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调控的LED灯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9340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照明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调控的led灯泡。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钨丝灯泡,利用热发光原理,能量转化率低,发热量大,使用寿命短,照明效果也不甚理想。之后出现的荧光灯灯泡,由于使用大量荧光粉不够环保。目前led灯可直接把电转化为光,克服了钨丝灯泡的诸多缺点,被广泛取而代之。但是在led灯泡中,led的发光方向一般都是向前,由于受到led自身发光角度的限制,使得现有的led灯泡发光都有一个锥度角,不能如传统的白炽灯灯泡和荧光灯泡一样各个方向发光。同时在同时在昏暗的房间内,由于现有的led灯泡的光源单一固定,当人移动到固定光源外的区域,需要开其他的灯来照明,这样往往会造成电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智能调控的led灯泡。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调控的led灯泡,包括了灯头、灯体和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连接与灯体之上;灯体内部包括led驱动电路、红外线感应控制装置、led发光体;在灯体上方设置有面罩。

优选地,所述灯头内部设置有绝缘材料之间与led驱动电路相接,灯头外部设置了螺纹连接于灯体。

优选地,所述灯体为有锥度的圆筒形状铝质材料,并按5°的角度间隔镂空。

优选地,所述灯体内部从下至上设置有led驱动电路板、环形连接结构和调动杆。

优选地,环形连接结构从外到内设置了有多个以5°为间隔的红外线感应器、定位装置、驱动装置和电路板,电路板包括感应电路、定位电路和调控电路。

优选地,所述环形连接结构直接与调节杆转动相接,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led发光体。

优选地,所述led发光体包括多个双面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两个双面发光的led电路板条,所述电路板条之间及所述电路板与所述调节杆均用螺钉连接,所述发光组件以5°为间隔与所述红外线感应器相一致。

优选地,所述面罩的形状为圆弧,材质为透明磨砂散热材质。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该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调控的led灯泡,结构设计科学合理,照明效果良好,简洁大方,安装使用方便;该led灯智能根据人所在的位置调控光源,无需设置其他辅助设备,减少了室内的光源设置,调高了用电安全性且达到了节约能源的目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灯头,2-灯体,3-面罩,4-环形连接结构,5-调节杆,6-红外线感应器,7-定位装置,8-驱动装置,9-发光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调控的led灯泡,它包括一种智能调控的led灯泡,包括了灯头1、灯体2和面罩3,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1连接与灯体2之上;灯体2内部包括led驱动电路、红外线感应控制装置、led发光体;在灯体2上方设置有面罩3。

优选地,所述灯头1内部设置有绝缘材料之间与led驱动电路相接,灯头外部设置了螺纹连接于灯体。

优选地,所述灯体2为有锥度的圆筒形状铝质材料,并按5°的角度间隔镂空。

优选地,所述灯体内部从下至上设置有led驱动电路板、环形连接结构4和调节杆5。

优选地,环形连接结构从外到内设置了有多个以5°为间隔的红外线感应器6、定位装置7、驱动装置8和电路板,电路板包括感应电路、定位电路和调控电路。

优选地,所述环形连接结构4直接与调节杆5转动相接,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led发光体。

优选地,所述led发光体包括多个双面发光组件9,所述发光组件包括两个双面发光的led电路板条,所述电路板条之间及所述电路板与所述调节杆5均用螺钉连接,所述发光组件以5°为间隔与所述红外线感应器相一致,使得探测探测范围与主要光照位置一致,且呈扇形。

优选地,所述面罩3的形状为圆弧,材质为透明磨砂散热材质。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优选地,当使用者移动的时候,led灯内环形连接结构中探测区域为扇形的红外线感应器6,其先接受到使用者的人体热辐射,感应器会以0.5s/次的频率将接受到的信息,发给定位装置7,其会根据使用者的具体位置信息,调节驱动装置8中的参数信息,使得驱动装置8根据使用者的位置,带动调节杆让led光源方向发生变化,使得人的位置与光照区域重合。当完成一次转动后,该探测器装置会初始化使用者的位置信息,再一次进行探测及控制。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同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调控的LED灯泡,包括了灯头、灯体和面罩,所述灯头连接与灯体之上,灯体内部包括LED驱动电路、红外线感应控制装置、LED发光体,在灯体上方设置有面罩。该LED灯泡结构设计科学合理,照明效果良好,简洁大方,安装使用方便;该LED灯智能根据人所在的位置调控光源,无需设置其他辅助设备,减少了室内的光源设置,调高了用电安全性且达到了节约能源的目标。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常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27
技术公布日:2018.0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