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直射的教室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27885发布日期:2021-07-02 21:14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直射的教室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教室灯,具体涉及一种非直射的教室灯。
背景技术
:目前的教室灯通常利用led发出的光对室内进行照明,但是由于led光源是点状光源,出光面较小,极易造成人眼视觉不适,产生眩光。目前的led的发光具有方向性,为单向发光,通常都是发光的led直接朝向灯具的发光面或者侧向灯具的发光面,而现有的led照明灯具的防眩方法主要有:采用具有光扩散或雾化的透光材料遮挡住led光源,降低人眼对发光的led光源的辨识度,但是,在led光源与透光材料间距较小的时候,或者led光源发光强度较大的时候,就无法避免人眼直接看见led光源,从而产生眩光;此外,上述的雾化材料通常设置在灯罩的内侧面以增加灯罩的厚度,从而提高灯罩的雾度,但是灯罩雾度的不均匀性也会使发光面不均匀,可能会出现亮斑、见点等问题。目前另一防眩光的方法是在灯具结构上设计一定的遮光角度,使人眼在一定的仰角范围内不会看到发光的led光源,而这种设计对灯具本身发光角度有一定限制,且无法避免人眼在任意的角度直接看到发光的led光源。因此,急需要一种非直射的教室灯。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避免led发光源集中、并使灯内的亮度饱和以达到减小眩光产生的非直射的教室灯。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非直射的教室灯,包括灯罩和设置在灯罩底部的透光板,所述灯罩和透光板之间形成有反射腔,所述反射腔内在位于透光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led灯板,所述led灯板沿灯罩的长度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板的底部设置有格栅,所述灯罩在朝向透光板一侧的顶面上形成有反光面,所述反光面上贴设有第一反光膜,所述led灯板的发光面自上而下逐渐向反射腔内倾斜,且所述发光面朝向所述反光面布置。第一反光膜的结构采用:所述第一反光膜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第一背胶、第一膜基底及第一高反射涂层,所述第一背胶贴设在所述反光面上。优选地,所述反光面的竖向截面呈凹面朝下的弧形段,所述弧形段的曲率其中,x,y为弧形段上任意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参数a取值范围为120mm~150mm,参数b取值范围为50mm~80mm。这样,位于透光板宽度方向两端的led发出的光相互交叉,经过反射腔内的反光面充分反射混光,从而更好地避免了led光源的集中,使得反射腔体内的亮度更加地饱和。优选地,所述参数a取值为120mm,参数b取值为70mm。为了实现led灯板安装的同时方便led灯板散热,所述反射腔内在透光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体,所述散热体的顶面上具有供所述led灯板安装的限位槽。为了更好地避免led灯板上的光源集中,所述led灯板的发光面上贴设有第二反光膜,所述第二发光膜上开设有供led灯板上的发光体穿过的开口。反光膜的存在,增加了射出光的多次反射,从而混光,从而使得后续射出至反光面上灯光更加饱和。优选地,所述第二反光膜的竖向截面呈v形,包括贴设在led灯板上的第一膜层和贴设在散热体上的第二膜层,所述第一膜层邻近灯罩的内侧边缘。这样,能够对led灯板射出的光进行截光,从而更好地降低光出现强烈的明暗对比。第二反光膜的结构形式为:所述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均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布置的第二背胶、第二膜基底及第二高反射涂层,所述第一膜层的第二背胶贴设于所述发光面上,所述第二膜层的第二背胶贴设在散热体的对应位置上。为了实现透光板的安装,同时方便透光板上的热量更好地散发,两个所述散热体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供透光板的对应外侧边缘插置在其中的插槽。为了方便实现格栅的安装,所述灯罩的两侧边缘具有向反射腔内弯折的折边,所述折边与散热体的下表面之间形成供所述格栅容置在其中的安装空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教室灯的反射腔内在位于透光板的两侧设置有led灯板,透光板两侧的led灯板的发光面均自上而下逐渐向反射腔内倾斜,且发光面朝向所述反光面布置,此时,两侧的led灯板发出的光线相互交叉,照射至反光面的第一反光膜上,并在反光膜上经过多次反射,而在反射腔内混光,同时避免了led灯板上光源的集中,使反射腔体内的光亮度更加地饱和,避免出现光线的明暗对比,从而减小眩光产生的可能性;此外,在透光板的底部设置有格栅,经透光板射出的光线经过格栅截光后,照射到被照射面上,增加了射出光线的均匀柔和度,从而进一步避免了眩光发生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为图4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去掉电源模块);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第一反光膜的剖面