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铁钴掺杂锂电池正极极片的野外宿营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8325发布日期:2018-11-27 21:29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使用铁钴掺杂锂电池正极极片的野外宿营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野外宿营越来越流行。出于安全考虑,野外宿营时不可缺少照明装置。CN103807608A公开了一种野外照明灯具,包括主灯体、多个第一支杆及泛光罩;主灯体包括灯壳及光源;灯壳为一端开口的壳体;光源收容于灯壳内,光源发射出的光通过灯壳的开口射出;多个第一支杆为长条状,第一支杆的一端可拆卸地设置于灯壳上。CN106838785A公开了一种野外用照明灯,包括灯杆、灯具、电器箱和太阳能板,灯具、电器箱和太阳能板均固定在灯杆上,且灯具位于灯杆的上端,电器箱内设有蓄电池和控制器。CN207378548U公开了一种野外照明设备,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电源模块、设置于壳体的一端并与电源模块电路连接的发光部件、设置于壳体内并与电源模块电路连接且用于向外界发出预设频率的超声波信号、以模拟蚊虫天敌发声频率的驱蚊模块。以上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电源的续航时间都是比较有限的;电源的电极在高压实条件下内部的孔隙率降低,甚至出现局部的孔隙消失,导致电解液浸润困难;另外,所用的电极粘结剂的安全性能较差,进而使得锂电池的安全性能降低。技术实现要素:为了克服
背景技术
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铁钴掺杂锂电池正极极片的野外宿营照明装置。本发明所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使用铁钴掺杂锂电池正极极片的野外宿营照明装置,包括灯体,所述灯体的前端安装有前罩,所述前罩内安装LED发光模块,所述前罩的前表面安装透明的灯罩;所述灯体内部安装有内腔座,内腔座上固定安装用于安装干电池的内腔,灯体的后端通过后盖封闭,后盖内安装有后盖座;干电池两端电极分别接触内腔座和后盖座上的电极片;灯体内还设置有锂电池;灯体还设置有交流供电模块,所述锂电池的正电极采用铁钴掺杂锂电池正极极片。所述铁钴掺杂锂电池正极极片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制备:将500-550重量份磷酸亚铁锂、500-550重量份钴酸锂、15-20重量份碳黑、5-10重量份碳酸氢铵、15-20重量份铽掺杂聚合物结合剂、400-500重量份N-甲基吡咯烷酮,在25-40℃下搅拌3-8小时,检测其粘度,若粘度太高使用N-甲基吡咯烷酮进行调节,使浆料最终粘度为8000-9000cps,然后将配制好的浆料涂布在15μm厚的铝箔集流体上,涂均匀后将所述铝箔集流体放置在45-85℃下进行烘干,然后进行碾压、分条,得到所述铁钴掺杂锂电池正极极片。将25-30重量份间甲酚、25-30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4-10重量份双(4-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5-10重量份二乙烯基苯、6-12重量份4,4’-二氨基二苯醚、0.1-0.6份有机硅季铵盐改性水合三醋酸铽、0.01-0.05份的1-叔丁基-4-甲基吲哚、0.02-0.06份的聚氧异亚丁基/亚甲基脲共聚物、0.01-0.05份的乙酸-2-蒎烯-10-醇酯、10-15重量份二苯醚四甲酸二酐依次加入反应装置中,在加料过程中,每加完一种组分均在室温下进行搅拌,使组分混合均匀,然后升温至50-55℃,在搅拌条件下反应1-6h,再加入3-8重量份苯甲酸,升温至160-180℃,继续搅拌反应16-24h,终止反应,将反应液用甲醇进行沉淀,得到铽掺杂聚合物结合剂。所述灯体内设置有供电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控制模块控制连接所述LED发光模块,供电控制模块同时控制连接干电池供电组件,锂电池供电组件和交流电供电模块。所述后盖上还设置有挂钩,挂钩用于灯体的悬挂使用。