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摇摆电子蜡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6401发布日期:2018-11-23 19:25阅读:9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蜡烛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摇摆电子蜡烛。



背景技术:

仿真电子蜡烛,又叫模拟蜡烛,因其更加安全和环保,在许多场合被广泛引用以替代传统的蜡烛,电子蜡烛是通过将光源照射在一个可摆动的火焰片上以营造烛火的效果,火焰片通常是按照在一个摇摆杆上,而传动的摇摆杆是的两端均采用固定的方式,即摇摆杆横跨在灯头壳体顶部的窗口处,光源斜向上向火焰片投射灯光时会将摇摆杆的影子投射在火焰片上,降低了火焰仿真效果。

另外,传统的电子蜡烛中,火焰片安装在摇摆杆的中部,即位于上述窗口的中心位置,并且处在下方电磁线圈的正上方,电磁线圈对火焰片底部的导磁体产生的作用力产生的力矩较小,即火焰片摆动幅度小,影响模拟火焰摆动效果的营造。

再者,大部分单子蜡烛的灯头组件都是自下而上的装入到杆身内的,安装和拆卸不方便,特别是对应细长杆蜡,自下而上安装灯头组件更加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摇摆电子蜡烛。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摇摆电子蜡烛,包括底座、杆身和灯头,杆身的底部与底座可拆卸连接,杆身内安装有电池,灯头可拆卸地安装在杆身的顶部,灯头包括灯头壳体、机芯组件、光源组件和模拟火焰片组件,机芯组件包括安装在灯头壳体内靠近底部的PCB板和安装在PCB板正上方的电磁线圈,光源组件安装在灯头壳体内并且与PCB板电性连接,灯头壳体的顶部中心处设有圆形窗口,电磁线圈位于该窗口的正下方,灯头壳体内靠近其顶部位置设有沿着窗口半径方向向窗口中心延伸的延伸杆,模拟火焰片组件包括有摇摆杆和模拟火焰片,摇摆杆的一端与灯头壳体连接,摇摆杆的另一端沿着垂直于延伸杆的方向向窗口中心延伸,摇摆杆的延伸部的端部与承托杆的端部搭接配合,摇摆杆延伸部的中部设有向灯头壳体底部方向凹陷的凹陷部,模拟火焰片的中部设有供摇摆杆穿过的通孔,模拟火焰片通过该通孔设置在摇摆杆的凹陷部,模拟火焰片设有穿过窗口向上延伸的叶片部和向灯头壳体内延伸的配重部,该配重部的底部安装有导磁体,光源组件和模拟火焰片分列于延伸杆的两侧,光源组件的光源照射方向倾斜向上正对模拟火焰片的叶片部。

优选地,所述灯头壳体为圆柱形壳体,该圆柱形壳体的上边缘设有与杆身上端配合的限位挡边。

优选地,所述灯头壳体的外圆柱面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平面,该定位平面平行于灯头壳体的轴线,杆身上与灯头壳体配合处设有与灯头壳体上定位平面配合定位平台。