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反光膜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反光膜的第一膜层(或第二膜层)的剖面图;图10为图4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光线经反光面反射后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非直射的教室灯包括灯罩1、透光板2、led灯板3、led灯板31、散热体32、电源模块33、格栅4以及端盖7,其中,透光板2设置在灯罩1底部,灯罩1和透光板2之间形成有反射腔3,灯罩1在朝向透光板2一侧的顶面上形成有反光面11,反光面11上贴设有第一反光膜5,反射腔3内在位于透光板2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led灯板31,led灯板31上设置有发光体311,该发光体311为led灯,上述的led灯板31沿灯罩1的长度方向延伸,格栅4设置在透光板2的底部,led灯板31的发光面310自上而下逐渐向反射腔3内倾斜,且发光面310朝向反光面11布置,此时,led灯发出的光线经反光面11反射后依次经透光板2和格栅4射出,其原理图如图11所示。此外,上述led灯板31的发光面310即为led灯板上设置有led灯的面。上述反光面11的竖向截面呈凹面朝下的弧形段,弧形段的曲率其中,x,y为弧形段上任意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参数a取值范围为120mm~150mm,参数b取值范围为50mm~80mm,其中,优选参数a取值为120mm,参数b取值为70mm。为了使得led灯板上的热量更好地散发出去,反射腔3内在位于透光板2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体32,两个散热体32安装均安装在灯罩的内侧壁上,具体地,散热体32与灯罩1的两相对内侧壁上均具有向反射腔3内延伸的凸部13,对应地,散热体32上开设有供对应凸部13容置在其中的安装槽323,散热体32通过安装槽323与对应凸部13的配合而安装在灯罩1的内侧壁上。而上述的led灯板31设置在对应散热体32上,散热体32的安装面上具有供对应led灯板31安装的限位槽321,led灯板31通过对应散热体32而设置在灯罩1内侧壁上。为了避免led灯板上的发光源集中,上述的led灯板31上设置有第二反光膜6,第二反光膜6的竖向截面呈v形,包括第一膜层61和与第一膜层61相连接的第二膜层62,第一膜层61邻近灯罩1的内侧边缘,且该第一膜层61贴设在led灯板31的发光面310上,该第一膜层61上开设有供led灯穿过的开口611。为了方便第二反光膜6的安装,散热体32的上部形成有基本呈v形、以供第二反光膜6放置的安装面,该安装面具有邻近灯罩1内侧边缘的第一安装面32a和与第一安装面32a相连接的第二安装面32b,其中,上述的led灯板31设置在第一安装面32a上,在邻近第二安装面32b与第一安装面32a的拐角处上开设有上述的限位槽321,上述的第二膜层62贴设在第二安装面32b上。第一反光膜的结构形式采用:第一反光膜5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第一背胶51、第一膜基底52及第一高反射涂层53,第一背胶51贴设在反光面11上;第二反光膜的结构形式采用:第二反光膜的第一膜层61和第二膜层62均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布置的第二背胶601、第二膜基底602及第二高反射涂层603,第一膜层61的第二背胶601贴设于led灯板31的发光面310上,第二膜层62的第二背胶601贴设在散热体32的第二安装面32b上。上述的第一高反射涂层和第二高反射涂层的成分均主要包括高分子树脂、硫酸钡、消泡剂和流平剂,其中,高分子树脂为质量分数为0.5%~17%的聚乙烯醇溶液,硫酸钡的粒径范围在800~8100目,该硫酸钡的质量是水的0.5~1.5倍。为了实现透光板的安装同时方便透光板的散热,两个上述的散热体32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供透光板2的对应外侧边缘插置在其中的插槽322,散热体32的两侧边缘插设于对应的插槽322内而安装在灯罩1的底部。此外,为了实现格栅4的安装,灯罩1的两侧边缘均具有向反射腔3内弯折的折边12,折边12位于对应散热体32的下方,两个折边12和散热体32之间形成供格栅4容置在其中的安装空间10。上述的电源模块33用以驱动led灯板31上的发光体311工作,为了方便电源模块33的容置,灯罩1的顶壁与发光面11之间形成有供电源模块33容置在其中的容纳槽110。此外,灯罩1的两端设置有端盖7,两个端盖7封闭反射腔3的两端。不同曲率的反光面所对应射出的光强度的数据如下:1)a(mm)b(mm)光效均匀度1205060%0.521205567%0.581206072%0.651206575%0.711207080%0.752)a(mm)b(mm)光效均匀度1207080%0.751257079%0.731307077%0.711357075%0.681407073%0.651457068%0.611507063%0.55由上述数据可知,在参数a取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参数b数值逐渐增大,弧形段的曲率ρ逐渐增大,出光效率不断的增加,反射腔体内的光亮度的饱和均匀度增加;在参数b取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参数a数值逐渐减小,弧形段的曲率ρ逐渐增大,出光效率不断的增加,反射腔体内的光亮度的饱和均匀度增加。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