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隧道的自调节式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7779发布日期:2019-07-13 09:4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隧道的自调节式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隧道的自调节式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驾驶员来说,白天驾驶过程中如果突然进入到一个比较黑暗的空间中,视野会突然间失明,需要至少几秒的适应时间才能看清,这一现象尤其是在隧道中比较常见,但是短短地几秒钟的时间中非常有可能发生事故,因此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很多隧道中都在顶部设置了照明的装置,以防止出现这一类视觉问题。但是现有的隧道中,照明装置还是都采用的外部供电,一旦出现装置损坏,如不及时维修,还是会对视觉有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适用于隧道的自调节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适用于隧道的自调节式照明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光照部,用于采集隧道外部的光照;

至少一个传输部,与光照部连接,用于传递光照;

至少一个导光部,位于隧道内,用于将光照在隧道内照明;

每一个传输部的一端至少连接有一个光照部,每一个传输部的另一端连接一个导光部;

适用于隧道的自调节式照明装置还包括:

自动调光部,连接传输部与导光部,用于对传输部传输的光照强度进行调节;

自动调光部包括:

第一连接壁,连接传输部与导光部,包含有若干内嵌于第一连接壁上的凹槽;

第二连接壁,位于第一连接壁的外侧,以第一连接壁的中心为轴心自转;第二连接壁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的遮光件;

驱动部,对第二连接壁施加作用力以使得第二连接壁转动。

进一步地,传输部包括:

导光元件,用于将光线在自身内部传输;

套管,覆盖于导光元件的外壁上。

其中,导光元件内壁涂布有反光涂料。

进一步地,传输部还包括:

聚光元件,连接光照部和导光元件;聚光元件用于将光照部所接受的光照汇聚后传输给导光元件。

进一步地,传输部还包括:

连接件,用于将套管固定在隧道内壁上。

进一步地,沿进入隧道的方向,导光部的分布由密变疏。

进一步地,驱动部包括:

电机,以提供驱动部的动力源;

连接杆,与电机相连接,在电机的运作下自转;

推动件,固定在连接杆上,推动件随连接杆自转过程中对第二连接壁施加推动力;

进一步地,推动件采用齿轮结构;

第二连接壁的外壁上设置有齿轮机构,与推动件形成齿轮副。

进一步地,推动件与第二连接壁的齿轮传动比小于1,以使得能够更加精确地对第二连接壁的旋转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电机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连接杆的两端;

两个电机对连接杆施加的旋转力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凹槽设置有不止一个;

遮光件形状与凹槽相同,且相邻两个遮光件之间的间隔能够完全覆盖凹槽。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提供一种可以自动调节隧道内部光照强度的照明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隧道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导光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连接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二连接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00-光照部,200-传输部,210-连接件,300-自动调光部,310-连接壁,311-滑动槽,312-凹槽,320-导光部,330-旋转部,331-凸起机构,332-遮光件,333-电机,334-推动部,335-连接杆,336-齿轮机构,400-照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自调节式照明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光照部,用于采集隧道外部的光照;

至少一个传输部,与光照部连接,用于传递光照;

至少一个导光部,位于隧道内,用于将光照在隧道内照明;本实施例中导光部采用灯泡外部的塑料透光壳体。

每一个传输部的一端至少连接有一个光照部,每一个传输部的另一端连接一个导光部。

尤其是对于一些很宽的隧道,需要覆盖到每一个区域,那么就需要同一排同时设置有多个导光部。随着向隧道内部前景,导光部的分布密度逐渐变稀疏,因为这时候驾驶员基本适应了隧道内部的光线,就可以不再需要导光部了。

当然,本装置还可以作为隧道内部的光照装置,由于所采用的是太阳能系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大地减小能耗,不过在仅仅作为光照装置的时候,还是需要另外再匹配有用电的照明装置,以使得晚上的隧道也能够有一定的照明亮度。

本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自动调光,技术上通过设置自动调光部来实现,主要是针对不同的时节时,光照部所接收到的光照会有不同,如果同样在一样的白天光照条件下,隧道内的光照强度不够的话,还是会对驾驶员的视野有不小的影响。此外,还要针对隧道内部照明装置损坏的情况以适当地调整损坏装置周边的光照强度,以实现一个光照有强变弱的趋势。

具体地,自动调光部连接传输部与导光部,用于对传输部传输的光照强度进行调节。

自动调光部包括:

第一连接壁,连接传输部与导光部,包含有若干内嵌于第一连接壁上的凹槽;

第二连接壁,位于第一连接壁的外侧,以第一连接壁的中心为轴心自转;第二连接壁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的遮光件;

驱动部,对第二连接壁施加作用力以使得第二连接壁转动。

凹槽设置有不止一个;遮光件形状与凹槽相同,且相邻两个遮光件之间的间隔能够完全覆盖凹槽。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壁是固定的,第二连接壁在第一连接壁外侧自转,由于遮光件与凹槽的存在,使得在整个第二连接壁自转过程中,凹槽所在的面积被遮光件能够形成由不重叠到完全重叠再到不重叠的周期变化,由于遮光件表面采用的是吸光材料,也可以设置有若干凸起以形成漫反射,从而降低光照强度。因此在整个第二连接壁的自转过程中,可以实现照明亮度的调整。

本技术方案在进行调整时,

首先由光照部接受光照,光照部最好呈球状以尽量扩大光照面积,聚光元件将光照部所接受的光照汇聚后传输给导光元件,在导光元件内部光照以尽可能小的损耗传递至自动调光部后从导光部射出。

此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在导光部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照度传感器以实现远程的检测,以实时检测光照强度。

当某些照明装置的强度需要调整时,通过远程启动电机,通过电机带动推动件的自转,借由齿轮副的结构,使得第二连接壁进行旋转,从而改变了遮光件与凹槽的重叠面积,从而形成了光照强度的调整。

在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电机的作用在于,第一可以实现不同方向的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连接壁可以正转以及反转。第二,可以实现电机驱动的备用,一旦其中一个损坏了,可以不用立即去维修,这样提高了整个装置的耐久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