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饰控制器及其安装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56105发布日期:2019-04-09 21:41阅读:1017来源:国知局
灯饰控制器及其安装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饰控制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安装使用在自行车上、帐篷上、冰桶上或其他游戏道具等需要灯饰装饰物品上的灯饰控制器及其安装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对于自行车上、帐篷上、冰桶上或其他游戏道具等一些需要安装灯饰装饰需求的物品来说,在安装灯饰装点灯光效果的同时,也还需考虑对其灯光进行控制的灯饰控制器进行安装固定,才可真正起到灯饰装饰的效果。然而现有这些灯饰控制器的控制器安装结构存在着安装定位结构精度要求高,对可用来进行安装固定灯饰控制器的目标物品载体位置要求比较高,安装灵活性较差,通常是一个灯饰控制器仅能安装使用在一种或有限很少的可安装固定目标物品载体上,导致灯饰控制器可使用的灯饰控制场合有限,甚至是需要使用特殊的安装工具才能进行安装固定使用,安装操作维护比较麻烦等缺陷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灯饰控制器存在着可用来进行安装固定灯饰控制器的目标物品载体位置要求比较高,安装灵活性较差,通常是一个灯饰控制器仅能安装使用在一种或有限很少的可安装固定目标物品载体上,导致灯饰控制器可使用的灯饰控制场合有限,甚至是需要使用特殊的安装工具才能进行安装固定使用,安装操作维护比较麻烦等现状而提供的一种安装拆卸维修便捷灵活,可使用于多种不同目标物品载体上进行安装使用,安装定位要求低、安装操作简化便捷、甚至是无需安装工具的灯饰控制器及其安装使用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灯饰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安装固定控制器本体的控制器本体安装固定件,控制器本体安装固定件采用扣装背板和/或弹性扣装绑带,在控制器本体的一对相对向侧边或两对相对向侧边上设有用于扣装弹性扣装绑带的绑带扣装体,弹性扣装绑带上设有一排供选用的多个扣装通孔,弹性扣装绑带通过扣装通孔与两个绑带扣装体相扣装在一起用于安装固定控制器本体;扣装背板采用为具有卡槽结构的扣装结构,扣装背板上设有背板安装孔或背板安装槽,控制器本体卡装连接在扣装背板的卡槽结构上;控制器本体采用与扣装背板和/或弹性扣装绑带中的一种或两种控制器安装固定件。既可以直接使用扣装背板安装固定控制器本体,也可以使用具有一排可选用的多个扣装通孔进行配合使用控制器本体上的绑带扣装体进行将控制器本体绑紧固定在目标载体物品上,也还可以是采用两种固定方式的结合模式进行加强固定,安装拆卸维修便捷灵活,可使用于多种不同目标物品载体上进行安装使用,安装定位要求低、安装维护操作简化便捷、甚至是无需安装工具便可轻松完成安装使用及维护。本灯饰控制器可被安装使用的场合众多,例如自行车上、帐篷上、冰桶上或其他游戏道具等一些需要安装灯饰装饰需求的物品上,都可以直接使用本发明申请灯饰控制器安装使用,可安装固定使用的目标载体物品使用场合多样化程度高,而无需对不同使用场和进行单独配置不同的灯饰控制器造成的使用成本浪费,更利于使用成本的控制与资源的充分利用。对灯饰控制器所需安装固定使用的目标载体物品的要求性低。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扣装绑带采用扁平状长条形结构,在弹性扣装绑带上设有第一扣装通孔和第二扣装通孔,第一扣装通孔和第二扣装通孔共同排列成一排扣装通孔,第一扣装通孔两侧分布排列有多个第二扣装通孔,第一扣装通孔沿弹性扣装绑带长度方向的长度尺寸大于第二扣装通孔沿弹性扣装绑带长度方向的长度尺寸。提高对不同目标物品载体的安装固定使用稳定灵活有效性,无需安装工具便可轻松实现安装使用或拆卸维护,操作简单便捷。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扣装绑带采用扁平状长条形结构,在弹性扣装绑带上设有第一扣装通孔和第二扣装通孔,第一扣装通孔和第二扣装通孔共同排列成一排扣装通孔,第一扣装通孔两侧分布排列有多个第二扣装通孔;其中一侧设三个第二扣装通孔另一侧设四个第二扣装通孔,第一扣装通孔沿弹性扣装绑带长度方向的长度尺寸大于第二扣装通孔沿弹性扣装绑带长度方向的长度尺寸。提高对不同目标物品载体的安装固定使用稳定灵活有效性,无需安装工具便可轻松实现安装使用或拆卸维护,操作简单便捷。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扣装绑带采用扁平状长条形结构,在弹性扣装绑带上设有第一扣装通孔和第二扣装通孔,第一扣装通孔和第二扣装通孔共同排列成一排扣装通孔,第一扣装通孔两侧分布排列有多个第二扣装通孔;其中一侧设四个第二扣装通孔另一侧设五个第二扣装通孔,第一扣装通孔沿弹性扣装绑带长度方向的长度尺寸大于第二扣装通孔沿弹性扣装绑带长度方向的长度尺寸。提高对不同目标物品载体的安装固定使用稳定灵活有效性,无需安装工具便可轻松实现安装使用或拆卸维护,操作简单便捷。

