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灯罩的紫外线杀菌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1771阅读:643来源:国知局
智能控制灯罩的紫外线杀菌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控制灯罩的紫外线杀菌灯。



背景技术:

传统的紫外线杀菌灯是采用发光模组移动的方式,存在结构复杂,发光工作容易受到损坏,也就是使用寿命比较短,移动功能也很容易出现故障,导致发光模组的发光效果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智能控制灯罩的紫外线杀菌灯,其具有结构简单,灯罩能够实现自动升降,发光效果好,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智能控制灯罩的紫外线杀菌灯,其包括:

外壳,其中间往侧边开设有用于安装的缺口;

发光模组,其固定安装在缺口处;

升降装置,其固定安装在外壳的内部;

升降灯罩,其下端与升降装置固定连接,其设于安装缺口处且罩设在发光模组外;

控制系统,其固定安装在外壳上,且其均电性连接于升降装置和发光模组。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基板、固定安装在基板上的MCU控制模块、与MCU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驱动模块、与MCU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输入模块、与MCU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充电模块及与MCU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电源;驱动模块与发光模组电性连接。

所述外壳包括底座及设于底座上端的主体,所述主体设有下端部位、设于下端部位上端的连接部位及设于连接部位上短的上端部位;所述下端部位、连接部位及上端部位配合形成中空结构,所述控制系统和升降装置均固定安装在下端部位内部,其中上端部位的侧壁设有自内部往外贯穿的穿孔,所述输入模块固定安装在穿孔处。

所述升降灯罩为由塑胶材料制成的升降灯罩,或者所述升降灯罩为由玻璃材料制成的升降灯罩。

所述升降灯罩的一端往另一端贯通,中间形成发光模组安装空腔,所述升降灯罩的下端往上端逐渐缩窄。

所述升降灯罩的侧壁由平面侧壁和弧形侧壁首尾相接而成,所述升降灯罩为一体成型的升降灯罩。

所述上端部位的中间设有自上往下贯通的通光孔。

进一步,为了未来的发展,使得发光效果更加好,所述上端部位的通光孔的侧边缘设有环形灯罩,所述上端部位安装有发光芯片,所述发光芯片与MCU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上端部位的上端面设有环形凹坑。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与驱动模块电性连接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螺杆及连接在螺杆上的螺母;螺母与升降灯罩的下端连接。

所述所述上端部位的下端面设有与升降灯罩的上端相适配的环形凹槽。

进一步,所述驱动电机可以为步进电机。

所述驱动电机设有电机座体,所述电机座体与外壳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发光模组为紫外线发光模组,所述紫外线发光模组包括底板及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的紫外线发光灯,所述底板与外壳之间连接,所述紫外线发光灯为LED紫外线发光灯。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智能控制灯罩的紫外线杀菌灯还包括有电池,所述电池设于外壳内部且与MCU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输入模块为电源启动按钮。

使用者按压下电源启动按钮,MCU控制模块通过驱动模块对发光模组进行驱动工作,发光模组发出紫外线,同时MCU控制模块控制升降装置工作,升降装置带动升降灯罩下降,紫外光线则可以发射出来。当使用者不需要使用紫外线进行杀菌的时候,按压下电源启动按钮,MCU控制模块控制升降装置反向工作,使得灯罩上升将发光模组遮挡住,防止紫外线外泄导致照射到人体的情况出现,这样就保护了人体的人身安全。

进一步,所述MCU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有两个形成开关,分别为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安装在下端部位的内部上端,所述第二行程开关安装在下端部位的内部下端,这样MCU控制模块可以通过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来进行检测升降灯罩的升降位置,避免超过极限工作,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灯罩能够实现自动升降,发光效果好,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部分电路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智能控制灯罩的紫外线杀菌灯,其包括:

外壳2,其中间往侧边开设有用于安装的缺口;

发光模组4,其固定安装在缺口处;

升降装置,其固定安装在外壳2的内部;

升降灯罩3,其下端与升降装置固定连接,其设于安装缺口处且罩设在发光模组4外;

控制系统,其固定安装在外壳2上,且其均电性连接于升降装置和发光模组4。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基板、固定安装在基板上的MCU控制模块、与MCU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驱动模块、与MCU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输入模块6、与MCU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充电模块及与MCU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电源;驱动模块与发光模组4电性连接。

所述外壳2包括底座1及设于底座1上端的主体,所述主体设有下端部位21、设于下端部位21上端的连接部位22及设于连接部位22上短的上端部位23;所述下端部位21、连接部位22及上端部位23配合形成中空结构,所述控制系统和升降装置均固定安装在下端部位21内部,其中上端部位23的侧壁设有自内部往外贯穿的穿孔,所述输入模块6固定安装在穿孔处。

所述升降灯罩3为由塑胶材料制成的升降灯罩3,或者所述升降灯罩3为由玻璃材料制成的升降灯罩3。

所述升降灯罩3的一端往另一端贯通,中间形成发光模组4安装空腔,所述升降灯罩3的下端往上端逐渐缩窄。

所述升降灯罩3的侧壁由平面侧壁和弧形侧壁首尾相接而成,所述升降灯罩3为一体成型的升降灯罩3。

所述上端部位23的中间设有自上往下贯通的通光孔232。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与驱动模块电性连接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螺杆及连接在螺杆上的螺母;螺母与升降灯罩3的下端连接。

所述所述上端部位23的下端面设有与升降灯罩3的上端相适配的环形凹槽。

使用者按压下电源启动按钮,MCU控制模块通过驱动模块对发光模组进行驱动工作,发光模组发出紫外线,同时MCU控制模块控制升降装置工作,升降装置带动升降灯罩下降,紫外光线则可以发射出来。当使用者不需要使用紫外线进行杀菌的时候,按压下电源启动按钮,MCU控制模块控制升降装置反向工作,使得灯罩上升将发光模组遮挡住,防止紫外线外泄导致照射到人体的情况出现,这样就保护了人体的人身安全。

进一步,所述MCU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有两个形成开关,分别为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安装在下端部位的内部上端,所述第二行程开关安装在下端部位的内部下端,这样MCU控制模块可以通过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来进行检测升降灯罩的升降位置,避免超过极限工作,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灯罩能够实现自动升降,发光效果好,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