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营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3250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野营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野营灯。



背景技术:

野营灯是一种人们在户外活动时常用的照明装置,需要具备便携、安全等特点。但是,现有野营灯的灯罩通常是将灯罩的两端与其它结构装配,导致灯罩缺少保护,装配不够可靠,易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野营灯的灯罩装配不够可靠的缺陷,提供一种灯罩得以可靠装配的野营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野营灯,其特征是包括:

框架,其具有构成环绕部的边框;

灯罩,其装配在所述环绕部;

电发光装置,其包括连接在电路中的电源、开关、电发光体,所述的电发光体的光线通过所述灯罩向外放射。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灯罩的边缘具有凹槽,所述的边框位于所述的凹槽内。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灯罩为整体结构或由左右两部分装配而成。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电发光装置位于所述灯罩的下侧,其包括邻接所述灯罩的座体,所述的电源、开关、电发光体装配在所述的座体内。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环绕部的下端具有开口,位于所述开口处的边框端部具有向内弯折的钩部,所述的钩部钩挂在所述的座体或灯罩上。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座体上穿设有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通过螺纹与所述的钩部连接并通过所述的座体将所述的灯罩固定在所述环绕部。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灯罩与座体的邻接部位设有密封件。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环绕部上设有握手圈。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握手圈呈封闭状或具有可锁止的锁臂。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灯罩整体上呈扁平状,其边缘部位与构成所述环绕部的边框装配。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框架为金属材质并进行表面着色。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由边框构成环绕部的框架,并将灯罩装配在框架的环绕部,从而实现对灯罩的可靠装配。而且,可将灯罩制为扁平状,其边缘部位与构成环绕部的边框装配,更佳的保证灯罩的装配,增加装配的强度及灯罩抵抗外力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野营灯的一种结构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侧面正投影示意图;

图3为图2的K-K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野营灯的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野营灯的第三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01-框架:11-环绕部,12-边框,13-握手圈,14-开口,15-钩部,16-锁臂;

02-灯罩:21-凹槽;

03-电发光装置:31-电源,32-开关,33-电发光体,34-座体,35-连接件,36-密封件,37-电源放置位,38-盖子,39-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3、图4、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野营灯的三种结构示意图,其包括:

框架01,其具有构成环绕部11的边框12及位于环绕部上侧的握手圈13;

灯罩02,其装配在环绕部11;

电发光装置03,其包括连接在电路中的电源31、开关32、电发光体33,电发光体的光线通过灯罩向外放射。

参见图1,灯罩02的边缘具有凹槽21,边框12位于凹槽21内,在装配状态下,边框成为灯罩的骨架来支撑灯罩,避免灯罩松动脱位。

如图所示灯罩02为整体结构,如通过注塑制成;灯罩也可以由左右两部分装配而成。

如图1-3所示,电发光装置03位于灯罩02的下侧,其包括邻接灯罩的座体34,电源、开关、电发光体装配在座体内。

如图1所示,环绕部12的下端具有开口14,位于开口处的边框端部具有向内弯折的钩部15,钩部15钩挂在座体34上,具体实施时也可以钩挂在灯罩上。座体上穿设有连接件35,连接件通过螺纹与钩部连接并通过座体将灯罩固定在环绕部,保证装配的可靠性。为了实现密封,灯罩与座体的邻接部位设有密封件36。座体内设有电源放置位37,座体上设有对应电源放置位的可拆卸的盖子38,用于更换电源。同样为了实现密封,座体与盖子之间配置有密封件39。

此外,如图4、图5所示,电发光装置也可位于灯罩内,灯罩的底部设有盖子。开启盖子可以更换电源。具体实施时盖子也可设于灯罩的侧面。

参见图4-5,为了增加强度,环绕部可以呈封闭状,此时的灯罩由左右两部分装配而成为宜。

握手圈13可以如图1、图3-4所示呈封闭状,也可以如图5所示具有可锁止的锁臂,使得握手圈13为登山扣结构。

为了减小体积,增加装配强度,灯罩整体上呈扁平状,其边缘部位与构成环绕部的边框装配。

此外,电发光体可以是LED、灯珠等。而框架可以用金属材质(如铝合金)制成,而且可以对金属材质的框架进行表面着色(如氧化着色)来实现产品的配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