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复用性路灯杆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8313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城市亮化工程基础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复用性路灯杆体。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因此,城市规模迅速壮大。伴随城市规模的不断壮大,用于实现通信覆盖的基站、道路交通监控和安防监控等的监控平台也需要同步于城市规模发展而发展。现有技术中以上基站、监控平台等一般安装于建筑物的外墙上、设置专门的支架平台,以上设置方式不仅增加了基站、监控平台等的建设成本、占用了一定的城市空间、受在先的城市建筑物制约,同时还不利于城市环境。现有技术中,伴随电力技术装备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大多数街道、公路都已经间隔安装有照明路灯。虽然现有的一部分照明路灯的灯杆有一定的其他附件安装功能,但是一般都存在改造成本高、与基站、监控平台等的匹配性不强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以上基站、监控平台等一般安装于建筑物的外墙上、设置专门的支架平台,以上设置方式不仅增加了基站、监控平台等的建设成本、占用了一定的城市空间、受在先的城市建筑物制约,同时还不利于城市环境。现有的一部分照明路灯的灯杆有一定的其他附件安装功能,但是一般都存在改造成本高、与基站、监控平台等的匹配性不强等问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复用性路灯杆体。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复用性路灯杆体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多功能复用性路灯杆体,包括灯杆、设置于灯杆顶部的灯架及设置于灯杆上的容置腔,所述灯杆为全部为空心或局部为空心的空心结构,所述容置腔设置于所述空心结构内,所述容置腔上方还设置有挡雨结构。具体的,本结构中,将城市广泛布置且各区域必要的路灯灯杆上设置容置腔,以上容置腔可作为通信基站,如EasyMacro基站、iMacro基站,wifi热点基站,高清摄像机、小型雷达等的安装空间。由于采用了将灯杆设置为全部空心或部分空心,并将安装空间设置于所述空心结构内、在容置腔上方设置挡雨结构,可使得在设备安装于容置腔中后,灯杆能够为设备提供良好的庇护场所,便于减小设备受风力影响的程度,利于设备发挥出最优的性能;利于减小或避免雨水、雾气对设备造成影响,利于设备的使用寿命;避免为设备提供额外的安装平台,利于减少设备架设的成本和避免架设设备占据更多的城市空间;便于实现将设备隐藏于灯杆中,利于美化城市环境、消除因为人们观察到安装有基站等,造成心理上不必要的辐射担忧、利于摄像机、雷达等监控设备数据采集的真实性。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以上挡雨结构可以是容置腔本身的顶板、可以是针对特定的基站或摄像机等,增设的防水器件,如防水套等、也可以是位于容置腔上方的灯杆、灯架、路灯等。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为使得容置腔成为一个密闭或相对密闭的空间,以减少外界因素对其内设备造成影响,所述灯杆上还设置罩壳,所述罩壳由透光材料制成和/或罩壳上具有可供电磁信号穿过的透磁区域,所述罩壳为容置腔侧壁的一部分。以上罩壳为透光材料可使得容置腔可作为光器件的安装空间,以上罩壳上具有的透磁区域可使得容置腔可作为如EasyMacro基站的安装空间。本结构中,罩壳的材料可采用亚克力板、玻璃钢板、普通玻璃板、陶瓷板等。优选采用力学性能较好的高分子材料,以使得罩壳可以作为灯杆上较好的承重部件,同时可作为良好的信号传递通路。