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固定座以及灯具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9590发布日期:2019-09-13 22:58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灯具固定座以及灯具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安装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灯具固定座以及灯具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吸顶灯需要利用灯具固定装置安装在天花板上,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7166339A、名称为一种灯具固定座和灯具连接座以及一种灯具固定装置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灯具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和连接座,固定座设置有第一电气连接部;连接座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与第一电气连接部电性连接的第二电气连接部;第一电气连接部包括同心设置且相互间隔的两个收容槽,以及分别容置于两个收容槽内的L电极以及N电极,收容槽呈圆环形;第二电气连接部包括两个导电端子,固定座与连接座结合时,两个导电端子分别容纳于两个收容槽中,并分别与L电极及N电极形成电性连接从而实现固定座的第一电气连接部与连接座的第二电气连接部之间的电气连接,导电端子为与收容槽相适配的金属环。

在上述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天花板中预留的电线需要插入墙面电线插孔以实现电连接。但是,墙面电线插孔的轴向与灯具固定座用于与墙面固定的一面平行,而在天花板中预留的电线硬度较大,灯具固定座上供预留电线插入的空间较小,这给预留电线的插入以及安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具固定座。本实用新型的灯具固定座通过设置墙面电线插孔倾斜地朝向固定座的平面设置,预留电线插入墙面电线插孔的空间增加,硬度较大的预留电线能够非常轻松地插入墙面电线插孔,极大地方便了预留电线与墙面电线插孔的连接,进而方便灯具固定座的连接。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灯具固定座,其一端形成为平面,用于抵接墙面固定,该平面内形成有向所述灯具固定座内部凹入的凹槽,该凹槽内配置有墙面电线插孔,所述墙面电线插孔用于与天花板上的预留电线插入并实现电连接;所述灯具固定座背离所述平面的另一端形成有用于与灯具电连接的第一电气连接部,所述墙面电线插孔与所述第一电气连接部为电连接,所述墙面电线插孔为倾斜地朝向所述平面设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固定座一方面向灯具固定座内部凹入的凹槽为电线提供了更加充裕的盘绕空间,防止电线排布过于拥挤而影响电连接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将凹槽内的墙面电线插孔倾斜地朝向平面设置,使得电线只需轻微弯折即可插入墙面电线插孔中,而提高了安装的便捷和牢固程度。

另外,作为优选,所述墙面电线插孔与所述平面之间所呈夹角为20°-70°。

根据该优选方案,既避免了因墙面电线插孔的倾斜角度太小、而不利于预留电线的插入,预留电线的插入简单方便。也避免了因墙面电线插孔的倾斜角度太大、而导致的插入墙面电线插孔后的预留电线弯折的角度太大,有效保护预留电线。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墙面电线插孔与所述平面之间所呈夹角为40°-50°。

根据该优选方案,预留电线既可以简单快速地插入墙面电线插孔,还可以使得插入墙面电线插孔后的预留电线的弯折角度适中,减小预留电线的应力,延长预留电线的使用寿命。

另外,作为优选,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收容壳,所述收容壳具有开口,所述收容壳的开口与所述墙面电线插孔的插口方向一致,所述墙面电线插孔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收容壳中。

根据该优选方案,墙面电线插孔可转动地设置于收容壳中,可以在安装灯具固定座时转动墙面电线插孔,使得墙面电线插孔与平面倾斜,从而方便预留电线的插入。预留电线插入完毕后,可以继续转动墙面电线插孔或者使墙面电线插孔在重力的作用下回复原状,此时的墙面电线插孔轴向可以与平面平行,最大化减小预留电线的弯折,有效延长预留电线的使用寿命,增加预留电线与灯具固定座的电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墙面电线插孔的外壳上设置有转动轴,所述收容壳中开设有两个转动槽,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可转动地位于所述转动槽内。

根据该优选方案,墙面电线插孔通过转动配合的转动轴以及转动槽进行连接,墙面电线插孔的转动形式简单,便于操作,且成本低廉。

另外,作为优选,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卡定环,所述卡定环具有供所述预留电线穿过的环孔,所述环孔的轴线与所述平面平行。

根据该优选方案,卡定环的设置可以对预留电线具有容置以及限位引导作用,减小预留电线的弯折程度,同时避免预留电线杂乱无章地位于凹槽内。

另外,作为优选,所述卡定环有两个,两个所述卡定环沿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延伸。

