沿灯罩7的周方向形成的各种大小的开口部71b是随机(random)地且浓密地形成。在形成有开口部7Ib的区域中,开口部71b相对于透光膜的比例优选为0.3 %?0.6 %。若开口部71b少于0.3%,则在连结视点与开口部71b的直线上不存在发光元件22的比例变高,因此无法感觉到光的开口部71b变多,闪耀地发光的开口的数量变少。另一方面,若开口部71b超过0.6 %,则感觉到光的开口部7Ib会非常多,而感觉不到光的开口部71b变少。因此,相较于通过移动视点引起的不规则地目测到独立的多个开口部71b的闪烁而感觉到的闪耀感,闪烁次数变少而感觉到眩目感,感觉到不适的疑虑提高。因此,可以说:开口部71b的形成区域相对于透光膜优选为0.3%?0.6%。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的灯罩7整体中的开口部71b的比例为约0.5%,在中央区域未形成开口部71b的情况下,灯罩7整体中的开口部71b优选为0.4%左右。
[0095]另外,灯罩7的形成有丝网印刷的透光膜的透过率,较为理想的是40%?80%以下。本实施方式中,将波长380nm?780nm的透过率形成为60%左右。若透过率为40%以下,则正下方照度低,光通量将过低,从而难以作为照明器具来使用。相反地,若透过率为80%以上,则正下方照度高,光束也充分,来自发光元件22的光将效率良好地照射向照射面。但是,开口部71b (发光面亮度)与丝网印刷区域即透光层71a区域(背景亮度)的亮度差、照度差变小,因此,无法满足因从多个开口漏出的光引起的灿烂地闪耀的附加价值效果O
[0096]这样,要提供下述照明器具,必须满足这些条件,所述照明器具确保作为普通照明器具所需的照度,并且具备闪耀感,该闪耀感是由经由透明灯罩7的未经丝网印刷的开口部71b而看到的、来自发光元件22的照射光所引起。
[0097]此种灯罩7是以覆盖包括光源部2在内的本体I的前表面侧的方式,而可装卸地安装于本体I的外周缘部。具体而言,通过转动灯罩7,将设置于灯罩7的未图示的罩安装件卡合于灯罩受卡件75而进行安装,所述灯罩受卡件75配设于本体I的外周缘部的凹部14。
[0098]另外,以灯罩7的开口部71b与透光层71a混合存在的方式形成的结构,能够采用各种结构,并不各别限定于特定的结构。例如,也能够采用开口部71b的排列有规则性的配置。进而,在与灯罩7的形成有开口部71b的区域相向的位置,也可实施将表面加工成镜面的棱镜加工。
[0099]适配器A是通过设在上表面侧的挂钩,而电性且机械地连接于设置在天花板面C的吸顶灯座主体Cb的部分,且呈大致圆筒状;并且,在周壁的两侧,以通过内置的弹簧(spring)而始终向外周侧突出的方式,而设有一对卡止部Al。该卡止部Al通过对于设置在下表面侧的操作杆(lever)进行操作而没入。而且,从该适配器A导出有连接至所述点灯装置4的电源线(cord),并经由连接器而与点灯装置4连接(参照图3)。
[0100]接下来,参照图4来说明,照明器具向天花板面C的安装状态。首先,将适配器A电性且机械地连接于预先设置在天花板面C的吸顶灯座主体Cb。从该状态,一边将作为安装部6的适配器引导部的卡合口 61对准适配器A,一边从下方用手上推器具本体,直至适配器A的卡止部Al确实地卡合至适配器引导部的卡合口 61为止,从而进行安装操作。然后,将灯罩7安装至本体I。该安装完成状态为图4所示的状态,此时,弹性构件15以密接状态介隔在天花板面C与本体I的背面侧之间,照明器具成为固定于天花板面C的固定状态。
[0101]而且,在拆卸照明器具时,拆卸灯罩7,对设置于适配器A的操作杆进行操作,以解除适配器A的卡止部Al的卡合,从而可拆卸照明器具。
[0102]在照明器具安装于天花板面C的安装状态下,对点灯装置4供给电力时,经由基板21而对发光元件22通电,使各发光元件22点灯。从发光元件22出射的光是:通过连续地覆盖多个发光兀件22的扩散构件3而朝向半径方向扩散,并且朝向前表面侧放射。对于放射向前表面侧的光,朝向灯罩7的透光控制部72的光主要透过多个小圆形状的、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71b,从而透过灯罩7而照射。此时,从发光元件22照射的光是:通过扩散构件3而偏向(deflection)、分散、反射,并朝向各自的行进方向而经由灯罩7照射向外方。
[0103]当从照明装置的下方仰视此种照射光时,将通过与发光元件22排列设置在直线上的、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71b而直视到发光元件22,从而感觉到强烈的光。另一方面,即使在连结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71b与支点的直线上不存在光源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扩散构件来使发光元件22的光扩散,从而能够感觉到微弱的光。通过将扩散构件设为透镜,能够从各种角度来直视来自发光元件22的光,因此可提高其闪耀的频率或强度。
