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台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2181发布日期:2019-02-01 19:40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台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智能台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台灯。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台灯仅有单纯的照明功能,功能比较单一,不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为此,研发出了多功能的智能台灯以克服所述缺陷。

目前,市面上的多功能智能台灯除了有照明功能外,还具有USB充电口,从而具有充电功能,但是,用户在使用充电功能时,需要另外自备充电线,另外,现有的台灯不能供使用插座接口的电器设备使用,进而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现有的台灯防水防漏电性能比较差。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多功能台灯来克服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台灯,具有照明、USB充电接口、插座插口以及充电线,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防水防漏电的特点。

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台灯,包括:底壳盖,盖设在所述底壳盖上、与所述底壳盖构成一容置空腔的上壳盖,设置在容置空腔上的电路板,设置在所述上壳盖上、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USB充电接口,设置在所述上壳盖上、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插座插口,设置在所述上壳盖上、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发光灯具,设置在所述底壳盖一端、连接所述电路板的充电线结构,所述充电线结构包括: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穿过所述上壳盖延伸在外的充电线,设置在所述充电线上的转换器,设置在所述充电线一端、与所述转换器连接的多个充电接头。

优选地,所述充电接头的类型的包括:Micro USB接口、USB Type C接口、和/或Lightning接口。

优选地,所述底壳盖与所述上壳盖组装后呈圆饼型。

优选地,所述底壳盖呈中空的圆柱体型,且所述所述底壳盖的一端为开口结构。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

电源电路模块,用于提供电能;

PWM输出电路模块,与所述电源电路模块连接、用于提供PWM脉冲;

控制器电路模块,与所述电源电路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发出相对应的控制指令;

调节电路模块,与所述电源电路模块、所述PWM输出电路模块和所述控制器电路模块连接、用于控制灯光亮度;

接口电路模块,与所述电源电路模块、所述PWM输出电路模块和所述控制器电路模块连接、用于供电接口。

优选地,所述调节电路模块包括:黄光调节电路及白光调节电路;所述白光调节电路包括:三极管Q4,与所述三极管Q4集电极集电极连接的电阻R23,与所述三极管Q4基极连接的电阻R42,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黄光调节电路包括:三极管Q5,与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的电阻R24,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的电阻R43,所述三级管Q5的发射极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台灯,包括:底壳盖,盖设在所述底壳盖上、与所述底壳盖构成一容置空腔的上壳盖,设置在容置空腔上的电路板,设置在所述上壳盖上、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USB充电接口,设置在所述上壳盖上、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插座插口,设置在所述上壳盖上、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发光灯具,设置在所述底壳盖一端、连接所述电路板的充电线结构,所述充电线结构包括: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穿过所述上壳盖延伸在外的充电线,设置在所述充电线上的转换器,设置在所述充电线一端、与所述转换器连接的多个充电接头,通过设置所述USB充电接口和所述插座接口,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方便用户USB接口的电子产品充电,也能供插座接口的电器设备使用,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另外,增设多个的所述充电接头,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便捷性,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照明、USB充电接口、插座插口以及使用方便的特点,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防水防漏电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台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台灯的电源电路模块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台灯的PWM输出电路模块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台灯的控制器电路模块的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台灯的调节电路模块的电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台灯的接口电路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请参考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台灯,包括:底壳盖1、上壳盖2、电路板、USB充电接口4、插座插口5、发光灯具6及充电线结构7,其中,所述底壳盖1与所述上壳盖2构成一容置空腔,所述电路板设置在该容置空腔内,所述USB充电接口4设置在所述上盖壳2上、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插座插口5在所述上盖壳2上、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发光灯具6设置在所述上壳盖2上、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充电线结构7设置在所述底壳盖1一端、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发光灯具6设置在所述USB充电接口4和所述插座插口5上。

具体地,所述底壳盖1呈中空的圆柱体型,且所述所述底壳盖1的一端为开口结构,所述上壳盖2与所述底壳盖1组装后呈圆饼型,所述底壳盖1和所述上壳盖2的结构设置,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效果。

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源电路模块31、PWM输出电路模块32、控制器电路模块33、调节电路模块34及接口电路模块35,所述电源电路模块31用于提供电能,所述控制器电路模块33与所述PWM输出电路模块32与所述电源电路模块31连接、用于提供PWM脉冲,与所述电源电路模块33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发出相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调节电路模块34与所述电源电路模块31、所述PWM输出电路模块32和所述控制器电路模块33连接、用于控制灯光亮度,所述接口电路模块35与所述电源电路模块31、所述PWM输出电路模块32和所述控制器电路模块33连接、用于供电接口。更具体地,所述调节电路模块34包括:黄光调节电路及白光调节电路;所述白光调节电路包括:三极管Q4,与所述三极管Q4集电极集电极连接的电阻R23,与所述三极管Q4基极连接的电阻R42,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黄光调节电路包括:三极管Q5,与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的电阻R24,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的电阻R43,所述三级管Q5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24和所述电阻R23是上拉电阻,所述三极管Q4和所述三极管Q5控制黄光和白光,所述电阻R42和所述电阻R43是限流电阻防止过流,所述电阻R24和所述电阻R4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PWM输出电路模块32的SO2端口和SO1端口,通过调整PWM调节所述黄光和白光的亮度。所述电阻R24和所述电阻R43的设置,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防漏电功能。

所述USB充电接口4和插座插口5均开设在所述上壳盖2的表面上,用户可通过将对应的充电线接口插入即可实现供电的功能。

所述充电线结构7包括: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穿过所述上壳盖2延伸在外的充电线71,设置在所述充电线71上的转换器72,设置在所述充电线71一端、与所述转换器72连接的多个充电接头73,所述充电接头73的类型的包括:Micro USB接口、USB Type C接口、和/或Lightning接口,通过设置所述充电线结构7便于用户在没有数据线的情况下使用,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台灯,通过设置所述USB充电接口4和所述插座接口5,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方便用户USB接口的电子产品充电,也能供插座接口的电器设备使用,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另外,增设多个的所述充电接头73,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便捷性,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照明、USB充电接口、插座插口以及使用方便的特点,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防水防漏电的特点。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