作为优选,所述的绑带扣装体采用l字形状绑带扣装体,l字形的绑带扣装体内端与控制器本体固定连接,l字形的绑带扣装体外端向上且在外端顶部处连接延伸有向两侧凸出的扣装限位唇,形成t字形扣装限位外端,扣装限位唇距离绑带扣装体外端根部之间具有用于扣装弹性扣装绑带的隔开高度空间距离。提高与弹性扣装绑带之间的扣装固定稳定可靠有效灵活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扣装背板采用u字形槽卡装结构,在u字形槽底板上设有两个相互分开的背板安装孔或背板安装槽,在u字形槽的两侧壁体根部处均设有卡装通孔。提高控制器本体与扣装背板之间的扣装稳定可靠有效灵活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扣装背板在其中一个卡槽壁体外端上延伸设有背板扳动体。提高控制器本体与扣装背板之间的拆装维护便捷有效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控制器本体内设灯饰控制电路容置腔和电池容置腔,灯饰控制电路容置腔内设灯饰控制电路板,灯饰控制电路板上设灯饰控制操作按键,灯饰控制电路板与电池容置腔电连接,控制器本体上设有灯饰控制操作按键护帽和灯饰控制电路盒的灯饰控制线缆引出端口。提高灯饰控制器的控制使用简洁有效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控制器本体包括控制器底盒和控制器上盖,控制器底盒与控制器上盖之间设盒体密封垫圈,控制器上盖上设与控制器底盒扣紧固定的翻转扣装体,翻转扣装体包括分别设在控制器上盖对向侧边上的第一翻转扣装体和第二翻转扣装体,其中第一翻转扣装体固定连接在控制器上盖侧边处,第二翻转扣装体活动翻转连接在控制器上盖的另一对向侧边处,第二翻转扣装体上设翻转手板体与扣紧体;控制器底盒的底部外侧面上设与扣装背板相扣装的外凸底扣唇,控制器底盒的上端部对向外侧面上分别设外凸卡位转槽和外凸卡紧锁唇,其中外凸卡位转槽用于第一翻转扣装体限位旋转,外凸卡紧锁唇用于与第二翻转扣装体相扣装锁紧。提高控制器本体的安装维护使用便捷灵活有效性,提高安装拆卸维护操作简单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饰控制器安装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安装使用步骤

a在上述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的控制器本体内安装好供电使用电池后,检查灯饰控制器是否能正常工作,能正常工作的,继续执行下面的操作;

b根据灯饰控制器所需要将控制器本体安装固定使用在什么样的目标物品尺寸载体上,判断确定是使用上述技术方案之一所述扣装背板和/或弹性扣装绑带中的一种或两种控制器本体安装固定件;

