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孔滤光板平行光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6648发布日期:2019-03-02 02:03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孔滤光板平行光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影像测量以及光学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孔滤光板平行光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获得平行光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利用点光源通过抛物面反射镜。该方法的缺点是得到光源大小有限,因为要获得大的光源,则点光源越大,光源越大光就越有可能光线不经反射镜直接出去,这样得到光线是不平行的。第二种方法是利用点光源通过薄透镜。这个方法的缺点是要如果要得到的光源越大,光源设备的体积就越大,往往测量行业的100mm大小的光源,光源设备规格就到φ250*300。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孔滤光板平行光发生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密孔滤光板平行光发生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该密孔滤光板平行光发生装置具有成本低、体积小和扩展性强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提供一种密孔滤光板平行光发生装置,设置有用于过滤掉大入射角度光线的滤光板、用于产生光线的发光部、外壳和底板,所述滤光板、外壳和底板从上往下依次装配,发光部嵌装于外壳的底部。

所述滤光板设置有多个用于过滤入射角度大的光线的通光孔。

将所述通光孔的孔径定义为D,且5mm>D>0。

优选的,上述1mm>D>0。

将所述滤光板的厚度定义为T,且T>10mm。

优选的,上述T>20mm。

将所述通光孔的总面积与滤光板的面积的比为A,且1>A≥0.3。

优选的,上述1>A≥0.8。

优选的,上述发光部为LED发光面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密孔滤光板平行光发生装置设置有用于过滤掉大入射角度光线的滤光板、用于产生光线的发光部、外壳和底板,所述滤光板、外壳和底板从上往下依次装配,发光部嵌装于外壳的底部。所述滤光板设置有多个用于过滤入射角度大的光线的通光孔。该密孔滤光板平行光发生装置的滤光板越厚,通光孔的孔径越小,获得的光越趋于平行,孔越密集,数量越大则获得的光越充足。该密孔滤光板平行光发生装置具有成本低、体积小和扩展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一种密孔滤光板平行光发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光线过滤原理示意图。

图1至图3中,包括有:

滤光板1、通光孔11、

发光部2、

外壳3、

底板4。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密孔滤光板平行光发生装置,如图1至3所示,设置有用于过滤掉大入射角度光线的滤光板1、用于产生光线的发光部2、外壳3和底板4,滤光板1、外壳3和底板4从上往下依次装配,发光部2嵌装于外壳3的底部。

滤光板1设置有多个用于过滤入射角度大的光线的通光孔11。将所述通光孔11的孔径定义为D,且5mm>D>0。本实施例的1mm>D>0,具体地D=0.05mm。

将所述滤光板1的厚度定义为T,且T>10mm。本实施例的T>20mm,具体地T=30mm。

将所述通光孔11的总面积与滤光板1的面积的比为A,且1>A≥0.3。本实施例的1>A≥0.8,具体地A=0.85。

本实用新型的发光部2为LED发光面板。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发光部2产生的光线的角度越大越容易过滤板的通光孔11遮挡吸收,而只留下平行的或者角度很小的光线通过。并且通光孔11的孔径越小,过滤板越厚得到的光越平行。滤光板1越厚且通光孔11越小,则获得的光越趋于平行;通光孔11的总面积与滤光板1的面积的比越大则获得的光越充足。

如图3所示,滤光板1的厚度为T,当滤光板1的厚度T=B时,角度范围0~b之间角度的光线能穿过通光孔11,而角度为c和角度为a的光线被通光孔11遮挡或者孔壁吸收;当滤光板1的厚度T=C时,角度为0~a之间角度的光线能穿过通光孔11,而角度为c的光线被通光孔11遮挡或者孔壁吸收。

该密孔滤光板平行光发生装置设置有用于过滤掉大入射角度光线的滤光板1、用于产生光线的发光部2、外壳3和底板4,所述滤光板1、外壳3和底板4从上往下依次装配,发光部2嵌装于外壳3的底部。所述滤光板1设置有多个用于过滤入射角度大的光线的通光孔11。该密孔滤光板平行光发生装置的滤光板1越厚,通光孔11的孔径越小,获得的光越趋于平行,孔越密集,数量越大则获得的光越充足。该密孔滤光板平行光发生装置具有成本低、体积小和扩展性强的优点。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