优选地,所述灯头壳体为分体式结构,灯头壳体包括有以过其轴线的对称平面对称的两个分壳体。

优选地,所述延伸杆一体成型于其中一个分壳体内侧并且垂直于所述对称平面向外延伸。

优选地,两个所述分壳体采用插接配合,其中一个分壳体的设有垂直于所述对称平面向外延伸的插接头,另一个分壳体设有与插接头配合的插孔。

优选地,两个所述分壳体均设有与摇摆杆端部配合的安装槽。

优选地,所述摇摆杆的安装端设有直角折弯部,其中一个分壳体上的安装槽设有与该直角折弯部插接配合的防脱孔。

优选地,所述摇摆杆的延伸端设有与延伸杆搭接配合的直角折弯部。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直径为摇摆杆直径的1.5到2倍。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摇摆电子蜡烛,摇摆杆自灯头壳体边缘处向窗口中心处延伸,摇摆杆的凹陷部设置在摇摆杆延伸部分的中部,当模拟火焰片安装在该凹陷部时,火焰片偏离窗口的中心,不会处于电磁线圈中心的正上方,当电磁线圈通电后对模拟火焰片底部的导磁体产生磁力进而产生的力矩较大,即模拟火焰片摆动幅度大,由于摇摆杆的延伸端至窗口的中心位置,而不会延伸到灯头壳体的另一端,光源组件的光线直接照射在模拟火焰片的叶片上,不会产生阴影;特别设置了延伸杆,对摇摆杆的延伸端的端部进行支持,防止摇摆杆压断,避免模拟火焰片跳出摇摆杆,起到限位作用;灯头采用自上而下安装方式,安装更加方便,更适合细长杆身的电子蜡烛;灯头壳体与杆身之间通过定位平面进行定位,保证了灯头组件安装后相对了电池连接点的位置,在保证灯头壳体与杆身插接紧密的情况下,PCB板与电池连接点采用搭接即可;灯头壳体采用分体是结构设计,方便机芯组件、光源组件和模拟火焰片组件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杆身和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灯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灯头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灯头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底座1,杆身2,灯头壳体3,窗口3a,PCB板4,电磁线圈5,延伸杆6,摇摆杆7,直角折弯部7a,模拟火焰片8,导磁体9,限位挡边10,定位平面11,定位平台 12,分壳体13,插接头14,插孔15,光源组件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摇摆电子蜡烛,包括底座1、杆身2和灯头,杆身2的底部与底座1可拆卸连接,杆身2内安装有电池,灯头可拆卸地安装在杆身2的顶部,灯头包括灯头壳体3、机芯组件、光源组件16和模拟火焰片8组件,机芯组件包括安装在灯头壳体3 内靠近底部的PCB板4和安装在PCB板4正上方的电磁线圈5,光源组件16安装在灯头壳体 3内并且与PCB板4电性连接,灯头壳体3的顶部中心处设有圆形窗口3a,电磁线圈4位于该窗口3a的正下方,灯头壳体3内靠近其顶部位置设有沿着窗口3a半径方向向窗口3a中心延伸的延伸杆6,模拟火焰片8组件包括有摇摆杆7和模拟火焰片8,摇摆杆7的一端与灯头壳体3连接,摇摆杆7的另一端沿着垂直于延伸杆6的方向向窗口3a中心延伸,摇摆杆7的延伸部的端部与承托杆的端部搭接配合,摇摆杆7延伸部的中部设有向灯头壳体3底部方向凹陷的凹陷部,模拟火焰片8的中部设有供摇摆杆7穿过的通孔,模拟火焰片8通过该通孔设置在摇摆杆7的凹陷部,模拟火焰片8设有穿过窗口3a向上延伸的叶片部和向灯头壳体3 内延伸的配重部,该配重部的底部安装有导磁体9,光源组件16和模拟火焰片8分列于延伸杆6的两侧,光源组件16的光源照射方向倾斜向上正对模拟火焰片8的叶片部。其中,摇摆杆7 与壳体3之间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一体成型,可拆卸连接便于加工,也便于更换组装。

所述灯头壳体3为圆柱形壳体,该圆柱形壳体的上边缘设有与杆身2上端配合的限位挡边10。

所述灯头壳体3的外圆柱面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平面11,该定位平面11平行于灯头壳体3 的轴线,杆身2上与灯头壳体3配合处设有与灯头壳体3上定位平面11配合定位平台12。定位平面11和定位平台12配合,以保证灯头壳体3安装到杆身2上之后,二者之间周向的相对位置,以便PCB板4与电池的连接点采用搭接配合,实现通路。

所述灯头壳体3为分体式结构,灯头壳体3包括有以过其轴线的对称平面对称的两个分壳体13。

所述延伸杆6一体成型于其中一个分壳体13内侧并且垂直于所述对称平面向外延伸。

两个所述分壳体13采用插接配合,其中一个分壳体13的设有垂直于所述对称平面向外延伸的插接头14,另一个分壳体13设有与插接头14配合的插孔15。分体式的结构,方便机芯组件、光源组件16和模拟火焰片8组件的安装。

两个所述分壳体13均设有与摇摆杆7端部配合的安装槽。

所述摇摆杆7的安装端设有直角折弯部7a,其中一个分壳体13上的安装槽设有与该直角折弯部7a插接配合的防脱孔。该处的直角折弯部7a与防脱孔配合,避免在摇摆杆7脱落。

所述摇摆杆7的延伸端设有与延伸杆6搭接配合的直角折弯部7a。该处的直角折弯部7a 以防止运输过程中模拟火焰片8冲摇摆杆7上脱落。

所述通孔的直径为摇摆杆7直径的1.5到2倍。通孔的直径明显大于摇摆杆7的直径,以保证模拟火焰片8摆动时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摇摆电子蜡烛,摇摆杆7自灯头壳体3边缘处向窗口3a中心处延伸,摇摆杆7的凹陷部设置在摇摆杆7延伸部分的中部,当模拟火焰片8安装在该凹陷部时,模拟火焰片 8偏离窗口3a的中心,不会处于电磁线圈4中心的正上方,当电磁线圈4通电后对模拟火焰片8 底部的导磁体9产生磁力进而产生的力矩较大,即模拟火焰片8摆动幅度大,由于摇摆杆7的延伸端至窗口3a的中心位置位置,而不会延伸到灯头壳体3的另一端,光源组件16的光线直接照射在模拟火焰片8的叶片上,不会产生阴影;特别设置了延伸杆6,对摇摆杆7的延伸端的端部进行支持;灯头采用自上而下安装方式,安装更加方便,更适合细长杆身2的电子蜡烛;灯头壳体3与杆身2之间通过定位平面11进行定位,保证了灯头组件安装后相对了电池连接点的位置,在保证灯头壳体3与杆身2插接紧密的情况下,PCB板4与电池连接点采用搭接即可;灯头壳体3采用分体是结构设计,方便机芯组件、光源组件16和模拟火焰片8组件的安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