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轨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2690发布日期:2019-08-16 22:08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轨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灯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轨灯。



背景技术:

导轨灯(LED导轨灯)是轨道灯的一种,是安装在一个类似轨道上面的灯,导轨灯可以在轨道上滑动调整位置,一般作为射灯使用在需要重点照明的地方。因此,轨道需要承载导轨灯的重量,同时又要在导轨灯于轨道上移动的同时保持电源连通。传统的导轨灯用于实现电源连通的结构复杂,且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稳定、便于装配的导轨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轨灯,其包括:

安装导轨,所述安装导轨内埋设有电源线,并且安装导轨上对应电源线开设有滑槽,所述电源线具有沿滑槽方向排布并裸露于滑槽内的接线部位;

灯体,可沿滑槽方向滑动地安装于安装导轨上,灯体内设有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的一端插入滑槽内并对接电源线的接线部位,以实现灯体与电源线的连通。

优选的,所述电源线包括第一电源线和与第一电源线之间绝缘设置的第二电源线,所述第一电源线设置有沿滑槽方向排布并裸露于滑槽内的第一接线部位,所述第二电源线设置有沿滑槽方向排布并裸露于滑槽内的第二接线部位,所述导电组件同时对接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以使灯体同时连通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

优选的,所述安装导轨的下端设置有绝缘层,所述滑槽包括设置于绝缘层上并沿灯体的滑动方向排布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位于不同竖直平面并且其下端开口设置,所述第一电源线安装于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二电源线安装于第二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导电组件具有第一连接端子和与第一连接端子之间绝缘设置的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具有插入第一滑槽并贴合第一电源线上第一接线部位的第一引脚,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具有插入第二滑槽并贴合第二电源线上第二接线部位的第二引脚。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的下端设置有弹簧,以顶持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而保持第一引脚对接第一接线部位、第二引脚对接第二接线部位。

优选的,所述第一引脚为矩形的片状结构,所述第二引脚为上端宽度减小的锥形片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灯体通过一安装座滑动安装于安装导轨上。

优选的,所述安装导轨为竖直截面保持不变的长条形结构,所述安装座包括上座体和下座体,所述上座体的下端内凹形成有与安装导轨适配的容置腔并从安装导轨的上方穿入而连接下座体,所述导电组件安装于下座体内。

优选的,所述下座体与安装导轨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凹位和凸位,所述凹位和凸位位于安装导轨下端的左侧或右侧。

优选的,所述下座体上预设有用于安装灯体的安装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安装导轨上设置滑槽,可在灯体滑动过程中实现与电源线的连通,结构简单。并且进一步设置安装座包覆安装导轨,更为稳固、牢靠,有利于延长导轨灯的使用寿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下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座与安装导轨的配合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状态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导轨灯,其包括:

安装导轨1,所述安装导轨1内埋设有电源线,并且安装导轨1上对应电源线开设有滑槽,所述电源线具有沿滑槽方向排布并裸露于滑槽内的接线部位;

灯体,可沿滑槽方向滑动地安装于安装导轨1上,灯体内设有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的一端插入滑槽内并对接电源线的接线部位,以实现灯体与电源线的连通。

考虑到若是直接使用电网的交流电,则需要设置零线与火线,而若是采用直流电,则需要设置正负极电源线,即两者均需要设置至少两根电源线。故此,优选的,所述电源线包括第一电源线102和与第一电源线102之间绝缘设置的第二电源线103,所述第一电源线102设置有沿滑槽方向排布并裸露于滑槽内的第一接线部位,所述第二电源线103设置有沿滑槽方向排布并裸露于滑槽内的第二接线部位,所述导电组件同时对接第一电源线102和第二电源线103,以使灯体同时连通第一电源线102和第二电源线103。

