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反射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1330阅读:1098来源:国知局
漫反射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漫反射灯。



背景技术:

LED 具有体积小、少辐射、低热能、寿命长又耐冲击等多项优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材料的不断改良, LED 的发光亮度持续提升,使得LED 的应用范围越加广泛,已经有取代传统照明工具的趋势。

现有一种发光均匀的漫反射LED平板灯,该种漫反射LED平板灯由LED 发光条、弧形反光板和光扩散板组成。LED 发光条有两条,配合安装在弧形反光板内侧,从LED 发光条发出的光线投射到弧形反光板上后反射透过光扩散板形成照射光源。该漫反射LED平板灯适用于对外照明或设置在需要被照明物的中部,使被照明物获得均匀的光亮度,例如将漫反射LED平板灯设置在天花板中部,使天花板获得均匀的光照,提高室内亮度。

现有的该种漫反射LED平板灯存在的问题是,当墙体或天花板上设置有需要被展示的物体或图案时,采用现有的该种漫反射LED平板灯会对展示物造成视觉阻碍,若将漫反射LED平板灯设置到墙体或天花板的一侧以对展示物进行打光,展示物则只能获得不均匀的灯光,对此情况,现有的该种漫反射LED平板灯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对被照射物造成视觉阻挡的投射式漫反射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漫反射灯包括灯罩、透光件和发光件,发光件设置在灯罩内;漫反射灯还包括第一反光件;漫反射灯还包括第一反光件,第一反光件呈片状设置;灯罩中部形成腔体,第一反光件卡装在腔体的上部和下部之间,且第一反光件弹性形变而形成曲率自上至下地单调减少的内凹的弧形漫反射面。

由上述方案可见,弧形漫反射面的曲率从上往下单调减小,从漫反射面中反射出来的投射面更多地落在漫反射面曲率较小所在一侧的外侧方向上,若将漫反射灯适用于设置在墙壁底部或墙壁顶部,均匀的漫射光即投影在墙壁中部,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漫反射灯更有利于展示物的展示或观赏物的特写。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反光件设置有从弧形漫反射面下端弯折而成的卡条,腔体的下端设置有下端放置槽,卡条可拆卸地插装在下端放置槽中。

由上可见,卡条与漫反射面呈一定角度,且反光件具有弹性形变能力,当推动卡条从下端放置槽中滑出时,卡条的运动给予漫反射面一定的折弯力,从而实现第一反光件的简便拆卸和替换。

进一步的方案是,灯罩包括灯罩主体以及分别安装在灯罩主体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灯罩主体、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形成腔体;灯罩主体为一体铝型材,发光件贴装在灯罩主体上。

由上可见,灯罩主体为一体铝型材,铝型材的良好散热性能使灯罩主体成为发光件的大型散热固件。

进一步的方案是,漫反射灯还包括第二反光件和第三反光件,第二反光件设置在第一侧板的内侧,第三反光件设置在第二侧板的内侧;第二反光件和第三反光件在腔体中相对设置。

由上可见,第二反光件和第三反光件配合弧形漫反射面,形成更固定的投射区域。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反光件与腔体之间具有至少四个接触处而使第一反光件形成弧形。

由上可见,四个接触处的设置位置决定了第一反光件的定位以及形成弧形的曲率大小变化。

进一步的方案是,灯罩主体的后壁设置成曲率自上往下单调减小的弧形,第一反光件抵接在所述后壁上。

由上可见,灯罩主体的轮廓与第一反光件的轮廓接近而使二者间紧密配合,有效减少灯罩的占用空间。

进一步的方案是,灯罩主体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在朝向弧形漫反射面处设置有光源出射口,发光件设置在安装槽中。

再进一步的方案是,安装槽在光源出射口设置有第一插装槽,透光件设置在第一插装槽中。

由上可见,第一发光件和透光件在安装槽内得以固定,且安装槽仅在朝向第一反光件一侧设置有光源出射口,故发光件的出射光仅到达第一反光件处,此设计有效防止发光件的强光在某个角度位置下出射到灯罩以外,影响投射效果。

进一步的方案是,漫反射灯还包括转摆组件,转摆组件包括固定座和转动件,转动件以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固定座上,灯罩以第二转轴铰接在转动件上,第二转轴垂直于第一转轴。

由上可见,漫反射灯具有两个转动自由度的角度调节,此设计使满反射灯使用更为灵活,适用性更广。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反光件为反射铝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漫反射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漫反射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漫反射灯第一实施例隐藏部分部件的结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漫反射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漫反射灯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工作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漫反射灯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工作原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漫反射灯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工作原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漫反射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漫反射灯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漫反射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漫反射灯包括灯罩10以及连接在灯罩10上端的转摆组件4,灯罩10包括灯罩主体1以及设置在灯罩主体1两侧的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灯罩主体1呈弧线形而形成相对的凹侧和凸侧,设置在灯罩主体1两侧的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对灯罩主体1凹侧的两侧进行遮挡,从而形成位于灯罩10中部的腔体100。

参见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漫反射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漫反射灯还包括分别设置在腔体100后壁及左右两侧的第一反光件5、第二反光件21和第三反光件31,第一反光件5、第二反光件21和第三反光件31均为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反射铝片,且第一反光件5、第二反光件21和第三反光件31的表面均经过特殊处理而具有漫反射能力。

第一反光件5安装至腔体100内后呈内凹的弧形,因而形成弧形漫反射面51,第二反光件21和第三反光件31均为平板状,第二反光件21和第三反光件31分别具有第二漫反射面以及第三漫反射面。其中,第二反光件21和第三反光件31通过落实分别固定在灯罩主体1两侧,且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分别对第二反光件21的外侧和第三反光件31的外侧进行遮挡,而第二漫反射面和第三漫反射面分别在腔体100的两侧相对设置。

