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内置可移动光源的器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647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内置可移动光源的器皿。

背景技术:
玻璃、陶瓷或者塑料等器皿,通常作为容器或者罩子使用;例如西餐糕点、珠宝、标本、香水等通常使用一个半圆形或者圆柱形罩子罩住以隔离灰尘等;又如其他器皿,例如鱼缸、盛水容器等,通常顶部开口,容器内盛装液体。该些器皿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光源照明,一方面方便观察人员观察,另一方面也起到烘托气氛的效果。然而现有的器皿的照明光源要么外置在器皿外,要么预埋在承载器皿的台面内。设置在器皿外的照明光源照明效果不好,而预埋在台面内的照明光源一般是从下往上照射,该照明角度不可移动且也不是最佳的照明角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具有内置可移动光源的器皿。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具有内置可移动光源的器皿,其包括:器皿本体,具有外侧壁与内侧壁;光源,设置于器皿本体内;所述光源底部具有第一磁性元件;第二磁性元件,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的磁性与第一磁性元件的磁性相反;所述光源与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磁性连接,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可移动地贴附于器皿本体外侧壁上,所述光源可移动地贴附于器皿本体内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器皿本体开口朝上。进一步地,所述器皿本体为空心圆柱形,其顶部具有开口。进一步地,所述光源具有多个,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对应设置多个。进一步地,所述光源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电池、线路板、发光元件,设置于壳体外的灯罩;所述电池、线路板与发光元件电连接;所述第一磁性元件设置在壳体底部。进一步地,所述灯罩由透明塑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线路板具有遥控开关模块。进一步地,所述器皿本体由玻璃、陶瓷或者塑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具有握持部。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使得光源即可固定在器皿本体内又可在器皿本体内移动;可方便调节照明角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光源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请参照图1,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内置可移动光源的器皿,其由器皿本体100、放置在器皿本体内的光源200,设置在光源底部的第一磁性元件300以及设置器皿本体外的第二磁性元件400构成。通过第一磁性元件300和第二磁性元件400的磁性吸引的作用力使得光源可固定在器皿内侧壁上。沿着器皿外壁带动第二磁性元件400移动时,同时又可带动第二磁性元件400移动进而改变光源的照明角度。本申请中的器皿包括可以盛放液体的容器,也包括用于罩住物体的罩子。当器皿为盛放液体的容器时,内部盛放的物质可为各类化学溶液也可为具有鱼、水草等生物的鱼缸等;当器皿为罩住物体的罩子时,其罩住的物体可为珠宝、糕点、香水、盆栽、标本等。器皿可由玻璃、陶瓷、塑料等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光源放置在器皿内用于照明与烘托气氛。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器皿100为大致呈空心圆柱形,具有圆柱形的侧壁110和底壁120,其上端开口。其中,侧壁110具有内壁与外壁。光源200贴附于内壁上,第二磁性元件400贴附于外壁上;光源200与第二磁性元件400隔着侧壁110磁性连接。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光源200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相对应的,第二磁性元件400也设置多个。光源200可采用传统的白炽灯、LED灯等各种光源,只要在其底部固连第一磁性元件300即可。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光源200包括壳体210,设置于壳体210内的电池220、线路板230以及发光元件240;还包括一灯罩250,灯罩250罩设在发光元件240上。电池220用于给发光元件240和线路板230供电。第一磁性元件300设置在壳体210底部。为了防止光源在移动过程中不小心掉落,本实施例中,将灯罩250的材质设置为透明塑料,当然也可为其他不易碎的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同时,由于光源内置在器皿内,不方便操作。本实施例中,在光源的线路板上设置遥控模块,可遥控操作光源的开关。为了方便移动操作,本实施例的第二磁性元件400还设置有握持部,供使用者握持后移动第二磁性元件。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