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壳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0617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壳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机构,尤其是一种灯壳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灯具行业发展迅速,灯具所具有的结构正朝着复杂化和多样化发展。传统设计中采用螺丝固定灯具各部件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下复杂灯具维修和设计的需求。为此,诸多灯具采用卡扣的方式将灯具各部件之间连接在一起。但灯具在经过长期的风吹日晒之后以及受到自身的散热影响,灯具的外壳经常会发生一定的形变,从而导致灯具的各部件之间发生松动或者脱离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壳固定机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灯壳固定机构,包括后壳和前壳,所述后壳和前壳通过扣装结构组装,所述后壳上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前壳上设置有与第一卡块相对应的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能够相互扣合形成扣装结构;所述后壳上还设置有第三卡块,当后壳和前壳扣合后,第三卡块顶靠在第二卡块的后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机构,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前壳上设置有第三边框,所述第二卡块设置在第三边框的一侧,所述后壳和前壳扣合后,第三卡块顶靠在第三边框的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机构,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第三边框上还设置有开口,该开口位于第二卡块的一侧或者两侧,其用于增加第二卡块的弹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机构,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第一卡块与后壳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机构,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第二卡块与前壳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机构,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第三卡块与后壳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机构,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后壳上还设置有用于开模的开模通孔,该开模通孔位于第一卡块的后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三卡块,该第三卡块与第一卡块以及第二卡块配合使得灯具的前壳和后壳能可靠地固定在一起。当灯具的前壳和后壳扣合在一起后,即使灯具在经过长期的风吹日晒与自身散热影响之后其外壳发生形变,由于第三卡块的限位作用,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依然能保持互相限位,从而避免了后壳和前壳之间松动甚至互相脱离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中前壳与后壳的位置关系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中前壳与后壳的位置关系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中B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后壳1和前壳2。其中,后壳1和前壳2通过扣装结构组装,后壳1上设置有第一卡块3,前壳2上设置有与第一卡块3相对应的第二卡块4。第一卡块3和第二卡块4能够相互扣合形成扣装结构。后壳1上还设置有第三卡块5,当后壳1和前壳2扣合后,第三卡块5顶靠在第二卡块4的后侧。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灯具为了安装与拆卸方便,通常设置成各部件之间通过扣合的方式组装在一起。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灯具的灯壳由两部分组成,即后壳1和前壳2。其中,后壳1主要用于在其内部安装LED灯珠等;前壳2用于在其内部放置玻璃面板,其通过扣装结构与后壳1组装在一起。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扣装结构共有8付,但其数量不限于此,亦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如图2和图4所示,传统设计中上述扣装结构由两部分组成:即设置在后壳1上的第一卡块3和设置在前壳2上的第二卡块4。图2是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3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从图2和图4可以看出,当后壳1和前壳2组装在一起时,为了实现后壳1和前壳2既能固定在一起又可在需要的时候方便的拆卸下来,第一卡块3设置在后壳1上;第二卡块4设置在前壳2上与第一卡块3相对应的位置。当把后壳1和前壳2扣合在一起后,第一卡块3和第二卡块4互相限位,能防止彼此移动,从而使得后壳1和前壳2紧密结合在一起。由于灯具在经过长期的风吹日晒之后以及受到自身的散热影响,灯具的外壳经常会发生一定的形变,此形变常常导致第一卡块3和第二卡块4脱离互相限位,从而出现后壳1和前壳2之间松动甚至互相脱离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后壳1上设置有第一边框11,第一卡块3设置在第一边框11的一侧。后壳1上还设置有第二边框12,该第二边框12与第一边框11垂直,在第二边框12上设置有第三卡块5。前壳2上设置有第三边框21,第二卡块4设置在第三边框21的一侧上。

当后壳1和前壳2扣合在一起后,第三边框21设置有第二卡块4的一侧与第一边框11贴合在一起,从而使得第一卡块3和第二卡块4互相限位以防止彼此移动。第三边框21被限位于第一边框11和第三卡块5之间,第三卡块5顶靠在第二卡块4的后下方。由此,即使灯具的外壳发生形变,由于第三卡块5对第三边框21的限位作用,第一卡块3和第二卡块4依然能保持互相限位,从而避免了后壳1和前壳2之间松动甚至互相脱离的情况。

为了便于拆卸,在第三边框21上设置有开口7,该开口7位于第二卡块4的一侧;该开口7用于增加第二卡块4的弹性。该开口7的设计能避免后壳1和前壳2扣合在一起后互相卡死的情况,能保证在必要时可掰动第二卡块4,使后壳1和前壳2分离。

本设计中,第一卡块3与后壳1为一体式结构,第二卡块4与前壳2为一体式结构,第三卡块5与后壳1为一体式结构。考虑到上述结构开模的方便,后壳1上还设置有用于开模的开模通孔6,该开模通孔6位于第一卡块3的后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