参见图3、图4和图5,图3为本实用新型漫反射灯第一实施例隐藏第一侧板和第二反光件的结构侧视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5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从漫反射灯的侧面看,灯罩主体1的上部呈半圆状,且灯罩主体1上部的后侧部分向下延伸形成后壁16,后壁16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成曲率从上往下单调减小的弧形。灯罩主体1上部的前侧上设置有上端卡位12,灯罩主体1的下部设置有下端放置槽13。

上端卡位12包括设置阻挡壁121和限位部122,阻挡壁121设置在灯罩主体1的前侧且具有一个竖直设置的工作壁面;限位部122从灯罩主体1上端自上往下延伸;下端放置槽13为开口向上且具有弧形底面的U形槽。

第一反光件5为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反射铝薄片,第一反光件5设置有从弧形漫反射面51的下端弯折而与弧形漫反射面的下端切线具有形成一定夹角的卡条52。第一反光件5安装在腔体100中,当进行第一反光件5的安装时,先将第一反光件5的上端卡合在上端卡位12中,此时第一反光件5的上端面即抵接在阻挡壁121的工作面上,实现了从腔体100的开口方向对第一反光件5的限位阻挡;同时限位部122自上往下对反光件进行限位。其后将第一反光件5下端的卡条52插装在下端放置槽13中,此时由于上端卡位12与下端放置槽13的距离小于第一反光件5的长度,因而在上端卡位12与下端放置槽13的限位下,第一反光件5产生弹性形变。而第一反光件5的弹性形变相对于腔体100而言具有内凹和外凸两个可能性,而由于卡条52与弧形漫反射面51之间具有设定的夹角,因而当卡条52插装在下端放置槽13后, 第一反光件5的形变方向则偏向相对于卡条52形成的前倾方向或后倾方向。而本实施例中第一反光件5则形成后倾方向的形变,形成在腔体100中内凹的弧形漫反射面51。

而由于第一反光件5由灯罩主体1对其限位,而灯罩主体1的轮廓以及后壁16的轮廓则形成与弧形漫反射面51之间的不同接触位,而这些接触位则决定了弧形漫反射面51形成的曲率变化情况。从灯罩主体1的侧面观察,曲率从上往下单调减小的后壁与弧形漫反射面51之间具有四个接触点(即接触位),第一接触点101为第一反光件5上端与阻挡壁121之间的抵接点,第二接触点102则为第一反光件5背部与限位部122之间的抵接点,第三接触点103即为第一反光件5与后壁16之间的抵接点,而第四接触点即第一反光件5与下部放置槽13之间的抵接点。第一接触点101、第二接触点102、第三接触点103和第四接触点104使弧形漫反射面51具有在腔体100内从上往下单调减小的曲率。

在灯罩主体1在上端卡位12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为长形槽,安装槽11延水平横向延伸,安装槽11在朝向弧形漫反射面5的一侧设置有光源出射口113,光源出射口113,且光源出射口113处设置在第一插装槽112,安装槽11用于贴装发光件6,第一插装槽112用于插装透光件7,发光件6为LED灯源,发光件6发出的光线可透过透光件7从光源出射口113处射出,到达弧形漫反射面5、第二漫反射面21以及第三漫反射面31处,最后形成漫反射光,从漫反射灯中射出。

参见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漫反射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转摆组件4包括固定座42和转动件41,灯罩主体1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部件14,转动件41通过螺栓实现与连接部件14之间的可锁紧转动连接,且转动件41与连接部件14之间的第二转轴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横向;转动件41与固定座42之间通过螺栓实现可锁紧的转动连接,且转动件41与固定座42之间的第一转轴的延伸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一转轴垂直于第二转轴。灯罩10相对于转动件41之间的最大可摆动角度为135度,灯罩10相对于固定座42之间的最大可转动角度为355度。

参见图7和图8,图7为本实用新型漫反射灯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工作原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漫反射灯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工作原理图。结合图3,当漫反射灯110吊装在天花板上而使其灯罩的腔体100开口朝向墙壁200时,弧形漫反射面51可将发光件的光线反射,形成具有光束角度A的出射光,光束角度A的范围为60度至100度,出射光至少覆盖墙壁200的在水平线L以下的大部分区域,放置于墙壁200上的展示品得到打光且光线均匀柔和,同时漫反射灯不对展示品造成视觉阻碍。

参见图9,图9为本实用新型漫反射灯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工作原理图。结合图3,当漫反射灯110挂装在墙壁上而使其灯罩的腔体100开口朝向天花板300时,弧形漫反射面51可将发光件的光线反射形成具有光束角度B的出射光,光束角度B的范围为60度至100度,出射光至少覆盖天花板300的大部分区域,天花板300或其上的展示品得到打光且光线均匀柔和,同时漫反射灯不对展示品造成视觉阻碍。

侧倾且具有大光束角度使漫反射灯的投射效果更佳,漫反射灯还可用于走道、货架的照明等。

漫反射灯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10,图10为本实用新型漫反射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漫反射灯包括有灯罩70以及安装在灯罩70上端的固定连接座80,灯罩70的具体结构以及灯罩70的内部结构与第一实施例漫反射灯的灯罩结构相同,故不赘述;固定连接架80上端设置有螺栓固定盘,可通过螺栓将漫反射灯固定安装于墙体、天花板或其他固定场地中。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