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天花射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2287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led天花射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LED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天花射灯。
背景技术
LED光源被公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照明光源,其绿色环保、寿命长、节能、可靠性高、光效好、体积小等优点,使LED光源相对传统的白炽灯、荧光灯、节能灯等具有更大的应用前景。随着LED技术的发展,LED的高光效化、超高亮度化、全色化不断发展创新,其对灯具设计、应用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改进灯具构造、延长灯具寿命、提高节能水平,解决散热问题、优化光学设计、节约生产成本等,是业界一直重点研发突破的领域。特别是现今LED照明技术已相对成熟,如何使之更利于市场推广应用,使LED灯具应用进入社会的各个角落,取代传统光源,更是业界研发的主流方向。现有的LED天花射灯,多用在重点照明,突出你要表现的装饰物,挂画或者其他,设于天花板、廊、柜等位置。射灯是典型的无主灯、无定规模的照明灯具,能营造室内照明气氛,将若干射灯组合起来,光线能变幻奇妙的图案。对于天花射灯的设计要求,讲究更加的美观轻巧,安装时能达到保持建筑装饰的整体统一与完美,射灯本体还可隐藏于建筑内部,不破坏灯具的设置。此外,对射灯的光照效果也具有相当的要求,以满足人对视觉效果的要求。由于LED光源的特点是定向发光,光线会比较集中,会造成照射范围内照度不均均,从而产生刺眼的眩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LED天花射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光线更柔和,更舒适的优点。为实现本发明所米用的技术方案:一种LED天花射灯,包括设于灯壳内的LED发光板和光学透镜,LED发光板上设有多个LED发光兀件;所述光学透镜与LED发光兀件数量相对应,各光学透镜对每个LED发光元件独立配光;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具有从中间至周边高度渐变的第一表面,盖板上设有多个贯穿盖板的出光孔;所述每个光学透镜对应一个出光孔,光学透镜的出光面位于出光孔内,从光学透镜出光面射出的光线通过出光孔从盖板的第一表面射出。本发明中,利用多个光学透镜对各个LED发光元件进行单独的配光处理,经单独出来处理后的光线再经出光孔的调制之后,大大降低了灯具的眩光感。其中,由于出光孔边缘因为高度的不同,朝不同方向射出的光线,由于被出光孔边缘阻挡的原因,其射出的角度是不一致的。这种具有远近出光孔,不同观察亮度的搭配,显得有主次之分,人眼观察时大大降低了眩晕感。优选的,所述盖板第一表面的高度变化为,中间高周边低或中间低周边高;所述盖板上表面的高度渐变方式为,直线渐变或曲线渐变。对于本优选方案,若盖板的下表面为平面,则盖板整体将体现为:中间薄周边厚,或中间厚周边薄。盖板的上表面高度的变化可以是直线式的均匀变化,还可以是曲线式的非均匀变化。优选的,所述出光孔沿盖板中心周向均匀设置。优选的,所述光学透镜的出光面位于盖板上、下表面之间,或与盖板的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所有光学透镜的出光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对于从光学透镜出光面射出的光线,一般具有较大的出射角度,特别是当出光面为磨砂面等类似情况的时候,其出射角度更大。此时将出光面设于出光孔内,利用出光孔口部边缘的阻挡、反射效果,以实现再次调光的效果。出光面离出光孔口部边缘的距离视实际需求而定。优选的,所述光学透镜包括用于使LED发光原件嵌入的底面、出光面以及连接底面和出光面的倾斜侧面,所述底面设有使LED发光元件嵌入的凹口,凹口内的顶面设为弧面。凹口内的顶面的弧度可根据配光的需求设计。光学透镜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体,其如何固定是一个需要思考的设计。本发明中,通过在其底面设置凹口,将凹口覆于LED发光元件上,得到初步固定;然后在其侧面顶端的位置设置直面部,用以嵌入限位孔中得到二次固定;这种简单的固定方式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利用胶水,或在透镜本体上设计复杂工艺的麻烦。优选的,所述灯壳包括筒本体,筒本体的一端设有散热器,其另一端设有固定罩;筒本体腔内从散热器一端至固定罩一端依次设置LED发光板、光学透镜和盖板。