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装置采用了干电池、锂电池和交流供电三种模式,能够延长照明时间;采用的新型电极极片内部孔隙分别均匀,而且孔隙率比普通电极高;另外,采用安全性能优异的铽掺杂聚合物结合剂用于制作电极极片,进一步提高了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使用铁钴掺杂锂电池正极极片的野外宿营照明装置,包括灯体,所述灯体的前端安装有前罩,所述前罩内安装LED发光模块,所述前罩的前表面安装透明的灯罩;所述灯体内部安装有内腔座,内腔座上固定安装用于安装干电池的内腔,灯体的后端通过后盖封闭,后盖内安装有后盖座;干电池两端电极分别接触内腔座和后盖座上的电极片;灯体内还设置有锂电池;灯体还设置有交流供电模块,所述锂电池的正电极采用铁钴掺杂锂电池正极极片;所述灯体内设置有供电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控制模块控制连接所述LED发光模块,供电控制模块同时控制连接干电池供电组件,锂电池供电组件和交流电供电模块;所述后盖上还设置有挂钩,挂钩用于灯体的悬挂使用;所述灯体内设置有供电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控制模块控制连接所述LED发光模块,供电控制模块同时控制连接干电池供电组件,锂电池供电组件和交流电供电模块。所述铁钴掺杂锂电池正极极片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制备:将525重量份磷酸亚铁锂、525重量份钴酸锂、18重量份碳黑、8重量份碳酸氢铵、18重量份铽掺杂聚合物结合剂、450重量份N-甲基吡咯烷酮,在30℃下搅拌6小时,检测其粘度,若粘度太高使用N-甲基吡咯烷酮进行调节,使浆料最终粘度为8600cps,然后将配制好的浆料涂布在15μm厚的铝箔集流体上,涂均匀后将所述铝箔集流体放置在60℃下进行烘干,然后进行碾压、分条,得到所述铁钴掺杂锂电池正极极片。所述铽掺杂聚合物结合剂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制备:将28重量份间甲酚、28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7重量份双(4-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8重量份二乙烯基苯、9重量份4,4’-二氨基二苯醚、0.2份有机硅季铵盐改性水合三醋酸铽、0.03份的1-叔丁基-4-甲基吲哚、0.03份的聚氧异亚丁基/亚甲基脲共聚物、0.02份的乙酸-2-蒎烯-10-醇酯、13重量份二苯醚四甲酸二酐依次加入反应装置中,在加料过程中,每加完一种组分均在室温下进行搅拌,使组分混合均匀,然后升温至53℃,在搅拌条件下反应3h,再加入6重量份苯甲酸,升温至170℃,继续搅拌反应20h,终止反应,将反应液用甲醇进行沉淀,得到铽掺杂聚合物结合剂。实施例2一种使用铁钴掺杂锂电池正极极片的野外宿营照明装置,包括灯体,所述灯体的前端安装有前罩,所述前罩内安装LED发光模块,所述前罩的前表面安装透明的灯罩;所述灯体内部安装有内腔座,内腔座上固定安装用于安装干电池的内腔,灯体的后端通过后盖封闭,后盖内安装有后盖座;干电池两端电极分别接触内腔座和后盖座上的电极片;灯体内还设置有锂电池;灯体还设置有交流供电模块,所述锂电池的正电极采用铁钴掺杂锂电池正极极片;所述灯体内设置有供电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控制模块控制连接所述LED发光模块,供电控制模块同时控制连接干电池供电组件,锂电池供电组件和交流电供电模块;所述后盖上还设置有挂钩,挂钩用于灯体的悬挂使用;所述灯体内设置有供电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控制模块控制连接所述LED发光模块,供电控制模块同时控制连接干电池供电组件,锂电池供电组件和交流电供电模块。所述铁钴掺杂锂电池正极极片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制备:将500重量份磷酸亚铁锂、500重量份钴酸锂、15重量份碳黑、5重量份碳酸氢铵、15重量份铽掺杂聚合物结合剂、400重量份N-甲基吡咯烷酮,在25℃下搅拌3小时,检测其粘度,若粘度太高使用N-甲基吡咯烷酮进行调节,使浆料最终粘度为8000cps,然后将配制好的浆料涂布在15μm厚的铝箔集流体上,涂均匀后将所述铝箔集流体放置在45℃下进行烘干,然后进行碾压、分条,得到所述铁钴掺杂锂电池正极极片。