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距离、近距离与远距离路面照明相组装路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29341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短距离、近距离与远距离路面照明相组装路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短距离、近距离与远距离路面照明相组装路灯装置——属照明路灯技术领域,是一项方法发明专利申请。

路灯从创造出的普遍使用就受到人们的喜爱;一直到当今世界各国各地都由政府管理着;可见路灯在道路公共设施、城市亮化建设和社会中人人受益的公益性。路灯从燃油路灯、普遍用电后的白炽灯路灯、日光灯路灯、无极灯路灯(各国普遍使用着的)、led灯路灯和太阳能供电路灯的路灯发展史中;路灯是主件灯都是由灯杆支撑着。路灯是以灯为主件与灯杆为辅件的相辅相成。路灯用电之最、灯杆用钢铁材料之多、杆基用加固材料混凝土注入杆基坑粗制填埋方法是路灯史上有目共睹的。照明路灯技术领域中的灯杆、杆基、线路、供电设施、供电开启平台等等的各种辅件都为主件灯辅助着的使路灯光照路面。由高灯杆设计改进为低杆路灯装置,由光照方向由上向下设计安装为光照方向顺驶向是受到人们自然光照观念和照明灯史光照观念束缚的。这在

背景技术:
中进一说明。

背景技术路灯是照明技术从室内照明向室外照明的扩展持续应用。当今世界各地路灯皆是由高灯杆支撑着无极灯或led灯耸立于道路两旁。

世界各国各地城镇、乡村居民较多的地方,其公路、巷道较为发达;为了居民、车辆、管理等在自然光照不足的时间段中而创造出了便于行走、畅通、休闲、管理等所需求的路灯。路灯在当今世界各国是以高灯杆耸立于道路两旁的存在而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是由设计理念而产生的传统安装方法。高灯杆路灯设计理念是在人们自然光照观念和照明灯史光照观念支配下而产生的。自然光照——太阳光芒四射的有益万物和月亮反射光悦目明亮、光线均匀有利人们夜间行走和加班劳作——由上向下自然光照观念早已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照明灯史光照观念的形成是从燃火照明——燃油照明(灯的发明)——白炽灯照明——无极灯路灯等各种先进灯种的发展过程中;而辅件灯杆是由低灯杆——趋向高灯杆——到普遍使用高灯杆的呈现存在于这一发展过程中;其路灯光照方向是由上向下的。路灯是室内照明向室外照明的扩展持续应用,就必定受到室内照明光照方向在设计、制作和安装方法上的影响,而室内照明中大部分灯种的光照方向为由上向下。由此可见,由上向下、高灯下亮是当今世界各国各地的路灯设计理念。高灯杆为辅件支撑主件灯的安装方法是有着一个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即为任何一种先进的路灯灯种只要不改变光照方向由上向下,就不能最大发挥路灯功率和灯杆纵向间距延长。恰恰是任何一种先进的路灯灯种只有改变光照方向——即为顺驶向光照方向才能最大发挥灯功率和使灯杆纵向间距延长。怎样才能使传统的路灯光照方向由上向下设计改进为顺驶向光照方向呢?在

技术实现要素:
中说明。

发明内容短距离、近距离与远距离路面照明相组装路灯装置是在路灯装置中安装光照方向不同、光照距离不同、光色(黄白)不同的三盏led灯,来达到短、近与远距离路面照明相组装。

1.短距离路面照明,是以路灯装置为圆心,直径80米黄白色光照距离,向四周与路面上方光照范围。

2.近距离路面照明,是以路灯装置为发光起点逆驶向140米黄色光光照距离,依此解决a、b两樽路灯装置的两处勒克司(lux)数值接近。

3.远距离路面照明,是以路灯装置为发光起点的顺驶向500米的白色光光照距离。

短距离、近距离与远距离路面照明相组装路灯装置是1.8米高,上顶首部为直径0.5米近似圆球形,下底部与中身部为1.2米高的倒置梯形装置,在中心内部支撑着三盏led灯来完成短距离(以装置为圆心直径80米)路面照明,近距离(黄色光逆驶向140米)路面照明与远距离(顺驶向500米)路面照明的设计(远距离路面照明采用顺驶向反射光在路灯上的应用),依此使灯功率最大发挥和灯杆纵向间距延长的达到节省用电和节省灯杆用材料的技术效果。

短距离、近距离与远距离路面照明相组装路灯装置的景观效果是有着昼夜之分的,白天看到装置上顶首部球形、下底中身部倒置梯形的似人似物的形状虽不那么十分壮观,却比光杆铁柱多了几分景观养眼;夜间的通体亮景观路灯装置给人们视觉效果为悬离地面空挂在道路两旁给短距离路面、近距离路面与远距离路面发着光亮。

短距离、近距离与远距离路面照明相组装路灯装置——远距离路面照明是采用顺驶向反射光在路灯上应用,来实现最大发挥路灯功率和灯杆纵向间距延长。而短距离与近距离路面照明在装置中是不可或缺的,因为灯下暗现象和远距离路面照明的光束两端的勒克司(lux)数值相接近是由短距离与近距离路面照明来完成的,远距离路面照明离不开短距离与近距离路面照明的互补光亮。而短距离与近距离路面照明可以脱离远距离路面照明的单独装配在特定路段上——如丁字路口、十字路口、巷道、单行线路等只需短距离与近距离路面照明的路段上。