为了实现第一电源线102和第二电源线103之间的绝缘,优选的,所述安装导轨1的下端设置有绝缘层104,所述滑槽包括设置于绝缘层104上并沿灯体的滑动方向排布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位于不同竖直平面并且其下端开口设置,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滑槽位于左侧、第二滑槽位于右侧。所述第一电源线102安装于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二电源线103安装于第二滑槽内。如此设置的第一电源线102和第二电源线103可以通过绝缘层104实现绝缘,并且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可以有效避免导电组件接错位置或于滑槽内贴合而出现短路故障,并且较于一个滑槽内设置两根电源线的方式,安装更为简单,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该绝缘层104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并且优选具备一定耐高温性能的绝缘材料。其具体的材料在此不作赘述,设计人员根据设计需要和使用需要选用已知的绝缘材料即可。第一电源线102和第二电源线103由导电材料制成并分别嵌装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这样,由于其表面未包覆绝缘材料,在嵌装于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内时,裸露的部分形成第一接线部位、第二接线部位。

并且,考虑到在灯体工作状态下,电源线会发热,为了便于散热,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安装导轨1于绝缘层104的上方开设有通风道101,该通风道101平行于第一滑槽、第二滑槽,且两端开口设置。这样,在工作时可以通过通风道101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具体的,所述导电组件具有第一连接端子504和与第一连接端子504之间绝缘设置的第二连接端子503,所述第一连接端子504具有插入第一滑槽并贴合第一电源线102上第一接线部位的第一引脚505,所述第二连接端子503具有插入第二滑槽并贴合第二电源线103上第二接线部位的第二引脚506。

其中第一连接端子504和第二连接端子503上均设置有导线插接口,导线插接口内穿设有锁紧螺钉,以用于安装灯体内用电部分的导线。而第一引脚505和第二引脚506均由导电材料制成,并且所述第一引脚505为矩形的片状结构,所述第二引脚506为上端宽度减小的锥形片状结构。在安装时,使第一引脚505和第二引脚506平行于第一滑槽、第二滑槽设置,从而减小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的宽度。并且如此设置的第一引脚505和第二引脚506通过上端面抵接第一接线部位、第二接线部位,且是通过上端面的长度方向对接第一接线部位、第二接线部位,可以有效增大接触面积,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并且,可以通过第一引脚505和第二引脚506形状的不同来区别正极、负极,便于接线。

同时,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安装导轨1的宽度较窄,故而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子504和第二连接端子503沿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的长度方向错开并列设置,再将第一引脚505和第二引脚506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端子504的左侧和第二连接端子503的右侧。而在安装导轨1的宽度足够时,可以将第一连接端子504和第二连接端子503沿垂直于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的方向并排设置。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灯体通过一安装座滑动安装于安装导轨1上。所述安装导轨1为竖直截面保持不变的长条形结构,所述安装座包括上座体2和下座体,所述上座体2的下端内凹形成有与安装导轨1适配的容置腔并从安装导轨1的上方穿入而连接下座体,所述导电组件安装于下座体内。

这样,通过安装导轨1整体来承载灯体的重量,较传统的导轨灯而言,安装更简便,且导电组件与电源线的对接关系更稳定。

进一步的,安装导轨1的竖直截面为非旋转体形状,以避免安装座可相对安装导轨1转动。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安装导轨1,其上端面设置为弧面、下端面设置为平面、两侧面设置为与弧面平滑过渡的竖直面,其上端的弧面及侧面可以减小安装座滑动过程中的阻力,同时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灰尘积聚于安装导轨1的上端面。而下端的平面则便于滑槽的设置以及下座体的对接。

如图所示,上座体2为圆筒状的壳体结构,且上端呈锥状并闭合。上座体2的下端开口设置并开设有与安装导轨1适配的U形安装口,安装口的深度大于安装导轨1的高度,从而使上座体2的下端突出于安装导轨1的下端,并且该突出部分设置有外螺纹。而下座体为与上座体2适配的圆筒状的壳体结构,且下座体的上端加工有内螺纹,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实现安装固定。