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以上罩壳亦也采用常用的非金属不导电材料,如常用的塑料等,这种情况下罩壳主要发挥隔离作用;采用力学性能较好的高分子材料,可使得罩壳起到隔离作用的同时,具有足够的力学性能受压和/或抗剪,起到优化本结构受力的作用,如在本结构工作于较大的风载荷下时,若罩壳可很好的受压和抗剪,可优化本结构的受力。作为罩壳的具体实现形式,同时使得容置腔内能够流通空气,以在容置腔中设置大功率发热设备,如高清摄像机时,大功率发热设备能够很好的被冷却:所述罩壳包括前罩壳及后罩壳,所述前罩壳为容置腔前侧的侧壁,所述后罩壳为容置腔后侧的侧壁,所述前罩壳及后罩壳上均设置有侧面透气孔,所述侧面透气孔用作容置腔与外界空气流通的通道。作为一种具体的前罩壳和后罩壳实现形式:所述挡雨结构包括设置于前罩壳及后罩壳上端的第一雨罩,所述前罩壳上第一雨罩的自由端相对于前罩壳的外壁面外凸;所述后罩壳上的第一雨罩的自由端相对于后罩壳的外壁面外凸;前罩壳的外壁面上及后罩壳的外壁面上均设置有第二雨罩,前罩壳外壁面上的第二雨罩的数量与前罩壳上的侧面透气孔的数量相等,且前罩壳上第二雨罩与侧面透气孔的位置关系一一对应,前罩壳上一一对应的第二雨罩及侧面透气孔具有如下结构和位置关系:第二雨罩固定于侧面透气孔的上方,第二雨罩呈弧形板状,第二雨罩的自由端位置低于侧面透气孔外开口最下端的位置,且侧面透气孔入口端与第二雨罩之间具有用于空气流过的间隙;后罩壳外壁面上的第二雨罩的数量与后罩壳上的侧面透气孔的数量相等,且后罩壳上第二雨罩与侧面透气孔的位置关系一一对应,后罩壳上一一对应的第二雨罩及侧面透气孔具有如下结构和位置关系:第二雨罩固定于侧面透气孔的上方,第二雨罩呈弧形板状,第二雨罩的自由端位置低于侧面透气孔外开口最下端的位置,且侧面透气孔入口端与第二雨罩之间具有用于空气流过的间隙。以上结构中,设置的第一雨罩及第二雨罩均用作容置腔在下雨天的防水:第一雨罩用于在风力不大的情况下,阻挡垂直落下或接近于垂直下落的雨滴;为每一个侧面透气孔配备的第二雨罩,用于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阻挡随风飘落的雨滴。由于第二雨罩的自由端若遮盖侧面透气孔的入口过多,则必然造成空气流过容置腔具有过大的阻力,这样就必然造成容置腔中设备散热不良,故优选第二雨罩的自由端位置略低于对应侧面透气孔外开口。这样,在下雨天风力较大的情况下,侧面透气孔之间的前罩壳外壁面或后罩壳外壁面虽然会附着大量的雨水,以上附着的雨水有可能随进入容置腔的风流大量进入容置腔中,故为阻挡以上附着的雨水大量进入容置腔,前罩壳的外壁面上及后罩壳的外壁面上均设置有雨隔板和/或盲孔,前罩壳上的雨隔板和/或盲孔的数量与前罩壳上侧面透气孔的数量相等,后罩壳上的雨隔板和/或盲孔的数量与后罩壳上侧面透气孔的数量相等;前罩壳上的雨隔板的自由端相对于前罩壳的外壁面突出,后罩壳上的雨隔板的自由端相对于后罩壳的外壁面突出;前罩壳上雨隔板和/或盲孔与前罩壳上侧面透气孔的位置关系一一对应,前罩壳上一一对应的侧面透气孔与雨隔板和/或盲孔具有如下相对位置关系:雨隔板和/或盲孔位于对应侧面透气孔入口端下方边缘处;后罩壳上雨隔板和/或盲孔与后罩壳上侧面透气孔的位置关系一一对应,后罩壳上一一对应的侧面透气孔与雨隔板和/或盲孔具有如下相对位置关系:雨隔板和/或盲孔位于对应侧面透气孔入口端下方边缘处。在可用于安装于容置腔的设备中,如高清摄像机等,其安装角度对其可获取信息的质量至关重要,为便于改变容置腔内设备的安装状态,所述容置腔中还设置有用于设备安置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倾斜角度可调,所述安装台可转动。作为实现安装台可转动、倾角可调的具体实现形式,所述安装台下方设置有转台,所述转台与容置腔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定子固定于容置腔的底面上,转台固定于第一驱动电机的转子上,安装台通过倾斜度调整机构与转台相连。由于容置腔中需要安装的设备可能较重,为使得转台可长期、平稳的转动,还包括绕第一驱动电机布置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上端面与转台的底面接触。本结构中,设置的支撑台为转台的底面提供支撑,支撑台的形式可采用在容置腔的底面上设置多个凸台,以上凸台绕第一驱动电机布置,或设置一个筒状的支撑台,第一驱动电机位于支撑台中空区域内的形式。