这是一种优选的组件连接方式。优选的,所述散热器包括基板和设于基板一面的若干散热柱,所述基板中心还设有贯穿基板上、下表面的穿线孔;所述基板的侧面设有螺纹,散热器通过螺纹与筒本体连接,基板设有散热柱的一面背向筒本体的内腔。所述穿线孔还具有上下透气的、通流的效果O优选的,所述固定罩安装于筒本体一端的内腔中,固定罩靠近盖板的一端的表面上设有用于固定盖板的安装孔和用于透气的通气孔,安装孔和通气孔贯穿该表面的上、下方。固定罩可以是从筒本体的上方往下安装旋紧,也可以是从筒本体的下方往上安装旋紧。优选的,所述光学透镜出光面的中心点和盖板上表面的出光孔边缘高度最低点的连线与光学透镜出光面法线的夹角为θ,60°≤Θ≤70°。优选的,所述光学透镜出光面的中心点和筒本体下端边缘的最短连线与光学透镜出光面法线的夹角为β,60°≤β≤70°,且β≤Θ。本发明通过控制光线的出射角度,以及不同角度方向的光线搭配以实现降低眩光的效果。首先是角度β≤ Θ的设计,最好是β < Θ,从光学透镜出光面射出的光经盖板出光孔边缘的第一次阻挡之后,形成了不同方向具有不同出射角度的出射光,而被出光孔内壁挡住的部分光线会在出光孔内多次反射后再射出,该部分光线经多次反射后变得柔和,减小了眩光。其另一方面也在尽量不降低射灯亮度的情况下,减小了眩光的问题。其次是观察的的角度考虑,设灯具垂直向下照射,人眼离地面的平均高度为1.5m,射灯设置高度3m左右,此时通过计算可得到Θ和β角度的大概合适范围,即所谓的防眩截止角,非常切合实际的使用情况,根据实际需求还可以特定设置角度范围。另一种改进的方案是,通过旋转固定罩或散热器与筒本体的螺纹连接高度,控制光学透镜出光面与出光孔出口的距离,以及与筒本体下端边缘的距离,可实现实时调整防眩截止角的大小。优选的,所述出光孔边缘与筒本体内壁的最短距离为d,IOmm^d ^ 12mm。实际生产使用的射灯,通常需要符合行业、国家制定的一些规格标准,在这些标准中,最常见的天花射灯的直径为6cm至10cm,这个范围也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灯具大小。发明人在经过多次做样品、测量的试验后,总结出(1彡12mm的结论。d的该取值范围,基本能够保证在现有灯具规格尺寸下,本发明的LED天花射灯均具有良好的均匀光照、光斑效果。优选的,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直径大于灯壳的外筒体和设于外筒体外侧沿周向延伸的筒檐;所述灯壳设于外筒体内腔中,灯壳外壁和外筒体的内壁之间具有空隙,灯壳和外筒体转动连接。另外一种优选方案是,灯壳与底座是固定连接的方式。本发明的另外一个设计点在于散热通道的设计,巧妙地利用了设于固定罩的通气孔、设于散热器上的穿线孔以及设于散热器基板背面的散热柱,形成了利用热气流上升的自然对流效果,增加了散热效率。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散热 效率以及防眩效果。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爆炸示意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底面视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侧面视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散热器的立体视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散热器的底面视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散热器的俯视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LED发光板的立体视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光学透镜的立体视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光学透镜的侧面视11为图10中C-C剖面视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盖板的立体视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盖板的侧面视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盖板的俯视15为图14中B-B剖视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盖板的底面视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筒本体的立体视1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