c如果是确定单独使用上述技术方案之一所述扣装背板作为控制器安装固定件的话,先将扣装背板通过背板安装孔或背板安装槽安装固定在目标物品载体上后,再将控制器本体卡装进扣装背板的u字形卡槽结构上;

d如果是确定单独使用上述技术方案之一所述弹性扣装绑带作为控制器本体安装固定件的话,将弹性扣装绑带其中的一个扣装通孔与控制器本体上一侧的绑带扣装体相扣装在一起后,再将弹性扣装绑带绕过被安装固定目标物品载体外侧,使控制器本体叠合在被安装固定目标物品载体上,再将弹性扣装绑带拉伸并使其中的另一个扣装通孔与控制器本体上另一对侧的绑带扣装体相扣装起来,使弹性扣装绑带将控制器本体叠合绑紧在被安装固定目标物品载体上;

e如果是确定组合使用上述技术方案之一所述扣装背板和弹性扣装绑带一起作为控制器本体安装固定件的话,先将扣装背板通过背板安装孔或背板安装槽安装固定在目标物品载体上后,再将控制器本体卡装进扣装背板的u字形卡槽结构上;再将弹性扣装绑带其中的一个扣装通孔与控制器本体上一侧的绑带扣装体相扣装在一起后,再将弹性扣装绑带绕过被安装固定目标物品载体外侧,使控制器本体叠合在被安装固定目标物品载体上,再将弹性扣装绑带拉伸并使其中的另一个扣装通孔与控制器本体上另一对侧的绑带扣装体相扣装起来,使弹性扣装绑带将控制器本体叠合绑紧在被安装固定目标物品载体上;

在上述d步骤和e步骤中,根据实际需要将控制器本体安装固定使用在具体尺寸需求情况的目标物品载体上,而确定选择上述技术方案之一的弹性扣装绑带进行将将控制器本体叠合绑紧在被安装固定目标物品载体上;

上述安装使用步骤中对控制器本体安装固定件中的扣装背板和/或弹性扣装绑带的选择安装使用不限于按上述顺序步骤执行,具体安装使用根据实际场景需求情况而确定是使用扣装背板和/或弹性扣装绑带其中的哪一种还是两种都使用结合加强安装固定紧固效果而选择安装使用步骤;

在需要拆卸控制器本体进行维护时,对于只选用扣装背板固定安装模式的,可直接将用手控制器本体从扣装背板的卡槽中扳离分开,对于只选用弹性扣装绑带的,可直接用手先将弹性扣装绑带中的一个扣装通孔从绑带扣装体上分离开后,另一个扣装通孔无需从绑带扣装体上分离开,再取出控制器本体。

