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壳组件及点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9191发布日期:2018-07-11 02:47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灯壳组件及点光源。



背景技术:

点光源是目前非常常见的一种光源,常被用作提供照明、信息表达(如广告牌)和灯光装饰(例如舞台和KTV的灯光效果)等。

传统的点光源包括灯壳,包括灯珠在内的灯板组件安装于壳体中,灯壳包括灯壳本体,灯壳本体的侧壁上设有缺口,缺口处安装有走线封盖,走线封盖中贯穿有用于与灯板组件电连接的电线,通常走线封盖与灯壳本体间用胶体粘结固定,或者使用螺丝固定。

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胶体易老化、脱落,导致走线封盖与灯壳本体分离;使用螺丝连接走线封盖和灯壳本体,虽然可以长久将走线封盖与灯壳本体固定连接,但是,安装步骤繁琐,费时费力,不便于拆卸,螺丝与走线封盖和灯壳本体之间容易产生滑扣,特别是当反复多次拆装走线封盖和灯壳本体时,则整个灯壳本体就被废弃掉,十分浪费。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壳组件,以缓解现有技术中走线封盖易脱落和拆装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壳组件包括:灯壳本体、走线封盖和底座;

所述灯壳本体包括壳底和围壁,所述围壁沿所述壳底边缘环向延伸,所述围壁远离所述壳底的一端配合有壳盖;

所述壳盖上设有透光区域;

所述围壁设有缺口,所述走线封盖卡接于所述围壁的缺口处,所述走线封盖中贯穿有导线;

所述灯壳本体卡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用于将所述灯壳本体连接于预定安装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围壁与所述走线封盖通过滑轨滑槽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相对设置有夹臂结构;

所述围壁卡接于所述夹臂结构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夹臂结构的内侧壁设有灯壳卡接凸块,所述围壁上对应位置设有与所述灯壳卡接凸块配合的灯壳卡接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有横截面呈弯钩状的卡位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卡位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卡位结构形成的空腔连通;

其中,一个所述卡位结构的弯钩状横截面的开口朝向一个夹臂结构,另一个所述卡位结构的弯钩状横截面的开口朝向另一个夹臂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壳盖与所述围壁卡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壳组件包括:灯壳本体、走线封盖和底座;灯壳本体包括壳底和围壁,围壁沿壳底边缘环向延伸,围壁远离壳底的一端配合有壳盖;壳盖上设有透光区域;围壁设有缺口,走线封盖卡接于围壁的缺口处,走线封盖中贯穿有导线;灯壳本体卡接于底座上,底座用于将灯壳本体连接于预定安装位置。由于走线封盖与围壁的缺口处利用自身结构卡接,无需采用螺丝等第三结构将走线封盖与围壁的缺口边缘连接,组装时,将走线封盖卡在围壁的缺口处,拆卸时,直接将走线封盖上拿下即可;也无需采用胶体将走线封盖与围壁的缺口边缘粘接,因此,不存在胶体脱落导致走线封盖与围壁的缺口边缘分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光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走线封盖易脱落和拆装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光源包括:灯板组件和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灯壳组件;

所述灯板组件设置于所述灯壳组件的灯壳本体内;

所述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一侧面上电连接有灯珠,所述走线封盖内的导线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设置所述灯珠的一侧朝向所述壳盖。

进一步地,所述灯壳组件的围壁的内侧壁上设有电路板卡接凸块,所述电路板卡在所述电路板卡接凸块和所述灯壳组件的壳底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卡接凸块朝向所述壳盖的一侧设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由所述围壁向所述壳底方向倾斜延伸。

