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组件及照明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2510发布日期:2019-05-07 21:11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照明组件及照明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照明组件及照明灯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环境照明的要求越来越高,照明灯具的性能也得到大幅的提高。目前,照明灯具的种类较多,这些照明灯具内可以布设多个发光单元(例如LED发光单元),以形成较大的照射区域。

以台灯为例,该台灯通常包括灯座、光源组件以及用于将光源组件连接至灯座的连接组件,光源组件所包含的发光单元可以发出光线,以满足照明需求。

然而,上述台灯组装完毕后,光源组件相对于灯座的位置固定不变,因此发光单元所形成的照射区域基本不变,故此种台灯仅能单方向照明,无法满足用户的多方向照明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照明组件及照明灯具,以满足用户的多方向照明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照明组件,包括光源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光源板、设置于所述光源板的发光单元以及与所述光源板电连接的第一接电端子,所述第一接电端子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支架、安装于所述支架的内部的连接杆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的第二接电端子,所述第一接电端子与所述第二接电端子插装且转动配合,以向所述发光单元供电,并使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连接组件转动连接,两者的转轴平行于所述连接杆的轴线。

一种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座以及安装于所述灯座上的照明组件,所述照明组件为上述照明组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照明组件中,第一接电端子与第二接电端子插装且转动配合,一方面可以向发光单元供电,另一方面可以使光源组件与连接组件转动连接。因此用户使用照明灯具时,可以自由转动光源组件,使得光源组件相对于连接组件的位置可以任意变化,进而可以调整光源组件的出光方向。故,采用该照明组件时,可以进行多方向照明。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照明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照明灯具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照明灯具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光源组件、110-壳体、120-第一接电端子、130-连接座、131-座体、132-连接部、200-连接组件、210-支架、211-第一凹槽、212-第二凹槽、213-第一卡接结构、220-连接杆、221-第一定位凸缘、230-第二接电端子、240-顶部连接件、241-第二定位凸缘、250-底部连接件、310-第一垫片、311-片状部分、312-筒状部分、320-第二垫片、330-第三垫片、400-灯座、410-第二卡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照明灯具,该照明灯具可以是台灯,其包括灯座400以及安装于灯座400上的照明组件。当照明灯具为台灯时,该灯座400可以是实心盘状结构或者空心盘状结构,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只要能够实现照明组件的安装,并使得照明组件稳定地放置于预定位置处即可。

上述照明组件具体可以包括光源组件100和连接组件200,光源组件100的主要作用是发光,连接组件200的主要作用是连接光源组件100和灯座400。光源组件100包括壳体110、设置于壳体110的光源板(图中未示出)、设置于光源板的发光单元(图中未示出)以及与光源板电连接的第一接电端子120。光源板上可以布置多个发光单元,第一接电端子120连接于壳体110,用于引入驱动发光单元发光的电信号。连接组件200包括支架210、安装于支架210的内部的连接杆220以及设置于连接杆220的一端的第二接电端子230,第一接电端子120与第二接电端子230插装进而电连接,且两者转动配合,以向发光单元供电,并使光源组件100与连接组件200转动连接,两者的转轴平行于连接杆220的轴线。

上述照明组件中,第一接电端子120与第二接电端子230插装且转动配合,一方面可以向发光单元供电,另一方面可以使光源组件100与连接组件200转动连接。因此用户使用照明灯具时,可以自由转动光源组件100,使得光源组件100相对于连接组件200的位置可以任意变化,进而可以调整光源组件100的出光方向。故,采用该照明组件时,可以进行多方向照明。更进一步地,光源组件100的转动角度可以是360°的整数倍,进而使得光源组件100可以形成圆周形的转动轨迹,并可以停留在该圆周形转动轨迹的任意位置处。

由于第一接电端子120与第二接电端子230是保证照明灯具正常工作的关键结构之一,因此两者插装后尽量保持相对固定,可以使得电连接的可靠性更高。但是,如果仅依靠第一接电端子120与第二接电端子230同时实现机械连接和电连接,那么两者的电连接可靠性则会受到挑战。因此,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光源组件100还包括固定于壳体110的连接座130,连接组件200还包括顶部连接件240,该顶部连接件240套接于连接杆220的外部,连接座130与顶部连接件240可拆卸连接。此时,第一接电端子120可以穿过该连接座130并与第二接电端子230插装配合。可见,连接座130和顶部连接件240也可以实现光源组件100与连接组件200之间的机械连接,继而防止第一接电端子120与第二接电端子230因外力作用而出现相对运动继而出现损坏。

上述顶部连接件240可以位于支架210的外部,也可以位于支架210的内部。采用后一种设置方式时,支架210可以遮挡连接座130与顶部连接件240的连接位置,因此可以防止该连接位置受到外力破坏,同时还可以提升整个照明灯具的外观质感。

连接座130与顶部连接件240的连接方式有很多种,例如两者可以卡接、螺纹连接等等。考虑到两者的连接方式将影响第一接电端子120与第二接电端子230连接后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连接座130与顶部连接件240螺纹配合。并且,采用螺纹配合还可以适当调整第一接电端子120与第二接电端子230的插装幅度,在保证两者可靠地电连接的同时,使得两者的相对转动更加顺畅。