安装固定使用便捷灵活多样性,安装维护操作简单,甚至无需操作工具,徒手使用操作便可实现将灯饰控制器安装固定使用在目标物品载体上,对安装固定目标载体物品的要求低。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安装拆卸维修便捷灵活,可使用于多种不同目标物品载体上进行安装使用,安装定位要求低、安装维护操作简化便捷、甚至是无需安装工具便可轻松完成安装使用及维护。本灯饰控制器可被安装使用的场合众多,例如可以安装固定在自行车上、帐篷上、冰桶上或其他游戏道具等一些需要安装使用灯饰装饰需求的物品上,都可以直接使用本发明申请灯饰控制器安装使用,而无需对不同使用场和进行单独配置不同的灯饰控制器造成的使用成本浪费,更利于使用成本的控制与资源的充分利用。对安装固定目标载体物品的要求低,可以是安装平台,也可以是柱状物,也可以是异形物,只要扣装背板和弹性扣装绑带可以安装固定使用的目标载体物品均可被安装使用本发明灯饰控制器,既可进行安装照明使用,也可以安装变换色彩和/或灯光闪烁的灯饰效果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灯饰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灯饰控制器侧视部分炸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灯饰控制器合盖后的一种效果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灯饰控制器中扣装背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的实施例1中,一种灯饰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还包括用于安装固定控制器本体的控制器本体安装固定件,控制器本体安装固定件采用扣装背板和/或弹性扣装绑带,在控制器本体的一对相对向侧边上设有用于扣装弹性扣装绑带的绑带扣装体,弹性扣装绑带上设有多个扣装通孔,弹性扣装绑带通过扣装通孔与两个绑带扣装体相扣装在一起用于安装固定控制器本体;扣装背板采用为具有卡槽结构的扣装结构,扣装背板上设有背板安装孔或背板安装槽,控制器本体卡装连接在扣装背板的u字形卡槽结构上;控制器本体采用与扣装背板和/或弹性扣装绑带中的一种或两种控制器安装固定件。弹性扣装绑带60、60a采用扁平状长条形结构,在弹性扣装绑带上开有第一扣装通孔61和第二扣装通孔62,第一扣装通孔和第二扣装通孔共同排列成一排扣装通孔,第一扣装通孔两侧分布排列开有多个第二扣装通孔,第一扣装通孔61沿弹性扣装绑带长度方向的长度尺寸大于第二扣装通孔62沿弹性扣装绑带长度方向的长度尺寸;弹性扣装绑带60、60a的固定绑紧使用时,可先选择一个第二扣装通孔62,再根据可根据不同目标物品载体尺寸选择使用不同的另外一个第二扣装通孔62或第一扣装通孔61进行与控制器本体另一侧的绑带扣装体相扣装绑紧,弹性扣装绑带60可固定绑紧的目标产品尺寸选择余地大,安装固定控制器本体更为灵活方便;第一扣装通孔沿弹性扣装绑带宽度方向尺寸等于第二扣装通孔沿弹性扣装绑带宽度方向尺寸;一排扣装通孔可以用来根据实际所需安装固定控制器本体叠合在可被安装固定的目标物品载体上形成的总安装固定尺寸空间来确定使用哪个扣装通孔进行拉伸弹性扣装绑带后再将对应可与绑带扣装体扣装的那个扣装通孔卡入绑带扣装体上,最终使得控制器本体的一对相对向侧边上的两个绑带扣装体形成利用弹性扣装绑带对控制器本体的扣装绑紧,提高可被安装固定的目标物品载体使用多样灵活性,弹性扣装绑带具有很好的弹性拉伸与恢复回弹作用,拉伸时可进行使控制器本体与目标物品载体叠合扣装在一起,恢复回弹时可提高叠合在一起之后的锁紧稳定可靠牢固性,第一扣装通孔更大程度上提高使用尺寸扣装有效性。