根据该优选方案,两个平行的卡定环共同作用,其对预留电线的容置以及限位引导的作用得到加强,进一步减小预留电线的弯折程度,保护预留电线。

另外,作为优选,所述灯具固定座的边缘具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凹槽相连通,所述缺口的高度与所述预留电线的直径一致。

根据该优选方案,缺口的设置可供插入墙面电线插孔后的预留电线的存放,使得平面能够与天花板全面贴合,同时减小预留电线的弯折程度,保护预留电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灯具固定座,由如前述任意技术方案中的灯具固定座和灯具连接座组成。

另外,作为优选,所述灯具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二电气连接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连接座为固定连接后的所述第一电气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电气连接部实现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一中灯具固定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实施方式一中灯具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方式一中预留电线与墙面电线插孔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实施方式二中预留电线插入墙面电线插孔之时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实施方式二中预留电线插入墙面电线插孔之后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实施方式三中预留电线与墙面电线插孔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灯具固定座;11、第一收容腔;12、第一电气连接部;13、凸块;14、平面;15、凹槽;16、墙面电线插孔;17、缺口;20、灯具连接座;21、第二收容腔;22、第二电气连接部;23、U型安装槽;23a、开口端;23b、限位结构;23c、钩合部;30、预留电线;40、收容壳;41、转动轴;42、转动槽;50、卡定环;51、环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中示意性地简化示出了灯具固定座的结构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方式一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灯具固定装置,参见图1所示,包括配对使用的灯具固定座10和灯具连接座20,其中,灯具固定座10预先安装到屋顶或天花板之类的基体上,灯具连接座20则预先安装到灯具中。灯具固定座10的底端面外侧设置有第一结合部,在灯具固定座10的底端面中央位置处设置有向灯具固定座10的腔体内凹陷的第一收容腔11,在该第一收容腔11内设置有第一电气连接部12。灯具连接座20具有用于收容灯具固定座10的第二收容腔21,该第二收容腔2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结合部,在该第二收容腔21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电气连接部22。

当需要将灯具安装到屋顶或天花板之类的基体上时,操作者只需上推灯具连接座20,使灯具连接座20的第二收容腔21收容灯具固定座10,然后仅通过轴向旋转灯具连接座20,能够同时实现灯具固定座10的第一结合部与灯具连接座20的第二结合部之间的机械连接和灯具固定座10的第一电气连接部12与灯具连接座20的第二电气连接部22之间的电气连接,进而实现灯具的机械连接和电气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轴向方向”是指灯具固定座的轴线方向。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上推”是指将灯具连接座20沿轴向方向朝着靠近灯具固定座10的方向推动或者是灯具连接座20沿轴向方向朝着灯具连接座20与灯具固定座10之间的相对距离减小的方向推动。

当拆卸灯具时,操作者仅需先上推灯具连接座20再反方向旋转灯具连接座20,然后将灯具连接座20与灯具固定座10相分离,从而解除灯具固定座10的第一结合部与灯具连接座20的第二结合部之间的机械连接和灯具固定座10的第一电气连接部12与灯具连接座20的第二电气连接部22之间的电气连接,进而将灯具拆卸下来。通过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灯具固定装置,操作者能实现对灯具的快捷安装和拆卸,因此使用简单、维护方便。

参见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一提供的灯具固定座10中,灯具固定座10一端的端面(对应图1中的上端面)形成为平面14,用于抵接墙面固定,该平面14内形成有向灯具固定座10内部凹入的凹槽15,该凹槽15内配置有墙面电线插孔16,墙面电线插孔16用于与天花板上的预留电线30插入并实现电连接。第一电气连接部12设置在灯具固定座10背离平面14的另一端,墙面电线插孔16与第一电气连接部12为电连接。第一电气连接部12包括同心设置且相互间隔的三个收容槽,以及分别容置于三个收容槽内的L电极、N电极以及接地电极,收容槽呈圆形或圆环形,L电极、N电极以及接地电极分别与墙面电线插孔16电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一提供的灯具连接座20中,第二电气连接部22包括三个导电端子。灯具固定座10与灯具连接座20结合时,三个导电端子分别容纳于三个收容槽中,并分别与L电极、N电极以及接地电极形成电性连接从而实现灯具固定座10的第一电气连接部12与灯具连接座20的第二电气连接部22之间的电气连接,导电端子为与收容槽相适配的金属环。