筒本体的剖视1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固定罩的立体视2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固定罩的侧视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防眩光结构设计示意2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底座的立体视2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弹簧支架的立体视2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弹簧的立体视2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爆炸示意2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24所示为本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种LED天花射灯,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相互匹配安装连接的散热器1、LED发光板2、光学透镜3、盖板4、筒本体5、固定罩6和底座7,底座7外侧还设有弹簧支架8和弹簧9。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散热器I包括基板11,以及若干设于基板11顶面的散热柱13,散热柱13垂直于基板11的顶面,并与基板11 一体成型,散热柱13以同心圆的方式均匀围绕基板11的中心布置。LED发光板2紧贴固定在基板11的底面,LED发光板2产生的热量传输给基板11,基板11将热量传输给散热柱13,热量沿散热柱13的底部向上传输;散热柱13的设置增大了散热面积,散热柱13之间空隙的设置增加了空气的对流,有利于热量的散发。为使散热柱13的功能得到充分利用,散热柱13的大小应该合理设置,散热柱13直径过大,则势必减小散热柱的数量,减小散热面积;散热柱13过小,则可能热量还未传输至散热柱13的顶端就已散失,浪费材料。通常散热柱13的直径设为散热柱13高度的1/10至1/6,本实施例优选为1/8,如此能够很好地保证散热面积利用率、散热效率。此外,为紧凑设计本实施例的结构考虑,散热器基板11的中心处设有穿线孔14,用于方便LED发光板2的电线穿过达到外部,从而连接上电源;另一方面,穿线孔14可用于透气,散热器I附近的空气在散热器I的加热下,势必会上升,当散热器I下方空间的热空气通过穿线孔14上升,带动周边的空气上升,形成冷热空气的对流,加速散热效率。为达到更优的空气对流效果,势必需要设计合理的穿线孔14的大小,本实施例优选穿线孔14的直径为基板11直径的1/6至1/10。散热器基板11的侧面还设有螺纹12,与筒本体5连接,方便拆卸、安装、更换、维修。散热器基板11的底面还设有用于安装LED发光板2的螺孔15,螺孔15穿透基板11的上下表面。如图8所示,所述LED发光板2包括铝基板21,铝基板21 —面设有若干LED发光元件22,铝基板21中心设有穿孔23,穿孔23直径大于或等于散热器I的穿线孔14,铝基板21的侧边还设有用于螺钉固定的切口 24。安装时,铝基板21未设有LED发光元件22的一面紧贴散热器I的底面,其中心重合,铝基板21的电线可穿过穿孔23和穿线孔14伸出散热器I的上方。同时,铝基板21的切口 24和散热器I的螺孔15重合,通过螺钉固定。铝基板切口 24的设计,大大地方便、简化了其加工工艺。LED发光元件22均匀设于铝基板21的表面,本实施例中体现为围绕铝基板21中心,周向均匀布置。LED发光元件22的数量跟据需求设计。如图9至图11所示,所述光学透镜3具有若干,数量与LED发光元件22对应,用于对LED发光元件22进行二次配光,使LED发光元件22发出的光符合特定的照射分布要求。所述光学透镜3包括靠近LED发光元件22的底面34,包括远离LED发光元件22的顶面31,以及包括利于聚光的侧面33。其中,光学透镜3的底面34设有向内凹的、用于使LED发光元件22嵌入其中的凹口 35,安装时,光学透镜的底面34靠近LED发光元件22,并使LED发光元件22陷入凹口 35内,直至光学透镜的底面34抵住铝基板21。同时,凹口35内的顶面36设为弧面,弧面的弧形凸起方向朝向LED发光元件22,使之具有特定设计的光学效果。所述光学透镜3的顶面31为出光面,可设为透明或磨砂的结构,或者设为微棱镜的表面结构。光学透镜的顶面31大于底面34,两表面以同心轴的方式设置。所述光学透镜的侧面33为沿顶面31和底面34周边过渡连接形成的锥形斜面,光线在透镜内照射到斜面时产生全反射,具有聚光效果。还可以在光学透镜侧面33设置反射面,进一步增强聚光效果;具体为在侧面33镀上反射材料,或套上反射外壳。