弹性扣装绑带60采用扁平状长条形结构,在弹性扣装绑带上开有第一扣装通孔61和第二扣装通孔62,第一扣装通孔和第二扣装通孔共同排列成一排扣装通孔,第一扣装通孔两侧分布排列有多个第二扣装通孔;其中一侧设三个第二扣装通孔另一侧设四个第二扣装通孔,第一扣装通孔沿弹性扣装绑带长度方向长度尺寸a大于第二扣装通孔沿弹性扣装绑带长度方向长度尺寸b。提高每个扣装通孔与绑带绑带扣装体20之间的扣装使用灵活有效性,可根据不同目标物品载体尺寸选择使用不同的扣装通孔进行与绑带扣装体,绑带扣装体20采用l字形状绑带扣装体,l字形状的绑带扣装体内端与控制器本体的控制器底盒外壁面固定连接,l字形状的绑带扣装体外端向上且在外端顶部处连接延伸有向两侧凸出的扣装限位唇21,形成t字形扣装限位外端,扣装限位唇21距离绑带扣装体外端根部之间具有用于扣装弹性扣装绑带的隔开高度空间距离23,提高与弹性扣装绑带之间的扣装锁紧稳定可靠有效性。l字形状的绑带扣装体外端与控制器底盒10外侧面形成容置压入弹性扣装绑带60后的绑带扣装空间24。扣装背板50采用u字形槽卡装结构,在u字形槽底板51上开有两个相互分开的背板安装孔54或背板安装槽,在u字形槽的两侧壁体52根部处均开有卡装通孔55;卡装通孔55用来卡装连接在控制器底盒10底部对向外侧面上的外凸底扣唇11,提高控制器本体与扣装背板50的扣装固定稳定可靠性。背板安装槽可提高扣装背板50本身与可安装固定目标物品载体之间的安装定位灵活有效性,提高可安装使用场合。扣装背板在其中一个卡槽壁体外端上延伸连接有背板扳动体53。控制器本体内设灯饰控制电路容置腔和电池容置腔,灯饰控制电路容置腔内安装灯饰控制电路板,控制器本体内的灯饰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灯饰控制电路,灯饰控制电路板上安装灯饰控制操作按键,灯饰控制操作按键可采用按压杆结构,灯饰控制电路板与电池容置腔的电极接线端电连接,控制器本体上安装有灯饰控制操作按键护帽90和灯饰控制电路盒的灯饰控制线缆引出端13,灯饰控制操作按键护帽90采用橡胶结构与控制器本体上的护帽通孔密封安装连接,灯饰控制操作按键护帽90与按压杆的安装位置相对应,操作按压饰控制操作按键护帽90便可实现对按压杆的按压操作控制,也即实现对灯饰控制操作按键,从而实现对灯饰控制器的灯光控制效果的便捷操作,同时灯饰控制操作按键护帽90也对压杆及控制电路提高防水密封性效果。电池容置腔内用来安装灯饰控制器所需供电直流电源的2~4节电池为灯饰控制电路板提供工作电源,灯饰控制电路容置腔上安装电路容置腔盖板70。控制器本体包括控制器底盒10和控制器上盖30,控制器底盒10与控制器上盖30之间安装连接盒体密封垫圈40,盒体密封垫圈40截断面为凸字形状结构,控制器底盒10的周壁上端面处开有下沉凹槽,下沉凹槽用于安装固定盒体密封垫圈40的凸起部分,增加盒体密封垫圈的盒体密封稳定可靠性;控制器上盖上连接有与控制器底盒扣紧固定的翻转扣装体,翻转扣装体包括分别连接在控制器上盖对向侧边上的第一翻转扣装体32和第二翻转扣装体80,其中两个第一翻转扣装体32固定连接在控制器上盖30侧边处,两个第一翻转扣装体32之间连有第一翻转连接轴33,第一翻转连接轴33与控制器上盖30侧边之间具有悬空隔开结构,第一翻转连接轴33两端头与两个第一翻转扣装体32固定连接,每两个第一翻转扣装体32和一个第一翻转连接轴33组成一副第一翻转扣装体组件,控制器上盖30同一个侧边处连接有两副第一翻转扣装体组件,用来组成将两个第一翻转连接轴33与控制器底盒10上设置的外凸卡位转槽15相旋转卡装连接,其中外凸卡位转槽15由两个向下弧形翻转体和一个向上弧形翻转体共同组合构成空间上的外凸卡位转槽