作为倾斜度调整机构的具体实现形式,所述倾斜度调整机构包括立杆、第二驱动电机及螺纹杆,所述立杆的两端分别与转台及安装台相连,且立杆两端分别与转台及安装台的连接关系中,其中的一端的连接关系为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连接,另一端的连接关系为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轴线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轴线共线,螺纹杆的一端固定于第二驱动电机的转子上,第二驱动电机及螺纹杆在转台与安装台之间的设置方式为如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第二驱动电机的定子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连接于转台上,螺纹杆与安装台螺纹连接,且第二铰接轴与第一铰接轴两者的轴线平行,第二铰接轴与第二驱动电机两者的轴线相互垂直;第二驱动电机的定子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连接于安装台上,螺纹杆与转台螺纹连接,且第二铰接轴与第一铰接轴两者的轴线平行,第二铰接轴与第二驱动电机两者的轴线相互垂直。以上结构中,在第二驱动电机转动时,两个铰接部分别绕第一铰接轴和第二铰接轴转动,这样,即以第一铰接部为圆点,通过改变螺纹杆旋入或旋出转台或安装台,达到改变安装台倾角的效果。为便于安装台与不同尺寸、型号的设备进行连接,所述安装台上还设置有用于设备与安装台固定连接的孔,所述孔包括圆形通孔和腰形通孔。以上通孔和腰型通孔,通过改变连接螺栓在腰形通孔中的位置,可使得安装台适用于具有不同安装底座的设备。由于本灯杆为部分中空或全部中空,这样,便于由容置腔的下部向容置腔中引入空气以实现其内设备的冷却,这样,可在容置腔的底部设置与灯杆上中空区域相通的底部透气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结构中,将城市广泛布置且各区域必要的路灯灯杆上设置容置腔,以上容置腔可作为通信基站,如EasyMacro基站,wifi热点基站,高清摄像机、小型雷达等的安装空间。由于采用了将灯杆设置为全部空心或部分空心,并将安装空间设置于所述空心结构内、在容置腔上方设置挡雨结构,可使得在设备安装于容置腔中后,灯杆能够为设备提供良好的庇护场所,便于减小设备受风力影响的程度,利于设备发挥出最优的性能;利于减小或避免雨水、雾气对设备造成影响,利于设备的使用寿命;避免为设备提供额外的安装平台,利于减少设备架设的成本和避免架设设备占据更多的城市空间;便于实现将设备隐藏于灯杆中,利于美化城市环境、消除因为人们观察到安装有基站等,造成心理上不必要的辐射担忧、利于摄像机、雷达等监控设备数据采集的真实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复用性路灯杆体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复用性路灯杆体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灯杆上容置腔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所示沿着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中的编号依次为:1、灯杆,11、底部透气孔,2、灯架,3、容置腔,31、前罩壳,32、后罩壳,33、第一雨罩,34、第二雨罩,35、侧面透气孔,36、雨隔板,37、盲孔,4、支撑台,5、第一驱动电机,6、转台,7、立杆,8、安装台,9、第二驱动电机,10、螺纹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多功能复用性路灯杆体,包括灯杆1、设置于灯杆1顶部的灯架2及设置于灯杆1上的容置腔3,所述灯杆1为全部为空心或局部为空心的空心结构,所述容置腔3设置于所述空心结构内,所述容置腔3上方还设置有挡雨结构。