在光学透镜侧面33靠近顶面31处,沿周向设有直面部32,形成类似帽沿的结构,其外周表面垂直于顶面31,该类似帽沿的直面部32用于嵌入盖板4的出光孔42处,起固定、定位的作用。如图12至图16所示,所述盖板4具有圆板状结构,盖板4具有从中间至周边高度渐变的第一表面。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表面为盖板4的上表面41,如图12所不,该上表面41为球面凸起,球面顶点处位于上表面41中心。盖板4上设有若干与光学透镜3数量相等的出光孔42,出光孔42垂直贯穿盖板4的上表面41和下表面44。这些出光孔42围绕上表面41中心(球面顶点)周向均匀分布。出光孔42沿盖板4上表面41的弧形方向形成高度渐变的边缘,高度渐变的趋势为中间高四周低,其好处是当光学透镜3安装到出光孔42内时,对于从光学透镜顶面31以一定出射角度射出的光线,其被阻挡的光线具有差别,具体为射向盖板4中心方向的光线会被较高的边缘挡住大部分光线,而射向盖板4外侧方向的光线,由于该方向的出光孔42边缘高度较低,其挡住相对较少的光线。可见出光孔42边缘因为高度的不同,朝不同方向射出的光线,由于被出光孔边缘阻挡的原因,其射出的角度是不一致的。通过这种设置,当观察者从一侧观看时,从不同出光孔42看到的光线强度是不一致的,位于观察者一侧的出光孔42由于其该方向的边缘高度较低,观察者接收到其的光线也越多。远离观察者一侧的出光孔42,由于其该方向的边缘高度较高,观察者接收到其的光线也越少。这种具有远近出光孔,不同观察亮度的搭配,显得有主次之分,人眼观察时大大降低了眩晕感。如图15所示,光线从出光孔42边缘射出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如角度Φ和Θ所示,φ<θ ,所述出光孔42下端,即位于盖板4下表面44的一端设有用于安装光学透镜的限位孔,限位孔的直径大于出光孔42,从而限位孔和出光孔42之间在过渡处形成环形的凸台45。凸台45的直径等于所述光学透镜3的直面部32的外径大小,安装时,光学透镜3的顶面31从盖板4的下表面44方向装入限位孔,直至顶面31抵到限位孔和出光孔之间的环形凸台45,限位孔大小合适光学透镜的直面部。盖板4的侧面沿周向向外延伸还设有盖檐43,盖檐43位于侧面靠近盖板4下表面44的一侧。此处盖檐43具有卡位的效果,用于与固定罩6卡位连接。如图17和图18所示,所述筒本体5为两端敞口的直筒状结构,筒内壁从上至下设有第一螺纹52和第二螺纹53,第一螺纹52设于筒内壁的上端,用于安装散热器I,与散热器基板侧面的螺纹12匹配连接。如图18和图20所示,第二螺纹53与筒本体5下端的高度距离为h,等于固定罩6的高度H,即h=H ;第二螺纹53与固定罩侧面的螺纹65匹配连接。第二螺纹53和第一螺纹52之间的空间用于容纳所述的LED发光板2、光学透镜3和盖板4。所述筒本体5的中部设有一对贯穿筒本体内外壁面51的转动孔54,通过转轴、销钉等与底座7连接,筒本体5可围绕转动孔54所在的转轴中心转动。如图19和图20所不,所述固定罩6包括设于侧面64的螺纹65,用于与筒本体5的第二螺纹53匹配连接,固定罩6安装于筒本体5内时,两者下端边缘齐平,或固定罩6的下端66高于筒本体5的下端。固定罩6可以是从筒本体5的上方往下安装旋紧,也可以是从筒本体5的下方往上安装旋紧。固定罩6的上表面61,即安装于筒本体5内时靠近盖板4的一端的表面,固定罩6上表面61的中心位置设有用于安装盖板4的安装孔63,其内径恰等于盖板4的外径。安装时,盖板4的顶面41从固定罩6上表面61的上方向下装入安装孔63内,由于安装孔63的内径等于盖板4的外径,盖板4恰好固定于安装孔63内;而盖板4的盖檐43由于其外径大于安装孔63的内径,无法通过安装孔63,但会抵在固定罩6的上表面61上,对盖板4起到了固定和限位的作用。此外,在固定罩6的上表面,沿安装孔63周向还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通气孔62,用于空气的对流。如图21所示,为光学透镜3、盖板4、固定罩6和筒本体5的安装示意图——剖面示意图,所述光学透镜3的中轴线与光学透镜顶面31中心与盖板4出光孔42外侧边缘的连线夹角Θ,以及光学透镜顶面31中心与筒本体5下边缘连线的夹角β,β < θ,β大小为60度至70度,本实施例优选65度。其好处在于,优化防眩光截止角度。射灯在大多数情况下用于重点照明,因而其光线比较集中,从而为被照射的物体提供相对于周围环境更多的光照强度,从而给观看者提供炫目的照射效果。但也正因为光线集中,人眼在观看被照射物体时,通常也有部分光线直接照射到人眼,从而产生刺眼,眩晕等不良效果。本实施例通过控制光线的出射角度,以及不同角度方向的光线搭配以实现降低眩光的效果。首先是角度β ( Θ的设计,最好是β < Θ,从光学透镜出光面射出的光经盖板4出光孔42边缘的第一次阻挡之后,形成了不同方向具有不同出射角度的出射光,而被出光孔42内壁挡住的部分光线会在出光孔42内多次反射后再射出,该部分光线经多次反射后变得柔和,减小了眩光。其另一方面也在尽量不降低射灯亮度的情况下,减小了眩光的问题。