15,向上弧形翻转体在空间上设在两个向下弧形翻转体中间区域位置处,提高外凸卡位转槽15用来与翻转连接轴82的旋转卡装连接安装灵活便捷有效性;第二翻转扣装体80活动翻转连接在控制器上盖的另一对向侧边处,第二翻转扣装体80包括翻转连接块81、翻转连接轴82、翻转手板体85与扣紧体83,其中翻转手板体85成弧形状向外延伸连接在翻转连接块81外端头处,翻转连接轴82连接在翻转连接轴82内端头处,第二翻转扣装体80上具有翻转手板体85与扣紧体83,翻转手板体85与扣紧体83的设置方向相反,翻转手板体85与扣紧体83分别设置在第二翻转扣装体80上的翻转连接块81两个不同面朝向上,翻转手板体85提高控制器上盖30和控制器底盒10的合盖或开盖操作维护便捷灵活有效性;翻转连接轴82的轴心线与翻转连接块81中心线之间具有空间高度差,为偏心翻转连接轴结构,翻转连接块81两外侧边均连接延伸有向外凸出的翻转连接轴82,扣紧体83的扣紧唇朝向翻转连接轴82一侧设置,提高控制器上盖30和控制器底盒10的翻转扣装稳定可靠有性;控制器底盒10的底部对向外侧面上连接有与扣装背板相扣装的外凸底扣唇11,外凸底扣唇11具有倾斜向上的外侧斜边,提高与扣装背板之间的扣装有效灵活性,两个外凸底扣唇11用来与扣装背板50上u字形槽的两侧壁体52根部均开设的卡装通孔55相卡装固定连接,外凸底扣唇11所在的控制器本体外侧面与绑带扣装体20所在的控制器本体外侧面互为十字交叉的空间分布结构,也即外凸底扣唇11和绑带扣装体20不在控制器本体同一对向外侧面处,分别设置于控制器本体的两个不同对向外侧面处,提高对控制器本体的固定紧固稳定可靠性与空间分布合理性,特别是对于需要同时使用扣装背板和弹性扣装绑带进行加固安装控制器本体的加固安装需求场合尤为显得更加合理稳定有效;用于安装第二翻转扣装体80所在一侧的控制器上盖30外侧边连接有用于活动安装连接第二翻转扣装体80中翻转连接轴82的第二翻转扣装体安装连接座31,第二翻转扣装体安装连接座31上开有与翻转连接轴82外轴面相配合的内凹弧形连接槽34,提高第二翻转扣装体80与控制器上盖30之间的活动安装连接灵活稳定有效性,提高与控制器底盒10的扣装锁紧稳定可靠灵活有效性,控制器上盖30外侧边连接有四个用于活动安装连接第二翻转扣装体80中翻转连接轴82的第二翻转扣装体安装连接座31,每两个第二翻转扣装体安装连接座31用来活动安装连接一个第二翻转扣装体80中的两个翻转连接轴82;控制器底盒的上端部对向外侧面上分别连接外凸卡位转槽15(见图2)和外凸卡紧锁唇16,其中外凸卡位转槽15用于第一翻转扣装体32(见图3)限位旋转,外凸卡紧锁唇16用于与第二翻转扣装体80相扣装锁紧,外凸卡紧锁唇16的外端头朝向控制器底盒10翻转形成倒钩状锁唇结构,倒钩状锁唇结构用来与第二翻转扣装体80的扣紧体83相扣装锁紧,实现控制器上盖30和控制器底盒10的扣装锁紧,控制器上盖30和控制器底盒10扣装锁紧后,两个翻转连接块81之间的内侧间距大于绑带扣装体20上的扣装限位唇21的总长度(见图1),形成弹性扣装绑带60可从扣装限位唇21与两个翻转连接块81之间内侧间距的压入空间25(见图1),拉伸弹性扣装绑带60使其第一扣装通孔61或第二扣装通孔62压向扣装限位唇21,第一扣装通孔61或第二扣装通孔62的两外侧框分别从压入空间25处压入绑带扣装体20与控制器底盒10外侧面所形成的绑带扣装空间24(见图2)处,提高拉伸弹性扣装绑带60的压入绑紧稳定可靠性。控制器底盒10外底面连连分布有用于限位扣装背板50的外凸限位点12,四个外凸限位点12成2*2的分布结构,控制器本体安装固定在扣装背板50的卡槽上后,四个外凸限位点12分别限位在控制器底盒10外底处的扣装背板50两边侧处,提高控制器底盒10在扣装背板50上的限位作用,提高控制器本体的安装固定稳定可靠性。

