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灯,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路灯,属于室外照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及人们对节能减排的重视,太阳能电池路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常的做法是将电池箱安装于太阳能板下方,白天的阳光照射在太阳能板上,产生的电能在电池控制器的作用下,对电池进行充电,夜间需要照明时,电池控制器会点亮LED灯头,由电池供电。
传统的灯杆多为铁质的圆杆,现场安装时需要将灯杆底部焊接在底座上,由于灯杆的直径相对比较小,为提高灯杆的稳定性,在灯杆底部需要焊接多个三角形筋板与底座相连,导致灯杆在现场安装时焊接工作量比较大,且铁质的灯杆比较重,安装时需要吊车在现场配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组合式路灯,现场安装快捷方便,无需焊接。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路灯,包括灯杆和底座,所述灯杆包括圆柱形杆体,所述圆柱形杆体的外周对称连接有向外伸出的棱柱,所述棱柱呈正三角星形分布,且所述棱柱的根部通过过渡圆弧相互连接;所述底座包括灯杆底板,所述灯杆底板的中心设有向上伸出的圆柱形中心桩头,所述圆柱形中心桩头的外周呈正三角形对称分布有灯杆固定桩;所述灯杆的圆柱形杆体下端套装在所述圆柱形中心桩头上,所述灯杆的各棱柱外端面分别抵靠在相应的灯杆固定桩上且相互固定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灯杆底板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以后,灯杆运抵现场只需竖直向下插接即可,灯杆的中心插接在圆柱形中心桩头上得以固定,灯杆的三个棱柱分别被灯杆固定桩卡住并通过螺栓相互连接。灯杆采用铝型材按需要的长度进行切割,重量比较轻,不需要大型的吊装设备;由于灯杆上对称设有三个向外伸出的棱柱,与灯杆底板的接触面积大,使得灯杆十分稳固,安装时无需焊接,大大降低了现场安装的复杂性,安装时间大大缩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灯杆的顶部安装有灯盒,所述灯盒的内腔安装有锂电池组,所述灯盒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白天太阳能电池板对锂电池组充电,夜间锂电池组供电使灯头亮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盒的四周墙板由相同截面的外壳型材拼接而成,所述外壳型材的下端分别设有向灯盒中心伸出的电池组安装台阶,所述锂电池组的底部嵌装在电池承载型材中,所述电池承载型材的两端分别支撑在所述外壳型材的电池组安装台阶上。按灯盒的尺寸要求切割四根外壳型材,并且将外壳型材的对接处裁切成45°角并相互拼接呈盒体形状,按盒体的尺寸裁切电池承载型材,每组锂电池组嵌装在一根电池承载型材中,多组锂电池并排固定在电池组安装台阶上,安装十分快捷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型材的上端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嵌槽。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直接安装于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嵌槽,无需另行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锂电池组在所述灯盒中位于靠近灯杆的部位,所述灯盒中锂电池组的外侧设有灯具安装腔。灯头安装在灯具安装腔中,灯头下方对应的部位设有玻璃,使灯光向下照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承载型材的截面为开口向上的U形,且上端口对称设有向外翻折的翻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型材的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嵌槽下方设有安装扣件的方形孔槽。角部连接扣件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外壳型材的方形孔槽中,可以将两外壳型材的角部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盒的底部安装有将灯盒下端口封闭的金属底板。金属底板的强度较高,可以将灯盒稳定地结合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杆的棱柱外端设有外侧开口的凹腔。凹腔中可以放置螺母与穿过灯杆固定桩的螺钉相旋接,也可以在凹腔中放置T型螺栓的头部,灯杆固定桩上方的凹腔中还可以安装装饰彩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杆底板为方形,且四个角部分别设有螺栓固定孔。路灯基础上只需预埋四根地脚螺栓,四根地脚螺栓分别从灯杆底板的螺栓固定孔中穿出且旋接螺母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路灯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放大图。
