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象鼻灯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3280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象鼻灯散热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具体涉及一种象鼻灯散热器。



背景技术:

象鼻灯是一种嵌入到天花板内光线下射式的照明灯具,不会因为灯具的设置而破坏吊顶艺术的完美统一;其最大特点就是能保持建筑装饰的整体协调与完美,适用于服饰卖场、家居卖场、珠宝首饰卖场、专业橱窗、柜台、各类展厅等需重点照明场所,是替代传统卤钨灯和金卤灯的理想灯具。

象鼻灯的调节角度比常规嵌入式射灯更加灵活方便,采用水平方向360度与垂直方向50度大幅度调节设计(万向调节),使得光线无任何浪费,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照明的有效性,而常规嵌入式射灯则通常是垂直180度或者360度可调节设计,调节灵活度明显笨拙,而且光线的利用效率较低,因为灯具的设计使得在大幅调节照射方向时,光线会被灯具外壳挡住一部分;采用发光面内陷式防刺眼设计,即防眩光设计,目前常规的嵌入式射灯也有相当一部分采用这种设计;外形结构相比常规嵌入式射灯更显高档,满足了大部分高端商业卖场的需求。

而象鼻灯灯珠散热的快慢决定了整灯的光衰程度和使用寿命。灯珠长时间在高温状态下工作,光衰很快,寿命很短,而亮度太差的天花灯,起不到重点照明的效果。因此散热器对象鼻灯的作用至关重要。

市面上的象鼻灯散热器,多设计为贴合式,即散热器贴合灯源基板,并于散热器尾端设置散热鳍片,此种设计热传导慢,散热不及时;也有采用为一体压铸或型材加工的,但往往其受限于加工工艺,只能做出结构简单的散热器,且多采用拼接式散热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板、壳体、散热片一体冷锻的散热更高效的象鼻灯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象鼻灯散热器,包括:

壳体,壳体为象鼻状的薄壁结构,其外表面设有限位凸条;

基板,基板沿壳体径向、设于壳体一端部内,且与端口之间预留有一定距离,基板外缘均匀设置若干通风口;

散热片,散热片沿壳体径向均匀分布设于壳体内壁,其一端沿壳体轴向连接基板,另一端延伸至壳体端部,散热片之间形成有通风道;

壳体、基板和散热片采用导热材料一体冷锻制成。

进一步的,通风道设于壳体轴心。

进一步的,散热片包括若干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第一散热片宽度大于第二散热片,且小于壳体半径,第一散热片均匀设置于壳体内壁,第二散热片均匀设置于第一散热片之间。

进一步的,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连接通风口两侧。

进一步的,壳体、基板和散热片采用纯铝一体冷锻制成。

进一步的,散热片包括若干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第二散热片为圆筒形,其对称中心与壳体轴心重合;第一散热片沿壳体内壁半径方向、均匀设置于壳体与第二散热片之间。

进一步的,散热片包括若干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第二散热片为圆筒形,其对称中心与壳体轴心重合;第一散热片沿壳体内壁半径方向、均匀设置于壳体与第二散热片之间;第一散热片两侧发散设置若干辅散热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一体冷锻的基板、壳体、散热片,可达到整体散热,且热传导更快,散热效率更高;一体冷锻的散热片,其结构可根据需要自由设计,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剖视图;

图4是图2的左视图;

图5是图2的后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5,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象鼻灯散热器,包括采用纯铝一体冷锻的壳体1,基板2和散热片8:

壳体1设置为象鼻状的薄壁结构,其外表面设有限位凸条3,本实施例的限位凸条3沿壳体1轴向设置于壳体1外表面;

基板2沿壳体1轴心径向,设于壳体1一端部内,且与端口之间预留有一定距离,此处预留距离用于安装灯体,基板2外缘均匀环绕设置若干通风口4;

散热片8包括若干第一散热片5、第二散热片6,第一散热片5于壳体1径向截面的长度大于第二散热片6且小于壳体1内径,第一散热片5均匀设置于壳体1内壁,第二散热片6均匀设置于第一散热片5之间,散热片8以壳体1轴心为中心、沿壳体1轴向分布设于壳体1内壁,其一端连接基板2,另一端延伸至壳体1端部,散热片8的对称中心的通道为通风道7。

为更好的实现散热效果,第一散热片5、第二散热片6连接于两通风口4之间的基板2。

本实施例的一种象鼻灯散热器,将用于固定灯源的基板2、用于固定基板2的壳体1和散热器8采用纯铝一体冷锻,热传导效率高、散热面广、可实现整体散热,散热效果更好;采用一体冷锻工艺,散热片8的形状结构可设计的更为复杂、合理;同时,散热片8设置于壳体1内,较传统的设置于象鼻灯尾端,更为科学和美观,适用范围更广。

实施例2

参照图6,本实施例以实施例1为主体,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第二散热片6设置为圆筒形,其对称中心与壳体1轴心重合;第一散热片5沿壳体1内壁半径方向、均匀设置于壳体1与第二散热片6之间。

实施例3

参照图7,本实施例以实施例2为主体,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于第一散热片5上发散设置分叉散热片。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