实施例2:

弹性扣装绑带60a采用扁平状长条形结构,在弹性扣装绑带上设有第一扣装通孔61和第二扣装通孔62,第一扣装通孔和第二扣装通孔共同排列成一排扣装通孔,第一扣装通孔两侧分布排列有多个第二扣装通孔;其中一侧设四个第二扣装通孔62,另一侧设五个第二扣装通孔62,第一扣装通孔61沿弹性扣装绑带长度方向的长度尺寸大于第二扣装通孔62沿弹性扣装绑带长度方向的长度尺寸。其他同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在控制器本体的两对相对向侧边上均连接有用于扣装弹性扣装绑带的绑带扣装体20。其他同实施例1或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4:

一种灯饰控制器安装使用方法,包括如下安装使用步骤

a在实施例1、实施例2或实施例3所述的控制器本体内安装好供电使用电池后,检查灯饰控制器是否能正常工作,能正常工作的,继续执行下面的操作;

b根据灯饰控制器所需要将控制器本体安装固定使用在什么样的目标物品载体上,判断确定是使用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述扣装背板和/或弹性扣装绑带中的一种或两种控制器本体安装固定件;选择什么样的目标物品载体判断根据其尺寸与形状进行综合判断;

c如果是确定单独使用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述扣装背板作为控制器安装固定件的话,先将扣装背板通过背板安装孔或背板安装槽安装固定在目标物品载体上后,再将控制器本体卡装进扣装背板的u字形卡槽结构上;

d如果是确定单独使用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述弹性扣装绑带作为控制器本体安装固定件的话,将弹性扣装绑带其中的一个扣装通孔与控制器本体上一侧的绑带扣装体相扣装在一起后,再将弹性扣装绑带绕过被安装固定目标物品载体外侧,使控制器本体叠合在被安装固定目标物品载体上,再将弹性扣装绑带拉伸并使其中的另一个扣装通孔与控制器本体上另一对侧的绑带扣装体相扣装起来,使弹性扣装绑带将控制器本体叠合绑紧在被安装固定目标物品载体上;

e如果是确定组合实施例1或实施例2之一所述扣装背板和弹性扣装绑带一起作为控制器本体安装固定件的话,先将扣装背板通过背板安装孔或背板安装槽安装固定在目标物品载体上后,再将控制器本体卡装进扣装背板的u字形卡槽结构上;再将弹性扣装绑带其中的一个扣装通孔与控制器本体上一侧的绑带扣装体相扣装在一起后,再将弹性扣装绑带绕过被安装固定目标物品载体外侧,使控制器本体叠合在被安装固定目标物品载体上,再将弹性扣装绑带拉伸并使其中的另一个扣装通孔与控制器本体上另一对侧的绑带扣装体相扣装起来,使弹性扣装绑带将控制器本体叠合绑紧在被安装固定目标物品载体上;

在上述d步骤和e步骤中,根据实际需要将控制器本体安装固定使用在具体尺寸需求情况的目标物品载体上,而确定选择实施例1或实施例2之一的弹性扣装绑带60、60a进行将将控制器本体叠合绑紧在被安装固定目标物品载体上;

上述安装使用步骤中对控制器本体安装固定件中的扣装背板和/或弹性扣装绑带的选择安装使用不限于按上述顺序步骤执行,具体安装使用根据实际场景需求情况而确定是使用扣装背板和/或弹性扣装绑带其中的哪一种还是两种

都使用结合加强安装固定紧固效果而选择安装使用步骤;

在需要拆卸控制器本体进行维护时,对于只选用扣装背板固定安装模式的,可直接将用手控制器本体从扣装背板的卡槽中扳离分开,对于只选用弹性扣装绑带的,可直接用手先将弹性扣装绑带中的一个扣装通孔从绑带扣装体上分离开后,另一个扣装通孔无需从绑带扣装体上分离开,再取出控制器本体。

安装拆卸维修便捷灵活,可使用于多种不同场合安装载体,安装定位要求低、安装操作简化便捷、甚至是无需安装工具便可轻松完成安装或拆卸维护。

在本发明位置关系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内容和结构描述了本发明产品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属于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之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