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安装的LED车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2435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安装的LED车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车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安装的LED车灯。



背景技术:

虽然LED的发展,其应用在各种照明场合越来越广泛,汽车灯也开始设有LED;目前LED车灯在安装时,由于LED车灯总成内部空间有限,在安装时需要将其连接结构与安装空间的安装位进行对准,目前的LED车灯的连接结构为固定结构,不能进行位置变化,因此在安装时需要非常的仔细,否则一旦位置错位,就需要重新安装,给安装带来较大难度,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安装的LED车灯,该LED车灯降低安装难度,安装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安装的LED车灯,包括车灯壳体,车灯壳体内设有用于安装光源电路板的安装空间,车灯壳体的端部设有用于LED露出的安装孔;车灯壳体套接有连接件,且车灯壳体设有用于定位连接件的定位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套接在车灯壳体上的定子,所述定子包括与车灯壳体相配合的套壳,套壳的侧面设有定位孔,所述车灯壳体设有与定位孔相配合的凸点,当定子套进LED车灯壳体时,凸点卡入定位孔。

优选地,套壳的下端设有辅助将凸点导入定位空的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车灯壳体的侧面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定位柱,定位柱的端部向外凸起形成所述的凸点,定位柱插入定位孔且凸点位于定位孔外。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套接在车灯壳体上的转子,转子的中部设有套孔且转子可相对车灯壳体转动;转子设有用于将转子相对LED车灯固定的固定调节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转子的侧面的穿孔,穿孔设有紧固单元,紧固单元的一端穿过转子与车灯壳体抵接。

进一步地,车灯壳体的侧面设有多个凹孔,所述紧固单元包括与穿孔螺纹连接的调节部以及用于插入凹孔的限位部。

优选地,紧固单元还包括位于调节部与限位部之间的弹性单元。

进一步地,车灯壳体的侧面设有限位块,转子的套孔侧面设有与限位块相配合的缺口,套孔的中部设有与限位块相配合的环形槽,缺口与环形槽连通。

进一步地,转子的侧面向外延伸有多个卡脚。或者,所述转子的上端向上延伸出内套筒,内套筒套接有外套筒,外套筒的侧面向外延伸有固定环以及卡脚。或者,转子的上端向上延伸出连接筒,连接筒的上端向外延伸出多个卡脚。

进一步地,车灯壳体包括左半壳和右半壳,左半壳和右半壳均设有凹槽,两个凹槽拼接为用于容置光源电路板的容置槽,所述光源电路板的正面、背面中的至少一面设有沿着光源电路板长度方向设置的导热层,所述凹槽设有与导热层相配合的凸棱,当光源电路板固定于容置槽时,导热层与凸棱抵接。

优选地,为方便将车灯壳体固定,本技术方案中还设置了用于与车灯壳体套接的固定筒,固定筒套于转子内或套于固定环内。

优选地,光源电路板包括铜基板;铜基板正面、背面均设有导热绝缘层,导热绝缘层外设有线路层和位于一端的LED,导热绝缘层的另一端设有焊盘,且LED通过线路层与焊盘连接;所述导热绝缘层、线路层外均覆盖有绝缘层,且导热绝缘层、绝缘层均设有与导热层相配合的镂空部。

优选地,左半壳、右半壳的端部分布设有左半罩体、右半罩体;左半罩体和右半罩体拼合呈罩体,罩体设有多个通风孔和散热翅片。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绝缘层外设置有n颗LED,n>2且为自然数;当LED数量为奇数时,LED呈三角形分布;当LED数量为偶数时,LED呈矩形分布,矩形分布的LED在纵向、横向上分布的数量分别为m1、m2,且m1<=m2<=m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套接连接件,连接件可相对壳体进行位置调整,在定位结构的辅助下进行固定。使得连接件在安装时方便位置调整,降低安装难度、安装方便快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定子与车灯壳体相配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一种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定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一种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一种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一种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施例的车灯壳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左半壳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右半壳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光源电路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光源电路板上的LED分布的一种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车灯壳体;11——凹孔;12——限位块;2——转子;21——卡脚;22——环形槽;23——穿孔;24——缺口;25——内套筒;26——连接筒;3——紧固单元;31——调节部;32——弹性单元;33——限位部;4——外套筒;5——固定筒;6——定子;13——防呆凸块;14——安装孔;61——定位孔;62——套孔;63——斜面;71——凸点;7——定位柱;64——套壳;15——右半壳;16——左半壳;17——安装孔;8——罩体;161——凹槽;162——凸棱;81——散热翅片;82——通风孔;9——光源电路板;91——铜基板;92——焊盘;93——线路层;94——导热层;95——绝缘层;96——LED。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14所示。

