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防水等级的路灯灯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4418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高防水等级的路灯灯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灯灯体领域,特别涉及高防水等级的路灯灯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路灯灯体大多为单腔体的一体式设计,即将光源和电源均设置在同一个腔体内,但是由于路灯点亮持续时间长,从而导致腔体内温度过高,影响光源工作,而且工作环境为露天,进而导致会有进水和电磁干扰的情况出现,一旦灯体进水,光源和电源均会受到影响,从而降低光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高防水等级的路灯灯体,解决了现有设备腔体内温度过高,影响光源工作,而且工作环境为露天,进而导致会有进水和电磁干扰的情况出现,从而降低光源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高防水等级的路灯灯体,包括灯体,灯体为呈中空的腔体,灯体的腔体分为光源腔体、电源腔体和连接腔体,光源腔体和电源腔体之间成型有第一隔离板将光源腔体和电源腔体隔开,电源腔体和连接腔体之间成型有第二隔离板将电源腔体和连接腔体隔开,第一隔离板上成型有线路管槽,线路管槽连通光源腔体和电源腔体,第二隔离板上成型有螺孔,螺孔上螺接有电缆防水接头,光源腔体和电源腔体的底面均为镂空且光源腔体和电源腔体的底面边缘均成型有挡边,连接腔体的底面远离电源腔体的一侧成型呈开口状,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的底部边缘均垂直设置于挡边正上方,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的底部上均插套有密封挡圈,密封挡圈和挡边之间夹设有玻璃板,光源腔体远离第一隔离板的一端还成型有抵柱,抵柱的底面与第一隔离板的底面齐平,抵柱的底面上也插套有密封挡圈。这样就将灯体分为3个腔室,将光源和电源分别设置在光源腔体和电源腔体内,并且通过第一隔离板隔开,再加上第二隔离板将电源腔体与连接腔体隔开,使得灯体形成一个互不干涉的多腔体结构,使得光源、电源和连接件完全隔离,独立防水,相互不干扰,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延长了光源的使用寿命,而且通过玻璃板、密封挡圈和挡边的结合将电源腔体和光源腔体密封起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防水等级大大提升,防水等级可达IP67。

作为优选,抵柱包括挡柱和螺栓卡柱,挡柱和螺栓卡柱的底面均与第一隔离板的底面齐平,挡柱的底面上插套有密封挡圈,螺栓卡柱内螺接有固定螺栓。

作为优选,固定螺栓包括螺栓和螺栓垫片,螺栓垫片贴靠在挡边上,螺栓穿过螺栓垫片和挡边并螺接在螺栓卡柱内。

作为优选,螺栓垫片和螺栓的表面上还涂覆有金属粘合剂。螺栓垫片设置于灯体与玻璃板之间,螺栓垫片贴靠在挡边上,螺栓穿过螺栓垫片和挡边并螺接在螺栓卡柱内,并采用金属粘合剂将螺栓与螺栓垫片贴靠在挡边上,螺栓穿过螺栓垫片和挡边并螺接在螺栓卡柱内粘牢,防止螺栓脱落,进一步提高防水等级。

作为优选,第一隔离板分为第一隔离筋、第二隔离筋和第三隔离筋,第二隔离板分为第四隔离筋和第五隔离筋,第一隔离筋、第三隔离筋和第四隔离筋的底部上包覆有密封挡圈,第一隔离筋靠近光源腔体,第三隔离筋靠近电源腔体,第二隔离筋位于第一隔离筋和第三隔离筋之间,第四隔离筋靠近电源腔体,第五隔离筋靠近连接腔体,第一隔离筋和抵柱的下底面齐平,第二隔离筋和第五隔离筋的下底面齐平,第三隔离筋和第四隔离筋的下底面齐平。