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将城市广泛布置且各区域必要的路灯灯杆1上设置容置腔3,以上容置腔3可作为通信基站,如EasyMacro基站,wifi热点基站,高清摄像机、小型雷达等的安装空间。由于采用了将灯杆1设置为全部空心或部分空心,并将安装空间设置于所述空心结构内、在容置腔3上方设置挡雨结构,可使得在设备安装于容置腔3中后,灯杆1能够为设备提供良好的庇护场所,便于减小设备受风力影响的程度,利于设备发挥出最优的性能;利于减小或避免雨水、雾气对设备造成影响,利于设备的使用寿命;避免为设备提供额外的安装平台,利于减少设备架设的成本和避免架设设备占据更多的城市空间;便于实现将设备隐藏于灯杆1中,利于美化城市环境、消除因为人们观察到安装有基站等,造成心理上不必要的辐射担忧、利于摄像机、雷达等监控设备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实施例2: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为使得容置腔3成为一个密闭或相对密闭的空间,以减少外界因素对其内设备造成影响,所述灯杆1上还设置罩壳,所述罩壳由透光材料制成和/或罩壳上具有可供电磁信号穿过的透磁区域,所述罩壳为容置腔3侧壁的一部分。本结构中,罩壳的材料可采用亚克力板、玻璃钢板、普通玻璃板等。优选采用力学性能较好的高分子材料,以使得罩壳可以作为灯杆1上较好的承重部件。灯杆1由四根环形均布的矩管构成,矩管的材料为Q235。作为罩壳的具体实现形式,同时使得容置腔3内能够流通空气,以在容置腔3中设置大功率发热设备,如高清摄像机时,大功率发热设备能够很好的被冷却:所述罩壳包括前罩壳31及后罩壳32,所述前罩壳31为容置腔3前侧的侧壁,所述后罩壳32为容置腔3后侧的侧壁,所述前罩壳31及后罩壳32上均设置有侧面透气孔35,所述侧面透气孔35用作容置腔3与外界空气流通的通道。作为一种具体的前罩壳31和后罩壳32实现形式:所述挡雨结构包括设置于前罩壳31及后罩壳32上端的第一雨罩33,所述前罩壳31上第一雨罩33的自由端相对于前罩壳31的外壁面外凸;所述后罩壳32上的第一雨罩33的自由端相对于后罩壳32的外壁面外凸;前罩壳31的外壁面上及后罩壳32的外壁面上均设置有第二雨罩34,前罩壳31外壁面上的第二雨罩34的数量与前罩壳31上的侧面透气孔35的数量相等,且前罩壳31上第二雨罩34与侧面透气孔35的位置关系一一对应,前罩壳31上一一对应的第二雨罩34及侧面透气孔35具有如下结构和位置关系:第二雨罩34固定于侧面透气孔35的上方,第二雨罩34呈弧形板状,第二雨罩34的自由端位置低于侧面透气孔35外开口最下端的位置,且侧面透气孔35入口端与第二雨罩34之间具有用于空气流过的间隙;后罩壳32外壁面上的第二雨罩34的数量与后罩壳32上的侧面透气孔35的数量相等,且后罩壳32上第二雨罩34与侧面透气孔35的位置关系一一对应,后罩壳32上一一对应的第二雨罩34及侧面透气孔35具有如下结构和位置关系:第二雨罩34固定于侧面透气孔35的上方,第二雨罩34呈弧形板状,第二雨罩34的自由端位置低于侧面透气孔35外开口最下端的位置,且侧面透气孔35入口端与第二雨罩34之间具有用于空气流过的间隙。以上结构中,设置的第一雨罩33及第二雨罩34均用作容置腔3在下雨天的防水:第一雨罩33用于在风力不大的情况下,阻挡垂直落下或接近于垂直下落的雨滴;为每一个侧面透气孔35配备的第二雨罩34,用于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阻挡随风飘落的雨滴。由于第二雨罩34的自由端若遮盖侧面透气孔35的入口过多,则必然造成空气流过容置腔3具有过大的阻力,这样就必然造成容置腔3中设备散热不良,故优选第二雨罩34的自由端位置略低于对应侧面透气孔35外开口。