实施例:一种快速安装的LED车灯,包括车灯壳体1,车灯壳体1内设有用于安装光源电路板9的安装空间,车灯壳体1的端部设有用于LED96露出的安装孔17;车灯壳体1套接有连接件,且车灯壳体1设有用于定位连接件的定位结构。

本技术方案中,将目前的LED车灯上的连接结构改变为连接件,形成分体结构,连接件在与车灯壳体1连接时,采用定位结构对其进行引导定位。从而使得连接结构可以准确的对准安装空间的安装位;降低安装难度,安装快速方便。

参见图1至图3,所述连接件包括套接在车灯壳体1上的定子6,所述定子6包括与车灯壳体1相配合的套壳64,套壳64的侧面设有定位孔61,所述车灯壳体1设有与定位孔61相配合的凸点71,当定子6套进LED车灯壳体1时,凸点71卡入定位孔61。

本技术方案之一,采用定子6结合的方式;在固定LED车灯时,先将LED车灯放入安装空间,并调整好角度;然后将定子6通过中部的套孔62逐步套入车灯壳体1,套入时,定子6的定位孔61与大致在一条线上;在定位孔61接近凸点时,时不时的转动定子6,以使得定位孔61与凸点71配合,以达到准确安装定子6的目的。

参见图3,优选地,套壳64的下端设有辅助将凸点71导入定位空的斜面63。

参见图2,所述车灯壳体1的侧面设有安装孔14,安装孔14内设有定位柱7,定位柱7的端部向外凸起形成所述的凸点71,定位柱7插入定位孔61且凸点71位于定位孔61外。

凸点71的形成采用定位柱7插入安装孔14,该结构可以调整凸点71的凸起高度,如定位柱7设置外螺纹,安装孔14设有内螺纹,通过螺纹连接调整定位柱7的深度或凸点71的高度。其次,此种结构方式,便于加工和成型车灯壳体1,只需要在后期加工一个安装孔14即可。

优选地,为方便定子6套入车灯壳体,车灯壳体的侧面设有防呆凸块13。定子6在套入时,如果方向差别太大,在防呆凸块13的作用下,可防止其方向偏差太大。

参见图4至图9,所述连接件包括套接在车灯壳体1上的转子2,转子2的中部设有套孔且转子2可相对车灯壳体1转动;转子2设有用于将转子2相对LED车灯固定的固定调节结构。

本技术方案之二,采用转子2进行固定调节;转子2用于将LED车灯固定于安装空间;转子2在前期安装时,可以没有方向性,在安装后,将转子2的角度调整好,然后采用固定调节结构将转子2与车灯壳体1相对固定。从而避免在安装时进行仔细调整,且安装简单快速。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转子2的侧面的穿孔23,穿孔23设有紧固单元3,紧固单元3的一端穿过转子2与车灯壳体1抵接。

在转子2侧面的穿孔23,通过侧面进行固定,方便操作。

参见图7,车灯壳体1的侧面设有多个凹孔11,所述紧固单元3包括与穿孔23螺纹连接的调节部31以及用于插入凹孔11的限位部33。

调节部31和限位部33可以为一体,也可以为分体。

参见图5、图9;紧固单元3还包括位于调节部31与限位部33之间的弹性单元32。

紧固单元3可以采用一端带有螺纹的螺杆或螺栓,穿孔23设置有内螺纹,通过旋入穿孔23,另一端插入凹孔11,达到将转子2固定于车灯壳体1上的目的。当然也可以采用螺钉、弹簧和钢珠的组合,这种三种可以更换同种类型的物件,如螺栓、气弹簧、弹片、带有球面的固定柱等;限位部33在弹性单元32的推力下插入凹孔11内,通过调整调节部31在穿孔23位置,调节弹性单元32的推力,以及调整限位部33对凹孔11的压力。在紧固前,调节部31位于穿孔23前端,限位部33保持松弛的状态,转子2可相对车灯壳体1转动。在紧固时,旋紧调节部31,限位部33在弹性单元32的推力下,与凹孔11侧面之间保持较大压力。

