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调节亮度的吸顶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00158发布日期:2019-01-05 00:14阅读:6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调节亮度的吸顶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顶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调节亮度的吸顶灯。



背景技术:

吸顶灯是灯具的一种,顾名思义是由于灯具上方较平,安装时底部完全贴在屋顶上所以称之为吸顶灯。光源有普通白灯泡,荧光灯、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卤钨灯、LED等。目前市场上最流行的就是led吸顶灯,是家庭、办公室、文娱场所等各种场所经常选用的灯具。

目前市面上的吸顶灯的照明亮度一定,一旦打开将处于恒定的状态,无论周围环境是暗还是亮,都会保持在一定的亮度,但对于一些较为光亮并需要灯照的使用环境,吸顶灯过度地提供亮度会浪费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亮度的吸顶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自动调节亮度的吸顶灯,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发光模块、透镜和安装灯筒,安装灯筒设置有抱持部,在装配状态下,发光模块和透镜固定安装在抱持部内;吸顶灯还包括亮度调节系统,亮度调节系统包括控制器、亮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控制器、亮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安装在发光模块上,亮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亮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吸顶灯周围的亮度并产生亮度信号输送至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吸顶灯内部发光模块的温度并产生温度信号输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亮度信号和温度信号来判断吸顶灯的发光亮度并控制发光模块发光。

其中,透镜为光学亚克力透明板。

其中,发光模块、透镜和安装灯筒均呈圆形设置。

其中,安装灯筒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氧化涂层。

其中,防氧化涂层为镀锌层。

其中,防氧化涂层的厚度为1-2um。

其中,亮度传感器安装在发光模块的正面。

其中,亮度传感器安装在发光模块的反面。

其中,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发光模块的正面。

其中,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发光模块的正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的可自动调节亮度的吸顶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吸顶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亮度传感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提供的温度信号来控制灯光的亮度,能够有效地预防吸顶灯自身的温度,防止灯具高温烧毁,亮度传感器能够根据吸顶灯周围的亮度来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再根据亮度信号来适当地调节吸顶灯的亮度,该吸顶灯的结构稳定,使用方便,能够自动调节亮度,适用于走廊过道的使用。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可自动调节亮度的吸顶灯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自动调节亮度的吸顶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发光模块1、透镜2和安装灯筒3,安装灯筒3设置有抱持部,在装配状态下,发光模块1和透镜2固定安装在抱持部内;吸顶灯还包括亮度调节系统,亮度调节系统包括控制器4、亮度传感器5和温度传感器6,控制器4、亮度传感器5和温度传感器6均安装在发光模块1上,作为优选的,亮度传感器5安装在发光模块1的反面,当然了,亮度传感器 5也可以安装在发光模块1的正面;温度传感器6安装在发光模块1的正面,当然了,温度传感器6也可以安装在发光模块1的正面;亮度传感器5与控制器4电连接,温度传感器6 与控制器4电连接。

亮度传感器5用于检测吸顶灯周围的亮度并产生亮度信号输送至控制器4,温度传感器6 用于检测吸顶灯内部发光模块1的温度并产生温度信号输送至控制器4,控制器4根据亮度信号和温度信号来判断吸顶灯的发光亮度并控制发光模块1发光。

为了提高吸顶灯的硬度以及良好的光照效果,透镜2为光学亚克力透明板。

为了便于吸顶灯的安装和外观美观,发光模块1、透镜2和安装灯筒3均呈圆形设置。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本实施例的吸顶灯的使用寿命以及抗氧化能力,安装板的外表面和卡扣的外边面均设置有防氧化涂层,应当说明的是,防氧化涂层可以为镀锌层、也可以为其他合金涂层,优选的,防氧化涂层的厚度为2um,其中,安装板和卡扣均采用304不锈钢制备而成。

本实施例的可自动调节亮度的吸顶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吸顶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和亮度传感器5,根据温度传感器6提供的温度信号来控制灯光的亮度,能够有效地预防吸顶灯自身的温度,防止灯具高温烧毁,亮度传感器5能够根据吸顶灯周围的亮度来反馈至控制器4,控制器4再根据亮度信号来适当地调节吸顶灯的亮度,该吸顶灯的结构稳定,使用方便,能够自动调节亮度,适用于走廊过道的使用。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