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路灯灯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2078发布日期:2018-11-20 19:35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块化路灯灯头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太阳能路灯大部分采用分体式,在灯杆的顶部再设计一个安装架用于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而控制器等安装在灯杆内;为了实现快速安装,现在集中发展一体式路灯灯头,即太阳能供电系统集中设置灯头上。

为此使得一体化路灯灯头更要具备散热性的考量,同时兼顾防水性;而目前大多数采取的方式是在封闭的灯罩上安装或者加工散热片;但是在一些功率较大、光照较亮的路灯中,目前的结构设计其散热性不够理想,而过高的温度终究会导致电器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路灯灯头系统,解决了目前太阳能路灯的散热及防水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路灯灯头系统,包括罩壳、灯头、太阳能电池板、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蓄电池与控制器;所述罩壳中部设有隔板并将罩壳分为左区与右区,且隔板与罩壳顶部留有过道;

左区内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下方安装有露出左区端口的灯头,且安装板、灯头与罩壳左侧壁、隔板之间留有空隙,且左区端口设有中圈直径小于灯头的环形挡板并与灯头之间留有空隙;

右区内设有高于右区下端口的内罩,且内罩与右区两侧壁、顶部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内罩内的罩壳内壁设有安装板,电路板固定于安装板上方,且电路板高于内罩下端;右区端口设有中圈直径小于右区安装板的环形挡板;且右区的环形挡板呈倒圆台型;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支架安装于罩壳顶部,其连接线穿过右区罩壳顶部并绕过内罩与电路板连接;且右区上方的罩壳顶部开有若干透气孔;所述灯头的连接线穿过过道并绕过内罩与电路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罩连接于罩壳前后两侧壁,内罩与罩壳右侧壁、隔板之间留有空隙。

优选的,所述灯头呈半圆形。

优选的,所述罩壳右端侧壁与电线杆固定,且罩壳右端侧壁开有用于与市政电网连接的接线口。

优选的,所述左区的环形挡板呈倒圆台型。

优选的,所述支架加工有散热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分区模块下设计,具备防水、防潮效果,通风性好,其散热性大大提高;同时不会破坏美观,增大太阳能电池板的可安装规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模块化路灯灯头系统,包括罩壳1、灯头5、太阳能电池板9、电路板11,所述电路板11上设有蓄电池与控制器;所述罩壳1中部设有隔板2并将罩壳1分为左区与右区,且隔板2与罩壳1顶部留有过道3;

左区内设有安装板4,安装板4下方安装有露出左区端口的灯头5,且安装板4、灯头5与罩壳1左侧壁、隔板2之间留有空隙,且左区端口设有中圈直径小于灯头5的环形挡板6并与灯头5之间留有空隙;

右区内设有高于右区下端口的内罩10,且内罩10与右区两侧壁、顶部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内罩10内的罩壳1内壁设有安装板4,电路板11固定于安装板4上方,且电路板11高于内罩10下端;右区端口设有中圈直径小于右区安装板4的环形挡板6;且右区的环形挡板6呈倒圆台型;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9通过支架8安装于罩壳1顶部,其连接线12穿过右区罩壳1顶部并绕过内罩10与电路板11连接;且右区上方的罩壳1顶部开有若干透气孔7;所述灯头5的连接线12穿过过道3并绕过内罩10与电路板11连接。

所述内罩10连接于罩壳1前后两侧壁,内罩10与罩壳1右侧壁、隔板2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灯头5呈半圆形;所述罩壳1右端侧壁与电线杆固定,且罩壳1右端侧壁开有用于与市政电网连接的接线口13;所述支架8加工有散热片。

本实用新型将太阳能供电系统与路灯头结合在一起;罩壳1右区设有环形挡板6,且中圈直径小于右区安装板4,使得通风且不破坏美观,内罩10与右区两侧壁、顶部之间留有空隙,且右区上方的罩壳1顶部开有若干透气孔7,使得右区上下通风,具有良好的散热性。

而左区端口设有中圈直径小于灯头5的环形挡板6并与灯头5之间留有空隙,且隔板2与罩壳1顶部留有过道3,使得左区实现通风散热的同时,不破坏美观。

灯头5与太阳能电池板9的连接线12均绕过内罩10与电路板11连接,使得从右区透气孔7渗入的雨水不会进入电路板5或者灯头5;而右区的环形挡板6呈倒圆台型,方便右区的雨水流出;且设置于罩壳1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9也具备挡雨的效果,且由于左右区模块话设计,使得太阳能电池板9的安装规格大大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