具体实施例中,连接座130包括座体131以及设置于座体131的连接部132,支架210与座体131沿着连接杆220的轴线方向相对,连接部132相对于座体131凸出,且位于支架210的内部。座体131能够与支架210对接,使得光源组件100与连接组件200的连接位置过渡更加顺畅,整个照明灯具的外观质感更佳。而连接部132相对于座体131凸出,则更便于连接座130与顶部连接件240连接。当连接座130与顶部连接件240螺纹配合时,连接部132上可以设置外螺纹,进而与顶部连接件240螺纹配合。

上述座体131可以与支架210直接对接,即两者直接接触,或者两者之间形成比较小的缝隙。如果两者直接接触,那么一旦照明灯具受到外力而导致座体131与支架210之间出现相对偏移,那么两者局部受力过大可能出现压痕;如果两者之间预留比较小的缝隙,外部环境中的灰尘等杂质容易进入支架210的内部,进而影响第一接电端子120与第二接电端子230的电导通可靠性。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照明组件还包括第一垫片310,该第一垫片31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座体131与支架210之间。也就是说,座体131与支架210可以预留比较小的缝隙,然后由第一垫片310的至少一部分填充该缝隙,第一垫片310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即使座体131与支架210出现相对偏移,第一垫片310通过自身变形即可适应该偏移,基本不会对座体131与支架210产生影响,同时外界环境中的杂质也会被第一垫片310所阻挡,进而保证第一接电端子120与第二接电端子230的电导通可靠性。

为了进一步提升光源组件100与连接组件200连接后的相对位置精度,可以在支架210朝向座体131的一端设置第一凹槽211,第一垫片310包括相连接的片状部分311和筒状部分312,片状部分311位于座体131与支架210之间,筒状部分312位于第一凹槽211内,第一接电端子120穿过该筒状部分312并与第二接电端子230插装配合。其中,片状部分311可以填充座体131与支架210之间的间隙,当座体131与支架210发生相对偏移时,筒状部分312与支架210相抵靠,进而限制座体131与支架210的相对偏移幅度,以此实现前述目的。

片状部分311在连接杆220的轴线方向上的最大尺寸为片状部分311的厚度,筒状部分312在该轴线方向上的最大尺寸为该筒状部分312的长度。片状部分311的厚度不需要设置的过大,只要能够发挥吸收外力及阻挡外部杂质的作用即可,而筒状部分312的长度可以设置的比较大一下,进而与支架210形成较大的抵靠面积,提升限位的效果。据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筒状部分312的长度与片状部分311的厚度之间的比值设置为5~10。

为了通过更加简单的结构实现连接杆220与顶部连接件240之间的连接,可以在连接杆220朝向座体131的一端设置第一定位凸缘221,同时在顶部连接件240远离壳体110的一端设置第二定位凸缘241,第一定位凸缘221与第二定位凸缘241在连接杆220的轴线方向上定位配合。

进一步地,参考图4所示,与前述第一垫片310同理地,还可以设置第二垫片320,第二垫片320设置于座体131与第一定位凸缘221之间,继而使得座体131与连接杆220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发生小幅度的变化,进而适应装配误差以及使用过程中受到的外力,保证连接的可靠性。更进一步地,还可以设置第三垫片330,第三垫片330设置于第一定位凸缘221与第二定位凸缘241之间,继而使得连接杆220与顶部连接件240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发生小幅度的变化,进而适应装配误差以及使用过程中受到的外力,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上文描述了顶部连接件240和支架210与光源组件100之间的连接方案,为了进一步增加光源组件100与连接组件20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组件200还可以包括底部连接件250,该底部连接件250与连接杆220螺纹配合,且在连接杆220的轴线方向上,支架210与底部连接件250定位配合。由于连接杆220的顶部与顶部连接件240连接,故通过底部连接件250可以向支架210施加作用力,使支架210可靠地定位于光源组件100与灯座400之间。

当光源组件100设置连接座130时,支架210在底部连接件250的作用下能够与连接座130更紧密的压紧在一起,进而更可靠地连接。

由于支架210与底部连接件250连接的位置比较靠近灯座400,因此为了防止底部连接件250与灯座400干涉,可以在支架210远离壳体110的一端设置第二凹槽212,底部连接件250位于该第二凹槽212内。

支架210与灯座400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很多种选择,例如可以采用螺纹紧固件连接,也可以采用卡接结构连接,或者采用其他形式的连接结构。考虑到卡接的方式可以使支架210的安装更加方便快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支架210与灯座400卡接。具体地,支架210远离壳体110的一端设置第一卡接结构213,灯座400上设置第二卡接结构410,该第一卡接结构213与第二卡接结构410相卡接,继而实现支架210与灯座400之间的卡接。

为了满足用户对于照明灯具的亮度要求以及外观要求,壳体110可以设置为圆盘结构,该圆盘结构的中部可以挖空,使得光源板和发光单元均位于该圆盘结构的中部,在满足发光单元的布置要求的前提下,还可以提升美观度。具体地,光源板上可以间隔布设多个发光单元组,每个发光单元组包括多个沿壳体110的周向间隔排布的发光单元。

连接杆220可以连接于上述圆盘结构的边缘处,发光单元的光轴平行于该圆盘结构的轴线方向。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朝向圆盘结构的一侧,当光源组件100绕着连接组件200转动时,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线能够绕着连接组件200发生360°的变化,进而满足用户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