[0104]根据此种结构,构成如下所述的开口部71b,即:若视点、发光元件22与透过率相对较高的区域71b位于直线上,则感觉到强烈的光,若经扩散构件扩散后的来自发光元件22的扩散光、视点与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71b位于直线上,则感觉到闪耀感弱的光,若在连结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71b与视点的直线上不存在发光元件22及来自发光元件的扩散光,则感觉不到闪耀的光。
[0105]这样,无论是在仰视照明装置的情况下,还是在从照明装置的侧方观察的情况下,均混合存在有看到发光元件22为点状的光且以强烈的光来灿烂地闪耀的部分、看到发光元件22以微弱的光来灿烂地闪耀的部分、与感觉不到闪耀的部分,因此,可在发光元件22引起的眩光受到抑制的状态下进行目测。另外,通过移动视点,感觉到闪耀的区域分别使光的强度发生变化或者反复闪烁,从而通过改变观察的位置,可获得各部位灿烂地、不规则地展现出闪耀强度的装饰效果。进而,通过经过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71a的光,能够实现照射光的均匀度的提高。进而,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双色的不同的发光元件22,能够看到多个开口部71b使昼白色的白光与灯泡色的光混合存在而灿烂地闪烁。由此,在设计性方面,能够获得更为优异的效果。
[0106]另一方面,由于基板21的背面侧是与本体I面接触,因此,从发光元件22产生的热将有效地传导至本体1,并以大面积来进行散热。而且,在基板21的外周侧附近,沿着基板21的外周而形成有阶差部13,因此能够通过该阶差部13来增大散热面积,从而能够提高本体I外周部的散热效果。除此以外,该阶差部13能够发挥本体I的加强效果。
[0107]而且,点灯装置4是配设在安装部6与基板21之间,因此,减轻点灯装置4受到来自基板21的热的影响。这是由于基板21的热是:存在朝向本体I的外周方向传导并进行散热的倾向而引起。
[0108]除此以外,扩散构件3的平坦部33是与基板21的安装面侧形成面接触,因此,也能够从基板21的安装面侧经由扩散构件3而从前表面侧进行散热。而且,此时,扩散构件3覆盖基板21的整个面,因此充电部受到保护。
[0109]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当仰视照明装置时,可看到光受到设计而点光源的光灿烂地闪耀,可获得装饰效果,从而提高演出效果。进而,可提供一种照明器具,通过设置连续地覆盖发光元件22的扩散构件3,从而能够实现照射光的均匀度的提高。
[0110]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结构,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形。例如,透光控制部71的、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71b的形状并不限 于圆形,进而,对形成在整个灯罩上的透光控制部的孔进行图案化的做法也可适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发光元件,安装在基板; 照明用罩,设有透光控制单元,所述透光控制单元是:以从所述发光元件照射的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与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混合存在的方式而形成;以及光学控制构件,设在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照明用罩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透过控制单元是:形成在覆盖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照明用罩。
3.一种照明用罩,其特征在于, 在透明基材的一面形成有具有多个开口的透光层,并且除了所述开口以外的区域的可见光透过率为8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用罩,其特征在于, 形成在所述透光层的所述开口的大小为直径0.5mm?5.0mm。
5.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器具本体; 光源体,将安装于基板的多个发光元件安装到所述器具本体;以及 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照明用罩,覆盖所述光源体、并安装于所述器具本体。
【文档编号】F21Y101/02GK103672725SQ201310104821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1日
【发明者】山本淳一郎, 吉田和史, 利川达也, 河野诚 申请人: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