图4为图1的立体图。
图5为图1中底座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灯杆的横截面结构图。
图8为图1中灯盒的立体图。
图9为图8的爆炸图。
图中:1.灯杆;1a.圆柱形杆体;1b.棱柱;1b1.凹腔;2.底座;2a.灯杆底板;2a1.螺栓固定孔;2b.圆柱形中心桩头;2c.灯杆固定桩;3.灯盒;3a.外壳型材;3a1.电池组安装台阶;3a2.方形孔槽;3a3.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嵌槽;3b.电池承载型材;3c.灯具安装腔;3d.金属底板;4.锂电池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路灯包括灯杆1和底座2,灯杆1包括圆柱形杆体1a,圆柱形杆体1a的外周对称连接有向外伸出的棱柱1b,棱柱1b呈正三角星形分布,且棱柱1b的根部通过过渡圆弧相互连接;底座2包括灯杆底板2a,灯杆底板2a的中心设有向上伸出的圆柱形中心桩头2b,圆柱形中心桩头2b的外周呈正三角形对称分布有灯杆固定桩2c;灯杆1的圆柱形杆体1a下端套装在圆柱形中心桩头2b上,灯杆1的各棱柱外端面分别抵靠在相应的灯杆固定桩2c上且相互固定连接。
灯杆底板2a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以后,灯杆1运抵现场只需竖直向下插接即可,灯杆1的中心插接在圆柱形中心桩头2b上得以固定,灯杆1的三个棱柱1b分别被灯杆固定桩2c卡住并通过螺栓相互连接。灯杆1采用铝型材按需要的长度进行切割,重量比较轻,不需要大型的吊装设备;由于灯杆1上对称设有三个向外伸出的棱柱1b,与灯杆底板2a的接触面积大,使得灯杆十分稳固,安装时无需焊接,大大降低了现场安装的复杂性,安装时间大大缩短。
灯杆1的顶部安装有灯盒3,灯盒3的内腔安装有锂电池组4,灯盒3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白天太阳能电池板对锂电池组4充电,夜间锂电池组4供电使灯头亮起。
灯盒3的四周墙板由相同截面的外壳型材3a拼接而成,外壳型材3a的下端分别设有向灯盒中心伸出的电池组安装台阶3a1,锂电池组4的底部嵌装在电池承载型材3b中,电池承载型材3b的两端分别支撑在外壳型材3a的电池组安装台阶3a1上。按灯盒3的尺寸要求切割四根外壳型材3a,并且将外壳型材3a的对接处裁切成45°角并相互拼接呈盒体形状,按盒体的尺寸裁切电池承载型材3b,每组锂电池组4嵌装在一根电池承载型材3b中,多组锂电池并排固定在电池组安装台阶3a1上,安装十分快捷方便。
外壳型材3a的上端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嵌槽3a3。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直接安装于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嵌槽3a3,无需另行固定。
锂电池组4在灯盒3中位于靠近灯杆1的部位,灯盒3中锂电池组4的外侧设有灯具安装腔3c。灯头安装在灯具安装腔3c中,灯头下方对应的部位设有玻璃,使灯光向下照射。
电池承载型材3b的截面为开口向上的U形,且上端口对称设有向外翻折的翻边。
外壳型材3a的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嵌槽3a3下方设有安装扣件的方形孔槽3a2。角部连接扣件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外壳型材3a的方形孔槽3a2中,可以将两外壳型材3a的角部连接在一起。
灯盒3的底部安装有将灯盒下端口封闭的金属底板3d。金属底板3d的强度较高,可以将灯盒3稳定地结合在一起。
灯杆1的棱柱1b外端设有外侧开口的凹腔1b1。凹腔1b1中可以放置螺母与穿过灯杆固定桩2c的螺钉相旋接,也可以在凹腔1b1中放置T型螺栓的头部,灯杆固定桩2c上方的凹腔1b1中还可以安装装饰彩灯。
灯杆底板2a为方形,且四个角部分别设有螺栓固定孔2a1。路灯基础上只需预埋四根地脚螺栓,四根地脚螺栓分别从灯杆底板2a的螺栓固定孔2a1中穿出且旋接螺母固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