所述的点光源与上述的灯壳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灯壳组件中的灯壳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灯壳组件中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灯壳组件中的壳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灯壳组件中的走线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点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点光源中的灯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灯壳本体;11-围壁;12-壳底;13-电路板卡接凸块;14-托台;15-壳盖卡接凸块;16-灯壳卡接凹槽;17-缺口;2-壳盖;21-壳盖本体;22-壳盖卡接弯钩;3-灯板组件;31-灯珠;32-电路板;4-底座;41-底板;42-夹臂结构;43-灯壳卡接凸块;44-卡位结构;45-底座安装孔;5-走线封盖;51-封盖本体;52-封盖滑槽;53-走线排;54-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壳组件包括:灯壳本体1、走线封盖5和底座4;灯壳本体1包括壳底12和围壁11,围壁11沿壳底12边缘环向延伸,围壁11远离壳底12的一端配合有壳盖2;壳盖2上设有透光区域;围壁11设有缺口17,走线封盖5卡接于围壁11的缺口17处,走线封盖5中贯穿有导线54;灯壳本体1卡接于底座4上,底座4用于将灯壳本体1连接于预定安装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壳组件包括:灯壳本体1、走线封盖5和底座4;灯壳本体1包括壳底12和围壁11,围壁11沿壳底12边缘环向延伸,围壁11远离壳底12的一端配合有壳盖2;壳盖2上设有透光区域;围壁11设有缺口17,走线封盖5卡接于围壁11的缺口17处,走线封盖5中贯穿有导线54;灯壳本体1卡接于底座4上,底座4用于将灯壳本体1连接于预定安装位置。由于走线封盖5与围壁11的缺口17处利用自身结构卡接,无需采用螺丝等第三结构将走线封盖5与围壁11的缺口17边缘连接,组装时,将走线封盖5卡在围壁11的缺口17处,拆卸时,直接将走线封盖5上拿下即可;也无需采用胶体将走线封盖5与围壁11的缺口17边缘粘接,因此,不存在胶体脱落导致走线封盖5与围壁11的缺口17边缘分离的问题。

同时,由于灯壳本体1卡接于底座4上,而没有采用螺栓等紧固件将灯壳本体1固定于载体上,只要预先将底座4固定于指定位置,再将灯壳本体1直接卡接于底座4上即可,对灯壳本体1或者灯壳本体1中的零部件进行更换维修更加方便,无需使用扳手等工具将灯壳本体1从载体上拆下,也避免了反复拆装螺栓,造成滑扣,而需要重新打眼。

壳盖2上的透光区域可以是透明玻璃或者透明塑料等透明材质,也可以是彩色玻璃、彩色塑料薄膜等彩色透光材质,以便于点光源能够为外界提供彩色光线。

进一步地,围壁11与走线封盖5通过滑轨滑槽配合连接。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灯壳组件中的走线封盖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走线封盖5包括封盖本体51,封盖本体51相对的两边缘设有封盖滑槽5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灯壳组件中的灯壳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围壁11上的缺口17边缘设有与封盖滑槽52配合的条状滑块,条状滑块滑动配合于封盖滑槽52中,实现封盖本体51与缺口17边缘的卡接。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封盖本体51上贯穿有扁排状的走线排53,导线54从走线排53中穿过,导线54与走线排53之间做水密处理,以避免外界水顺着导线54进入灯壳本体1内,而对灯板组件3等造成侵蚀,走线排53可以采用防腐橡胶材料制成,防腐橡胶具有弹性,同时耐腐蚀,可以与导线54更紧密的接触。

进一步地,底座4包括底板41,底板41上相对设置有夹臂结构42;围壁11卡接于夹臂结构42之间。

具体地,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灯壳组件中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夹臂结构42横截面呈圆弧形,两个夹臂结构42相对设置底板41两端,且夹臂结构42的凹侧相对设置;夹臂结构42的内侧壁设有灯壳卡接凸块43,围壁11上对应位置设有与灯壳卡接凸块43配合的灯壳卡接凹槽16,围壁11通过灯壳卡接凹槽16卡接于灯壳卡接凸块43处。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灯壳卡接凸块43的上表面具有由围壁11斜向底板41方向倾斜过渡的坡面,如图1所示,灯壳卡接凹槽16与壳底12之间设有卡接挡块,该卡接挡块具有由外表面向壳底12内侧倾斜过渡的坡面,灯壳卡接凸块43的坡面与灯壳卡接凹槽16对应的卡接挡块的坡面配合,有利于将灯壳卡接凸块43进入灯壳卡接凹槽16中。

进一步地,底板41上设有横截面呈弯钩状的卡位结构44。

具体地,如图2所示,卡位结构44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卡位结构44形成的空腔连通;其中,一个卡位结构44的弯钩状横截面的开口朝向一个夹臂结构42,另一个卡位结构44的弯钩状横截面的开口朝向另一个夹臂结构42。对于玻璃墙等无法不便于打眼的载体,就不能使用螺栓等紧固件将底座4固定于玻璃墙上,此时,可以在玻璃墙侧壁悬挂钢丝绳等绳体,绳体中部穿过卡位结构44的侧面的开口进入其中的空腔,而不必使绳体的端部一个一个穿过卡位结构44的空腔,操作更加灵活化,两个卡位结构44的弯钩状横截面的开口朝向相反,可以对绳体作双向限位,避免绳体从卡位结构44中脱落。