进一步地,车灯壳体1的侧面设有限位块12,转子2的套孔侧面设有与限位块12相配合的缺口24,套孔的中部设有与限位块12相配合的环形槽22,缺口24与环形槽22连通。

为了防止转子2在转动过程中沿着车灯壳体1的长度方向上晃动,这里设置了限位块12;当转子2逐步套于车灯壳体1时,转子2的下端与限位块12抵接,旋转转子2直到套孔的缺口24与限位块12相对,然后转子2继续沿着车灯壳体11移动,限位块12通过缺口24进入环形槽22,并卡于环形槽22内。

进一步地,转子2的侧面向外延伸有多个卡脚21。或者,所述转子2的上端向上延伸出内套筒25,内套筒25套接有外套筒4,外套筒4的侧面向外延伸有固定环以及卡脚21。或者,转子2的上端向上延伸出连接筒26,连接筒26的上端向外延伸出多个卡脚21。

转子2在固定时,需要设置卡脚21进行固定,卡脚21有多种设置方法,本实施例中,列出三种设置方法。1、直接从转子2的下端上向外延伸卡脚21;2、通过外套管设置卡脚21;3、从转子2的上端向外延伸卡脚21。

进一步地,车灯壳体1包括左半壳16和右半壳15,左半壳16和右半壳15均设有凹槽161,两个凹槽161拼接为用于容置光源电路板9的容置槽,所述光源电路板9的正面、背面中的至少一面设有沿着光源电路板9长度方向设置的导热层94,所述凹槽161设有与导热层94相配合的凸棱162,当光源电路板9固定于容置槽时,导热层94与凸棱162抵接。

在光源电路板9上设置导热层94,并直接与壳体的凸棱162抵接,使得光源电路板9发出的热量直接传导给壳体,减小热阻;提高散热效率。

优选地,为方便将车灯壳体1固定,本技术方案中还设置了用于与车灯壳体1套接的固定筒5,固定筒5套于转子2内或套于固定环内。固定筒5可以对车灯壳体1进行辅助固定。

优选地,光源电路板9包括铜基板91;铜基板91正面、背面均设有导热绝缘层,导热绝缘层外设有线路层93和位于一端的LED96,导热绝缘层的另一端设有焊盘92,且LED96通过线路层93与焊盘92连接;所述导热绝缘层、线路层93外均覆盖有绝缘层95,且导热绝缘层、绝缘层95均设有与导热层94相配合的镂空部。

本技术方案中采用铜基板91作为散热基板,导热绝缘层可采用如散热硅胶之类。导热绝缘层、绝缘层的镂空部将铜基板91的一部分裸露出来,该裸露出来的部分即为散热层,无需额外设置导热层94。

优选地,左半壳16、右半壳15的端部分布设有左半罩体、右半罩体;左半罩体和右半罩体拼合呈罩体8,罩体8设有多个通风孔82和散热翅片81。

设置罩体8可以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性能;其次,罩体8内可以设置风扇,进一步地提高散热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绝缘层外设置有n颗LED96,n>2且为自然数;当LED96数量为奇数时,LED96呈三角形分布;当LED96数量为偶数时,LED96呈矩形分布,矩形分布的LED96在纵向、横向上分布的数量分别为m1、m2,且m1<=m2<=m1+1;m1、m2均为自然数。

为了增加LED96车灯照度,减少光源浪费,本技术方案对LED96车灯的LED96光源分布进行优化;使得LED96投射的光线在预定区域更加的集中。如当LED96数量为3个时,呈品字的三角形;当为4个时,呈正方形设置。从而有效增加LED车灯照度。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