路灯的主件灯不改变光照方向,就不能达到灯功率最大发挥和灯杆纵向间距延长——这是被现有技术所证明了的。所有安装灯的车辆和行人夜间行走照明用具皆为顺驶向光照方向,盏盏灯都在光照百米以外,这百米以外的光照距离是当今传统路灯在高灯杆支撑主件灯以由上向下的光照方向难已达到的。因此说设计改进传统路灯由上向下光照方向为顺驶向光照方向,才能使任何一种先进路灯灯种达到最大发挥灯功率和灯杆纵向间距延长。这一最大发挥路灯功率和灯杆纵向间距延长的大范围路灯用电与不改变路灯光照方向相比较能节省用电百分之八十,节省灯杆用材料百分之八十。

短距离、近距离与远距离路面照明相组装路灯装置(以下简称装置)与传统高灯杆在风、雨、雾、雪等自然气候因素和自然地质因素作用于路面的比较说明:

1、风;风等级小,高灯杆与装置皆无妨;风等级大时,装置小于高灯杆受损程度。

2、雨;雨量少皆无妨;雨量大,恰像高灯杆占优势,其实不然?就路况、路面在雨天对行人、车辆的影响而言,应以雨降到路面后的路面积水深度来判断优劣和适宜的装置高度。当某路面在雨天有0.8米深的积水时,道路利于行走和畅通又从何谈起呢?由此看来,利于路面照亮、光线均匀的低杆装置高度应以多年史料记载中的降雨积水高度影响到人行、车通、并参考人体高度来制定适宜的装置高度。

3、雾;有雾的天气,装置优于高杆路灯对路面的明亮效果。

4、雪;降雪,对路况、路面及路灯影响与雨天大致相同。

5、泥石流、地陷、地裂、地震等自然地质灾害;大风、台风、大暴雨、特大浓雾、大暴雪等自然气候灾害因素作用于某路段、路面有史料记载和通过技术手段预测到的这些特殊路段、路面的路灯装置是需求特殊路灯装置的(大功率特殊装置将成为山区山村上空的不夜灯。三山六水一份田;全球各国山区地域之广,山村数量之多,势必为大功率特殊装置早已安排好了市场的使其成为一产业。大功率特殊装置的风能、太阳能供电器材、蓄电器材、大功率灯具、时控、声控等智能开关与相关设备相装配试验后,将进入三山、乃至一分田和六水广域)。

附图说明图(1-1)是路灯装置的主视图与俯视图。图(1-2)装置中心内部的内置支撑架的主视图与俯视图。材料为镀锌铁方管,规格30×30(毫米),壁厚3毫米,由电焊焊接组成。图(2-1)是装置上顶部的下半球形,以厚度为3毫米透明聚氯乙烯材料制成。图(2-2)是装置的顶部半球形,用材料与厚度与图(2-1)相同,以四颗镙钉(图2-5)固定于内置支撑铁架顶处。图(2-3)是装置顶部圆球体与下底中部1.2高处外贴板,以乳白色亚光聚氯乙烯板,厚度为5毫米。图(2-4)是装置底部与路面连接处固定用四颗镙姆。图(2-5)是装置顶部固定顶部半圆球的四颗镙钉。图(2-6)是装置下底部、中部的外围板,厚度、材料与图(2-3)相同。图(2-7)是三盏led灯,各为125w(以扣卡固定中心支撑架上)。图(2-8)是一根1.6米长的伸缩导线。图(3-1)是高灯杆支撑着无极灯由上向下光照方向照片。图(3-2)是装置短距离路面照明、近距离路面照明与远距离照明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路灯装置是以三盏led灯为主件与几种辅件相组成1.8米高的装置,依此装置支撑三盏led灯来达到光照方向由上向上设计改进为顺驶向光照方向远距离路面照明、近距离路面照明与短距离路面照明。先按图按材质、规格制作装置中心内部内置支撑架,以电焊加工来完成,焊接成形。成形后支撑架外用板安装,先安装三块,留下一块(共4块);上顶部圆球形内上下两半球,先安装下半球,留下的纵向处一块板和上顶首部的半球形要在装置与地面固定后,三盏灯调试完成后的后装配到装置上(以大型号、高强度拉卯钉固定)。路灯是与道路相关连的,道路不都是笔直无弯的,并且存在着丁字路口、十字路口、巷道、单行线、双向多车道的主道、副道、非机车道和人行道,等等这些实际路段的具体情况,就给安装在这些路段的装置提出了具体要求——即为不需要远距离路面照明,单设装置或双设装置的这些情况,实际路段测量和绘制安装图(实施安装中侧重人行道、副道、非机动车道为主的安装装置)。具体实施中,路灯装置在夜间带给人们视觉效果——是悬离地面空挂道路两旁给路面产生着光亮(主要是安装时使中身部光亮略逊于上首部和下底部的光亮,就能产生上部悬离的视觉效果)。实施中的每一樽装置替代传统高灯杆,改变路灯光照方向——即为顺驶向光照方向,依此最大发挥灯功率和灯杆纵向间距延长的达到省电、省灯杆用材的设计指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