进一步地,底板41上设有底座安装孔45,通过螺栓等紧固件穿过底座安装孔45可以将底座4安装于墙体等载体上。

作为第一种实施方式,壳盖2与围壁11卡接。具体地,如图1所示,围壁11的外侧壁具有多个壳盖卡接凸块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灯壳组件中的壳盖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壳盖2包括壳盖本体21和壳盖卡接弯钩22,壳盖卡接弯钩22的弯向壳盖本体21内侧,多个壳盖卡接弯钩22分布于壳盖本体21下边缘,且壳盖卡接凸块15和壳盖卡接弯钩22一一对应;将壳盖卡接弯钩22卡在壳盖卡接凸块15处,即完成对壳盖2与围壁11的卡接;进一步地,壳盖卡接弯钩22的下表面具有由外向内斜向上的过渡坡面,壳盖卡接凸块15的上表面具有由围壁11向外且斜向下的过渡坡面,壳盖卡接弯钩22的下表面与壳盖卡接凸块15上表面相对,向下压壳盖卡接弯钩22,壳盖卡接弯钩22的过渡坡面与壳盖卡接凸块15的过渡坡面配合,有利于壳盖卡接弯钩22到达壳盖卡接凸块15下方,从而壳盖卡接凸块15将壳盖卡接弯钩22卡住。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壳盖2通过螺纹配合于围壁11上。

实施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点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点光源中的灯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点光源包括:灯板组件3和实施例一提供的灯壳组件;灯板组件3设置于灯壳组件的灯壳本体1内;灯板组件3包括电路板32,电路板32的一侧面上电连接有灯珠31,走线封盖5内的导线54与电路板32电连接,电路板32设置灯珠31的一侧朝向壳盖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壳组件包括:灯壳本体1、走线封盖5和底座4;灯壳本体1包括壳底12和围壁11,围壁11沿壳底12边缘环向延伸,围壁11远离壳底12的一端配合有壳盖2;壳盖2上设有透光区域;围壁11设有缺口17,走线封盖5卡接于围壁11的缺口17处,走线封盖5中贯穿有导线54;灯壳本体1卡接于底座4上,底座4用于将灯壳本体1连接于预定安装位置。由于走线封盖5与围壁11的缺口17处利用自身结构卡接,无需采用螺丝等第三结构将走线封盖5与围壁11的缺口17边缘连接,组装时,将走线封盖5卡在围壁11的缺口17处,拆卸时,直接将走线封盖5上拿下即可;也无需采用胶体将走线封盖5与围壁11的缺口17边缘粘接,因此,不存在胶体脱落导致走线封盖5与围壁11的缺口17边缘分离的问题。

进一步地,灯壳组件的围壁11的内侧壁上设有电路板卡接凸块13,电路板32卡在电路板卡接凸块13和灯壳组件的壳底12之间。

进一步地,电路板卡接凸块13朝向壳盖2的一侧设有导向面,导向面由围壁11向壳底12方向倾斜延伸。电路板卡接凸块13上导向面的设置有利于将电路板32按到电路板卡接凸块13下侧。

具体地,如图1所示,围壁11的内侧壁设有托台14和电路板卡接凸块13,电路板卡接凸块13位于托台14上表面的上方,将电路板32卡在电路板卡接凸块13和灯壳组件的托台14之间,托台14的设置便于人手进入电路板32下,将电路板32取下。

进一步地灯珠31为LED灯珠,LED即发光二极管,是利用半导体同质PN(P即Positive;N即Negative)结、异质PN结、金属-半导体结、金属-绝缘体-半导体结制成的发光器件。其工作原理以及某些电学特性与一般晶体二极管相同,但是,使用的晶体材料不同。LED包括可见光、不可见光、激光等不同类型,生活中常见的为可见光LED。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颜色决定于所用材料,目前有黄、绿、红、橙、蓝、紫、青蓝、白、全彩等多种颜色,可以制成长方形、圆形等各种形状。LED具有寿命长,体小量轻,耗电量小(节能),成本低等优点,且工作电压低,发光效率高,发光响应时间极短,工作温度范围宽,光色纯,结构牢固(抗冲击、耐振动),性能稳定可靠等一系列特性,倍受人们的青睐。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点光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或变更。本实用新型包括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各种变形和变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