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感应床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1664阅读:7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感应床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控制照明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感应床灯。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感应灯都有应用于户外路灯、装饰灯、楼道、走廊等,而在户内真正能够方便人们生活起居的感应灯较少,而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则显得更为需要,尤其是残疾人士或老年人夜晚起居的照明问题,能够提供一种便捷感应灯用于人们夜晚起居则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室内夜晚照明方式虽然可以解决基本的卧室夜间照明问题,但是大部分现有照明方式发出的灯光太亮,且灯具的安装位置大部分都高于床体,晚上起床时打开灯具,过强的灯光会增加对用户的光线刺激,给用户带来不适,容易干扰后续的睡眠或其他人的睡眠;同时,现有的室内夜晚照明灯具安装不方便,多使用吸顶、壁挂、胶粘的安装方式,采用吸顶和壁挂的方式安装需要专用工具,且安装复杂,采用胶粘的方式安装灯具易脱落,且较难贴合、较难牢固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自动感应床灯。

一种自动感应床灯,包括控制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的感应单元、供电单元、发光单元、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为固定卡;所述的发光单元包括位于感应单元两侧的导光装置、发光端与导光装置的一端连接且与控制单元连接的发光装置;所述的导光装置为长条状;所述的控制单元、感应单元、发光单元分别通过固定装置与床体连接。

所述的感应单元包括光敏传感器、人体传感器,由此控制单元可以通过感应单元的感应结果调整发光装置的工作状态。

所述的控制单元包括控制电路、控制面板;所述的控制面板上设置有电源开关按钮、与控制电路连接的调节旋钮;所述的控制电路中设置有发光装置控制模块;所述的发光装置控制模块与发光装置连接。

所述的调节旋钮包括感应光线强弱的感光调节旋钮、感应人体距离远近的距离调节旋钮、调节发光装置延时熄灭时间的延时调节旋钮。

所述的光敏传感器的感光度调节端与感光调节旋钮的控制端连接,由此可以通过感光调节旋钮调节光敏传感器的感光设定值。

所述的人体传感器的距离调节端与感应距离调节旋钮的控制端连接,由此可以通过感应距离调节旋钮调节人体传感器的距离感应范围。

所述的发光装置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延时熄灭时间调节旋钮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的发光装置与发光装置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的发光装置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延时熄灭时间调节旋钮的控制端连接;由此可以通过延时熄灭时间调节旋钮调节发光装置的熄灭时间。

作为优选,供电单元包括蓄电池、外接市电的电源适配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发光装置为LED灯珠或激光光源。

作为优选,所述的人体传感器为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装置为磁铁固定卡、金属固定卡、魔术贴固定卡的其中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光装置的材质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或硅胶。

作为优选,所述的控制单元、感应单元、导光装置、固定装置、发光装置均位于床体的底面或同一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得夜晚入睡后房间无需任何照明设备,且夜晚起床时由于发光装置设置于床体的单侧,使用时亮光不会影响到他人的睡眠;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发光装置有多种颜色和规格可以供选择,适合各类人群使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导光装置,使得亮光均匀发光;发光装置位于床侧且亮度可调,光线不会对人造成过强的刺激,不会影响后续的睡眠。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池供电,安全性较高,且不会因为电源的问题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及安装;同时本实用新型安装及拆卸操作简便,实用性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均为没有任何噪音、辐射及发热的部件,节能环保且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感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控制单元与感应单元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控制单元,2-感应单元,3-固定装置,4-导光装置,5-人体传感器,6-发光装置,7-光敏传感器,8-电源开关按钮,9-调节旋钮,10-供电单元, 11-床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一种自动感应床灯,包括控制单元1、与控制单元1连接的感应单元2、发光单元、固定装置3、供电单元10;固定装置3为固定卡;发光单元包括位于感应单元2两侧的导光装置4、发光端与导光装置4的一端连接且与控制单元1 连接的发光装置6;控制单元1、感应单元2、发光单元分别通过固定装置3与床体11连接;控制单元1、感应单元2、导光装置4、固定装置3、发光装置6 均位于床体11的底面或同一侧面。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感应单元2、导光装置4、固定装置3、发光装置6均位于床体11的同一侧面。