这样,在下雨天风力较大的情况下,侧面透气孔35之间的前罩壳31外壁面或后罩壳32外壁面虽然会附着大量的雨水,以上附着的雨水有可能随进入容置腔3的风流大量进入容置腔3中,故为阻挡以上附着的雨水大量进入容置腔3,前罩壳31的外壁面上及后罩壳32的外壁面上均设置有雨隔板36和/或盲孔37,前罩壳31上的雨隔板36和/或盲孔37的数量与前罩壳31上侧面透气孔35的数量相等,后罩壳32上的雨隔板36和/或盲孔37的数量与后罩壳32上侧面透气孔35的数量相等;前罩壳31上的雨隔板36的自由端相对于前罩壳31的外壁面突出,后罩壳32上的雨隔板36的自由端相对于后罩壳32的外壁面突出;前罩壳31上雨隔板36和/或盲孔37与前罩壳31上侧面透气孔35的位置关系一一对应,前罩壳31上一一对应的侧面透气孔35与雨隔板36和/或盲孔37具有如下相对位置关系:雨隔板36和/或盲孔37位于对应侧面透气孔35入口端下方边缘处;后罩壳32上雨隔板36和/或盲孔37与后罩壳32上侧面透气孔35的位置关系一一对应,后罩壳32上一一对应的侧面透气孔35与雨隔板36和/或盲孔37具有如下相对位置关系:雨隔板36和/或盲孔37位于对应侧面透气孔35入口端下方边缘处。在可用于安装于容置腔3的设备中,如高清摄像机等,其安装角度对其可获取信息的质量至关重要,为便于改变容置腔3内设备的安装状态,所述容置腔3中还设置有用于设备安置的安装台8,所述安装台8的倾斜角度可调,所述安装台8可转动。作为实现安装台8可转动、倾角可调的具体实现形式,所述安装台8下方设置有转台6,所述转台6与容置腔3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5,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的定子固定于容置腔3的底面上,转台6固定于第一驱动电机5的转子上,安装台8通过倾斜度调整机构与转台6相连。由于容置腔3中需要安装的设备可能较重,为使得转台6可长期、平稳的转动,还包括绕第一驱动电机5布置的支撑台4,所述支撑台4的上端面与转台6的底面接触。本结构中,设置的支撑台4为转台6的底面提供支撑,支撑台4的形式可采用在容置腔3的底面上设置多个凸台,以上凸台绕第一驱动电机5布置,或设置一个筒状的支撑台4,第一驱动电机5位于支撑台4中空区域内的形式。作为倾斜度调整机构的具体实现形式,所述倾斜度调整机构包括立杆7、第二驱动电机9及螺纹杆10,所述立杆7的两端分别与转台6及安装台8相连,且立杆7两端分别与转台6及安装台8的连接关系中,其中的一端的连接关系为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连接,另一端的连接关系为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10的轴线与第二驱动电机9的轴线共线,螺纹杆10的一端固定于第二驱动电机9的转子上,第二驱动电机9及螺纹杆10在转台6与安装台8之间的设置方式为如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第二驱动电机9的定子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连接于转台6上,螺纹杆10与安装台8螺纹连接,且第二铰接轴与第一铰接轴两者的轴线平行,第二铰接轴与第二驱动电机9两者的轴线相互垂直;第二驱动电机9的定子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连接于安装台8上,螺纹杆10与转台6螺纹连接,且第二铰接轴与第一铰接轴两者的轴线平行,第二铰接轴与第二驱动电机9两者的轴线相互垂直。以上结构中,在第二驱动电机9转动时,两个铰接部分别绕第一铰接轴和第二铰接轴转动,这样,即以第一铰接部为圆点,通过改变螺纹杆10旋入或旋出转台6或安装台8,达到改变安装台8倾角的效果。实施例3:本实施例在以上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个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为便于安装台8与不同尺寸、型号的设备进行连接,所述安装台8上还设置有用于设备与安装台8固定连接的孔,所述孔包括圆形通孔和腰形通孔。以上通孔和腰型通孔,通过改变连接螺栓在腰形通孔中的位置,可使得安装台8适用于具有不同安装底座的设备。由于本灯杆1为部分中空或全部中空,这样,便于由容置腔3的下部向容置腔3中引入空气以实现其内设备的冷却,这样,可在容置腔3的底部设置与灯杆1上中空区域相通的底部透气孔11。进一步的,容置腔3的顶部亦设置有上部空气对流孔,用于形成竖向的空气对流形式,以使得本结构提供的容置腔3有更好的散热效果。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