参见图1所示,第一结合部为至少两个沿灯具固定座10周向均匀设置的凸块13,第二结合部为至少两个沿灯具连接座20周向均匀设置的U型安装槽23,U型安装槽23包括开口端23a和限位结构23b,凸块13从U型安装槽23的开口端23a进入,周向旋转至U型安装槽23的限位结构23b处便实现灯具固定座10的第一结合部与灯具连接座20的第二结合部的结合。U型安装槽23还具有钩合部23c,钩合部23c为临近U型安装槽23的开口端23a并且朝第二收容腔21的底端面延伸的小斜面。

其中,将灯具固定座10预先安装到屋顶或天花板之类的基体上时,需要先将位于屋顶或天花板之类的基体上的预留电线30与灯具固定座10的墙面电线插孔16进行连接。但是,墙面电线插孔16的轴向与灯具固定座10的平面14平行,而在天花板中预留的电线硬度较大,灯具固定座10上供预留电线30插入的空间较小,这给预留电线30的插入以及灯具固定座10的安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一中,参见图1和图3所示,设置墙面电线插孔16为倾斜地朝向平面14设置。通过将墙面电线插孔16倾斜地朝向平面14设置,扩大了预留电线30插入墙面电线插孔16的空间。此时,硬度较大的预留电线30可以倾斜向下地插入墙面电线插孔16内,预留电线30的插入非常轻松简单,极大地方便了预留电线30与墙面电线插孔16的连接,进而方便灯具固定座10的连接。

若墙面电线插孔16的倾斜角度太小,其可供预留电线30插入的空间太小,将仍然不利于预留电线30的插入。而若墙面电线插孔16的倾斜角度太大,则会导致插入墙面电线插孔16后的预留电线30弯折的角度太大,预留电线30的应力较大,使用寿命较短。设置墙面电线插孔16与平面14之间所呈夹角为20°-70°,更优地,设置墙面电线插孔16与平面14之间所呈夹角为40°-50°,进一步优选为45°,则可以避免上述问题。预留电线30既可以简单快速地插入墙面电线插孔16,还可以使得插入墙面电线插孔16后的预留电线30的弯折角度适中,减小预留电线30的应力,延长预留电线30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2所示,灯具固定座10的边缘具有缺口17,缺口17与凹槽15相连通,缺口17的高度与预留电线30的直径一致。缺口17的设置可供插入墙面电线插孔16后的预留电线30的存放,使得平面14能够与天花板全面贴合,同时减小预留电线30的弯折程度,保护预留电线30。

实施方式二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灯具固定座,第二实施方式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未做特别说明的部分包括附图标记及文字描述,均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结合图4来看,凹槽15内设置有收容壳40,收容壳40具有开口,收容壳40的开口与墙面电线插孔16的插口方向一致,墙面电线插孔16可转动地设置于收容壳40中。墙面电线插孔16可转动地设置于收容壳40中,可以在安装灯具固定座10时转动墙面电线插孔16,使得墙面电线插孔16的轴向与平面14倾斜,从而方便预留电线30的插入。参见图5所示,预留电线30插入完毕后,可以继续转动墙面电线插孔16或者使墙面电线插孔16在重力的作用下恢复原状,此时的墙面电线插孔16轴向可以与平面14平行,最大化减小预留电线30的弯折,有效延长预留电线30的使用寿命,增加预留电线30与固定座10的电连接强度。

其中,墙面电线插孔16的外壳上设置有转动轴41,收容壳40中开设有两个转动槽42,转动轴41的两端可转动地位于转动槽42内。墙面电线插孔16通过转动配合的转动轴41以及转动槽42进行连接,墙面电线插孔16的转动形式简单,便于操作,且成本低廉。

实施方式三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灯具固定座,第三实施方式是对第一或者第二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未做特别说明的部分包括附图标记及文字描述,均与第一或者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或者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结合图6来看,凹槽15内设置有卡定环50,卡定环50具有供预留电线30穿过的环孔51,环孔51的轴线与平面14平行。卡定环50的设置可以对预留电线30具有容置以及限位引导作用,减小预留电线30的弯折程度,同时避免预留电线30杂乱无章地位于凹槽15内。

作为优选,卡定环50有两个,两个卡定环50沿凹槽15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平行的卡定环50共同作用,其对预留电线30的容置以及限位引导的作用得到加强,进一步减小预留电线30的弯折程度,保护预留电线30。优选地,远离墙面电线插孔16设置的卡定环50低于靠近墙面电线插孔16设置的卡定环50。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根据需要而对于上述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删减或者顺序调整。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基本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上述实施方式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