如图1所示,感应单元2包括光敏传感器7、人体传感器5,由此控制单元 1可以通过感应单元2的感应结果调整发光装置6的工作状态。本实施例中,人体传感器5为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可以通过感应人体的红外热释来判断人体的活动;可以通过感应距离调节旋钮来调节人体传感器5感应的距离,由此可以控制感应距离,防止由于不相关的人体活动开启发光装置6,影响正常休息,造成电能损耗;光敏传感器7为光敏电阻传感器。

如图2、3所示,控制单元1包括控制电路、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置有电源开关按钮8、与控制电路连接的调节旋钮9;控制电路中设置有发光装置控制模块;发光装置控制模块与发光装置6连接;调节旋钮9包括感应光线强弱的感光调节旋钮、感应人体距离远近的距离调节旋钮、调节发光装置6延时熄灭时间的延时调节旋钮。

光敏传感器7的感光度调节端与感光调节旋钮的控制端连接,由此可以通过感光调节旋钮调节光敏传感器7的感光设定值。

人体传感器5的距离调节端与感应距离调节旋钮的控制端连接,由此可以通过感应距离调节旋钮调节人体传感器5的距离感应范围。

发光装置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延时熄灭时间调节旋钮的控制端连接;发光装置6与发光装置控制模块连接;由此可以通过延时熄灭时间调节旋钮调节发光装置6的熄灭时间。本实施例中,发光装置6为LED灯珠或激光光源,两者均有低功耗、低热量的优点,保证了灯具及家具的安全,同时两者的亮度均优于其它灯具。

供电单元10用于为本实用新型中其他元件及模块提供正常运行的电能,本实施例中,供电单元10包括蓄电池、外接市电的电源适配器。

本实施例中,固定装置3为磁铁固定卡、金属固定卡、魔术贴固定卡的其中一种或几种。

本实施例中,导光装置4为长条状,其材质为MMA、PMMA、TPU或硅胶,这些材料的纯料均为透光性较好的导光材料,由于LED灯珠或激光光源发出的亮光均为集中的亮光,可以通过导光装置4将光约束在导光路径中进行均匀的折射和散射后发出,由此防止对人造成较大的光线刺激,也不会影响发光装置6 的亮度;同时MMA材料、TPU材料和硅胶材料是柔软可弯曲的材料,不存在破碎的问题,并且导光材料只是光线的传导体,也不存在发热的问题,这样使得在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非常安全。

如图4所示,当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把导光装置4固定在床侧,然后把感应和发光装置6固定在床侧,把控制单元1固定在床侧,把导光装置4 的一端插入发光装置6的发光端;接着将上述部件与控制单元1相连,导光装置4、传感器单元、控制单元1均通过固定装置3与床体11的同一侧面连接;为了方便使用,本实施例中床体11的一侧及其相对侧面均设置有本实用新型。

为了防止环境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因为有人活动而导致发光装置6开启,可以调节感光调节旋钮来设定光敏传感器7的感光设定值,只有当环境光线的强度低于光敏传感器7的感光设定值时,控制电路才会启动人体传感器5的监测,当人体传感器5监测到有人体活动时,驱动控制发光装置6的发光装置控制模块,发光装置6开启;当达到发光装置6的延时关闭时长后,发光装置6关闭,然后进入下一个监测循环;当环境光线的强度高于光敏传感器7的设定值时,控制电路会使人体传感器5处于关闭状态,可以减少电能损耗。

当发光装置6开启后,在人体传感器5没有检测到人体活动的情况下能够在延时发光一段时间后自动关闭,可以通过延时熄灭时间调节旋钮调节发光装置6的延时关闭时长。若在设定的延时关闭时间内发光装置控制模块接收到人体传感器5的触发信号,则控制发光装置6接续保持开启状态;若在设定的延时关闭时间内发光装置控制模块未收到人体传感器5的触发信号,则控制发光装置6关闭,有效地避免能源的浪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实施例用于理解实用新型的结构、功能和效果,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