所述铽掺杂聚合物结合剂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制备:将25重量份间甲酚、25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4重量份双(4-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5重量份二乙烯基苯、6重量份4,4’-二氨基二苯醚、0.1份有机硅季铵盐改性水合三醋酸铽、0.01份的1-叔丁基-4-甲基吲哚、0.02份的聚氧异亚丁基/亚甲基脲共聚物、0.01份的乙酸-2-蒎烯-10-醇酯、10重量份二苯醚四甲酸二酐依次加入反应装置中,在加料过程中,每加完一种组分均在室温下进行搅拌,使组分混合均匀,然后升温至50℃,在搅拌条件下反应1h,再加入3重量份苯甲酸,升温至160℃,继续搅拌反应16h,终止反应,将反应液用甲醇进行沉淀,得到铽掺杂聚合物结合剂。实施例3一种使用铁钴掺杂锂电池正极极片的野外宿营照明装置,包括灯体,所述灯体的前端安装有前罩,所述前罩内安装LED发光模块,所述前罩的前表面安装透明的灯罩;所述灯体内部安装有内腔座,内腔座上固定安装用于安装干电池的内腔,灯体的后端通过后盖封闭,后盖内安装有后盖座;干电池两端电极分别接触内腔座和后盖座上的电极片;灯体内还设置有锂电池;灯体还设置有交流供电模块,所述锂电池的正电极采用铁钴掺杂锂电池正极极片;所述灯体内设置有供电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控制模块控制连接所述LED发光模块,供电控制模块同时控制连接干电池供电组件,锂电池供电组件和交流电供电模块;所述后盖上还设置有挂钩,挂钩用于灯体的悬挂使用;所述灯体内设置有供电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控制模块控制连接所述LED发光模块,供电控制模块同时控制连接干电池供电组件,锂电池供电组件和交流电供电模块。所述铁钴掺杂锂电池正极极片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制备:将550重量份磷酸亚铁锂、550重量份钴酸锂、20重量份碳黑、10重量份碳酸氢铵、20重量份铽掺杂聚合物结合剂、500重量份N-甲基吡咯烷酮,在40℃下搅拌8小时,检测其粘度,若粘度太高使用N-甲基吡咯烷酮进行调节,使浆料最终粘度为9000cps,然后将配制好的浆料涂布在15μm厚的铝箔集流体上,涂均匀后将所述铝箔集流体放置在85℃下进行烘干,然后进行碾压、分条,得到所述铁钴掺杂锂电池正极极片。所述铽掺杂聚合物结合剂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制备:将30重量份间甲酚、30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10重量份双(4-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10重量份二乙烯基苯、12重量份4,4’-二氨基二苯醚、0.6份有机硅季铵盐改性水合三醋酸铽、0.05份的1-叔丁基-4-甲基吲哚、0.06份的聚氧异亚丁基/亚甲基脲共聚物、0.05份的乙酸-2-蒎烯-10-醇酯、15重量份二苯醚四甲酸二酐依次加入反应装置中,在加料过程中,每加完一种组分均在室温下进行搅拌,使组分混合均匀,然后升温至55℃,在搅拌条件下反应6h,再加入8重量份苯甲酸,升温至180℃,继续搅拌反应24h,终止反应,将反应液用甲醇进行沉淀,得到铽掺杂聚合物结合剂。对比例1制备组分中不包含铽掺杂聚合物结合剂,其它同实施例1。对比例2制备组分中不包含有机硅季铵盐改性水合三醋酸铽,其它同实施例1。对比例3制备组分中不包含1-叔丁基-4-甲基吲哚碳酸氢铵,其它同实施例1。对比例4制备组分中不包含聚氧异亚丁基/亚甲基脲共聚物,其它同实施例1。对比例5制备组分中不包含乙酸-2-蒎烯-10-醇酯其它同实施例1。对比例6使用普通锂电池正极极片,其它同实施例1。表:不同工艺制得的铁钴掺杂锂电池正极极片的压实密度和孔隙率的对比结果。编号压实密度/(g/cm3)孔隙率/%实施例13.625.0实施例23.224.2实施例33.825.8对比例12.723.5对比例23.124.5对比例33.124.1对比例43.024.2对比例53.124.6对比例62.522.8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