如此设置的上座体2可以节省材料、减轻重量,并且外形美观、可以减少灰尘积聚。而下座体则可以形成导电组件的容置腔室。

具体的,下座体包括外壳3、固定座4和滑座5,其中外壳3为与上座体2适配的壳体结构,其上端设置与上座体2配合的内螺纹。固定座4可相对于外壳3旋转地安装于外壳3内,且固定座4上具有两个上端开口的卡位,以分别容置第一连接端子504和第二连接端子503。滑座5固定安装于固定座4的上端,滑座5的上表面为与安装导轨1下表面适配的平面,并且开设有供第一引脚505和第二引脚506穿过的穿设口。该滑座5和固定座4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以确保第一连接端子504和第二连接端子503之间的绝缘。该滑座5和固定座4之间既可以采用粘接,也可以采用卡接或紧配等固定方式固定。

由于上座体2包覆安装导轨1,故而在上座体2与安装导轨1的侧壁之间会形成空隙,为了增加安装座的强度,滑座5的上端上凸设置有内侧与安装导轨1的两侧壁适配、外侧与上座体2内壁适配的夹持臂501。

并进一步的,第一引脚505和第二引脚506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滑座5下端面到第一接线部位、第二接线部位的距离,且所述第一连接端子504和第二连接端子503的下端设置有弹簧502,以顶持第一连接端子504和第二连接端子503而保持第一引脚505对接第一接线部位、第二引脚506对接第二接线部位。

安装时,先将弹簧502和第一连接端子504、第二连接端子503先后装入卡位内,再将滑座5固定于固定座4的上端,将弹簧502、第一连接端子504、第二连接端子503固定。之后将外壳3从固定座4的下端套入,先使夹持臂501卡入上座体2与安装导轨1之间,再将外壳3与上座体2拧紧。

并且,在固定座4的下端开设有用于灯体与第一连接端子504、第二连接端子503对接的穿线口,而在外壳3的下端则预设有用于安装灯体的安装位301。该安装位301根据灯体的不同可以设置为不同形状、结构。

作为该灯体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灯体包括横截面为圆形的支撑杆和安装于支撑杆末端的照明灯组,支撑杆内部中空,且支撑杆上端设置可旋转的连接头,连接头与安装位301适配,并且安装位301与连接头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安装位301设置为螺纹孔,以实现灯体的安装。

作为该灯体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灯体包括灯壳和安装于灯壳内的照明灯组,灯壳通过螺钉安装于外壳3上。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安装位301设置为螺钉安装孔,以实现灯体的安装。

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的照明灯组,可以采用LED灯珠实现照明,也可以采用灯泡或灯管实现照明。实际选定设置时,具体的结构、设置方式均可参照现有技术中的结构、方式,在此不作赘述。

除此之外,为了避免用户在安装时,将安装座内的正、负极与安装导轨1内的正负极接反而损坏灯体,本实施例中还进一步设置用于实现安装座与安装导轨1之间装配定位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下座体与安装导轨1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凹位和凸位,所述凹位和凸位位于安装导轨1下端的左侧或右侧。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于安装导轨1下端面的一侧设置沉台,该沉台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滑槽、第二滑槽,从而在设置绝缘层104后也于该处形成沉台,与之对应的,在滑座5的上端面设置与该沉台适配的凸台,该凸台的外侧壁与夹持臂501重合。

这样,可以预先设定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中靠近沉台的设置为正极或火线,而远离沉台的为负极或零线,与之对应的,第一引脚505和第二引脚506中靠近凸台的为正极或火线,而远离凸台的为负极或零线。在将安装座安装于安装导轨1上时,只有在凸台对接沉台时,第一引脚505和第二引脚506才能成功的插入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并对接第一电源线102和第二电源线103,而在用户反向安装时,凸台会抵接安装导轨1下端面,无法适配,故而无法安装,安全性高,且便于用户区分正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导轨灯,安装导轨1上设置滑槽,可在灯体滑动过程中实现与电源线的连通,结构简单。并且进一步设置安装座包覆安装导轨1,更为稳固、牢靠,有利于延长导轨灯的使用寿命,实用性强。并且,第一连接端子504、第二连接端子503的下方设置弹簧502,可以加强第一引脚505与第一电源线102的对接、第二引脚506与第二电源线103的对接。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