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电源的T5LED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4021发布日期:2019-04-16 22:58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置电源的T5LED灯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灯管,特指T5LED灯管。



背景技术:

相对于气体放电灯,LED灯管具有节能的特点,LED灯管应用在照明中有很好的前景和市场。基于目前市场主流的T8LED灯管,由于开关电源的中的主要器件为体积较大的薄膜电容,工字型电感,E型电感,电解电容才能实现高PF、全电压、EMC和谐波,要实现以上参数对T5电源空间小特点的挑战较大。因此目前市场主流的为体积较粗大的T8LED灯管,市场上的T5主要为外置电源供电的方式。另外现有的T5产品一般没有过谐波设计,即使有也是通过价格昂贵的IC来实现,极大的增加了产品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将电源设置在灯管内的T5LED灯管。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置电源的T5LED灯管,其中,电源由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组成,两个电源分别位于灯管的两端,第一电源包括为电容C1、C2和电感L1、L2组成的滤波(EMC)器件和开关的主要器件IC(U1)、变压器(L3)和二极管(D1)组成的开关器件,第二电源包括对第一电源输出的恒流进行滤波电解电容(C6)。

在IC(U1)的外部电路中串接调整谐波表现特性电容(C6)和电阻(R5)。

采用上述方案后,通过设置两个电源的设计实现了在较小的T5灯管内置电源,同时用简单的外部电路解决了过谐波的问题,不需要成本较高的过谐波IC。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灯管;2、第一电源;3、第二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置电源的T5灯管,电源由第一电源2和第二电源3分别放置于T5灯管1堵头两端,满足电源空间的需要。其中第一电源2对输入的交流电压进行滤波和开关控制,滤波(EMC)的器件为电容C1、C2和电感L1、L2;开关的主要器件为IC(U1)、变压器(L3)和二极管(D1),使其输出为恒流,电容C1和电感L1位于输入线的L/N之间,用于吸收电网波动产生的干扰,滤波后的交流电压经过整流桥整流成为直流电压,电容C2和L2吸收整流时产生的电压尖峰进行二次滤波,此滤波有利于提高电源工作的稳定性。滤波后的电压经过IC的高压输入脚位和信号接收脚位,U1(IC)对接收的信号和外围设计的器件大小进行对比来控制U1(IC)内部的MOS管(开关管)以一定的频率来进行导通/关断,导通时LED灯为亮,关断是LED为暗,导通与关断的频率由E型电感L3的感量控制,感量越大开关的频率越小,感量越小开关的频率则越高,本电源的频率设计在40K Hz左右大于人眼的分辨频率,因此人眼看到的灯都是处于亮的状态。电容C6的作用为抑制电源输出时电流纹波,电容容量越大电流纹波越小,这样经过LED的直流电发光效率越高。

第二电源3中的电解电容(C7)对第一电源2输出的恒流进行滤波,该滤波可以减小LED的纹波使LED工作在一个电流稳定的状态。另外对常规的BUCK开关电源提出过谐波的设计,在原有的不过谐波的IC上,我们对其外围的电路做一个补偿设计,加一个电容(C6)和电阻(R5)来调整其谐波表现特性;其原理为降低输出电压(原来常规72V,现在调整为60V),增大输出电流(原来230mA,现在调整为270mA),虽然IC的温度会上升,但是我们对PCB进行加大波峰上锡面积,对IC下方进行加大铺铜面积,把高温元件分离开使得电源的温度降低,提高电源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再通过调整电容C6和电阻R5的大小来缩短IC内部对外围信号接收与反馈的时间,从而使其原来的谐波分量重新分配,使其分配后的值达到我们的要求,如下表(1)为加与不加补偿的设计对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形状或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