另外,经盖板4阻挡后射出的光线,在筒本体5下端边缘处被第二次阻挡,本次阻挡与出光孔42内壁的阻挡有着类似的效果,但又不完全一样。其多个光学透镜3射出的光在筒本体5下端内混合后,再被筒本体5内壁阻挡处理,进一步减小了眩光的问题。本实施例做了两次的眩光阻挡设计,在尽量不降低射灯亮度的情况下,减小了眩光的问题。如图22所示,所述底座7包括直径大于筒本体5的外筒体71以及设于外筒体71外侧沿周向延伸的筒檐72。在外筒体71上还设有用于与筒本体5的转动孔54相对连接的连接孔73,销钉或转轴穿过连接孔73和转动孔54,使筒本体5和底座7相对固定,同时筒本体5还可做一定范围内的转动。如图23和图24所示,弹簧支架8通过位于支架上的钉孔82和位于外筒体71侧面的钉孔74连接固定。所述弹簧9包括弹簧体91和长杆92,弹簧体91连接于弹簧支架8的支架耳81上。本实施例中,若将天花射灯垂直向下照射,此时:散热器I位于最上方,散热柱13朝上,散热器基板11的底面朝下,基板外侧的螺纹12与筒本体5的第一螺纹52匹配连接,基板11的上表面与筒本体5的上缘齐平;固定罩6外侧的螺纹65与筒本体5的第二螺纹匹53配连接,固定罩6的下缘66与筒本体5的下缘齐平;所述散热器基板11的底面与所述固定罩上表面61之间的空间内从上之下设有LED发光板2、光学透镜3和盖板4 ;LED发光板2通过螺钉固定在散热器基板11底面,光学透镜3和盖板4通过来自上下侧的压力固定。随着天花射灯的工作,LED发光板2会不断产生热量,这些热量一部分传递给了散热器I,另一部分对散热器基板11与固定罩上表面61之间的空间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空气受热后会通过设于散热器中心的穿线孔14上升,热空气的上升带动了散热柱13附近空气的对流;此外,位于射灯下方的冷空气穿过固定罩6的透气孔62进入散热器基板11与固定罩上表面61之间的空间内,以补充空气对流,进一步形成了稳定的空气对流,加速了散热效率。如图3所示,所述盖板4的出光孔42边的缘与筒本体5的内壁的最短距离为d,1Omm≤d≤12mm, d也是出光孔42和筒本体5的切线距离。实际生产使用的射灯,通常需要符合行业、国家制定的一些规格标准,在这些标准中,最常见的天花射灯的直径为6cm至10cm,这个范围也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灯具大小。发明人在经过多次做样品、测量的试验后,总结出1Omm≤d≤12mm的结论。d的该取值范围,基本能够保证在现有灯具规格尺寸下,本发明的LED天花射灯均具有良好的均匀光照、光斑效果。实施例二如图25所示,本实施例二天花射灯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相互匹配安装连接的散热器la、LED发光板2a、光学透镜3a、盖板4a、筒本体5a、固定罩6a和底座7a,底座7a外侧还设有弹簧支架8a和弹簧9a。从图中可看出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1.实施例一的LED发光板上设有3个LED发光兀件,而本实施例二为5个;本实施例的5个LED发光元件中有一个位于LED发光板的中心,其余围绕中心周围均匀布置。此时,本实施例中的穿线孔和穿孔不再设于散热器基板和LED发光板的中心,穿孔可根据切口的设置方式设于LED发光板的侧边,穿线孔再设于对应位置。2.实施例一的光学透镜为3个,而本实施例二为5个;3.实施例一的盖板设有3个出光孔,而本实施例二为5个;本实施例的5个出光孔,依据LED发光元件的布置相应调整,即其中一个发光孔位于盖板的中间,其余沿周边位置均匀布置;其同样具有减小眩光感的效果。可见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具体数量的LED发光元件,可根据需要及实际情况选择。实施例三如图26所示,为本实施例三的天花射灯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相互匹配安装连接的散热器Ib、LED发光板2b、光学透镜3b、盖板4b、筒本体5b、固定罩6b和底座7b,底座7b外侧还设有弹簧支架8b和弹簧%。从图中可看出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一的筒本体和底座之间为转动连接的关系,而本实施例三的筒本体和底座之间为固定连接的关系。从本实施例中可看出,筒本体和底座,特别是筒本体和底座的外筒体之间的灵活的连接关系,不但可以相套转动连接,还可以首尾相接固定连接,可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灵活设计。