作为优选,第一隔离筋的下底面高于第三隔离筋的下底面,第三隔离筋的下底面高于第二隔离筋的下底面。这样就通过第一隔离筋和抵柱与挡边的配合将玻璃板压实,再通过第二隔离筋和光源腔体的挡边将玻璃板的边缘封闭,还通过第三隔离筋和第四隔离筋与挡边的配合将玻璃板压实,再通过第二隔离筋和第五隔离筋将玻璃板封闭,从而完全的将光源腔体和电源腔体封闭,进一步提升了防水等级。

作为优选,电缆防水接头包括螺栓体和螺帽,螺栓体铰接于第二隔离板朝向电源腔体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将将灯体分为3个腔室,将光源和电源分别设置在光源腔体和电源腔体内,并且通过第一隔离板隔开,再加上第二隔离板将电源腔体与连接腔体隔开,使得灯体形成一个互不干涉的多腔体结构,使得光源、电源和连接件完全隔离,独立防水,相互不干扰,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延长了光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A圈放大图;

图中:灯体1;光源腔体2;电源腔体 3;连接腔体4;第一隔离板5;第二隔离板6;线路管槽7;电缆防水接头8;挡边10;密封挡圈11;玻璃板12;抵柱13;挡柱131;螺栓卡柱132;螺栓14;螺栓垫片15;第一隔离筋51;第二隔离筋52;第三隔离筋53;第四隔离筋61;第五隔离筋6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的高防水等级的路灯灯体,包括灯体1,灯体1为呈中空的腔体,灯体1的腔体分为光源腔体2、电源腔体3和连接腔体4,光源腔体2和电源腔体3之间成型有第一隔离板5将光源腔体2和电源腔体3隔开,电源腔体3和连接腔体4之间成型有第二隔离板6将电源腔体3和连接腔体4隔开,第一隔离板5上成型有线路管槽7,线路管槽7连通光源腔体2和电源腔体3,第二隔离板6上成型有螺孔,螺孔上螺接有电缆防水接头8,光源腔体2和电源腔体3的底面均为镂空且光源腔体2和电源腔体3的底面边缘均成型有挡边10,连接腔体4的底面远离电源腔体3的一侧成型呈开口状,第一隔离板5和第二隔离板6的底部边缘均垂直设置于挡边10正上方,第一隔离板5和第二隔离板6的底部上均插套有密封挡圈11,密封挡圈11和挡边10之间夹设有玻璃板12,光源腔体2远离第一隔离板5的一端还成型有抵柱13,抵柱13的底面与第一隔离板5的底面齐平,抵柱13的底面上也插套有密封挡圈11。

抵柱13包括挡柱131和螺栓卡柱132,挡柱131和螺栓卡柱132的底面均与第一隔离板5的底面齐平,挡柱131的底面上插套有密封挡圈11,螺栓卡柱132内螺接有固定螺栓。

固定螺栓包括螺栓14和螺栓垫片15,螺栓垫片15贴靠在挡边10上,螺栓14穿过螺栓垫片15和挡边10并螺接在螺栓卡柱132内。

螺栓垫片15和螺栓14的表面上还涂覆有金属粘合剂。

第一隔离板5分为第一隔离筋51、第二隔离筋52和第三隔离筋53,第二隔离板6分为第四隔离筋61和第五隔离筋62,第一隔离筋51、第三隔离筋53和第四隔离筋61的底部上包覆有密封挡圈11,第一隔离筋51靠近光源腔体2,第三隔离筋53靠近电源腔体3,第二隔离筋52位于第一隔离筋51和第三隔离筋53之间,第四隔离筋61靠近电源腔体3,第五隔离筋62靠近连接腔体4,第一隔离筋51和抵柱13的下底面齐平,第二隔离筋52和第五隔离筋62的下底面齐平,第三隔离筋53和第四隔离筋61的下底面齐平。

第一隔离筋51的下底面高于第三隔离筋53的下底面,第三隔离筋53的下底面高于第二隔离筋52的下底面。

电缆防水接头8包括螺栓体和螺帽,螺栓体铰接于第二隔离板6朝向电源腔体3的一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