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光效的轨道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766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光效的轨道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轨道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轨道灯基本上都是搭配旋压铝成型再真空镀的反光杯开口较小,且高度较高,这样的结构使得LED光源发出的大部分光线都要经过反光杯反射后才能进入透光板中,如图1所示。光线在反射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损耗,因此出光效率很低。另一方面眩光罩的高度也比较高,这样又有一部分正常发出的光线被眩光罩所屏蔽,进一步降低了整灯的发光效率。由于上述这些结构的存在,轨道灯遇到了结构上瓶颈,出光效率很难得到提升,无法,满足需要高光效场所的需求。

此外,传统轨道灯因为出光效率低,因此透光板必须选择高透光率的玻璃来保证出光光通量,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成本的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轨道灯,达到高光效的要求,同时成本也比较低。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光效的轨道灯,包括: LED光源组件、反光杯和透光板;所述反光杯的两端分别为开口端,并且反光杯的内部具有连通两个开口端的空腔;所述空腔从一个开口端至另一个开口端具有开口半径逐渐增加的结构;

所述LED光源组件位于所述反光杯开口半径较小的开口端处,并且LED 光源组件上的LED芯片通过所述开口端暴露于空腔内;

所述透光板安装于反光杯开口半径较大的开口端处,LED芯片发出的光线一部分经过反光杯反射后从透光板出透射发出,另一部分直接从透光板处透射发出;

所述透光板的直径L与反光杯的高度H之间的比值为1.8-2。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透光板的直径L为72mm,反光杯的高度H为42mm。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透光板为PC材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LED光源组件包括一光源板和光源板固定支架;所述光源板固定支架具有一放置光源板的凹槽,并且所述光源板固定支架朝向所述反光杯的一侧在凹槽开口端的外周设置有一圈与所述反光杯卡接的卡槽。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反光杯开口半径较大的开口端处沿着径向向内延伸出一圈平台,所述透光板与所述平台顶抵支撑。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眩光罩,其同轴放置于所述透光板的出光面外。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眩光罩的高度为15mm、外径101mm,内径82mm。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LED芯片与透光板之间的距离为43mm。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LED芯片为COB光源,直径为18mm。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一与轨道滑动配合的底座。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光效的轨道灯,通过增加透光板的直径和降低反光杯的高度,从而使得有更多的光可以直接通过透光板透射而无需经过反光杯反射。这样就减少了反光过程中的光损耗。提高了整灯的出光效率。由于出光效率的提高,透光板可以采用PC材质也可以满足高光效的要求,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此外,通过降低眩光罩的高度,也可以避免一部分正常发出的光线被眩光罩所屏蔽,进一步增加了整灯的出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轨道灯的出光光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出光光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灯体部分的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加清楚,现将本实用新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2-4,一种高光效的轨道灯,包括:灯本体和与轨道滑动配合的底座。所述灯本体包括:LED光源组件1、反光杯2和透光板3;所述反光杯2的两端分别为开口端,并且反光杯2的内部具有连通两个开口端的空腔;所述空腔从一个开口端至另一个开口端具有开口半径逐渐增加的结构;

所述LED光源组件1位于所述反光杯2开口半径较小的开口端处,并且 LED光源组件1上的LED芯片11通过所述开口端暴露于空腔内;

所述透光板3安装于反光杯2开口半径较大的开口端处,LED芯片11发出的光线一部分经过反光杯2反射后从透光板3出透射发出,另一部分直接从透光板3处透射发出;

所述透光板3的直径L与反光杯的高度H之间的比值为1.8-2。通过增加透光板3的直径和降低反光杯2的高度,从而使得有更多的光可以直接通过透光板3透射而无需经过反光杯2反射。这样就减少了反光过程中的光损耗。提高了整灯的出光效率。由于出光效率的提高,透光板3可以采用PC材质也可以满足高光效的要求,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了满足上述的要求,所述透光板3的直径L为72mm,反光杯2的高度H 为42mm。

为了实现反光板2的安装,所述LED光源组件1包括一光源板12和光源板固定支架13;光源板12的表面通过COB工艺设有所述LED芯片11,LED芯片11的直径为18mm。所述光源板固定支架13具有一放置光源板12的凹槽131,并且所述光源板固定支架13朝向所述反光杯2的一侧在凹槽131开口端的外周设有一圈与所述反光杯2卡接的卡槽132。

为了实现透光板3的安装,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光杯2开口半径较大的开口端处沿着径向向内延伸出一圈平台21,所述透光板3与所述平台21顶抵支撑。通过上述设置后,所述LED芯片11与透光板之间的距离为43mm。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眩光罩4,其同轴放置于所述透光板3的出光面外。所述眩光罩的高度为15mm、外径101mm,内径82mm。通过降低眩光罩的高度,也可以避免一部分正常发出的光线被眩光罩所屏蔽,进一步增加了整灯的出光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