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LED天花射灯,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灯壳内的LED发光板和光学透镜,LED发光板上设有多个LED发光元件;所述光学透镜与LED发光元件数量相对应,各光学透镜对每个LED发光元件独立配光; 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具有从中间至周边高度渐变的第一表面,盖板上设有多个贯穿盖板的出光孔;所述每个光学透镜对应一个出光孔,光学透镜的出光面位于出光孔内,从光学透镜出光面射出的光线通过出光孔从盖板的第一表面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天花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第一表面的高度变化为中间闻周边低,或中间低周边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天花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孔沿盖板中心周向均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天 花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透镜包括用于使LED发光原件嵌入的底面、出光面以及连接底面和出光面的倾斜侧面,所述底面设有使LED发光元件嵌入的凹口,凹口内的顶面设为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天花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包括筒本体,筒本体的一端设有散热器,另一端设有固定罩;筒本体腔内从散热器至固定罩之间依次设置LED发光板、光学透镜和盖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天花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基板和设于基板一面的若干散热柱,所述基板中心还设有贯穿基板的穿线孔;所述基板的侧面设有螺纹,散热器通过螺纹与筒本体连接,基板设有散热柱的一面背向筒本体的内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天花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罩安装于筒本体一端的内腔中,固定罩靠近盖板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盖板的安装孔和用于透气的通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LED天花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透镜出光面中心点和盖板上表面的出光孔边缘高度最低点的连线,与光学透镜出光面法线的夹角为Θ,60° < Θ <70° ;所述光学透镜出光面的中心点和筒本体下端边缘的最短连线,与光学透镜出光面法线的夹角为β,60°彡β彡70°,且β彡Θ。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天花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孔边缘与筒本体内壁的最短距离为d, IOmm ^ d ^ 12_。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天花射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直径大于灯壳的外筒体和设于外筒体外侧沿周向延伸的筒檐;所述灯壳设于外筒体内腔中,灯壳外壁和外筒体的内壁之间具有空隙,灯壳和外筒体转动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天花射灯,包括设于灯壳内的LED发光板和光学透镜,LED发光板上设有多个LED发光元件;所述光学透镜与LED发光元件数量相对应,各光学透镜对每个LED发光元件独立配光;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具有从中间至周边高度渐变的第一表面,盖板上设有多个贯穿盖板的出光孔;所述每个光学透镜对应一个出光孔,光学透镜的出光面位于出光孔内,从光学透镜出光面射出的光线通过出光孔从盖板的第一表面射出。本发明利用多个光学透镜对各个LED发光元件进行单独的配光,由于出光孔边缘因为高度的不同,从出光孔朝不同方向射出的光线,其射出的角度是不一致的。这种具有远近出光孔,不同观察亮度的搭配,显得有主次之分,人眼观察时大大降低了眩晕感。
文档编号F21S8/00GK103196083SQ20131013721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8日
发明者何峥, 张 浩, 谢武华 申请人:广东国晟投资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