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太阳能便携灯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2814发布日期:2018-06-19 22:53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太阳能便携灯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便携灯领域,具体涉及一体式太阳能便携灯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太阳能灯是由太阳能电池板转换为电能。在白天,即使是在阴天,这个太阳能发电机(太阳能板)收集,存储需要的能量。因此,太阳产生能量,是用来生产电力。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安全、环保新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太阳能灯工作原理简单,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制成的太阳能电池,白天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辐射能并转化为电能输出,经过充放电控制器储存在蓄电池中。

由于一体式便携太阳能灯需要通过在太阳能充电,而在照射下太阳能板温度高达50℃以上,而由于是便携式一体结构,电池通常位于太阳能板下方,由于热辐射和热传导效果,电池温度会大幅度升高。当温度过高时,电池的寿命受温度影响严重,如果继续升高还可能导致电池爆炸。目前大部分的一体式便携太阳能灯(太阳能一体式便携灯)都没考虑到在太阳下工作的散热问题,特别是储能电池的散热,从而造成灯具的寿命大大缩短,安全系数也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电池寿命长,生产组装容易的一体式太阳能便携灯的散热结构。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体式太阳能便携灯的散热结构,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太阳能板、灯体电路板、电池,所述太阳能板固定设置在上壳体上方,所述灯体电路板和电池固定设置在上壳体、下壳体之间,所述太阳能板、电池分别与灯体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太阳能板与上壳体之间设置有隔热板,所述上壳体两侧边壁上设置有复数个散热孔;

所述隔热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增强热空气对流散热的对流孔。

作为优选,所述隔热板呈倒V字型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的横截面为内径逐渐增大的U型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与太阳能板之间形成一个散热腔体,所述上壳体与太阳能板的间距为10-30mm。

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两端设置有挂绳孔,所述挂绳孔之间设置有挂绳。

作为优选,所述下壳体一侧设置有防水按键区,所述下壳体还设置有复数个平放和斜放固定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隔热板将上壳体与太阳能板之间分隔开来,使太阳能板与隔热板,隔热板与上壳体之间形成一个分隔的空间,配合隔热板的散热效果能更加有效地散热;同时隔热板上设置有对流孔,上壳体两侧设置有散热孔,均能快速散热,有效的降低了电池的温度,增加了电池的寿命,提高了便携太阳能灯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为一体式太阳能便携灯的散热结构,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太阳能板3、灯体电路板4、电池5,所述太阳能板3固定设置在上壳体1上方,所述灯体电路板4和电池固定设置在上壳体1、下壳体2之间,所述太阳能板3、电池5分别与灯体电路板4电连接,所述太阳能板3与上壳体1之间设置有隔热板6,所述上壳体1两侧边壁上设置有复数个散热孔7;

所述隔热板6上还设置有用于增强热空气对流散热的对流孔8。

为了使空气对流效果更佳,所述隔热板6呈倒V字型结构,所述隔热板6与上壳体1之间为卡扣连接。倒V字型有利于热空气沿着隔热板边沿从对流孔快速扩散出去,同时增大了隔热板与下壳体之间的空间体积,更有利于散热,使用卡扣连接,方便使用者快速安装及更换隔热板。

为了使上壳体的散热效果更佳,所述上壳体1的横截面为内径逐渐增大的U型结构9。U型结构的边壁呈弧形结构,便于热空气流动,进一步加强空气自动对流散热的效果。

为了使空间最有效化利用,所述上壳体1与太阳能板3之间形成一个散热腔体10,所述上壳体1与太阳能板3的间距为10-30mm。这个范围内灯体既不会过大,同时又能有效散热保持电池在安全工作温度内。

为了更加便携,所述上壳体1两端设置有挂绳孔11,所述挂绳孔11之间设置有挂绳12。挂绳可以悬挂在墙上也可以提于手上,当做手电筒使用。

为了增加灯体的安全性,所述下壳体2一侧设置有防水按键区13,所述下壳体2还设置有复数个平放和斜放固定点14。防水按键区从外部隔绝水进入,固定点能防止灯体滚动,易于摆放。

本申请通过隔热板将上壳体与太阳能板之间分隔开来,使太阳能板与隔热板,隔热板与上壳体之间形成一个分隔的空间,配合隔热板的散热效果能更加有效地散热;同时隔热板上设置有对流孔,上壳体两侧设置有散热孔,均能快速散热,有效的降低了电池的温度,增加了电池的寿命,提高了便携太阳能灯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