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动能转换的多功能太阳能路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1764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动能转换的多功能太阳能路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动能转换的多功能太阳能路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能源的不断革新,在能源的使用方面,电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动汽车的出现进一步迫切地需要我们能够合理利用电能以及发电装置。普通的太阳能发电路灯,发电效率较低,功能较为单一,不利于电动汽车或其他电能交通工具的进一步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动能转换的多功能太阳能路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动能转换的多功能太阳能路灯,包括有灯座以及压电发电路面,所述灯座的上部安装有灯柱,所述灯柱的顶部两侧分别安装有用于发电的太阳能发电板,所述灯柱的顶部安装有通过地埋光纤联入网络的空气质量检测器,所述灯柱的上部一侧通过灯架安装有用于照明的LED路灯,且灯柱的上部安装有通过地埋光纤联入网络用于监控路面的监控摄像头,所述灯柱的下部面向路面的一侧开设有弧形缺口,且弧形缺口内安装有通过地埋光纤提供无线Wifi的路由器,所述压电发电路面包括有路面层,所述路面层的下部安装有用于发电的压电陶瓷晶片,所述灯座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灯座的一侧开设有用于给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口。

优选的,所述弧形缺口的口部安装有不影响无线信号的普通塑料防雨壳。

优选的,所述充电口的口部铰接有防雨挡板。

优选的,所述灯座的下部开设有便于地埋光纤引入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发电板以及压电陶瓷晶片分别与蓄电池进行充电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分别与空气质量检测器、LED路灯、监控摄像头、路由器以及充电口供电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带动能转换的多功能太阳能路灯,通过压电发电路面进行发电,经过蓄电池储备用于日常供电,补足了仅有太阳能发电率较低的问题;通过设置的路由器可以在行人给车辆充电时,提供无线网络,摆脱充电时的无聊;通过联入网络的监控摄像头,有利于监控压电发电路面以及路上行车的具体状况,有利于道路的及时维护;通过联入网络的空气质量检测器检测到空气质量,有利于国家各个道路区域的空气质量监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电发电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太阳能发电板、2空气质量检测器、3 LED路灯、4监控摄像头、5弧形缺口、51路由器、6压电发电路面、61路面层、62压电陶瓷晶片、7灯座、71充电口、72防雨挡板、73蓄电池、8灯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带动能转换的多功能太阳能路灯,包括有灯座7以及压电发电路面6,所述灯座7的上部安装有灯柱8,所述灯柱8的顶部两侧分别安装有用于发电的太阳能发电板1,所述灯柱8的顶部安装有通过地埋光纤联入网络的空气质量检测器2,所述灯柱8的上部一侧通过灯架安装有用于照明的LED路灯3,且灯柱8的上部安装有通过地埋光纤联入网络用于监控路面的监控摄像头4,所述灯柱8的下部面向路面的一侧开设有弧形缺口5,且弧形缺口5内安装有通过地埋光纤提供无线Wifi的路由器51,所述压电发电路面6包括有路面层61,所述路面层61的下部安装有用于发电的压电陶瓷晶片62,所述灯座7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73,所述灯座7的一侧开设有用于给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口71。

具体的,所述弧形缺口5的口部安装有不影响无线信号的普通塑料防雨壳。

具体的,所述充电口71的口部铰接有防雨挡板72。

具体的,所述灯座7的下部开设有便于地埋光纤引入的通孔。

具体的,所述太阳能发电板1以及压电陶瓷晶片62分别与蓄电池73进行充电电性连接。

具体的,所述蓄电池73分别与空气质量检测器2、LED路灯3、监控摄像头4、路由器51以及充电口71供电电性连接。

具体的,该带动能转换的多功能太阳能路灯,通过压电发电路面6进行发电,经过蓄电池73储备用于日常供电,补足了仅有太阳能发电率较低的问题;通过设置的路由器51可以在行人给车辆充电时,提供无线网络,摆脱充电时的无聊;通过联入网络的监控摄像头4,有利于监控压电发电路面6以及路上行车的具体状况,有利于道路的及时维护;通过联入网络的空气质量检测器2检测到空气质量,有利于国家各个道路区域的空气质量监控,适宜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